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甲状腺癌

屠揆先治甲状腺癌骨转移医案一则

屠揆先(1916-2003年)生前是常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他曾经治疗过一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癌骨转移患者。该患者1981年8月25日初次找屠老治疗,初诊时左臀部疼痛,骨盆X片显示,骨盆两侧髂骨广泛转移灶,尤以左侧髂骨为显著。左髂骨、左股骨上端及骶骨左侧大片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及溶骨性破坏,被西医诊断为盆骨转移性癌。

该患者1961年曾行甲状腺瘤摘除术,1981年3月3日因为胸痛,在上海某医院行胸骨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胸骨转移性甲状腺滤泡型腺癌。此后共化疗8次,但到1981年7月上旬,患者左侧臀部再次出现疼痛症状,复查发现新的骨转移病灶,遂放弃西医治疗,寻求中医治疗。

初次就诊时,患者已经不能正常行走,左右臀部均疼痛,左侧更为显著,骶部也有牵痛感。胸闷口干,有粘痰不易咳出,眠差,情绪烦躁,精神不振。舌黄腻,脉滑。屠老辩证为脾气不足,痰浊阻络,血络瘀滞。治宜健脾益气、祛痰化络、利络消瘀。

初诊处方:土贝母10g,制天南星10g,络石藤10g,三七片10g,人中白10g,桃仁10g,汉防己10g,玄参15g,木灵芝15g,茯苓15g,威灵仙15g,猪苓30g,黄芪20g。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用上方20余剂,左侧臀部减轻,身体活动度及精神状态有改善。于是继续服用此方至1981年11月,前后共服用3个月,左侧臀部疼痛已止,仅右侧臀部尚有隐痛。到1982年4月,患者病情波动,骶部剧痛,牵及臀部,食欲减退,大便干稀不一,胸部不适,脉象弦细,舌苔微腻。屠老认为此时应该继续健脾利络,扶正化浊。遂处方如下:

黄芪20g,苍术12g,白术12g,土鳖虫12g,宣木瓜12g,三七片10g,茯苓10g,川黄连4g,干姜4g,公丁香5g,川芎8g,肉桂6g(后下),猪苓30g。水煎服,每日1剂。

此后患者服用此方三个月,疼痛显著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继续服用至1983年2月,疼痛基本消除。至1983年6月,患者的精神、体力、食欲均显著改善,已能独立行走,生活亦能自理。1985年春,患者因为感染肺炎死亡。

癌症发生骨转移后,治疗非常困难。屠老的这份医案记录详实,其所用的方法看似平淡无奇,初诊处方和复诊处方主要都是对症处理,采用的是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常见思路。屠老对病人的治疗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主,但却有很不错的效果。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疗效令人意外。

迄今为止,我们在中医方面,没有特别好的解决癌症患者骨转移的特效方案,但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是一种很好的对症治疗方法。屠老方中所用的络石藤、汉防己、威灵仙、桃仁、三七片、土鳖虫、苍术、木瓜、川芎、茯苓、猪苓等均是常用的治疗风湿痹痛和淤血所致疼痛的中药。

方中的其他药要么是扶正固本的药,如黄芪、灵芝等;要么是针对患者当下的症状所用的对症处理的药,如初诊处方中的土贝母和制天南星即是针对患者粘痰不易咳出而开的,二诊中的丁香、肉桂、黄连和干姜是根据患者大便失调开的。

这样的一种组方思路,稍有中医功底者均能看懂。但正是这种看似普通的处方,却能达到缓解骨转移患者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癌症骨转移导致的疼痛,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用三阶止痛法也只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很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所以屠老的这一疗效令人鼓舞,这种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石瘿(甲状腺癌)的中医治法

古汉语中的“瘿”是一种长在颈部的瘤,公元100年左右,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对此有说明。西晋的博物学家张华更是在其《博物志》中进一步的指出,“瘿”是一种地方性疾病,在湖北和长江南部山区一带发生,主要因为那里缺碘。这里的“瘿”既包含了良性的甲状腺肿,也包含了恶性的甲状腺癌。

唐代的孙思邈,将“瘿”分为五种,其中之一是“石瘿”,其余四种分别是气瘿、劳瘿、土瘿、忧瘿。“石瘿”的特点是“坚硬不可移”,这就是甲状腺癌的典型特点。至此,中医典籍中才出现了甲状腺癌的明确记载。但孙思邈虽然将瘿瘤分成了五种,却并没有将其治疗方法细分。

孙思邈治疗五种瘿瘤的方法是统一的,孙氏著作中的治疗瘿瘤的方如下:

方一:海藻、海蛤、龙胆、通草、昆布、石(一作矾石)、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二 分),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禁食猪、鱼、五辛、生菜,诸难消之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方二: 小麦面(一升)、海藻(一两)、特生石(十两),上三味,以三年米醋渍小麦面,曝干,各捣为散合和,服一方寸匕,日四五服,药含极乃咽之。禁姜、五辛、猪、鱼、生菜、大吹、大读诵、大叫语等。

方三:昆布、松萝、海藻(各三两、 海蛤、桂心、通草、白蔹(各二两),上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方四:海藻、海蛤(各三两)、昆布、半夏、细辛、土瓜根、松萝(各一两)、通草、白蔹、龙胆(各二两)。上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不得作重用方。

方五: 昆布二两,洗切如指大,醋渍含咽,汁尽愈。

方六:海藻(一斤,《短剧》作三两) 小麦曲(一斤)。上二味,以三年醋一升,溲面未,曝干,往反醋尽,合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努力。(崔氏云∶疗三十年瘿瘤。)

方七:菖蒲、海蛤、白蔹、续断、海藻、松萝、桂心、蜀椒、倒挂草、半夏(各一两)、神曲 (三两)。上十二味,治下筛,以牛羊髓脂为丸如梧子,日服三丸。

此外还有五瘿丸方:取鹿靥以佳酒浸令没,炙干纳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尽更易,尽十具愈。这里的鹿靥就是鹿的甲状腺。

尚有陷肿散:治二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脂瘤、脓瘤、血瘤,或息肉大如杯杆升斗,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悸,寤寐不安,身体蜷缩,愈而复发方。

乌贼骨、石硫黄(各一分)、钟乳、紫石英、白石英(各二分)、丹参(三分)、 琥珀、附子、胡燕屎、大黄、干姜(各四分),上十一味,治下筛,以韦囊盛,勿泄气。若疮湿即敷,若疮干猪脂和敷,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至五剂十剂止,药令人不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佳。

又有治瘿瘤方∶昆布 桂心(各一两) 逆流水柳须(一两) 海藻 干姜(各二两) 羊靥(七枚,阴干)。上六味,为末,蜜丸如小弹子大,含一丸咽津。

又有外用方: 矾石、芎(川芎)、当归、大黄、黄连、黄芩、白蔹、芍药(各二分)、吴茱萸(一分)。上九味,治下筛,鸡子黄和涂故细布上,随瘤大小浓薄贴之,干则易,着药熟当作脓脂细细从孔中出,须探脓血尽,着生肉膏。若脓不尽,复起如故。

此外,还记载了艾灸治疗五瘿之法:

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千金翼》云∶又灸胸堂百壮。)

瘿上气短气,灸肺俞百壮。

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

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

瘿,灸天瞿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又灸中封,随年壮。(在两足趺上曲尺宛宛中。)

诸瘿,灸肩左右相对宛宛处,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或再三取瘥止。又,风池百壮,挟项两边。又,两耳后发际一百壮。又,头冲(一作颈冲。)

凡肉瘤勿治,治则杀人,慎之。(《肘后方》云∶不得针灸。)

孙氏的记载可谓全矣!只是混淆不清,无法分辨出何种方法最适合治疗石瘿。但从以上的方剂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孙氏收录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处方,基本都会大量用到富含碘元素的海产品如昆布、海藻、海蛤等。中医认为这类药物均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现代医学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型腺癌也是采用碘-131放射治疗。至今,中医治疗甲状腺癌还是离不开这些海产品。

孙氏著作中尚有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外用法,既有外敷法,也有艾灸法。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法基本都被淘汰了。现代甲状腺癌患者多会先采用手术切除,再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许多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存活二十年以上甚至终身不再复发。所以除非患者已经转移到难以手术的地方,或者术后出现复发迹象,其他的一般不建议单纯用中医治疗。

但对那些出现复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有延长寿命的作用。当代中医界对石瘿的认识又比前辈们更进了一步。一般来说,中医认为甲状腺癌是由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血瘀毒结引起的,治疗应秉承扶正固本、益气养血、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肝泻火、化毒消瘤等思路。

扶正固本、益气养血常用生黄芪、沙参、当归、黄精、党参等;软坚散结常用海藻、昆布、瓦楞子、黄药子等;疏肝解郁常用柴胡、郁金、玫瑰花等;理气止痛常用香附、炒枳壳、元胡等;活血化瘀常用三棱、莪术、土鳖虫、片姜黄等;清肝泻火常用野菊花、山豆根、鱼腥草、夏枯草、玄参等;化毒消瘤常用蜈蚣、全蝎等。组方思路一般可参考生脉散、升降散、消瘰丸、逍遥散等方的合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此外,中成药西黄丸(或西黄胶囊)、平消片(或平消胶囊)等均对甲状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甲状腺癌的中成药。

除了这些常规的用药思路外,一些毒性稍大的中药也可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如雄黄、蟾酥、山蛩虫、斑蝥等,但用此类药物时需要谨慎,医者要有足够的用毒药经验,也要叮嘱患者经常复查肝肾功能,以免发生严重的蓄积性中毒。笔者单用五倍子外敷过甲状腺癌,有一定的疗效。五倍子亦可粉碎成末,装入胶囊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