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滞利水的陈橘皮散

《太平圣惠方》中有一张名为“陈橘皮散”的方子,该方组成为:陈橘皮30g(即陈皮),诃子皮15g,赤茯苓15g,肉桂心15g,大腹皮15g,川芎15g,枳壳15g,赤芍15g,炙甘草7.5g。(以上用量,均按照1钱=3g换算)。将上药共研为散,每次取4钱(12g),以水一大碗,加生姜2-3片,煎至六分碗,去滓,饭前温服。

本方有行气消滞,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或胁肋间痛,腰腿沉重。这是一张治疗水肿和腹水的方子,本方所主治的消渴不是糖尿病,而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不能化气所致的水液潴留证。本方的组方思路借鉴了五苓散,但是比五苓散更进一步,本方可用于治疗下肢水肿、肝硬化或肝癌等导致的腹水。

本方所用的各药,有理气、化瘀、温阳、利水的功效,对下肢水肿、肝硬化和肝癌等导致的肝腹水患者有一定的针对性。晚期腹水患者因为水液代谢不正常的原因,会出现既腹胀,又很口渴的症状。

本方中的陈皮、枳壳理气,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肉桂温阳,茯苓、大腹皮利水,诃子皮止泻,炙甘草调和诸药,这些药合而用之,就能缓解患者因为气滞血瘀所引起的腹胀、小便不利、口渴、大便溏泄等症状。

现可将本方各药减半,组成汤方,直接煎汤服用。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复寿延春丹”

“复寿延春丹”出自《普济方》,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也就是我们现代医学中的中风后遗症,是脑卒中(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

“复寿延春丹”的组成为:人参、白茯苓各2两(60g),远志(去心)、牛膝(酒浸)、杜仲(炒去丝)、黄芪、菖蒲、当归、苍术(泔水浸,去皮)、甘菊花、地骨皮各1两(30g),天麻、半夏(制)、生地黄、熟地黄、益智仁、萆薢(酒浸)各5钱(15g)组成。

制法为将以上各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30-50丸,空腹用温酒送服。根据中医理论,本方有补气血,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故可治疗中风后遗症。

从现代药理学来看,本方中的人参、茯苓、菖蒲、天麻、远志、益智仁、半夏、地黄等对脑神经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牛膝、杜仲、黄芪、当归、苍术对改善血液流变量有一定的作用,甘菊花、地骨皮、萆薢有抗炎利水作用。所以这些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改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复寿延春丹没有现成的成药,患者如果想使用本方,可根据本方的组成,自己配制丸药,或以本方制作成膏滋服用。在配制丸药或做膏滋前,可先试用本方的汤方治疗,观察疗效。如患者服用汤剂后有一定的改善,则可继续按照本配方配制丸药或膏滋服用。中风后遗症疗程较长,基本都需要三个月以上,用丸药或膏滋长期治疗更为适宜。

汤方用量如下:人参(或党参)12g,茯苓12g,远志6g,牛膝6g,杜仲6g,黄芪6g,菖蒲6g,当归6g,苍术6g,甘菊花6g,地骨皮6g,天麻3g,法半夏3g,生地黄3g,熟地黄3g,益智仁3g,萆薢3g。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赵心波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验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出现较多的新冠后遗症之一,此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治疗也不易,兹摘录已故老中医赵心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赵老认为,危重病例(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一定要中西医结合抢救,不能掉以轻心。赵老提倡,所有的心肌炎患者在治疗时,都不应使用大苦大寒、辛燥雄烈的有伤津耗气的药物治疗,而应以甘淡、甘平之品缓慢调理,治疗不宜操之过急。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低热、自汗、心悸、气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症状,脉细数无力,舌质红,苔白或黄。这多属热邪内扰,心气受损,肺阴有伤。治宜清热生津,养心益气,方选竹叶石膏汤合生脉散加减:

淡竹叶6g,生石膏15g(先煎),麦冬10g,清半夏3g,五味子10g,人参6g,连翘10g,生甘草3g,远志6g,柏子仁6g。

注:本方是《伤寒论》中竹叶石膏汤(由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组成)与温病名方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合方,去粳米,加连翘、远志、柏子仁组成。

竹叶石膏汤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热,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气短神疲,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生脉散则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竹叶石膏汤和生脉散的适应症均与病毒性心肌炎相似,二者合用,其力度更大。再加连翘清热解毒,远志和柏子仁祛痰安神,对病毒性心肌炎就有更好的疗效。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则需要辨别属心气虚还是心阴虚。

心气虚者,会有心慌气短,倦怠乏力,动则甚,周身浮肿,下肢较剧,胃口差,胸腹满闷,大便不调。脉细数或结代,舌质淡、苔白。这类患者应遵循益气强心,补脾肃肺的原则治疗。

赵老的经验方如下:人参(或党参)6g,茯苓10g,法半夏3g,麦冬10g,远志5g,炒鸡内金10g,炒麦芽6g,炒白术6g,阿胶10g,炙甘草6g,川贝3g。

注:本方是六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法半夏、陈皮组成)去陈皮,合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去五味子,加味炒鸡内金、炒麦芽、阿胶、川贝组成。六君子汤有健脾益气、消胀除痞、利湿消肿的作用,生脉散益气养阴,二者结合,对患者周身浮肿,气虚无力有较好的作用。炒鸡内金和炒麦芽辅助消化,阿胶养阴,川贝清热化痰,故合而用之,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有关症状,有很强的针对性。

心阴虚者,有心悸,烦躁不眠,多梦,五心烦热,午后尤其明显,脉细数,舌质红,苔少的症状。这类患者应遵循养心阴,降虚火,清肺气的原则治疗。

赵老的经验方: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0g,熟地10g,牡丹皮6g,山萸肉10g,茯神10g,泽泻6g,远志6g,人参6g,阿胶6g,玉竹6g,沙参6g。

注:本方由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和六味地黄丸(由生地、熟地、牡丹皮、山萸肉、茯神、泽泻、淮山药组成)去淮山药,加远志、阿胶、玉竹、沙参组成。生脉散益气养阴,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远志安神祛痰,阿胶滋阴补血,玉竹、沙参养肺阴且能祛痰止咳。故合而用之,对心阴虚型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对症治疗之功。

病毒性心肌炎疗程长,长期服用汤剂,有些患者不耐受。赵老的这些方剂,患者服用后如果有效,都可以按照配方,加工成丸药服用。

有降压、降脂、镇痛作用的天麻首乌片

天麻首乌片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有多家药厂生产该药的中成药。天麻首乌片的组成为:天麻、白芷、何首乌、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炒蒺藜、桑叶、墨旱莲、女贞子、白芍、黄精各适量。

制法为将以上14味药,取天麻、川芎、何首乌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再取白芷、当归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各药加水煮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相对密度1.28-1.30,热测),再加入上述药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制成颗粒,喷入上述白芷、当归挥发油,密闭,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天麻首乌片有养血熄风、滋补肝肾的功效,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头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红苔少,脉弦,视力和听力减退,腰酸乏力,脱发,白发,脑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脂溢性脱发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天麻首乌片有降压、镇痛和降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抗衰老用药。

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化毒饮”

《丹台玉案》中有一张名为“化毒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赤芍、当归、甘草、大黄各8分(2.4g),水煎,去滓,不拘时候温服,每日3次,每次用1剂。

本方有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血分热毒,发为火丹,遍身红肿。火丹,又称丹毒,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因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该病主要入侵人体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临床表现为一种不化脓的急性感染。中医根据其发病位置,将其分为抱头火丹(发于头面)、内发丹毒(发于胸腹腰胯)、流火(发于下肢),新生儿患丹毒则称之为赤游丹毒。

本病起病急骤,患者发病前有轻微畏寒或身痛的症状,继之以发烧怕冷,皮肤灼热疼痛,肿胀发红,就像在皮肤上涂了一层赤色丹脂,所以被称为丹毒。丹毒病灶边缘清晰,多数不化脓,小儿因为不注意卫生,所以小儿为丹毒的高发人群,而且容易反复感染,患儿易便秘。春夏季节空气中的微生物活跃,故在这两个季节丹毒高发。

现代医学主要用抗感染药治疗丹毒,一般用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治疗,发热疼痛者还可口服解热止痛片。中医治疗丹毒则遵循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思路。

化毒饮中所用的赤芍、当归凉血活血止痛,甘草(要用生甘草,不能用炙甘草)清热解毒,大黄泻热凉血,故四药合用,能起到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

丹毒通常进展迅速,病情看起来挺惊险,小儿患丹毒后疼痛呼号、口干舌燥,进食和睡眠均受影响,难以安抚。用药可以频次高一些,并可与外用的重楼解毒酊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