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防三结合,做好慢病管理

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从本质上来说,基本都是不可治愈的。这意外着,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彻底康复,绝大多数的慢病患者要与其所患的慢性疾病共存一辈子。带病生存是人类的常态,无病生存反而是比较少见的现象。

我们人类是一个由几十亿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生物,受遗传、环境和我们承受的各种压力、遭遇的各种意外的影响,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总有一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部分出偏差的细胞可被修复,部分细胞的变化不可逆转,这就导致我们出现了古人所说的人吃五谷杂粮,不可避免的要生百病的情况。

与疾病共存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一旦生病,尤其是难治的重大疾病,我们的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会因此悲观、慌乱、愤怒、抑郁、焦虑等情绪。我们需要调适我们自己的心理,使之尽快重新平衡,同时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接受疾病,学会与疾病共存,学会慢病管理,可显著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延长我们的寿命,并避免因为盲目求医而损失金钱。

我们需要了解慢性病,需要接受慢性病基本不可治愈的事实,树立慢病管理的理念。我在十五岁左右开始出现慢阻肺的症状,今年我46岁了,三十年过去了,我的慢阻肺并没有根治掉。最初,我曾到处求医问诊,甚至挂过几个院士的号,中西医都看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医生把我的病根治了。这种切身的经历让我知道,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实际作用都与普罗大众的期望值相距甚远。

我渐渐地接纳了慢阻肺是不可治愈的现实,并且学会了与慢阻肺共存。因为慢阻肺的存在,我知道我自己不能过度劳累,不能汲汲于名利,透支自己的身心,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无节制,需要规律作息,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到现在,我其实很感谢慢阻肺,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头顶上,它让我成了一个很自律的人。自律带来的不只有慢阻肺的被控制,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所以,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真是至理名言。

慢病虽然不可治愈,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如何预防它急性发作,它也不至于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很多罹患严重的慢性疾病(比如癌症)的患者都能活到很高寿。有些人带病生存的时间较长,是因为他们将医养防三结合,把慢病管理做得很好。

医疗可以帮助病人在疾病急性发作期缓解令人痛苦的症状,拯救生命,也能在病情缓解阶段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养和防则是患者本人在生活中自我节制,不妄作劳,不去触发疾病发作的按钮。

我为自己的疾病求医问诊多年,自己又学了很多年的医去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问题。无论是求医问诊,还是帮助其他病人,我都深切地感受到医疗的局限性。人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自身的慢性病,可能永远都只会是个幻想。因为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动物,不但受基因影响,也受环境影响,基因会不断地发生漂变,环境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在生命长河中,完全不可能不受这二者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就是我们的致病之因。

慢病管理是生物适应变化和适应环境的智慧,在没有医疗的年代,我们靠的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智慧去与疾病共存。医学日益发达,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副作用。其中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人类对医学的过度迷信,放弃了掌控自己的健康和命运的主动权,陷入过度依赖医疗的境地。

而医疗实际上并不像普罗大众所期待的那样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问题,一半以上的疾病医生们只能对症处理,无法根治。大多数医生会将这一真相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但总有一些人会利用患者或其家属急切的心理,从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患者和患者家属尽早认清现实,接受现实,更理智地去面对疾病,不但能避免受到损失和伤害,也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

人都是要死亡的,疾病不是导致死亡的唯一因素,衰老和意外也会导致人死亡。而疾病并不一定会导致死亡,许多慢性疾病只是损害健康和寿命的若干因素之一,且其单独并不能发挥这种破坏作用,它往往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扳机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人遭受痛苦或死亡。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那些扳机因素,来达到减轻疾病的破坏性的目的。

岁月无情,年年催人老

我父亲过了70岁后,记忆力开始明显下降。过了75岁后,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降。随着记忆力下降,他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也在变差,越来越呈现“老小孩”的特性,经常出现一些情绪化的反应。

一年多前,有一次我在摄像头上看到他行动异常,似乎在摸着走路。我立即买了张高铁票,几个小时后便赶回了家,带他去医院做了脑部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脑白质出现了退行性病变,小脑也显著萎缩了,还存在腔隙性脑梗。

父亲以前是一个很不服老的人,也能坦然面对死亡。虽然他以前脾气也不大好,但是情绪基本是可控的,能够处理复杂的人情世故和商务活动。但随着日渐衰老,他控制情绪的能力比以前差了许多,容易焦躁不安,也容易发脾气,而且对疾病与死亡也比以前敏感了许多,常常冒出一些很奇怪的想法,害怕没人管自己,猜疑心比过去重了许多。

我从精神医学的教科书上知道,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与大脑退行相关的精神障碍,我大抵也知道哪些药物可以让他变得平和一些。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不小,它们会让他变得迟钝。而我父亲并没有严重的老年性精神障碍,不存在自伤或攻击他人的行为,还能应对简单的人际交往,比我自己临床接触到的许多老人的症状轻微许多,并不需要用药去稳定他的情绪。

所以综合权衡之下,我只是给父亲用了一些改善脑血管循环和辅助睡眠的中药。同时和哥哥妹妹以及家里的亲戚们交流时,告诉他们父亲已经老了,大脑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好用,情绪管理能力在变差,我们要多照顾和忍让他一些,不要太在意他的一些看似很离谱的言论。

7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40%存在与大脑退行相关的精神障碍,会出现记忆衰退、焦虑、抑郁、急躁等问题。80岁以上的老人中,则有一半以上的老人会有这样的问题,8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60%以上的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中国有个惯用词形容他们为“老小孩”。

实际上,这些老年人大多处于不同阶段的阿尔兹海默症(即俗语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状态,而这种疾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中医也没有能耐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改善老年人的脑循环,解决老年人常见的失眠、便秘等问题,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并不多。

我还记得父亲壮年时的模样,那时的他尽职尽责,非常努力地为生活打拼,供子女读书。时光如梭,仿佛就在弹指一挥间,那个精明能干的父亲加入了“老小孩”队伍,需要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只是遗憾的是,因为他不愿意到都市生活,目前生活尚能自理的他还不愿意跟随任何一个子女养老,我们也只能在摄像头中与他尽可能多的交流,在精神上给予他更多的陪伴。

我2024年已经回老家六次,平均每两个月回家一次。这个春节,仍然会回家过,2025年回家的频次可能会更高。我的母亲和岳父都已作古,但老家还有我的父亲和岳母,两个老人都需要我们的陪伴和照顾。他们都处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状态,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看着他们变老的同时,我也能感受到自己脑力和体力都在衰退,思维不再像二三十岁时那样敏锐,体力也不如二三十岁时那么好。无法熬夜,高强度学习一段时间后,身体便变得脆弱许多,无法抵抗各种感染。我也因此而调整自己工作与学习的强度,毕竟,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一切都失去意义。

这些是我们人人都逃不过的自然规律,百病难逃,生死无常,人寿有限,当衰老、疾病和死亡来临时,我们要接纳它们。我还有一些人生愿望想要实现,看到父亲在加速衰老,我意识到我以前把自己余生的有效时间估算得有点多了。可能我剩下来的可以深度研究医学的时间只有二十五年左右,70岁后的我,将很可能像我父亲一样,因为老迈而脑子不再好用,那时会力不从心。

作为一个慢阻肺患者,我想写一部慢阻肺方面的专著;照顾中风后的母亲和岳父多年,我也想写一部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专著;我更想写的是一部肿瘤方面的专著。所有的这些专著,我都不希望是粗制滥造之作,而是有实用价值和独创性的,不易被时光淘汰的作品。

这些目标将使我的余生过得很充实。的确,人生不过一场逆旅,我们只是寄寓于此世间一阵子,久暂区别不大,有所作为与无所作为区别也不大。但另一方面,人生这逆旅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缺乏追求,这一生可能会很无聊和无趣。我既接纳虚无主义,亦非常现实地在人世间追求自己的理想,还希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生活。我还想尽情地往前跑,跑到我老了,像我父亲现在这样,跑不动了的时候,再转换到另一种状态中去。

我的大伯父已经八十多岁了,我回老家的时候,也经常到他家里坐坐。今年夏天的时候,大伯父跟我说,人老了,能清晰地感受到,每过一年,自己都比上一年差了不少,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我姑姑和另一个八十多岁的堂伯的衰老则更为明显,姑姑在做饭时都记不起下一步该做什么了,堂伯则连自己的子侄都不认识了。

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是不会在意与衰老相关的任何问题的。但现在的我年近半百,处在“不惑”与“知天命”之间,看着自己的姑姑、伯父、父亲日渐衰老,对年华易逝有切身的感受,因此也愈加珍惜自己剩下的时光。

余生最应坚守的一项原则是将自己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分成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去做重要的事情,不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不重要的琐事上,这样才能做出点成就来。我从年轻时就在执着地追求创造性的成就,而非炒人家的冷饭,至今依然如此,我希望我这个愿望能得到实现。如果我能实现自己的这些心愿,我想我老了的时候,大概也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了,亦能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死亡。

通痹止痛的中成药马钱子散

中药马钱子是一味有通络止痛和散结消肿作用的植物药,在历代医著中,治疗痹痛和肿疡之类的疾病,有不少方子中含有马钱子。但马钱子中所含的的士宁有剧毒,不过马钱子之所以能治病,也与的士宁有关,的士宁能兴奋脊髓,增强骨骼肌的紧张度,对轻瘫、弱视和肿瘤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马钱子是一种管制药品,一般药店不予出售。马钱子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才能入药用,生马钱子的毒性太大,致死率高,服用炮制不当的马钱子也容易发生致人死亡的医疗事故,所以国家管制马钱子是应该的。但马钱子炮制好后,也能治疗疾病,患者如果一定要用马钱子,可使用允许出售的含有马钱子的中成药,比如马钱子散。

马钱子散是由制马钱子和地龙两味药组成,这个方子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龙马自来丹,在《医林改错》、《外科证治全生集》等中医名著中具有龙马自来丹这个方子。古人以其治癫痫、风湿痹痛等。马钱子散的功效为祛风湿,通经络,可用于风湿闭阻所致的痹症,症见关节疼痛,臂痛腰痛,肢体肌肉萎缩,癫痫,也有患者报告服用马钱子散对癌症骨转移有一定的效果,可减轻骨转移所致的疼痛。

马钱子散的单次用量为0.2克,最大用量不得超过0.4克。如果患者在服用马钱子散后,出现吞咽困难、惊厥不安、肌肉僵硬、反射性亢进、抽搐、角弓反张、苦笑、畏光、畏惧声音、小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停用。

的士宁毒性太大,中毒后不易抢救,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马钱子,如果有其他药物替代,我不建议患者用马钱子。之所以撰写本文介绍马钱子散,亦是因为在民间仍然有不少人自用马钱子(尤其是用生马钱子)治病,出了不少医疗事故,屡屡见到服用马钱子致死的新闻报道。所以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在使用马钱子时谨慎些。

四种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脑血栓、脑梗死或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在抢救过来后,常常出现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统称为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的病因是由于局部血管自身病变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并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在于疏通脑部血管,改善脑部血供,促进脑功能恢复。而且治疗越早越好,在患者脑卒中急救成功一到二周后开始逐步开展效果最好。

治疗中风后遗症应采取药物、针灸(针灸对中风后遗症很有效)和康复训练同步进行的综合方案。我国各地二级甲等医院现多设有康复科,可帮助患者进行中风后遗症的康复。那里的康复设施较为完善,有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所以有条件的患者中风后应尽早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

无条件者,可自行观看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视频,跟着视频学习康复运动的技巧,但初期最好还是在医院里由专业人士帮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训练视频在B站等视频网站上可以找到。针灸治疗需要到针灸科由专业的针灸医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些中风后出现继发性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暴躁)的患者,若其精神障碍症状严重(如殴打他人或自伤),尚需由精神科医生开卡马西平、奥氮平、碳酸锂等抗精神病药物,或服用中成药解郁安神颗粒、礞石滚痰丸、朱砂安神丸等。

本文介绍四种常用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中风后及时服用这些药物,部分患者可以改善中风后遗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消栓口服液(或消栓胶囊)

本品组成为: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功效为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用法用量遵药品说明书。阴虚阳亢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本方是在黄芪补血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三方的基础上加减药味形成的一张方剂,对中风后遗症(尤其是缺血性脑血栓)有一定的疗效。但本方活血化瘀的力度较大,服药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若患者有出血倾向,比如出现鼻衄、黑便、紫癜等症状时,应停药就医。

消栓再造丸

本方组成为:血竭、赤芍、没药、当归、牛膝、丹参、川芎、桂枝、三七、豆蔻、郁金、枳壳、白术、人参、沉香、金钱白花蛇、僵蚕、白附子、天麻、防己、木瓜、全蝎、铁丝威灵仙、黄芪、泽泻、茯苓、杜仲、槐花、麦冬、五味子、骨碎补、松香、山楂、肉桂、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朱砂等。

消栓再造丸的功效为活血化瘀、熄风通络、补气养血、消血栓,主治气虚血滞、风痰阻络引起的中风后遗症,症见肢体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障碍、胸中郁闷等症。用法用量请遵说明书。本品有小水蜜丸和大蜜丸两种,患者可根据自己个人喜好,选用适合自己的剂型。

本方组成较为复杂,所用各药以抗凝溶栓为主,本方另有对症治疗的各种药,对缓解精神障碍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本方中的一些药物(如朱砂、白附子等)有较大的毒性,过量服用或久服易中毒,所以患者服用时应注意控制好用量和疗程。

消栓通络片(或胶囊或颗粒)

本方组成为:川芎、丹参、黄芪、泽泻、三七、槐花、桂枝、郁金、木香、冰片、山楂等。本方功效为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后遗症,症见申请呆滞、语言蹇涩、手足发凉、肢体疼痛,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及高脂血症见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请遵说明书。阴虚内热者慎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风火、痰热证突出者禁用。

消栓通颗粒

本方组成为:黄芪、当归、地黄、桃仁、赤芍、川芎、地龙、枳实、三七、丹参、甘草、红花、牛膝、冰片等。本方功效为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主治气血血瘀所致的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头痛,胸痛,胁痛,对有中风先兆者(轻度脑血栓或脑血栓形成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法用量请遵说明书。

本方也是在桃红四物汤、黄芪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组成的方剂,只是其抗凝溶栓的作用较消栓口服液的力度更大,所以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

需要注意的是,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第一时间送往医院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不能靠口服药物治疗。自古至今,中医典籍记载的中风的病死率都很高,清代名医徐灵胎甚至说当时脑卒中的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但现代重症医学手段发达,可大幅降低脑卒中的致死率。可见中医在抢救脑卒中患者方面不占优势,成功率偏低,效果不如现代医学,患者及家属不可因为盲目相信中医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脑卒中后很容易发生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病程长,长期住院不现实,可用中成药辅助治疗。若能采用笔者在本文开头所说的综合治疗方案,康复的效果会更好,康复速度也更快,整体花费也会更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黄金时间为中风后半年内,超过半年的中风后遗症均难治,需要用到的药物比这些中成药复杂许多,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高血压患者不可停用降压药。如后续治疗使用了抗凝药物(如西药阿司匹林或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等),则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血,一旦出现出血倾向(黑便意味着胃出血、鼻衄或皮下紫癜也意味着出血)应立即停药就医,防止二次中风。

中风后遗症治疗难度大,患者自行服用中成药二周无改善,应停止服药,及时请专业医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不宜拖延,拖延后康复所需的时间会更长,医疗负担也会更重。及时、正确的治疗,大多数中风后遗症可以避免或减轻。

此外,二级医院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多因害怕过早让患者下床锻炼而发生二次中风,故为规避医疗风险,方案多较为保守,这会提高中风后遗症发生的概率。所以经济条件尚可的家庭,在处理完急症后,最好在专科医院或三级医院康复科尽早进行康复治疗,这能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本文只介绍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案,文中所提及的各药在各地药店或医院均可买到,请读者不要联系笔者购买上述药物。

抗癌中成药金龙胶囊

金龙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抗癌中成药,金龙胶囊是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患者可在医保定点的肿瘤医院里开出。金龙胶囊的药物组成为:鲜守宫(壁虎)、鲜金钱白花蛇、鲜蕲蛇,其主要功效为破瘀散结,解郁通络,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血瘀气滞证,症见右胁下积块,胸胁疼痛,神疲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金龙胶囊中的几味药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过量使用,也不宜长期使用。

不过癌症患者治疗的疗程一般都较长,如果患者服用金龙胶囊有一定的效果,也不宜断药。笔者建议患者在服用金龙胶囊时,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定期影像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如有效,可采用间隔性服药的方法,预防蓄积性中毒。比如每服药3-5天,休息2-3天。同时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如肝肾功能受到影响,应停药,或与保肝护肾药同用。

金龙胶囊并不局限于肝癌的治疗,也可以用于其他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但单独用金龙胶囊的效果不如与其他抗癌成药联合使用,比如我们可以将金龙胶囊与肝复乐胶囊、金蒲胶囊、鳖甲软肝片、人参鳖甲煎丸、华蟾素等同用治疗肝癌。也可以将金龙胶囊与西黄丸、小金丸、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大黄蛰虫丸等联合使用,抗癌消肿。如果患者体力欠佳,还可与扶正固本的人参养荣丸、归脾丸、贞芪扶正颗粒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