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胸水

羌活胜湿汤治功能性水肿的报道

《浙江中医杂志,1997,(5:206)》刊载过一篇用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水肿的临床实践报告,该文中的用药方案如下: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各10g,炙甘草6g,气虚,加党参、炒白术;尿少,加茯苓皮、泽泻、车前子、木通;食积,加谷芽、麦芽、炒莱菔子、山楂;肾阳虚,加巴戟天、仙灵脾。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日停药1日,30日为一疗程。

该文共报告25各病例,所有病例均在服药2剂后尿量增多,连服8剂后水肿基本消失。服用1个疗程的15例患者浮肿完全消失,体重不同程度减轻,胸闷腹胀消除,随访1年未复发。连服10-15剂症状消失者6例,随访1年未复发者4例,另2例于半年后复发,仍用本方同样有效。服6剂以下者4例,因服药偏少,未长期随访。

一般认为,功能性水肿多由免疫低下、肾炎等导致。恶性肿瘤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功能性水肿,尤其淋巴回流受阻者,此类患者苦无良方治疗,这一临床实践报道或可供此类患者参考。

羌活胜湿汤是李东垣创建的一张方子,出自其名著《内外伤辨惑论》,主治风湿犯表证,症见头身重痛或一身尽痛,难以转测,微恶风寒,苔白,脉浮缓,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型感冒常用的一张方剂。方中所用的药除有辛温解表的作用外,还有祛湿消肿的作用。以本方治疗功能性水肿,是中医的“提壶揭盖”法。

方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补气药、利水药、消导药或补肾药,便有了更好针对性。此方案笔者虽然还没有实际采用,但从其组方思路来看,是很合理的,推荐有此类问题的患者自行尝试。方中各药均无较大的毒性或副作用,安全性很高。

消肿除胀的“消胀丹”

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消胀丹”的方子,该方组成为:白术3钱(9g),茯苓1两(30g),麦门冬5钱(15g),熟地黄5钱(15g),淮山药1两(30g),芡实5钱(15g),苏子1钱(3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本方有益肺健脾,补肾利水的功效,主治气喘、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一身俱肿。陈士铎认为当一个人肺、脾、肾都虚时,水液就无法正常疏泄,故会出现气喘、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的症状,所以治疗应对肺、脾、肾三脏一起补。本方中的白术、茯苓健脾利水;麦门冬补肺阴,苏子降肺气;熟地黄、淮山药、芡实滋肾阴。

所以诸药组合,可以滋补肾阴和肺阴,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主水之上源,肾主水之疏泄,肺肾同补,水液自然能疏泄。再适度健脾利水,则小便自然会增多。对这个方子的功效,陈士铎也有记载:“一剂喘少定,二剂胀消,十剂小便利,二十剂一身之肿尽退”。

这是一条较为全面的治疗水肿的思路,从本方中所描述的水肿会导致患者气喘来看,本方所针对的是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胸腔积液可由肺炎或肿瘤(如肺癌、胸间皮瘤等)引起,此类患者治疗时都较为棘手,因为一旦出现胸腔积液,患者体质都较为虚弱,利水力度大易加重患者正气的损伤。所以治疗应标本兼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从本方组方思路来看,陈士铎对此类患者是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方中除了苏子外,其他各药均有补益作用。

在实践中,对有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利水消肿药治疗时,如果利水速度太快,而不重视扶正,往往患者到后来会出现腿软无力的症状,不但不能治疗其水肿,反而会导致患者迅速死亡。所以一些患者在用过十枣汤、膨症丸、舟车丸之类的方剂后,病情迅速恶化。因为随着胸腔积液的排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钾也会流失较多,这会导致患者腿软无力。陈士铎重扶正,仅用少量的白术和茯苓健脾利水,应与其临床经历有关,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治疗肺热喘逆气急的“地骨皮汤”

《圣济总录》中有一张名为“地骨皮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地骨皮5两(150g),白前2两(60g),生石膏(研末)6两(180g),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两(90g),桑白皮(锉)4两(120g)。

以上药,共研粗末,每次取6钱(18g),用水300ml,加竹叶10片,煎至一半,去滓,温服,每日2次。本方有清肺平喘的功效,主治肺有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以上症状,多见于肺部感染后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

本方相当于麻杏石甘汤与泻白散合方,再加减药味而成。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组成,是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的代表方,本方所治疗的肺有实热,但却无表证(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故去麻黄不用。泻白散由地骨皮、桑白皮、粳米、甘草组成,也是治疗肺热喘咳的代表方剂,主治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胸满患者,去粳米和甘草这类有滋腻碍膈作用的药物,正所宜也。白前降气、止咳、平喘,方中加入白前后,止咳平喘降逆的力度也就更大了。竹叶清利湿热,引热下行。给邪气开一条出路。如此组合,治疗肺热咳喘的作用也就更强了。

本方用量偏小,如患者症状较急,宜用汤方治疗。成人单日用量如下:地骨皮15g,白前6g,生石膏18g(先煎),杏仁9g,桑白皮12g,竹叶6g。用2碗水煎成1碗,每日1剂,2次服。重症患者每日2-3剂,分4-6次服用。服用本方期间应尽量以熟食和素食为主,热退喘平后,方可逐渐加入肉食。

治疗水肿腹胀的“吴茱萸丸”

《医方类聚》中有一张名为“吴茱萸丸”的处方,该方引自于《经验良方》。其组成为:吴茱萸4两(120g),甜葶苈子2两(60g,炒),甘遂1两(30g,水煮)。制药时,将甜葶苈子炒焦,甘遂水煮后,一起焙干,再共研为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和黏合剂,制作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10丸,每日三次,可于晨、午、临卧前用米汤送服。

本方有降逆止呕和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腹胀。此病多由胸腔积液(胸水)或腹腔积液(胸水)引起,严重者尚伴有梗阻。

本方重用吴茱萸,是因为吴茱萸有强效制酸止呕的作用。中医认为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的作用,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气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本方中吴茱萸的用量最重,是因为水肿腹胀患者,多存在梗阻问题,呕吐是常见的症状。而且吴茱萸还可以减轻甘遂和葶苈子的致泻作用,降低本方的副作用。

葶苈子和甘遂都属于中医的泻下药,其中葶苈子主要是利小便,但同时葶苈子也有轻微致泻的副作用。甘遂则属于峻下药,毒性很大,会致泻,致死量也低,因此需要先水煮一番后,减轻其毒性。葶苈子也有一定的毒性,不过它的毒性比甘遂小,为减轻其毒副作用,也需要将葶苈子炒焦后入药。

这个方子虽然这样组合,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致泻作用,肠胃虚弱的患者服药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便溏或腹泻的不良反应。但其逐水消肿的效果很好,对大小便均艰难的胸腔积液(胸水)或腹腔积液(腹水)患者,有一定的对症治疗作用。此类患者多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或肝硬化、癌症晚期患者,治疗这类患者时,除了需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外,还需要对其采取其他的治疗,比如抗感染、抗肿瘤治疗。

治疗胸水和腹水的“臌症神效散”

臌症神效散出自清代张朝震所撰的《揣摩有得集》,该方组成为:炒麦芽、槟榔、甘遂各1钱(3g),将上药研为细末,每次取5分(1.5g),用黄酒冲服,每日2次。臌症神效散的功效为消积逐水,主治臌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腹水。

本方所用的药味少,组方简单。

方中的炒麦芽具有行气消积,健脾开胃的功效,可治疗食积腹胀,脘腹胀痛,也能疏肝解郁,是中医常用的辅助消化的一味药。

槟榔有逐水消肿的功效,《名医别录》记载槟榔“主消谷逐水”,《药性本草》记载槟榔“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脚气论》记载槟榔“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槟榔在古代是被作为一种利水消肿药,可以治疗水肿类疾病。

甘遂属中药中的峻下逐水药,它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大小便不通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遂有抗病毒、抗肿瘤、利尿的作用,但甘遂是一种有毒的药物,临床使用时不能用量过大,而且最好是炮制后使用,醋甘遂较为安全。

以上三种药组合成方,就既能行气消积,又能逐水消肿,而且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因甘遂的毒性较大,所以使用时剂量不宜过大。此方是用散剂,每次只用1.5g,每次甘遂的用量为0.5g,其毒性尚可控,服用时副作用不至于太大,用炮制后的醋甘遂,则副作用更小。

如果患者在服用本方后出现腹泻或上吐下泻现象,那主要是因甘遂引起,这时候就不要继续使用本方了,要及时的服用黄连素片或四神丸止泻。身体特别虚弱、骨瘦如柴的患者也要慎用本方。

腹水患者多由肝病或肿瘤类疾病引起,此类患者用药时最好不要用黄酒调服,因为一切酒类都对肿瘤患者和肝病患者不利。可改为姜葱水调服,姜葱水是将适量的生姜和葱加水后煮成的,用黄酒调服是为了促进药物更快地发挥功效,姜葱水也能达到黄酒同样的辅助效果,但却没有黄酒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