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3年04月

中药佛手的疏肝理气和抗肿瘤作用

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的果实,亦名佛手香橼、蜜罗柑、五指柑、福寿柑、佛手瓜等。成熟的佛手香甜可口且多汁,是一种很好吃的水果,在闽南、广西等地很受人欢迎。

中医很早就将佛手入药,关于佛手的作用,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叶桂)在《本草再新》中的描述是最全面的。《本草再新》记载佛手:“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佛手能理气消胀,所以可以“治气舒肝”,闽南和广西人多以佛手辅助消化,亦以佛手治疗痰多咳嗽。佛手还能“破积”,这里的积是中医的积聚,多为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道肿瘤。噎膈反胃多为食管癌或胃癌引起的幽门梗阻的症状,至于癥瘕和瘰疬,亦多为肿瘤类疾病。可见叶桂已将佛手用于治疗肿瘤类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佛手中所含的橙皮苷、橙皮素、佛手多糖、佛手挥发油等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橙皮苷对实验小鼠的肺癌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橙皮苷既可促使人肺癌A549/DDP细胞出现早期凋亡,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橙皮苷还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中乙醛诱导金属基质蛋白酶-9的表达和活化,可降低胃癌细胞SNU-668增殖速度,对人结肠癌细胞SUN-C4细胞也具有明显的作用。橙皮苷还可明显抑制舌癌细胞Tca-8113的增殖,且其抑制作用与橙皮苷的浓度显著相关。橙皮苷也可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细胞周期特异性的细胞凋亡。橙皮素则可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和异常病灶的数目。

佛手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肿瘤HAC-22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毒性很小。佛手挥发油可有效的杀伤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还能抑制MDA-MB-435癌细胞增殖。佛手的水煎剂能诱导白血病细胞RAW264.7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

这一系列的药理研究可以证实佛手确有抗肿瘤作用,这些说明叶桂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前人也用佛手来治疗腹胀腹水,如出版于民国时期的《岭南采药录》就特别提到佛手能“治膨胀发肿”,用“佛手(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膨胀发肿多为现代医学中的腹水或盆腔积液。

中医将佛手归为理气药,认为佛手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有疏肝理气、和胃化痰的功效,主治肝气郁结所致的肋痛、胸闷,肝胃不和、肝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气、恶心,以及久咳痰多。同时也将阴虚火旺,无气滞者列为佛手的禁忌症。

对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疼痛,佛手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可用“佛手6g,延胡索6g,水煎服”,治疗“肝胃气痛”。这里的肝胃气痛,多为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胆囊炎、肝脏疾病、胰腺疾病)等引起的临床症状,疼痛的部位不固定,但基本都与消化道有关。

佛手除了可以照常规的煎药方法煎了饮用外,还可以用来泡茶喝,佛手茶可以疏肝消胀,改善相关疾病引起的腹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佛手的蒸馏液又叫佛手露,佛手露的功效与佛手的水煎液一样。早在清代,就有人制佛手露治病。《纲目拾遗》记载佛手露:“能疏膈气,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除了佛手的果实,佛手的花也能入药。佛手花的功效也是疏肝理气、和胃快膈。用佛手花泡茶,可以改善肝胃气痛,提振食欲。暑热季节,以佛手花泡茶,能防暑湿。若夏日中暑,湿阻中焦,导致胃口不好,可以用佛手花10g,扁豆花10g,厚朴花10g,石菖蒲3g,煎水喝。

芥菜的防癌散结和利肺化痰作用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芥菜和油芥菜的嫩茎和叶,每年5-10月份,芥菜就能上市,全国各地大多数菜市场均有售。芥菜略带苦味,但苦后余甘,味道挺好。

芥菜有很好的预防癌症的作用,采用EB病毒早期抗原(EBV-EA)诱导抑制试验的方法,对芥菜的防癌抗促癌活性进行的检测显示,芥菜对细胞癌变具有很高的抑制率。

中医将芥菜入药的历史很长。梁代陶弘景编著的《名医别录》中记载芥菜:“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本草纲目》则说芥菜:“通肺豁痰,利膈开胃”。《随息居饮食谱》说芥菜:“补元阳,利肺豁痰,和中通窍,腌食更胜”。

这里提倡腌制的芥菜药用效果更佳,不过我们现在并不提倡食用腌制食品,因为腌制食品中所含的亚硝酸盐为一级致癌物。在古代,不但腌芥菜被用作豁痰之药,连腌芥菜的汤也被药用。如清代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就介绍了一种治疗痰涎壅盛的办法:用鹅毛蘸腌芥菜汤,探喉取吐。

芥菜并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绍兴本草》说芥菜“食之过度,善发诸疾”,《日用本草》说:“有便血痔疾者忌之”,《本草纲目》也说:“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发人痔疮”。总体来说,传统中医认为芥菜属于辛温类食品,阴虚火旺或有目疾、疮疡、痔疮者应慎食。

但芥菜除了利肺化痰外,最大的功效就是消肿散结,而且它确实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古代多以之治疗乳痈、牙龈溃烂肿痛等疾病。虽然内服芥菜可诱发痔疮,但用芥菜叶捣烂,外敷乳房肿块和痔疮,却又能达到治疗乳痈和痔疮的效果。芥菜杆烧成灰外用,也能治疗牙龈溃烂恶臭。芥菜煎汤外洗,还能治疗过敏性皮炎。

万文谟医生治疗肝癌和肝硬化医案赏析

万文谟主任医师出生于1923年,是湖北省武汉市人,曾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工作,擅长治疗肝癌和肝硬化,其治疗肝癌有其自己的特色方药“蟾蜍油”——活蟾蜍1只,去内脏,洗净,用麻油500g煎枯,去渣,留下油炒菜佐餐用。他在给患者按照辨证论治的思路开出处方的同时,多会要求患者用蟾蜍油食疗,效果较好。

万文谟医生认为,肝癌的病机大多为湿热毒邪蕴遏,痰凝血瘀,脾运失常,治疗应遵循清热利湿、解毒化癥、健脾益胃的原则。

万老曾公布过三份治疗肝癌的医案。

案例一,胡某,1974年5月24日找万老初诊,住院号:53500。患者系61岁的工人,在1974年3月30日因肝区不适及形体消瘦被武汉市第九医院收治入院。入院后B超检查显示患者肝脏右侧有直径约4cm的包块,范围为3.5cmx6cm,肝功能正常。此后又经过三次影像检查,均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开始时肝功能和甲胎蛋白均正常,但从5月24日开始,甲胎蛋白异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化疗1次后,反应较大,遂停药。从5月4日改用中药治疗,开始时找的医生疗效不显著,5月24日更换医生,找万老就诊。初诊时消瘦乏力,腹胀纳差,口苦尿黄,右肋偶尔隐隐作痛,便溏苔黄。万老诊断为湿热毒邪蕴遏,痰凝血瘀,脾运失常。

初诊处方如下:白花蛇舌草60g,垂盆草60g,虎杖30g,生牡蛎30g,夏枯草15g,藤梨根15g,丹参15g,麝香9g,郁金9g,白术9g,甘草9g。

服药15剂后,患者症状改善,病情稳定,但仍然有腹胀乏力等症状,于1974年6月8日二诊。二诊处方:虎杖30g,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铁菱角30g,生鳖甲30g,女贞子30g,太子参30g,红枣30g,郁金9g,藿香9g,干蟾皮6g(后逐渐将干蟾皮加量至9g)。服药至9月11日,患者出院。出院后继续按照本方治疗,同时按照万老的蟾蜍油制作方法,自制蟾蜍油炒菜。

治疗至1975年3月30日,再次复查时,肝脏病灶已消失,甲胎蛋白正常,症状消失,精神体力均恢复正常。随访至1984年5月,未见复发,患者当时生存期已10年。

案例二:姚某,男,50岁,干部。1983年11月27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慢性肝炎、丹毒、高血压等病史,1983年11月17日突然牙龈大量出血,去口腔医院就诊,医生用糊剂止血,出血虽减少,但检查后发现患者为肝硬化继发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牙龈出血,口腔科无法治疗此病。

11月27日到武汉市第九医院就诊。检查显示患者腹部右肋下可触及肝大5cm,质硬,边缘尚齐,表面有结节状物,左肋下可及脾大3cm,质硬,边缘粗糙。肝功能不正常,血小板偏低。患者12月24日的B超显示,右肝有多发的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最大者范围为3.5cmx5.6cm,确诊为肝癌和肝硬化。万老认为此患者的中医辩证为毒邪久羁,阴虚火旺,痰阻血瘀,血热妄行。

初诊处方:墨旱莲30g,女贞子30g,白茅根30g,小蓟30g,生牡蛎30g,虎杖15g,茵陈15g,夏枯草15g,生地黄15g,鳖甲15g,阿胶10g,牡丹皮10g,陈皮10g,茯苓10g,三七末6g(冲服)。

服药6剂后,换着牙龈出血问题解决,口中干苦及腥臭问题也解决,大便通畅,精神好转。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去生地继续服用6剂。此后再将处方调整如下:

虎杖30g,生鳖甲30g,茵陈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龙葵30g,女贞子30g,太子参30g,藤梨根15g,天花粉15g,丹参15g,阿胶10g,白术10g,干蟾6g,三七末6g。每日再服用二次西黄丸,每次3g。同时嘱患者自制蟾蜍油炒菜吃。

服药45剂后,调整处方如下:太子参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白石英30g,龙葵3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龟板30g,生鳖甲30g,生牡蛎30g,陈皮10g,甘草10g,茯苓10g,阿胶10g。

患者治疗至1986年8月12日,复查显示肝脏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肝功能和血小板均正常。此后即以下方煎汁当茶饮,预防复发。方如下:龙葵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5g,陈皮10g,甘草10g。

追访四年,未见复发,患者自觉一般情况尚好,偶有轻微胃痛,服用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即缓解。

案例三:肖某,男,57岁,工人。1985年7月18日初次找万老求诊。患者此前在某医院住院期间,经B超及CT检查,均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剖腹探查证实肝左叶确实有肿瘤,未侵犯肝门,行左动脉结扎并化疗后出院,出院后患者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自觉肋下隐痛,轻微腹胀,大便日二三次,小便黄,齿痕舌,脉弦细,有腹水。万老诊断为湿热毒邪蕴遏,肝脾功能失调,痰凝血瘀,结聚成症,水湿内停。遂决定以清热除湿,健脾利水,解毒化症等思路治疗。

初诊处方:太子参15g,虎杖15g,藤梨根15g,夏枯草15g,白石英15g,龙葵15g,龟板15g,生鳖甲15g,生牡蛎15g,白花蛇舌草30g,半边莲30g,陈葫芦30g,赤芍10g,白芍10g,当归10g,白术10g,大腹皮10g。并嘱患者按照万老的蟾蜍油制法,自制蟾蜍油炒菜吃。

患者服用上方60剂后,复查已无腹水,下肢亦不肿,遂在上方基础上去掉陈葫芦、薏苡仁等利水药,加女贞子、生黄芪养阴益气。再服用60剂。患者断断续续服药2年零10个月,体力恢复正常。

万老治疗的这几例患者,均具有肝癌的典型临床体征,万老基本都遵循同一治疗思路,重在清热除湿、解毒散结、健脾利水,并都叮嘱患者炼制蟾蜍油炒菜食疗,效果均较好。万老的这种治疗思路,颇有值得学习之处。

用小金片加血府逐瘀丸治疗癌痛的经验

小金丸是清代名医王洪绪的一张祖传秘方,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的功效。小金丸可用于治疗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多发性脓肿,癭瘤、瘰疬、乳岩、乳癖等,是治疗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一种常用的中成药。

小金丸由麝香、 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 、枫香脂 、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等药物组成。方中的制草乌和木鳖子有一定的毒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本方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也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但本方中所用各药容易引起出血,所以有出血倾向者也应慎用。

现代中成药厂生产的小金片、小金胶囊等均是按照小金丸的处方制药的,其功效与小金丸是一致的。目前市面上的小金丸(小金片、小金胶囊)中的麝香均为人工麝香而非天然麝香。小金丸有一定的止痛和抗肿瘤作用,对血瘀型的肿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能治疗乳腺癌、淋巴瘤、骨肉瘤等多种癌症。

血府逐瘀丸为清代另一名医王清任的一张经验方,出自其著作《医林改错》。血府逐瘀丸由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黄、牛膝、枳壳(麸炒)、桔梗、柴胡、甘草等组成,其功效也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现代多以之治疗头痛、眩晕、脑损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

笔者尝试用小金片加血府逐瘀丸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癌痛,有一定的疗效。二药合用,能减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癌痛,而且这两个药也不像奥施康定等止痛药一样,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便秘等副作用。同样,这两种药物的组合也可以用于缓解其他肿瘤引起的胸痛、头痛和骨痛,但疗效不如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癌痛那么确切。

这两种药都是活血药,二者合用容易降低患者的血小板,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来说,二药合用也容易导致患者出血,所以凡是血小板偏低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使用这种组合。

晚期癌症的癌痛是世界医学难题,尤其是难治性癌痛。缓解难治性癌痛的方案不多,小金片和血府逐瘀丸合用能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所以虽然它们合用有一定的副作用,还是值得尝试的。

4例有出血倾向的肿瘤或组织增生患者的用药经验

几年前,笔者接触到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例卵巢癌患者,该患者出现血性腹水问题后,在本地的一村民的指点下,自采新鲜的中药小蓟,用小蓟炖汤喝。每次使用新鲜小蓟约半斤到一斤,用药半个月后,患者的CA125显著下降,继续用药后,腹水消失,CA125降到正常值。

今天(2023年4月26日),笔者接触到一山西籍卵巢癌患者,该患者家族存在BRCA基因突变,有卵巢癌与乳腺癌家族史,已有两名直系亲属因为恶性肿瘤去世。其外祖母67岁时因乳腺癌去世,其母亲48岁时因为卵巢癌去世。其大姨(母亲的姐姐)前几年乳腺增生(已处于良恶性临界状态),查出乳腺增生后,她的大姨听人说吃荠菜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于是大量吃荠菜,结果乳腺增生真的消失了。

这个卵巢癌患者1988年出生,2019年(31岁时)确诊为卵巢癌,确诊后即采取了规范的手术加化疗和靶向药治疗,术后除使用细胞毒类药物奥沙利铂期间,CA125显著下降外,使用其他药物均无效。不但如此,她在使用抗血管生成类的广谱靶向药贝伐珠单抗时,还出现流鼻血的现象。

患者的母亲同为卵巢癌患者,确诊后存活三年余。临终前三个月在服用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复方斑蝥胶囊是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成药。服药三个月后,她的母亲口鼻流血,最终因为脑卒中而意外死亡。因为患者母亲的这一惨痛的教训,所以此患者在使用贝伐珠单抗后鼻出血了,即很快停止使用贝伐珠单抗,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害。

这个患者家族的三名成员的用药非常有警示意义,中医治疗癌症,大多离不开活血化瘀药或破血逐瘀药(如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水蛭、斑蝥等),这类药物抗癌的原理主要是抗肿瘤血管生成,与西医的许多靶向药的药理相似(如贝伐珠单抗)。事实证明,对部分患者来说,这类抗肿瘤血管生成药非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并非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用此类药物治疗。

这个患者的大姨所用的荠菜是一种野菜,是十字花科荠属草本植物,食用和药用的历史都很长。《名医别录》中记载荠菜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荠菜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月经过多。而莆田的那位卵巢癌患者所用的小蓟是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地上部分,小蓟是中医著名的止血药,中医止血名方小蓟饮子即以小蓟为方名。小蓟有三大功效:止血、利尿、消痈,莆田的那位卵巢癌患者单用小蓟炖汤,可以说达到了一举三得的疗效:腹水消退,出血问题解决,肿瘤标志物下降。

我们对比这四个患者的用药经验,不难发现,这类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使用抗血管生成、抗凝血类中西药时,都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不但如此,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还会危及他们的生命。而他们使用传统医学中既有止血,又有利尿作用的青草药后,病情意外地得到了缓解。

这四个患者的亲身经历提示我们,在治疗肿瘤患者时,应区别对待每个患者。此类患者为什么会有出血倾向?或许是因为部分肿瘤患者在基因上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问题,所以他们在罹患肿瘤后容易出血。中医治疗向来是一种平衡思想,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止血药,正是根据中医“损有余,补不足”的思想,采取的对症治疗措施。

若我们一味地将肿瘤视为一种痰瘀互结类疾病,对所有的患者都采用活血化瘀或破血逐瘀的治疗,或用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治疗,势必会导致此类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而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由此可见,对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非常重要。而个性化治疗的前提是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以及用药过敏史等有充分的掌握,而且医生本人也要避免形成偏见,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地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对疾病的认识。若陷入某种偏见,认为肿瘤必须用抗血管生成药,或从中医的角度,认为肿瘤的病机必定是痰瘀互结,必须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就很容易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