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精神卫生

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许是由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决定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如果有一天,神经生物学发展到让我们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心理学、哲学等与人的认知相关的学科变得像巫术一样荒唐可笑,我是一点都不会感到诧异的。

因为当我们亲眼目睹过像碳酸锂、氯丙嗪片、奥氮平片、卡马西平片这类药物是如何迅速的将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一个思想极端的人改变为一个心态平和的人时,我们便不得不由衷地产生这样的感叹:人的认知的改变,最需要的不是思想开导和道德说教,而是药物对人的神经递质的调节。

决定一个人的认知的,也不一定是这个人所受的教育和环境,而是这个人继承的某种基因,以及由这种基因带来的各种神经递质。所谓的一个人“认知高”和“认知低”等流行性的观念,完全是无知者无畏制造出来的伪科学概念,而且这种观念诞生后产生了新的社会歧视现象,其歧视的对象,大多数是神经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

实际上,神经递质对人的认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催产素和抗利尿素让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提升一个人爱的能力;5-羟色胺和多巴胺能让一个人更阳光自信、积极乐观;睾酮浓度高的人,攻击性更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极端;应激素皮质醇会抑制多巴胺奖赏系统,让一个人变得郁郁寡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更悲观,也更容易指责家人。苏轼和杜甫写作风格的差异,也许只是由他们体内的神经递质的不同决定的。

以上这些都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改变得了的,任何人形成某种个性,都与其体内的神经递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出了问题,实际上这种想法可能完全错误。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其情绪稳定状态下,讲起道理来,比正常人更加理性平和。但当其发病时,他们的大脑就像被劫持了一样,不由自主地处于疯狂和压抑的状态。压迫性情绪产生的那一刻,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会变得与往常大不一样。

毒品之所以能让人沉迷,也是因为它能短暂的改变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让人产生欣悦感,变得更加的积极乐观。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自己就长期使用毒品,他在1895年的一篇文章中描述自己吸食可卡因的感受时说,由可卡因引起的快感和通过正常方式获取的良好感觉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发生在人体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随时都在变化。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常常自诩自己是个信念坚定的人,但这种认知也许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常常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感受,我们的认知会随时发生变化,因为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总在变化。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观察到这一点,所以他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外界的刺激会导致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发生变化,比如,当我们陷在恋爱过程中时,我们体内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会飙升,这会给我们带来欣悦感。但这种欣悦感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并不相同。一些精神疾病患者,比如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在这种欣悦感的刺激下,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这种刺激会导致本来就情绪不稳定的他们的情绪处于更加大起大落的状态,有时甚至会诱发伤人、自残或自杀行为。

人与人交互的过程中,也会诱发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因为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决定了我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与积极乐观的人相处,我们更容易被乐观情绪感染,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产生更多的幸福感;与消极悲观的人相处,我们也容易被他们阴郁的情绪感染,丧失幸福感。生物似乎有一种本能,那些郁郁寡欢者也从潜意识中知道幸福感可以传染,所以他们更希望寻求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幽默风趣者为伴,因为这样的伴侣可以改善甚至治愈他们的抑郁。

科学终将进一步揭示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淘汰那些过时的理论,从而改变人类的整体认知,就像地心说被推翻的情况一样。我们今天的许多书籍和精神导师们讲的课程,最终可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被作为陈旧和错误的东西,受到人们的抛弃。所以对任何一种流行的观念都不要过度的迷信,我们要在实证中去追求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我们经常感受不到快乐和平静,那多半是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在作怪,不要与自己的身体对抗,不要硬扛,要及时到精神科就医,该服用药物时就服用药物。人群中约有20%的人存在精神疾病或神经疾病,几乎每个人一辈子都会多次经历一过性的精神或神经问题。失恋、亲人丧亡、重大创伤、失业、破产、考试失败等均可能会导致人出现此类情况。精神疾病就像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人人都可能罹患的生理性疾病,罹患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不幸之一。

如今我看到许多无知的意见领袖在批评各种各样的显而易见属于精神疾病的病理性现象的人格问题,实际上这类病人的行为是其主观意志根本控制不了的,我所接触到的病人绝大多数根本不愿意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伤害自己家人的行为。他们经常为自己难以控制的伤害或自伤行为而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感已经构成其主要的压迫性情绪之一。

但我们这个社会的许多人依然不依不饶地站在道德而非科学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些现象,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的残忍行为,这些行为在客观上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自杀率。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消除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让他们得到更科学规范而且更有效的治疗,我们还需要做许多科普工作,需要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建设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