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养生保健

几个寿命超过110岁的人瑞们的人生智慧

2024年4月2日,委内瑞亚老人胡安·莫拉逝世,享年114岁,他是2022年获健力士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寿男性——由于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短,所以他也是目前所知的全球最长寿的男性。莫拉1909年5月27日出生于委内瑞拉塔奇拉州,在家中排行第九,五岁就开始与父亲和兄长一起务农,帮忙收割甘蔗和咖啡。

莫拉生前受访时说,自己长寿的秘诀是早睡、劳逸结合以及每日小酌。莫拉与结婚60年的妻子育有11个孩子、41个孙儿、18个曾孙以及至少12个玄孙。他的妻子已在1997年去世。

2023年1月17日,全球在世最长寿的老人,法国修女安德烈在法国士伦逝世,享年118岁。安德烈生于1904年,一直工作到108岁才退休,她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在法国维希市(Vichy)的一家医院工作31年。退休后住在疗养院。

安德烈一直呼吁世人互助友爱,摒弃仇恨,她说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变得更美好。她的一生充满了活力,晚年失明的她仍然保持非常乐观的心态。

2022年4月19日,被认定为全球最长寿的老人田中カ子(Kane)在日本福冈去世,享年119岁。田中1903年出生于福冈县,2019年3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男女合计的“在世的世界最高龄者”,2020年9月她刷新了有据可循的日本国内历代最长寿纪录。

田中说她长寿的秘诀是“美食和学习”。她喜欢可乐和巧克力,晚年在福冈市的养老院经常做些计算并玩黑白棋。田中是目前所知的,最没有争议的世界最长寿的老人。此前,法国的珍妮·路易斯·卡门据称活了122年164天,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记录可能造假,因为在卡门去世后可能是由她的女儿继续以她的名义生活。

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学者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1月13日,他是我国汉语拼音之父,生前多数时间在从事学术研究和写作。周有光早年曾患抑郁症,但后来依靠自己的努力痊愈,变得极为豁达乐观。他六十多岁时也曾做过大手术,周有光一生遭遇了许多挫折和打击,家产几次归零,他都能平和应对。

周有光是年过110岁的老人瑞中,留下的文字著作最多的。他的文字中流淌出来的平和、豁达和幽默令人印象深刻,他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多个领域。他的人生经历在他的口述自传《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中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直接阅读。

2010年7月29日,我国著名的化学家郑集教授逝世,享年110岁。郑集教授是四川南溪人,生于1900年5月6日,192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生物系,1930年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长期执教于南京大学医学院。

郑集教授一生著述也很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的数版《普通化学》教材皆由郑集教授主编,他晚年致力于抗衰老和营养学研究,留下了许多营养学方面的著作。郑集教授也曾在六十多岁时做过一次大手术,几乎丧命。文革期间,耄耋之年的郑集教授也饱受摧残,但这并没有影响其积极乐观的心态。

实际上,另一位人瑞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原中顾委委员苏毅然。他虽然只活了103岁,但是他却是一个癌龄长达44年的胃癌患者。他在59岁时确诊为胃癌,经过治疗后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确诊为胃癌后他当过山东省省长、省委书记。

长寿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全球百岁以上的老人最多的国家是欧洲小国摩纳多,其次为日本,这两个国家的人均寿命位列全球top2,说明环境与人的寿命有关系。但环境不是唯一的决定寿命的因素,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的寿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都有关。生活方式这一因素在生命前80年中起到重要作用,80岁后,遗传因素则更影响人的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影响健康的因素在这些长寿明星身上都得到了体现。虽然这些长寿明星的一辈子可能生活负担并不轻,阅历的人生也很坎坷,但是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让他们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历经磨难,依然积极乐观。

我研究医学这么多年后,逐渐对现代医学命名的各种身心疾病的狭隘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人不应该被贴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的标签。疾病状态只是人生的一种暂时性的状态,人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存在,用疾病这个标签把人的完整性割裂开,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的一生一切皆有可能。

磨难只是暂时性的现象,而且磨难也往往是人生重大的转机,磨难会促进人快速的成长。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没有重大的磨难,一个人几乎不太可能改进其生活习惯和认知上不完善的地方。在生物界,绝处逢生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所有的生物都是在挑战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所以,不要害怕疾病,也不要害怕困难,战胜自己内心深处的怯懦和恐惧,努力与身心之痛抗争,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研究证实低蛋白饮食能使癌症患者更长寿

2023年6月28日,《自然》杂志发布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科学家Li-Ming团队的一项研究,该项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水平的变化会重新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并改变TAMs和癌细胞之间的竞争形态。

Li-Ming团队发现,在正常饮食条件下,癌基因MYC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会处于竞争胜利者状态,它们会通过竞争导致MYC低表达乳腺癌细胞死亡,并吸收死亡癌细胞释放的营养物质,促进自身的生长。但是一旦切换到低蛋白饮食条件下,MYC过表达的癌细胞就变成了竞争失败者,TAMs在竞争中胜出。作为竞争胜利者的TAMs不会帮助肿瘤的发展,而是直接吞噬因竞争失败而凋亡的癌细胞,最终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也就是说低蛋白饮食的癌症患者会比高蛋白饮食的癌症患者更长寿。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Li-Ming似乎是华裔科学家,他的研究或许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启发。他的团队给实验小鼠设计了两种饮食方案,一种是蛋白质含量为15%的正常饮食方案,另一种为蛋白质含量为2%的等热量低蛋白饮食方案。结果显示,采用低蛋白饮食方案的小鼠的肿瘤生长更慢,生存期更长。

中国古人历来都认为清淡饮食者更长寿,这种饮食传统应该是受到了现实生活的启发而形成的,Li-Ming团队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科学性。实际上,这些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摄入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饮食,我国癌症发病率也显著提升。

现在有许多患者在被确认为癌症后,患者和患者家属也都喜欢用高蛋白食物给患者“进补”,Li-Ming团队的这项研究证实了这种进补非但不能帮助患者延长寿命,反而会缩短癌症患者的寿命。

多年来,我本人一直主张低蛋白饮食更有好处,提倡癌症患者过“粗茶淡饭”的生活,多食蔬果,少吃鱼肉蛋奶等高蛋白质食物,也是因为我在实践中看到高蛋白质饮食的危害很大。希望各位癌症病友“管住嘴”,也希望患者的家属和亲友不要给患者买各种各样的高蛋白补品,不要给患者滥补。

接受衰老,不必为衰老焦虑

自去年以来,我右侧的一颗磨牙出了问题,太冷太热的食物和水都会引起它疼痛,酸辣食物也会引起它疼痛。最近我准备挂个口腔科的号去处理一下这颗牙。病根我是知道的,以前吃东西的时候,有几次磕着这颗牙了。

有时候它是被饭里的沙子磕着了,有时候它是被太硬的食物磕着了。磨牙是咀嚼食物时主要使用的牙齿,所以很容易受到损害,尤其对我这种年轻时吃饭狼吞虎咽的人来说,更加如此。所以细嚼慢咽的习惯真的很好,大多数细嚼慢咽的人一辈子牙齿都很好,做父母的要从小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否则长大了不好改正。

人到中年,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类似的健康问题多了起来,各个器官都不像年轻时那么好用了,白头发越来越多,掉发现象越来越厉害,有些人甚至过早地就秃顶了,皮肤和面容也一日不如一日。

有的人能很平和地接受这个过程,有的人不能。一些黑科技看起来似乎可以把人衰老的过程延缓一些,这迎合了部分抗拒衰老的人的心愿,所以如今医疗美容生意很火。但很多人为延缓衰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见过因为想更美而补充雌激素,最后罹患乳腺癌的患者;也见过长期染发,最后患上淋巴瘤或白血病的患者;还见过打干细胞延缓衰老,结果得了肝癌的患者。这些都是人为地采用科技的方法逆转身体衰老的表象所付出的代价,实际上这些手段并不能真正的逆转衰老,只不过让人看起来年轻了些而已,但其代价是惨重的。

衰老是一种自然现象,《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中就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按照古人的这种观察,女性从三十五岁(五七)左右就开始逐渐出现衰老的现象,男性到四十岁(五八)也开始出现衰老的现象。衰老的迹象首先都会从牙齿、面容和头发的变化开始,自古至今,很少有人能逃得脱这种日渐衰老的自然规律。·

现代医学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古人如果牙齿掉了,就没办法再长,但是现代的牙科医生可以通过对牙齿进行修补,让我们不至于“老掉牙”到无法正常的咀嚼食物。但有一些纯粹为了美观而采取的延缓(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遮掩)衰老的办法却充满了隐患,我们需要慎重对待这些延缓衰老的黑科技。

有一些办法的确可以帮我们延缓衰老,这些办法惠而不费。概括地说,人只要禁烟限酒,饮食节制,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适度运动,脑体结合,心态平和,人际关系和谐,不纵欲,不过劳,不焦虑,就可以百分之百地延缓衰老,而且绝无副作用,只是很多人做不到而已。

衰老不是一件值得焦虑的事情,老有老的美好,人若不老不死,长期存活,将会是一件很疲惫的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衰老,接受衰老,把注意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好好享受生活,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因为我们日渐衰老而变得一塌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