分类目录归档:经典名方

朱丹溪的抑痰丸

《丹溪心法》中有一张名为抑痰丸的方剂,该方由瓜蒌仁1两(30g),半夏2钱(6g),贝母3钱(9g)组成。制法为将以上三种药共研成细末,做成药饼蒸熟后制成麻子大小(绿豆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100丸,用生姜煎汤送服,每日2次。

本方的功效为清热化痰,主治痰热内结,窒塞咽喉,胸膈不利,咽物不能遽下。本方中的瓜蒌仁清化燥痰,贝母清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三者均为化痰药,三者合用,化痰力度很大。

瓜蒌仁是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的种仁,中医认为瓜蒌仁降火润燥,滋阴养肺,化痰止咳,兼能止咳利大便,且可消痈肿疮毒。但瓜蒌仁有致泻的副作用,所以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瓜蒌仁有祛痰、抗心律失常、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胃溃疡、抗肿瘤、抗菌、抗缺氧等作用。

本方重用瓜蒌仁,则本方的适应症为既有痰,又有热,大便燥结的患者用之尤其适宜。瓜蒌仁宽胸利膈的功效为其他化痰药所不及,中医的胸膈不利,与现代医学中的肺心病引起的胸闷相似,此为冠状动脉发生瘀堵所致,瓜蒌仁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故用之有效。瓜蒌亦是汉代张仲景治疗“胸痹”(心脏疾病)的主要用药之一,张仲景的桂枝瓜蒌薤白汤就是治疗胸痹的代表方。

半夏化痰和利尿的力度亦较大,但半夏辛温而燥,用在本方中,可适度中和瓜蒌仁和贝母的寒凉。此方中的贝母可视情况选用川贝母或浙贝母,川贝母清热润肺之功较强,浙贝母消痰散结之功略胜。故如果我们希望用本方治疗痰热咳喘,宜用川贝母;希望用本方消痰散结,宜用浙贝母。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贝母。

半夏生用有剧毒,做进丸剂里,很小的剂量即足以致死,所以本方在制药的过程中,先要将各药研粉制成药饼蒸熟才能制丸。本方亦可改为汤剂内服,煎汤时可用瓜蒌仁15g,法半夏3g,贝母4.5g,此为成人的一日剂量,儿童酌减。

治疗胃溃疡导致的胃痛和胃出血的“乌及散”

乌及散由乌贼骨和白及按照1:2的比例组成,两种药一起共同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用3g,饭后二小时服用。本方的功效为制酸止血,适应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导致的呕吐酸水、胃出血。方中的乌贼骨有抑制胃酸的作用,白及能止血,修复溃疡的肠胃黏膜。

乌及散是当代中医界研发的一张经验方,本方组方简单,疗效明确,能显著的抗胃溃疡、止血和镇痛。乌及散中加入三七组成的三七乌及散对应激型胃溃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展示了良好的止血和镇痛作用。

另有以乌贼骨、白及、没药、延胡索、广木香、黄连、枯矾按照10:10:10:8:6:6:1的比例组成的加味乌及散,亦是从本方中衍生而来的。加味乌及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更好,亦可用于缓解胃癌引起的胃痛。以加味乌及散联合复方斑蝥胶囊、西黄丸等,可治疗食管癌、胃癌等见泛酸、胃痛和胃出血者。

本方用散剂的疗效比用汤剂好,因为乌贼骨和白及打成细末,制成的混悬液修复胃粘膜的效果比水煎剂好。

治烦热、口干、失眠的“地骨皮散”

《太平圣惠方》中有一张名为“地骨皮散”的处方,由地骨皮2两(60g),天花粉1两(30g),石膏1两(30g),黄连1两(30g),炙甘草1两(30g)组成,制法为将以上药共同制成粗末。每次取4钱(12g),以水一盏(约200ml),煮成六分(约120ml),去滓,趁热服用。

现代多用中药饮片直接煎药,如用饮片煎药,成人每日常用量为:地骨皮12g,天花粉6g,生石膏6g(先煎10分钟),黄连6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一次。本方中的黄连很苦,如果长期服用,则应考虑制成丸剂,每次服用3-6克的丸剂,每日2-3次。

本方的功效为清胃生津,主治“三消”中的“中消”,症见身体虚羸,烦热口干,眠卧不安。“中消”是一种中医病名,又叫“消中”,是指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消渴。 《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曰:“消脾,缘脾经燥热,食物易化,皆为小便,转食转饥。”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曰:“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痟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也。”

在中医看来,“中消”多由胃火引起,所以治疗应以清热止渴类药物为主,本方所用的地骨皮、天花粉、石膏、黄连均属此类药。根据这些药物的作用,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地骨皮散”主要治疗慢性胃病、甲亢或糖尿病等引起的烦热、口干、失眠等疾病。本方也可用于治疗癌症患者因放疗引起的口干舌燥、多汗不眠,以及晚期癌症患者因癌热出现烦热、口干、失眠等症状者。

本方重用地骨皮,地骨皮是枸杞的根,有解热镇痛、升高白细胞、降压、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菌等作用。中医认为地骨皮有退虚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善清肺胃之火,生津止渴。常用之治疗阴虚发热,有汗骨蒸,虚火牙痛,小儿疳热,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肺热咳嗽,内热消渴等。地骨皮可引起患者腹泻,脾虚便溏慎用。

天花粉是瓜蒌的根茎,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肺热咳嗽、燥咳痰粘或痰中带血。天花粉有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早孕和抗肿瘤的作用,但此药可引起患者腹泻,所以脾虚便溏者慎用。

石膏生用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温病气分高热,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煅石膏有收敛生肌的作用。根据本方的治疗目的,此处石膏应为生石膏。生石膏有解热、解痉消炎的作用,还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但生石膏属大寒之品,脾虚者慎用。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眠、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血热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疔肿、湿热疮疡等症。黄连中提炼出的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连素)是广谱的抗病毒和抗菌消炎药,现常用之治疗急性肠胃炎。黄连对许多致病菌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还能抗心律失常、降压、保护缺血心肌、降血糖、保护脑损伤、解热,镇痛、震惊、抗肿瘤等作用,其用途非常广泛。

以上四种药,均属苦寒药,容易伤脾胃,所以需要配伍炙甘草这样的甘味药减缓副作用,且炙甘草也能生津止渴。所以综合来看,本方就是一张清泻胃火,滋阴润燥的处方,故能治疗中消引起的烦热、口干、失眠。

治胃痛便血的“小乌沉汤”

小乌沉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绍兴续添方,组成为:乌药(去心)十两(300g),甘草(炒)一两(30g,去皮、毛,焙干)二十两(600g)。以上三药,共为细末,每次用一钱(3g),入盐少许,或不加盐,沸汤点服(冲服),不拘时候,每日二次。

本方调中快气,主治气不调所致的心腹刺痛,便血。本方中的乌药和香附均有理气止痛作用,味辛苦而温,芳香而燥,专行气分,可宣可散,二者伍用,善除气滞而止痛。但乌药和香附均属温燥之品,必佐以甘草这样的和中缓急的甘味药,方不至于因温燥过度而克伐人体正气。不过甘草有补中益气之功,且滋腻碍膈,如果用量过大,会加重气滞的症状,所以本方中的甘草的用量只有香附的二十分之一,乌药的十分之一。而且炮制甘草的方法是炒而非炙,炙甘草是用蜂蜜炮制,炙甘草较生甘草更滋腻,炒甘草则减缓了甘草的滋腻的副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这张小乌沉汤实际上是煮散为汤,每次的用量只有3克,实际用量并不大。小乌沉汤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胃炎见气滞胃痛、大便带血者,也可用来缓解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肝炎、胃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等患者的疼痛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乌药、香附和甘草均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三者合用,止痛效果更好。

小乌沉汤组方简单,用药便利,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气滞胃痛的方剂,本方可加快肠道蠕动速度,促进胃排空。如患者长期有胃胀、胃痛、便血的症状,可以将小乌沉汤加工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白开水送服10-15丸,每日2-3次。

治消渴水肿的“汉防己丸”

“汉防己丸”出自《太平圣惠方》,在《圣济总录》中该方又名“防己丸”。方由汉防己七钱五分(22.5g),猪苓七钱五分(22.5g),天花粉一两(30g),赤茯苓一两(30g),桑白皮一两五钱(45g),白术五钱(15g),杏仁五分(1.5g,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郁李仁一两五钱(45g,汤浸,去皮,微炒),甜葶苈一两(30g,隔纸炒令紫色)组成。制法为将以上各药为末,炼蜜微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30丸,饭前以温水送服,每日2次。

本方的功效为清热生津,宣肺利水,主治既有消渴(口干口渴)症状,身体又浮肿如水肿者。本方中的汉防己、猪苓、茯苓、葶苈子等均为利水消肿药,白术为健脾利水药,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杏仁泻肺降气,郁李仁降气利水、润肠通便,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所以综合来看,本方是以利水消肿为主,主治的是水病。这里的消渴,是因为水液升降失常,导致津液无法正常分布,故人有渴感。津液分布恢复正常,则渴感自消。

这张方子或可用于治疗晚期癌症既有口干口渴的症状,又有小便不利、水肿的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