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癌痛

屠揆先治甲状腺癌骨转移医案一则

屠揆先(1916-2003年)生前是常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他曾经治疗过一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癌骨转移患者。该患者1981年8月25日初次找屠老治疗,初诊时左臀部疼痛,骨盆X片显示,骨盆两侧髂骨广泛转移灶,尤以左侧髂骨为显著。左髂骨、左股骨上端及骶骨左侧大片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及溶骨性破坏,被西医诊断为盆骨转移性癌。

该患者1961年曾行甲状腺瘤摘除术,1981年3月3日因为胸痛,在上海某医院行胸骨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胸骨转移性甲状腺滤泡型腺癌。此后共化疗8次,但到1981年7月上旬,患者左侧臀部再次出现疼痛症状,复查发现新的骨转移病灶,遂放弃西医治疗,寻求中医治疗。

初次就诊时,患者已经不能正常行走,左右臀部均疼痛,左侧更为显著,骶部也有牵痛感。胸闷口干,有粘痰不易咳出,眠差,情绪烦躁,精神不振。舌黄腻,脉滑。屠老辩证为脾气不足,痰浊阻络,血络瘀滞。治宜健脾益气、祛痰化络、利络消瘀。

初诊处方:土贝母10g,制天南星10g,络石藤10g,三七片10g,人中白10g,桃仁10g,汉防己10g,玄参15g,木灵芝15g,茯苓15g,威灵仙15g,猪苓30g,黄芪20g。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用上方20余剂,左侧臀部减轻,身体活动度及精神状态有改善。于是继续服用此方至1981年11月,前后共服用3个月,左侧臀部疼痛已止,仅右侧臀部尚有隐痛。到1982年4月,患者病情波动,骶部剧痛,牵及臀部,食欲减退,大便干稀不一,胸部不适,脉象弦细,舌苔微腻。屠老认为此时应该继续健脾利络,扶正化浊。遂处方如下:

黄芪20g,苍术12g,白术12g,土鳖虫12g,宣木瓜12g,三七片10g,茯苓10g,川黄连4g,干姜4g,公丁香5g,川芎8g,肉桂6g(后下),猪苓30g。水煎服,每日1剂。

此后患者服用此方三个月,疼痛显著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继续服用至1983年2月,疼痛基本消除。至1983年6月,患者的精神、体力、食欲均显著改善,已能独立行走,生活亦能自理。1985年春,患者因为感染肺炎死亡。

癌症发生骨转移后,治疗非常困难。屠老的这份医案记录详实,其所用的方法看似平淡无奇,初诊处方和复诊处方主要都是对症处理,采用的是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常见思路。屠老对病人的治疗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主,但却有很不错的效果。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疗效令人意外。

迄今为止,我们在中医方面,没有特别好的解决癌症患者骨转移的特效方案,但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是一种很好的对症治疗方法。屠老方中所用的络石藤、汉防己、威灵仙、桃仁、三七片、土鳖虫、苍术、木瓜、川芎、茯苓、猪苓等均是常用的治疗风湿痹痛和淤血所致疼痛的中药。

方中的其他药要么是扶正固本的药,如黄芪、灵芝等;要么是针对患者当下的症状所用的对症处理的药,如初诊处方中的土贝母和制天南星即是针对患者粘痰不易咳出而开的,二诊中的丁香、肉桂、黄连和干姜是根据患者大便失调开的。

这样的一种组方思路,稍有中医功底者均能看懂。但正是这种看似普通的处方,却能达到缓解骨转移患者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癌症骨转移导致的疼痛,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用三阶止痛法也只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很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所以屠老的这一疗效令人鼓舞,这种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活血止痛的“破血汤”

“破血汤”出自《保命歌括》,由桃仁(去皮、尖,研)、红花(酒洗)、川芎、香附(童便浸)、青皮各等份(各6-10g)组成,水煎,去滓,温服。本方有破血行气的功效,主治瘀血所致的胁痛证。

这个方子组方很简单,是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地黄、川芎、当归、白芍)的基础上,减当归、白芍,加香附和青皮组成。整个方剂中只有两种药,一种是活血破血药(桃仁、红花、川芎),另一种就是理气止痛药(青皮和香附),所以本方的治则是活血理气止痛,重在止痛。

胁痛的原因有很多,但多由消化道疾病引起,尤其是肝胆胰腺疾病,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慢性肝炎、肝癌、胰腺癌等,这些病很容易引起胁痛,胃病也可能会引起胁痛。当然,本方也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胁痛。

破血汤可以与其他方剂合用,止痛效果会更好。如与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合用,治疗胃病引起的腹胀胁痛;与金铃子散(元胡、川楝子)合用,止痛效果会更明显;与西黄丸、鳖甲煎丸或大黄蛰虫丸合用,治疗疟母(肝硬化或肝癌)引起的胁痛就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以破血汤为基础方,我们可以组建多种治疗癌痛的方剂。

治疗肝郁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疼痛的平肝舒络丸

平肝舒络丸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版,组成为:柴胡45g,青皮(醋炙)45g,陈皮45g,佛手45g,乌药45g,香附(醋炙)45g,木香45g,檀香45g,丁香30g,沉香150g,广藿香45g,砂仁45g,白豆蔻45g,厚朴(姜炙)45g,枳壳(麸炒)45g,羌活45g,白芷45g,铁丝威灵仙(酒炙)45g,细辛45g,木瓜45g,防风45g,钩藤45g,炒僵蚕45g,胆南星(酒炙)75g,天竺黄30g,桑寄生45g,何首乌(黑豆酒炙)45g,牛膝45g,川芎30g,熟地黄45g,龟板(沙烫醋淬)45g,延胡索(醋炙)45g,乳香(醋炙)45g,没药(醋炙)45g,白及45g,人参45g,白术(麸炒)45g,茯苓45g,肉桂30g,黄连45g,冰片45g,朱砂150g,羚羊角粉15g。

制法为将以上43味药,除羚羊角粉和冰片外,其余41味药一起粉碎成细粉,冰片单独研细,再将上述药粉和冰片粉末、羚羊角粉混合均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6g,即得。

包括北京同仁堂在内的许多中成药厂家生产平肝舒络丸,所以患者不必自己制药。本方有平肝舒络,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治疗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本方大量使用理气消滞药、疏肝解郁药、活血化瘀药,所以它是治疗肝郁气滞型疼痛的一张重要方剂。本方所主治的疾病与现代医学中的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胃炎、胆囊癌、胆管癌、胃溃疡等引起的胃脘胀痛、肩背反射性疼痛等很相似。可以用于缓解晚期胆囊癌、胰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患者的癌痛。

此外,平肝舒络丸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也能修复消化道溃疡,对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它对改善晚期胃癌、胆囊癌、肝癌、胰腺癌患者的食欲有一定的帮助。其他类型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亦可试用平肝舒络丸。

我用过的三张对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腿痛有效的方子

神经母细胞患儿在病情进展期,经常会出现腿痛。我曾用过多种方剂来解决他们的腿痛的问题,经过筛选,有三张方子实测有效。这三张方子都是历史上治疗腿痛的效验方,不是我本人自创的。

第一张是柴葛解肌汤,该方组成如下:柴胡12g,葛根9g,甘草3g,黄芩9g,羌活6g,白芷6g,芍药6g,桔梗6g,石膏12g。一般5岁以上的患儿我均是使用这一剂量,5岁以下的患儿可以酌情减半。

柴葛解肌汤出自《伤寒六书》,该方本是治疗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等。现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结膜炎等。

这张方子我多次使用过,不但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腿痛有一定的疗效,还能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引发的癌热。如果患儿有癌热的症状,可以将本方每付药煎两遍,分两次服用,每隔2小时服用一次。一日可服用2付药,晚上还可以再服用一付。服药期间饮食要清淡,否则癌热难退。

第二张是芍药甘草汤,我用该方不是煎了喝,而是嘱患儿家长将该方用沸水泡后代茶饮。该方组成为:白芍3g,生甘草3g,加开水一杯,泡茶喝,不定时喝。这个药茶不苦,多数患儿能够接受。喝完了可以再用同样量的白芍和甘草泡第二杯。每天不限杯数,以患儿不痛为度。

芍药甘草汤在古代又叫弃杖汤,治疗的就是腿痛之病。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出现腿痛或不宁腿综合征,均可使用芍药甘草汤缓解其症状。不过病情严重者,可能无效。芍药甘草汤在化疗期间也可以当药茶服用,它还能保护肝脏。但芍药甘草汤不具有退癌热的功效。

第三张是当归拈痛丸,当归拈痛丸有中成药卖。当归拈痛丸的成分为:当归、葛根、党参、苍术(炒)、升麻、苦参、泽泻、白术(炒)、知母、防风、羌活、黄芩、猪苓、菌陈、甘草等。该方组成较为复杂,其功效主要为祛湿止痛。适用于湿热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或足胫红肿热痛,亦可用于疮疡。

笔者用当归拈痛丸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腿痛,有一定的疗效,而且丸药服用方便。不过当归拈痛丸不是一般的药店可以买到的,患儿家属可能需要在网上药店才能购买。

以上药我都没有,请想使用的患儿家属自行就近去药店购买。

能治疗痛风、关节炎和癌痛的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出自《医学启源》,由羌活5钱(15g),防风3钱(9g),升麻1钱(3g),葛根2钱(6g),白术1钱(3g),苍术3钱(9g),当归身3钱(9g),人参2钱(6g),甘草5钱(15g),苦参2钱(6g,酒浸),炒黄芩1钱(3g),知母3钱(9g,酒洗),茵陈5钱(15g,酒炒),猪苓3钱(9g),泽泻3钱(9g)组成。

用时将以上方碾成粗末,每次取1两(30g),水煎服,每日2次。本方有清热利湿,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症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痛风、痛风性关节炎、臁疮、神经性皮炎、脓包疮、阴痒、扁平疣、糖尿病足、贝赫切特综合症等疾病,也可以治疗癌痛属湿热下注者。

本方以“拈痛”为名,则其主要功效侧重于止痛。本方中包含茵陈五苓散(由茵陈、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组成)的基本组成(少一味茯苓),茵陈五苓散是治疗湿热的代表方,所以清热利湿是本方的重要功效。羌活、防风、苍术、葛根、升麻均为有解表止痛功效的中药,古人认为风邪与湿热相博,才会导致疼痛发生,所以用这些既能祛风解表,又可止痛的中药治疗,效果更理想。苦参、黄芩、知母清热,湿热胶结在一起,就要既利湿又清热,故用些清热利湿药,效果更好。人参、甘草、当归身补气养血,扶正固本,可提升患者免疫力,在祛邪的同时扶正,疗效会更好。

现代有中药厂根据本方制造的当归拈痛丸和当归拈痛颗粒等成药,患者可去药店或网上药店购买成药服用。本方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体重减轻,但本方不可以作为减肥药滥用,尤其肝肾功能不全者更应慎用。使用本方,如果对症,见效很快,服药一周仍无明显改善,不宜继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