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心理健康

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许是由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决定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如果有一天,神经生物学发展到让我们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心理学、哲学等与人的认知相关的学科变得像巫术一样荒唐可笑,我是一点都不会感到诧异的。

因为当我们亲眼目睹过像碳酸锂、氯丙嗪片、奥氮平片、卡马西平片这类药物是如何迅速的将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一个思想极端的人改变为一个心态平和的人时,我们便不得不由衷地产生这样的感叹:人的认知的改变,最需要的不是思想开导和道德说教,而是药物对人的神经递质的调节。

决定一个人的认知的,也不一定是这个人所受的教育和环境,而是这个人继承的某种基因,以及由这种基因带来的各种神经递质。所谓的一个人“认知高”和“认知低”等流行性的观念,完全是无知者无畏制造出来的伪科学概念,而且这种观念诞生后产生了新的社会歧视现象,其歧视的对象,大多数是神经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

实际上,神经递质对人的认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催产素和抗利尿素让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提升一个人爱的能力;5-羟色胺和多巴胺能让一个人更阳光自信、积极乐观;睾酮浓度高的人,攻击性更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极端;应激素皮质醇会抑制多巴胺奖赏系统,让一个人变得郁郁寡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更悲观,也更容易指责家人。苏轼和杜甫写作风格的差异,也许只是由他们体内的神经递质的不同决定的。

以上这些都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改变得了的,任何人形成某种个性,都与其体内的神经递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出了问题,实际上这种想法可能完全错误。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其情绪稳定状态下,讲起道理来,比正常人更加理性平和。但当其发病时,他们的大脑就像被劫持了一样,不由自主地处于疯狂和压抑的状态。压迫性情绪产生的那一刻,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会变得与往常大不一样。

毒品之所以能让人沉迷,也是因为它能短暂的改变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让人产生欣悦感,变得更加的积极乐观。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自己就长期使用毒品,他在1895年的一篇文章中描述自己吸食可卡因的感受时说,由可卡因引起的快感和通过正常方式获取的良好感觉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发生在人体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随时都在变化。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常常自诩自己是个信念坚定的人,但这种认知也许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常常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感受,我们的认知会随时发生变化,因为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总在变化。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观察到这一点,所以他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外界的刺激会导致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发生变化,比如,当我们陷在恋爱过程中时,我们体内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会飙升,这会给我们带来欣悦感。但这种欣悦感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并不相同。一些精神疾病患者,比如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在这种欣悦感的刺激下,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这种刺激会导致本来就情绪不稳定的他们的情绪处于更加大起大落的状态,有时甚至会诱发伤人、自残或自杀行为。

人与人交互的过程中,也会诱发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因为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决定了我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与积极乐观的人相处,我们更容易被乐观情绪感染,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产生更多的幸福感;与消极悲观的人相处,我们也容易被他们阴郁的情绪感染,丧失幸福感。生物似乎有一种本能,那些郁郁寡欢者也从潜意识中知道幸福感可以传染,所以他们更希望寻求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幽默风趣者为伴,因为这样的伴侣可以改善甚至治愈他们的抑郁。

科学终将进一步揭示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淘汰那些过时的理论,从而改变人类的整体认知,就像地心说被推翻的情况一样。我们今天的许多书籍和精神导师们讲的课程,最终可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被作为陈旧和错误的东西,受到人们的抛弃。所以对任何一种流行的观念都不要过度的迷信,我们要在实证中去追求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我们经常感受不到快乐和平静,那多半是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在作怪,不要与自己的身体对抗,不要硬扛,要及时到精神科就医,该服用药物时就服用药物。人群中约有20%的人存在精神疾病或神经疾病,几乎每个人一辈子都会多次经历一过性的精神或神经问题。失恋、亲人丧亡、重大创伤、失业、破产、考试失败等均可能会导致人出现此类情况。精神疾病就像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人人都可能罹患的生理性疾病,罹患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不幸之一。

如今我看到许多无知的意见领袖在批评各种各样的显而易见属于精神疾病的病理性现象的人格问题,实际上这类病人的行为是其主观意志根本控制不了的,我所接触到的病人绝大多数根本不愿意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伤害自己家人的行为。他们经常为自己难以控制的伤害或自伤行为而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感已经构成其主要的压迫性情绪之一。

但我们这个社会的许多人依然不依不饶地站在道德而非科学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些现象,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的残忍行为,这些行为在客观上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自杀率。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消除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让他们得到更科学规范而且更有效的治疗,我们还需要做许多科普工作,需要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建设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一生布衣又何妨

我这一生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体验过的一种情绪,应该是嫉妒,连羡慕这种情绪我可能都没有体验过。我从不艳羡其他人的生活状态、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也就谈不上与人攀比,所以不存在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反正大家都平等,谁也不用羡慕谁。我如今学习了脑科学的相关知识后意识到,这种个性特征是先天的而非后天教育的结果,而且据我观察,似乎人群中没有嫉妒心的人本来是占大多数的。

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不断地把人朝着有嫉妒心的方向培养,社会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竞争规则来培养一个人的胜负心和嫉妒心。这些风气影响到每个家庭,一些不健康的家庭又不断地强化嫉妒情绪。这导致一部分人长大成人后,嫉妒心很强,很难甘于自己不如他人,总是不能安宁下来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是人类文明愚昧、落后而又邪恶的一面,许多悲剧因此而产生。

通常,一个人在嫉妒他人时,也会有鄙视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人激惹。因为他们总在自卑与自负之间动荡不安,稍微一句可能有损他们尊严的话都会激发他们的羞愧或愤怒的情绪。

西方人鼓吹的成功学在大量的制造这类人,我们现在动辄谈论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把幸福和事业成功挂钩。成功学的鼻祖卡耐基提出的一个观点是,人人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这句话在一个精神病学家看来,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的不正常思维的结果。

“人人都”这种句式在逻辑学上是全称量词命题,证否它很容易,只要找出一个不存在这种欲望的人,这种命题就不攻自破。一个正常的自信而又平和的人,不一定有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他能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在乎自己是否被人看重。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大多数人追求幸福而非追求成功和追求成为重要人物,一个社会总在谈成功,说明整个社会有病。

证明自己重要其实是潜在的自卑心在作怪,自信的人没有证明自己重要的动力。卡耐基自卑心很强,自己有这种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他又推己及人,认为人人都有这种欲望。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非常武断的思维模式,这反映了他很自我,他看不到其他人与他自己的不同之处。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明显不健康的思维却能在人世间大行其道,这得益于现代传媒和营销技术的力量,传媒界和营销专家总能利用各种说辞鼓动大家的从众心理。最后,一些传销分子把成功学推向了疯癫的状态,他们发明了一句特别有趣的名言:“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这句话非常真实的描述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那真是一种头脑简单向前冲的疯癫状态。久而久之,在社会的刺激和各路人马的洗脑下,太多人不甘于自己只当一个平凡的布衣。

崇尚消费主义的现代社会的各种经济组织也充分利用了心理学的相关规则,在刺激人的不好的欲望方面功不可没,至于这些行为能否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那就另当别论了。

广告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认为,人在平和的状态下是不会有消费欲望的,必须刺激人类的兴奋、恐惧、焦虑和不安等心理,才能激发人类消费的欲望。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各种广告,乃至现在的各种短视频,就能体会到社会大众的情绪是如何被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营销高手们调动的。

远离媒体和自媒体,多读点有深度的书,或者多去享受当下的生活,能显著的改善人的情绪状况。只不过已经被信息时代快餐文化俘虏的现代人,很少有人能摆脱这种成瘾性行为。许多人就像吸毒一样的接触各种令自己兴奋、焦虑、空虚和不安的即时信息,停止这种习惯后反而会出现戒断反应。

有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布衣。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重要人物?那些所谓的伟人在实际生活中,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吃喝拉撒的凡人。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当小职员期间搞出了相对论。孟德尔想当个自然科学教师,结果考试失败,混不上,无奈之下靠当神父混碗饭吃。在当神父期间做豌豆实验,研究出改变了整个人类科学史的遗传定理。要是他们这辈子都在想着当重要人物,可能他们也没有心思沉下来做研究,搞不出来相对论和孟德尔遗传定理。而且,一辈子都没有幸福可言。

我与三教九流的患者打交道多了,发现甘于当布衣的人,幸福指数比那些不甘于当布衣的人要高许多。田间地头的贩夫走卒比社会名流更懂得生存智慧,他们真正的掌握了幸福的秘诀。但荒唐的是,在台上侃侃而谈教大家如何幸福生活的,往往不是那些真正过得幸福的人,这就是一种滑稽。

人人都有必要学点精神医学知识

周三晚上,我的学生来看我,其中一个孩子刚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我送给她三本书:《我即我脑》、《人格障碍的行为认知疗法》和《精神科医生手册》,让她在空余时间读一读这三本书,了解一些精神医学的常识。因为过几年她就要成为临床医师,将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人。

美国的一些医学教材将医生们日常遇到棘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一个非精神科医生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15%的人是存在精神问题的。实际上这个数据在最近的这些年可能有上升,世卫组织根据人类疾病发展的趋势,预估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全球医疗负担排行榜第一名的疾病,超过现在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慢阻肺。这意味着医生们在工作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存在精神问题者。

我在鼓励我的学生打开精神医学之门的时候告诉她,作为医生,对所有的患者都应慈悲为怀,不应歧视他们,但是也要明白,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给她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这些困扰有可能会导致她自己心理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学习了精神医学后,就会对患者的语言和行为从病理学的角度去看待,不与他们计较。这不但能够帮助患者,也能帮助医生自己维持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医生和警察这两个职业接触的精神疾病患者是最多的,从事这两个职业的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大。医生和警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人,有不少人情绪反应明显异于正常人,但他们自己浑然不知。这些大多属于隐匿在人群中,未被确诊和治疗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学习了相关知识,掌握了诊断技巧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识别这些人。

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生物神经学原理,不至于因为他们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而产生情绪反应,这可以大大的减少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也能避免将矛盾激化,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冲突。

精神疾病患者的许多行为是不受控制的,但如果了解了这些疾病的特点,临床工作者可以避免激惹他们,可以把事态控制得更好,避免很多纠纷。我研究过近年来发生的轰动性的医患纠纷,大多数是由存在精神疾病的人诱发的。

医生应不分科的,都学习一些精神医学常识。学习了精神医学知识,如果将来有志于从事精神医学方面的工作,甚至还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患者康复。这是我让我的学生学习精神医学的初衷。

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端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亲情的链接,人类在最近的一二百年时间里,基本上把我们的祖先建立起来的由各种亲人组建而成的亲缘关系破坏殆尽。现代人大多缺乏精神支撑,像我这种小时候还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近的环境之中的人,对这一点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如今大家都生活在水泥丛林之中,亲戚和朋友之间少有往来,大多数人的情绪无法像过去一样能够被周围的关系亲近的邻居或亲戚疏导,所以精神压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非常普遍了。著名的社会学家许倬云先生曾经就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美国观察到的亲缘关系的断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的现象,现在正在向着全世界蔓延。过去很少见的精神疾病患者,现在变得很常见了。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不但医生和警察有必要学习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方面的常识,其实每个普通人都有必要学一些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方面的知识。经常有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极度不愉快的事情,他们会来找我咨询,这些问题多由他们与其他人的冲突引起。而绝大多数人际冲突背后,其实都是精神疾病在作怪。

如果某个人令身边超过15%的人不舒服,那这个人极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能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积极求医,还有一部分患者会把过错归咎于外界,总觉得自己才是有理的。敏感、多疑、易怒、抑郁、亢奋、焦虑、疑病、恐惧、过度情绪化大都是精神疾病在作怪,但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精神类疾病的病耻感,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就医率明显不足。

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都是生理性疾病,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不应有歧视心理。医学界应做更多的科普工作,促进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同情和接纳,帮助他们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但精神疾病又是一种很特殊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给患者及他人造成伤害。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处于不自知的状态,他们生病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他们自己生病了,而只是把过错归咎于外界,很少甚至从不知道自我省察,他们身旁也缺乏关心他们的人,这会导致他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发展到最后,可能会自残或自杀,也有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性很强,可能会伤害到其他人。

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要适应这种现状。如果我们从事医疗或公安类的相关工作,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我们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学习相关知识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减少对人际关系的破坏。

正视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许多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其实都是精神疾病导致的,但不幸的是最后都发展为网暴。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应该持宽恕和同情的态度。普通人即便不能帮助到他们,也不应歧视和伤害他们。

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光,阅读量越大,心态会越平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种方法能比学习更能令人心平气和。所以,假如你也对阅读感兴趣,无妨找几本精神医学方面的书读一读吧。也许打开了这扇门后,你就能更加的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现象,自己的情绪也会稳定许多。

享受“泯然众人矣”的快乐

宋代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大概的意思是说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小时候非常聪明,但是长大后却变得很平凡,“泯然于众人矣”。

我们中国人似乎对“泯然于众人矣”有一种天生的恐惧,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似乎只有出人头地者才有资格活得像个人。这种文化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糟粕之一,它从根子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文化,是在长期的等级社会里形成的一种人格不平等思想的体现。

王安石这个人,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很好的政治改革家,但是从其为人处世的风格来看,他大概率是有精神疾病的。王安石孤僻而又偏执,树敌如林,缺乏同理心和宽容心,处理不好各种关系。按照今天的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他可能是一个偏执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伤仲永》这篇文章折射出了王安石的内心世界,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来说,他有慕强心理,只有内在既自卑又自负的人才能这么慕强。他们内在的逻辑是,人只有成为优秀者才值得被尊重,一旦从优秀者变得“泯然于众人矣”就不再令人羡慕。《伤仲永》甚至透露出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小人心态,这种小人心态也经常被一些自卑者用来安慰自己。

我们这种有毒的文化至今仍然在人世间大行其道,许多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似的。我们对“泯然于众人矣”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望子成龙,然后又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出类拔萃,代代相传。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端,便会造成许多扭曲的心灵。

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时,有人去向杜鲁门的母亲祝贺,祝贺他有个令她自豪的总统儿子。杜鲁门的母亲说:“是的,我的确为他骄傲。不过我还有个儿子,我也为他骄傲,他此刻正在挖土豆。”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母亲,他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无论孩子是否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只要自己的儿子过得幸福,她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和开心。

我们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泯然于众人矣”,如果我们从人生的起点就很享受“泯然于众人矣”的生活,而不是把幸福建基于出类拔萃,不是习惯了与人攀比,我想很多人会比他们当下幸福多了。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太多的心理失衡者,他们看起来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饱受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困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小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他们也非常担忧他们的孩子过得不好。这些人在其他人看来纯属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他们自己那痛苦的感受却又是非常真切的。

人的欲望是在不甘于“泯然于众人矣”的刺激中不断膨胀的,强烈的欲望确实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让他们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更大的成功,但也可能造就精神病患者。而许多做出了伟大成就的人的欲望实际上并不强烈,他们看起来非常的平凡,即便他们成为了令人瞩目的耀眼明星,他们依然一如既往的平凡。驱使他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并非欲望,而是兴趣。

兴趣比欲望更持久,也更无害。欲望会让一个人很难安宁,兴趣却能让一个人沉浸其中。欲望受挫者容易精神崩溃,但兴趣不存在受挫不受挫,一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态度是平和的,而且能持久地坚持。我欣赏一切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的人,我也致力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由个人兴趣引导自己的人生的人。

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的人,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泯然于众人矣”,外界看不看得起我们,与我们何干?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交由他人来评价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不是他人眼中的奴仆。在我看来,“泯然于众人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灾难,而应是令人欢喜的人生常态。

如何更好的保持心理平衡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林语堂

如果你想开心,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吃午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那么带上你的敌人。

——(美)Daniel Schader等《心理学》

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世卫组织将心理平衡列为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足见心理平衡是多么的重要。所谓的心理平衡,是指我们的情绪稳定,内心不会有太大的波澜,用中国人的俗话形容就是心安。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一个人活得心安,不烦恼,不抑郁,不焦虑,内心大多数时候都是平静的,即使偶尔因为遭遇一些人生不幸,短暂地处于悲伤和痛苦的状态,但自己能够较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快恢复平静,那他这一生是很幸福的。

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我个人认为,我们要从两方面着手,才能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这样的人。一是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二是要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在认知上,有几点非常关键: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根深蒂固的平等观,这种平等观需要从小养成。当我们从幼儿期便从我们的父母那里习得了平等观,平视一切人,不高看有权富贵者,也不轻视无权贫困者,我们这一辈子便能活得不卑不亢,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

倘若我们的父母是趋炎附势之徒,我们从小习得的也是趋炎附势的技巧,那这一生将会很悲哀。我们不但会在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冲突频频,在看待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也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遇强则自卑,遇弱则自负,对同一个人也容易有时喜欢,有时憎恨,自己内心很难安宁。

对此我有切身的体会,我的母亲就是一个不卑不亢的人。她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趋炎附势之举,她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我在老家读书的时候,放假回家,偶尔和我母亲坐在一起,听她和左邻右舍闲聊,总能听到她开导邻居时说人家有钱有权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没必要高看人家。我也常听她说,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人家如何评论,我们不必在意,我们管不了别人的嘴,但是我们能管住我们自己。

母亲这种对一切都很淡然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我的左邻右舍都说我母亲是个开心果,和她在一起无论是聊天还是打扑克,都能听到她爽朗的、毫无心机的大笑声,她的乐观很能感染其他人。而我母亲又很慈悲,总是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很多人自发地来悼念她。

曾经有个读者问我,究竟要读什么书,才能让自己有个好的心态?我对他说,心态和读书没有任何关系。我母亲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一辈子的心态都很好。因为对众生一视同仁,所以她一辈子心理都很平衡。我们家日子过得很苦的时候,她很快乐;条件改善了,她也很快乐。我总觉得我父亲娶了我母亲这样的女人,我和我哥哥有这样的亲生母亲,都是很有福气的事情。

我想我是在母胎之中就已经继承和习得了母亲的这种平等观,我相信我在襁褓之中,母亲抱着我在家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和人闲聊的时候,就已经无数次地重复了这种人生观,所以我的平等观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生没有任何人能使我弯腰折眉,我也不会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我曾过过贫困的日子,也曾过过富贵的日子。在这两种状态之中,我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只有根深蒂固的平等意识才能带来持续不断的稳定情绪和毕生不改的淡然和平和,一个秉承平等观的人,不会像这个社会上的许多人一样,辛辛苦苦地去追逐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既然众生无差别,那么我的身份是贩夫走卒还是社会名流,就也没什么差别了。生活能温饱就足够了,其他的多求无益。

我总很怀念小时候,我和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的儿子,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小男孩一起在油菜地里研究蜜蜂的生活习性的日子,我们是那么专注,而且是那么的有好奇心。如今我自己干的工作,从性质上来说,和当年在油菜地里研究蜜蜂的生活习性是差不多的。如果我不具备这种平等意识,我很容易在社会上随波逐流,追求出人头地,而非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

其次,人要有公正的信念。所谓公正的信念,就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以一种公正的态度。这样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时,与人发生纠纷或冲突,我们便能更容易平衡自己的内心。一个公正的人不占人家便宜,也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很多人在自己得了点便宜的时候就很开心,在自己的利益遭受损失时就很懊恼。但是利益的得失,有时候并非全由外界造成的,我们自己可能也对利益的得失形成了某种影响。如果我们能公正的看待问题,我们便会发现在自己遭遇挫折时,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找到外界的不足,我们可以秉公处理我们的遭遇,内心不容易掀起波澜。

我父亲中年时期在我们村起了法官一样的作用,我从小就看到许多人到我们家来扯皮和评理。我父亲总是能心平气和地把纠纷处理得令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大家相信他是公正的。我小时候在家里,常常听我父亲念叨的口头禅是“前半夜为自己想想,后半夜想想别人”,他也是这么教导我们做人的。

因为这个原因,我现在很难仇恨任何人。人世间大多数冲突都是双方共同造成的,很少有单方面造成的事故。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在与人交往,或与人发生纠纷时,如果彼此都能够站在敌对一方的立场上想一想,我们便能形成一种不偏不倚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消解绝大多数的仇恨。

《菜根谭》上有另一句话:“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怨恨是一种特别令人内耗,也特别容易诱发进一步的报复行为的情绪。而且怨恨之持久性,可能是诸多不良情绪之最,我常常见到某些人会恨他们的仇人一辈子,真是在折磨他人的同时,也在活活地折磨自己。

如果我们处事公正,大多数与我们相关的怨恨就都会消散。人活在世上,不结怨是非常明智的一种做法。如果一个人不断地与各种人结怨,他就很难有幸福和宁静可言。非但如此,在经济利益上他们也会受损。因为这样的人合作性很差,很难有长久的合作伙伴。人世之事业,要想做好,大多数是需要长期坚持,且要与人合作的。

一个公正的人,也是一个更容易让步的人。如果我们遇到了某个极其令人头痛的人,我们知道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激惹了人家,我们认识到了自己也有做错的地方,就更愿意吃些亏,以求宁静。吃些小亏,可以省许多麻烦。我们向对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后,再大度一点,退一步,多半能够海阔天空。如果退一步不行,就继续退几步,总能退到安全地带。此后就吃一堑长一智,与这种蛮不讲理的人保持合适的边界就好了。

第三是要养成以善度人的习惯,不要以恶度人。以善度人会激发出他人心中的善,也会令我们自己愉悦;以恶度人会激发他人心中的恶,也会令我们不快。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善恶夹杂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但当我们以善度人的时候,他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向我们展示善意的一面;当我们以恶度人的时候,他人在绝大多数时候也会向我们展示恶意的一面。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就和物理学上的力一样,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变量。当我们友善待人并且信任他人时,他们更容易友善待我们并信任我们;反之,当我们心怀恶意,质疑他人的时候,他人也会对我们心怀恶意并质疑我们。

即便我们在与他人交互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损失,我们也只去感谢人家好的一面,不去计较人家恶的一面。恶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去判断的,如果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就未必真的是恶了。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能够感召到许多友善的人。一个以恶度人的人,最后很容易孤身一人。

我长这么大,在99.9%以上的时间里是信任他人的友善性的,因此很多人觉得我很容易受骗上当,但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我几乎没有受骗过,与我打过交道的人大多不忍心来骗我。

有时他人确实未必友善地对待我,我还是愿意看到他们友善的一面。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我深知人性的复杂,知道再恶劣的人,也有友善的瞬间。我会记住他们的好,忘记他们的不好,这不但于他人而言是件好事,于我们自己也是件好事。这样我们就不会把太多负面的记忆堆积在我们的海马体里,我们的杏仁核也不会过度活跃,我们便能离抑郁情绪远一些。

悲观的人永远在追求正确,乐观的人不会较真,所以乐观的人总是无视悲观者看到的令人沮丧的负面的东西——是无视而不是看不见,他们也能看见,只是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不放在心上,也不说出来。抑郁症患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无法摆脱反刍性思维和灾难性思维,总是把每件事情和每个人反反复复琢磨个遍,最后总要把他人的好意理解成别有用心才肯罢休,结果自己抑郁了。

第四是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认知能够提高人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固化。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非常偏执地抱着某种观点不放,有很深的门户之见,经常与人争论不休,很难改变自己的执念,这些人从小就容易钻进思维的死胡同。

人只有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有无限的可能性,才会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人的大脑只有在广泛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发育得越来越完善。思维开放的人会不断地成长,思维闭塞的人则只会原地踏步,很难前行。

佛教说人的心中有“五毒”(贪嗔痴慢疑):贪婪、嗔恨、痴迷(执着)、傲慢、多疑,如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以上的四点基本认知,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强化了,我们便很容易摆脱人类普遍存在的这五种不良情绪。

但我们其实还有很多时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反应,这时候就要学会调节情绪的技巧,调节情绪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安慰。

我儿子九岁的那一年,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房间里气呼呼的,但是又在纸上不断地写忍耐和原谅这两个词。我当时问他,我说儿子你在干吗?他说在克制自己的怒气。我说你怎么生气了?谁惹你生气的?你又是如何克制自己的怒气的?他说爸爸妈妈惹他生气了,他在说服自己,爸爸妈妈很爱他,现在曲解他,也许是无心之过,所以他在劝说自己宽恕父母。

我听完后赶紧问了具体的触发事件,然后耐心地听他解释,解释完后,我向他道歉了。并且问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道歉礼物,爸爸可以送一个给他以表示道歉的诚意,然后他就转怒为喜。人天生的有自我安慰的能力,但父母给予过正确的爱和引导,能够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自我安慰的能力。

我家孩子上高一不久,就和同班的一个同学发生冲突,两人还打了一架,但是到了高三毕业,他们竟然成了莫逆之交。这两个孩子我都很欣赏,因为他们以比成人强很多的自我调节能力,化解了他们之间的恩怨。这说明那个孩子的父母也很会教育子女,而且他们本身可能也宽宏大量。

只要没有被持续不断地打压,绝大多数人天生就有这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安慰的本能,最可怕的家长是那种对孩子持续不断的打压的家长。他们不断的贬低、辱骂自己的子女,打压他们,损害他们的自尊,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人成年后就很容易自卑和焦虑。

人的自信首先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心理学研究发现5000次肯定和赞美才能让一个孩子建立起自信,1次打压就能抵消4次肯定与赞美。如果父母持续不断地打压和贬低自己的子女,那他们的子女的自信和自我安慰的能力从小就会被破坏。

这会让他们毕生都觉得自己不可爱,不配得到他们想要的生活和情感,一旦得到了总会忧心忡忡地担心自己迟早要失去一切,这是一种情感剥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待人接物时,也会经常用情感剥夺的方式,靠语言或肢体暴力或冷暴力让人屈服,他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差。

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通过肯定和安慰受伤的孩子来教会他们自我肯定和自我安慰,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遭受挫折时就能够很快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从情绪低谷中快速走出来。

调节情绪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我们自己从过度集中的悲伤和痛苦中暂时分神。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与朋友一起共度艰难时光,让朋友帮助我们分散注意力是一种办法;自己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好风光,是一种方法;借助音乐或其他的任何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的事物也是一种方法。

不过人在极度痛苦时,可能很难转移注意力。当此之时,可以听任自己的情绪流淌,接纳不良情绪的存在。一般来说,只需要一两周时间,我们最激烈的情绪都会自然缓解一些,这是我们基因自带的自我调节功能决定的。有所缓解后我们要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种分散注意力的做法能够帮我们更快速地走出痛苦的深渊。

做到以上这些,基本上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情绪都能够保持稳定,我们的心理很容易平衡。心理常处于平衡状态的人,性格更温和,不容易与人发生争吵。

我结婚快二十年,一家三口吵架的次数少于二十次,平均一年不到一次,有限的一些吵架基本上都是由大家族成员诱发的,我们小家庭平时沟通都是友善和幽默为主。但我知道很多家庭几乎是每天都在吵架,大吵大闹则是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的事情,有些甚至会大打出手,这很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