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精神医学

如何安抚和照顾陷入躁狂状态的亲人

最近,重庆发生了一件惨绝人寰的事情,一个情绪激动的年轻妈妈,把她年幼的孩子从高楼上扔下去,导致孩子当场身亡。事发前,这位妈妈完全处在躁狂状态,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当时有人在现场声嘶力竭地劝阻她不要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失去理智的妈妈仍然不顾一切地把孩子扔了下来。

社会上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很激烈,虽然笔者无法了解这个年轻妈妈的详细情况,但凭笔者多年的职业经验判断,她在事发时极有可能处在躁狂状态,她的行为显然已经不正常了。而且,民间俗谚云:“菜花黄,疯子忙”,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都会处于高发期。

医学上有一种波及直系家属的自杀叫“扩大性自杀”,扩大性自杀又叫怜悯性杀亲,是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在被激惹时,陷入惊恐不安的状态,对未来感到绝望,觉得前途无望,压力重重,有强烈的自杀企图,并决意以自杀摆脱痛苦。但是他们想到自己的亲人活着也很“痛苦”,为了免除亲人的痛苦和不幸,常将自己的父母、子女或配偶杀死后自杀。

重庆这位年轻的妈妈的行为是不是“扩大性自杀”,有待专业人士谨慎地鉴定和评估,但发生在她的家庭的这一悲剧性事件是我们这个社会千千万万个为精神疾病折磨的家庭的缩影。精神疾病总的发病数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有些统计显示约为12%左右,有些统计显示约为15%-17%。

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有少数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惊恐或躁狂状态,当他们处在这种状态中时,他们容易对他人或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时会自残、自杀或伤及自己的亲人。当此之时,家属应冷静处理,避免激化病人的情绪,并尽可能地给予陪伴和照顾。

在必要时,要巧妙地报警送医。比如,通过手机给不在场的亲友发送信息(避免现场报警刺激到病人),请求他们帮助报警,由警察上门协助送到精神卫生中心去治疗。通常病人处于躁狂状态时,自己是不会配合着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的。家属也很难强制性地将他们送医,医院也没有权限将病人带到精神卫生中心。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目前能执行这一任务的只有民警。所以,民警的工作其实非常辛苦,每天处理的很多事情很棘手,我们要多理解他们。

病人躁狂时,家属应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所爱的亲人们正处于精神失常的状态,不要用任何语言或行为去刺激他们,尤其是不可以与他们发生争吵和对抗。不管病人说的话多么难听,或者多么误解亲人们的用意,都不应与病人进行解释或争吵。病人有可能还会有一些疯狂的破坏性举动,比如打砸家里的各种物品,此时,也不应与病人做激烈的对抗,而是尽可能地将容易造成伤害的刀具等藏起来,把未成年的孩子转移出去。

如果家属平时就不是一个头脑冷静的人,容易情绪化,那就很可能会让事态升级,酿成非常可怕的后果。当此之时,应向其他家属求助,避免让两个情绪化的人呆在一起。

家属最佳的应对策略是接纳住病人的情绪,承认病人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对病人表示理解和同情。比如病人指责家属对病人造成伤害时,家属在这样的时刻,不要忙着为自己辩解,家属可以对病人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对这些事情感到难受,对不起,是我的错”。

通常,处于狂躁或惊恐状态的人都正在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内心惊恐不安——甚至有许多惊恐不安是来自于想象而非事实,但他们在情绪的控制下,已经暂时性的失去了现实校验能力。家属在这种时候,希望通过沟通让病人明白他们所想象的事情不存在是徒劳之举,唯有接纳、理解他们才能尽快把他们安抚住,让他们从一种极端的情绪中走出来。

在这种时候,任何争吵、批评、指责和评价都是不理智的。唯有尽可能地与患者保持同理心,向他们表达同情,倾听他们的倾诉才能使他们稍稍平静一些。必要时要借助药物(碳酸锂或奥氮平之类的心境稳定剂)让患者冷静下来。

人的情绪就像是数轴上的一个区间,不同的人的情绪处于不同的区间段,情绪稳定者可能处于-1到+1之间,情绪稍激烈者可能处于-5到+5之间,另一些人则处于-10到+10之间。大多数人很难理解少数人的情绪为什么会那么强烈,但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自己最高兴或最悲伤时的情绪的若干倍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就能理解那些情绪化较严重的亲人们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大脑结构不一样,所以大家情绪波动的幅度也会不同。如果我们不给其他人贴上各种道德标签,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同情这些人所遭受的精神折磨了。实际上我所接触到的高敏感人士,无比渴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不必深陷在极端情绪之中难以自拔,只是他们的大脑在发病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不由他们自己掌控。

我国普通群众目前对精神医学基本处于文盲状态,甚至他们自己可能深受精神疾病(比如约有40%的人为焦虑折磨,约有20%的人长期为抑郁所折磨)但自己却对这些也一无所知。精神类疾病和生理性疾病一样都有生理基础,需要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治疗,远不是病人“想不开”那么简单的事情。大多数处在一个希望通过沟通让病人“想开点”的误区之中,很难给予患病的亲人们有益的帮助,所以类似的悲剧屡屡发生。

从谷歌华人工程师杀妻案看人格障碍问题

最近几天,一则新闻惊动了华人圈。一对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最后双双在google公司任工程师的年轻的华人夫妻之间发生了人伦惨剧。丈夫陈某将妻子于某殴打致死后,被美国警方逮捕。

陈某和于某在清华读本科时是同学,两人均出生于1996年,陈某高中毕业于成都某著名高中,于某高考是其所在地区的高考状元,都是天之骄子。两人恋爱结婚后,都在旧金山湾区就业,并共同在旧金山湾区买了一栋房子。

但是二人婚后相处得并不融洽,这段婚姻关系中存在情感控制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所以女方要求离婚,男方一怒之下,将女方殴打致死。知情者爆料,男女双方可能都存在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夫妻日常生活中不擅长沟通,不能互相体谅,以至于最后酿成惨剧。

但二人与其他人相处时,给人的印象却是很好的,二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很出色,唯独在亲密关系中展现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面。在亲密关系中情绪不稳定、恐惧失去、易怒、攻击性强,这些关键词都与人格障碍息息相关。

低功能的人格障碍患者在与任何人相处时,都展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他们或高度回避,或攻击性强,他们就像行走的炸弹一样,随时爆炸。一些高功能的人格障碍患者在与外人相处时表现良好,但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却存在各种问题,这令他们的配偶或子女非常痛苦。通常,当他们的亲人向他们的朋友倾诉他们是如何伤害家人时,他们的朋友都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在外的表现太好,以至于他们的朋友会怀疑他们的亲人在诽谤他们。

任何人在生活中习惯性伤害他人,甚至发展到杀人这一步,都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即便他们平时隐藏得再深,他们本质上也还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者从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人格者,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感知他人的痛苦,在暴怒或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他们缺乏同理心,会不惜疯狂的采用暴力手段(语言暴力、冷暴力或肢体暴力)伤害他人。

但在他们暴怒的情绪平息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他们对自己处于冲动状态时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内疚和自责,有些人会自我攻击,甚至自残或自杀。但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愧疚,甚至会有快感,这就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那些连环杀人案的罪犯就是如此。

实际上,这种导致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格特质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我们统称之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种类有很多,目前有12大类的人格障碍,许多患者存在多种人格障碍共病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人格障碍与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恐惧等)共病的现象。

许多人格障碍患者及其家人不知道他们患病,他们通常会因为人格障碍诱发的躯体性症状(最典型的是头痛、胃痛、心绞痛等)到综合性医院就诊,所以据统计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有约30%的就诊者存在这类问题,但一半以上的这类患者不能被医生识别出来,因为大多数非精神科医生不具备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所以会发生误诊。

罹患人格障碍者通常都处于一种不自知的状态,他们普遍的人际关系较差,在与外界接触或与亲人相处时冲突频频。但他们却往往认为问题出在别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在他们自己看来有问题的是别人,他们是被伤害和被辜负的对象。人格障碍患者敏感多疑,包容性差,他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疏忽都会被他们无限放大,被认为是对他们自己的轻慢或侮辱,进而诱发他们系列不适宜的情绪反应。

人格障碍是一种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的精神问题,患者的行为方式明显的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患者受情绪支配,其行为没有目的性,部分患者在发作后甚至对自己在发作时的行为失去记忆。患者对自己的问题不自知,而且患者的自制力很差,每次与他人发生冲突时,都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行为而非理性行为。即便患者非常明白自己的情绪化反应很不对,但当其处于发病状态时,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有些患者会形容自己发作时就像疯了一样,“八匹马都拉不回自己”,清醒时则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通常,我们只是觉得这些患者性格古怪或脾气不好,不太能意识到他们是处于疾病状态。而患者本人一旦被人认为是患有人格障碍类疾病时,也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和病耻感。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的婚恋关系和家庭关系都会高度紧张,人格障碍患者的离婚率普遍很高,情杀大都由人格障碍患者引起。

随着精神医学和脑科学越来越发达,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人之所以会存在某种人格障碍问题,是因为其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那些与人频频发生冲突的“脾气差”的人存在生理性或病理性问题,而非他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他们的许多行为也并非有意识的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而仅仅只是一种完全不可控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反应,是一种他们无法主宰的本能反应。

要想矫正他们的行为模式,需要精神科的专业治疗而非道德教育。伴侣的理解、宽容和关爱能使部分人格障碍患者痊愈,不过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些患者实际上非常需要他们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有家庭成员理解和支持的患者更易康复。只不过人格障碍本身是一种伤害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格障碍患者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病情越来越严重。

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的某些区域受到了损伤,他们的杏仁核通常比正常人更活跃,前额叶则功能不发达,这导致他们管控情绪的能力很差。他们大脑里的某些神经递质与正常人不一样,这导致他们无法正常的处理自己面临的各种生活压力,他们经常处在一种不良的压迫性情绪之中,很痛苦。

攻击性强的人一般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者多种人格障碍共病问题,这些人容易被激惹,暴怒时漠视他人的感受,因为他们在发病时,不具有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在那样的时刻,他们表现得冷漠无情,极有攻击性。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这些患者在母胎中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生活状态,他们通常在子宫内就不能像正常胎儿一样,吸收到充足的营养。这些患者在胎儿期因为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所以他们在那时候就感到周边的环境是很不友好也很不安全的。

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安全感的缺乏是因为童年缺爱所致的观点可能存在问题,缺乏安全感的问题要提前到胎儿期,缺乏安全感的人在胎儿期比正常胎儿更容易处在生存危机之中,这导致他们从那时候开始就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甚至可能从受精卵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这个受精卵将来会成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人格障碍之所以普遍存在家族遗传性,是因为存在基因缺陷问题。

这些最新的研究颠覆了过去的一些认为这类患者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在童年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的观点,这让人们意识到这类人格特质可能更多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成长环境只是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而已。实际上,大量的研究显示,许多边缘型人格和反社会型人格者童年期得到了足够的关爱,他们的敏感和攻击性强,可能与童年创伤无关,而只是基因缺陷所致。

一项对暴食症(许多边缘型人格者和抑郁症患者有暴食症)的研究显示,暴食症患者大多存在早产或出生时体重较轻的问题,这些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状况可能不太好,无法给胎儿提供足够的葡萄糖。他们和他们的胎儿的催产素水平也较低,这导致胎儿难以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胎儿生产是一个母亲和胎儿协作完成的过程,难产儿或早产儿在人生的一开始就存在很难与自己母亲合作的问题,他们在未来也很难与自己的亲密伴侣合作。

催产素是一种爱的催化剂,它能链接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之间更有亲密感。催产素水平高者更具有爱他人的能力,催产素水平低下者则更易与人处于一种疏离或紧张状态,他们在婚恋中很难像正常人一样持久而稳定的去信任和依赖他们的伴侣。

所以人格障碍患者普遍的存在婚恋问题,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在恋爱时会频繁地把自己的伴侣推开,经常想结束自己的婚恋关系。因为人格障碍会诱发融合焦虑与分离焦虑,人格障碍患者既想与人建立亲近的关系,一旦建立了亲近的关系后,又经常不知所措,会频繁地与亲密对象冲突或无缘无故地就会对亲密关系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

随着现代精神医学的发达,我们人类对精神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也能认识到人格障碍是一种生理性疾病,需要治疗,而非单纯的性格不好或道德修养低下。精神医学界一直在探索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帮助人格障碍患者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但社会大众对这个群体仍然缺乏了解。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与人格障碍患者相处,也缺乏对这个群体的理解、关注和同情,最终导致大量类似悲剧的发生。

回到本案例来说,从陈某的诸多表现来看,陈某可能是一个高功能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共病者,这类患者非常容易被激惹。如果于某掌握相关的知识,知道如何避免激惹陈某,如何更好的与陈某沟通,并且带其及时就医,得到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性帮助,那么这场悲剧本可避免。

但因为社会大众对人格障碍普遍处于无知状态,即便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也对人格障碍问题近乎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罹患人格障碍,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是人格障碍患者,所以两个高智商的“天之骄子”的人生亦不免要以悲剧收场。倘若他们接受过相关的科普教育,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学习精神医学的相关知识不但可以让我们内心更平和,也能帮我们更好地理顺自己的人生。

人人都有必要学点精神医学知识

周三晚上,我的学生来看我,其中一个孩子刚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我送给她三本书:《我即我脑》、《人格障碍的行为认知疗法》和《精神科医生手册》,让她在空余时间读一读这三本书,了解一些精神医学的常识。因为过几年她就要成为临床医师,将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人。

美国的一些医学教材将医生们日常遇到棘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一个非精神科医生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15%的人是存在精神问题的。实际上这个数据在最近的这些年可能有上升,世卫组织根据人类疾病发展的趋势,预估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全球医疗负担排行榜第一名的疾病,超过现在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慢阻肺。这意味着医生们在工作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存在精神问题者。

我在鼓励我的学生打开精神医学之门的时候告诉她,作为医生,对所有的患者都应慈悲为怀,不应歧视他们,但是也要明白,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给她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这些困扰有可能会导致她自己心理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学习了精神医学后,就会对患者的语言和行为从病理学的角度去看待,不与他们计较。这不但能够帮助患者,也能帮助医生自己维持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医生和警察这两个职业接触的精神疾病患者是最多的,从事这两个职业的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大。医生和警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人,有不少人情绪反应明显异于正常人,但他们自己浑然不知。这些大多属于隐匿在人群中,未被确诊和治疗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学习了相关知识,掌握了诊断技巧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识别这些人。

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生物神经学原理,不至于因为他们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而产生情绪反应,这可以大大的减少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也能避免将矛盾激化,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冲突。

精神疾病患者的许多行为是不受控制的,但如果了解了这些疾病的特点,临床工作者可以避免激惹他们,可以把事态控制得更好,避免很多纠纷。我研究过近年来发生的轰动性的医患纠纷,大多数是由存在精神疾病的人诱发的。

医生应不分科的,都学习一些精神医学常识。学习了精神医学知识,如果将来有志于从事精神医学方面的工作,甚至还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患者康复。这是我让我的学生学习精神医学的初衷。

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端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亲情的链接,人类在最近的一二百年时间里,基本上把我们的祖先建立起来的由各种亲人组建而成的亲缘关系破坏殆尽。现代人大多缺乏精神支撑,像我这种小时候还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近的环境之中的人,对这一点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如今大家都生活在水泥丛林之中,亲戚和朋友之间少有往来,大多数人的情绪无法像过去一样能够被周围的关系亲近的邻居或亲戚疏导,所以精神压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非常普遍了。著名的社会学家许倬云先生曾经就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美国观察到的亲缘关系的断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的现象,现在正在向着全世界蔓延。过去很少见的精神疾病患者,现在变得很常见了。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不但医生和警察有必要学习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方面的常识,其实每个普通人都有必要学一些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方面的知识。经常有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极度不愉快的事情,他们会来找我咨询,这些问题多由他们与其他人的冲突引起。而绝大多数人际冲突背后,其实都是精神疾病在作怪。

如果某个人令身边超过15%的人不舒服,那这个人极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能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积极求医,还有一部分患者会把过错归咎于外界,总觉得自己才是有理的。敏感、多疑、易怒、抑郁、亢奋、焦虑、疑病、恐惧、过度情绪化大都是精神疾病在作怪,但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精神类疾病的病耻感,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就医率明显不足。

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都是生理性疾病,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不应有歧视心理。医学界应做更多的科普工作,促进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同情和接纳,帮助他们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但精神疾病又是一种很特殊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给患者及他人造成伤害。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处于不自知的状态,他们生病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他们自己生病了,而只是把过错归咎于外界,很少甚至从不知道自我省察,他们身旁也缺乏关心他们的人,这会导致他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发展到最后,可能会自残或自杀,也有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性很强,可能会伤害到其他人。

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要适应这种现状。如果我们从事医疗或公安类的相关工作,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我们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学习相关知识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减少对人际关系的破坏。

正视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许多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其实都是精神疾病导致的,但不幸的是最后都发展为网暴。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应该持宽恕和同情的态度。普通人即便不能帮助到他们,也不应歧视和伤害他们。

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光,阅读量越大,心态会越平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种方法能比学习更能令人心平气和。所以,假如你也对阅读感兴趣,无妨找几本精神医学方面的书读一读吧。也许打开了这扇门后,你就能更加的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现象,自己的情绪也会稳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