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呕吐

治疗呕吐和水肿的吴茱萸丸

《医方类聚》中收录了原载于《经验良方》的一张名为“吴茱萸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吴茱萸4两(120g),甜葶苈子2两(60g,炒),甘遂1两(水煮)。制法为将以上药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10丸,早晨、中午和临睡前用米汤送服。

本方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呕吐的“膨症”。此病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腹水,多见于肝硬化或癌症晚期。患者腹部膨胀,按之硬结,小便不利或大小便皆不利,口干不欲饮。伴肝功能不正常者,尚可能会有口苦、巩膜黄染、皮肤发黄、大便发灰等症状。对此类患者,应合并使用茵栀黄颗粒。

本方重用吴茱萸,是因为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腹水有时会与梗阻或不完全梗阻并存,导致患者不但腹胀,而且呕吐不止。吴茱萸是止呕功效较强的一味药,以之降逆止呕,能缓解梗阻的症状。

葶苈子和甘遂均为峻下利水药,二者皆有毒性,所以葶苈子要炒去油,甘遂要经水煮,这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降低其毒性,避免患者中毒太深。虽然如此炮制后,葶苈子和甘遂的毒性有所下降,但还是有毒,所以用药时要注意安全。中病即止,患者腹胀和水肿减轻,即可改为猪苓汤、五苓散、黄芪防己汤、防己茯苓汤等缓缓治疗,以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治疗湿热呕吐的“六妙饮”

六妙饮出自明代医家孙文胤的《丹台玉案》,该方组成为陈皮、半夏(姜、矾制)、黄连(姜汁炒)、栀子仁(酒炒)、槟榔各3钱(9g),老生姜5钱(15g)。

这是一张煎剂方,用法为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本方的功效为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主治湿热内蕴,胃气不和,呕吐不止,口渴身热。

六妙饮这个方子是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一张很有效的方子,方中的陈皮、半夏是止呕的良药,黄连对肠胃炎有特效,栀子仁能缓解湿热尿黄等症状,槟榔理气除胀,老生姜和胃止呕。诸药合用,既治标,又治本,能迅速缓解反流性胃炎和急性肠胃炎引起的泛酸、反胃、胃胀、胃痛等症状。

癌症患者化疗和服用靶向药,乃至服用一些抗肿瘤的中药后,也经常会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搭配此方服用。

若是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或反流性胃炎患者,经常有泛酸、烧心、呕吐的现象。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乌贼骨9g,白芨9g,煎汤服用。或按照本方的比例,将各药粉碎成细末,自制成蜜丸或水丸(对蜂蜜过敏者只宜用水丸),长期服用。伴焦虑症状者,还可与二至丸同用,后者有抗焦虑作用。

治疗湿热呕吐的“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

“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出自《温热经纬》,由黄连、竹茹、橘皮、半夏各等份组成,水煎服,去滓,温服,每日两次。本方有清胃化湿,降逆止呕的作用,是治疗湿热呕吐的常用方。

现代多用此方治疗急性肠胃炎引起的上吐下泻,本病多见于幼儿,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但癌症患者化疗时也经常会出现这些症状,因为化疗药对消化道的损伤很大,所以这个方子也可以用于治疗化疗所致的上吐下泻证。

本方中的黄连清热燥湿,是中医治疗肠胃炎的重要用药,黄连中所含的小檗碱是现代治疗急性肠胃炎的常用药,所以黄连在本方中属辨病施治用药。竹茹、橘皮、半夏为中医止呕常用药,三者连用,有强效止呕的作用。

本方由橘皮竹茹汤转化而来,王士雄评价本方说本方“于橘皮竹茹汤去生姜之温,甘草之甘;加黄连之苦寒,以降诸逆冲上之火;半夏之辛开,以通格拒搏结之气”。橘皮竹茹汤虽然是治疗呕吐的常用方,但该方对急性肠胃炎效果欠佳。

因为急性肠胃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古人认为夏秋季节的这种病多属湿热病,所以就将此病归为湿热呕吐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夏秋季节的食物中(尤其生冷食物)含有较多的致病菌,患者饮食不洁,出现细菌感染,故有此病。

辅助化疗用的强效止吐方

我之前写过化疗引起的呕吐的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章,多数情况下,我是主张先用中成药来解决化疗的呕吐问题的,如果中成药解决不了,再考虑汤药。

大多数化疗呕吐的患者在服用中成药二陈丸后,呕吐能显著减轻。部分患者在单用二陈丸效果不强后,加用平胃丸(或香砂平胃丸)后,呕吐也能显著减轻。化疗后有呕吐兼反酸现象者,用二陈丸加左金丸,呕吐也能显著减轻。呕吐、腹泻兼发烧者,用藿香正气丸加二陈丸。以上中成药全国各地的药店里基本上均有售。

但也有极少数患者在用以上的方案后,仍然无效,此时应考虑服用中药汤剂。笔者有一张经验方,缓解化疗后出现的严重呕吐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方如下:陈皮10g,法半夏10g,霍香6g,佩兰10g,紫苏梗6g,砂仁3g,旋复花10g(包煎),代赭石10g(包煎),竹茹10g,茯苓10g,人参6g,柿蒂10g,丁香6g,苍术6g,厚朴10g,炙枇杷叶10g,草果3g,肉豆蔻6g。反酸烧心者,酌加吴茱萸3g,黄连6g,白及10g,乌贼骨10g。以上为成人量,儿童可根据情况酌减。体重50公斤以上的儿童可用成人量,其余儿童可根据体重与50公斤的比例来用药。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呕吐不算特别严重,可以不必用这么多药,医者可酌情减用。

上方是糅合了中医化痰止呕的多张方剂组合而成,并另外加用了一些强效止呕药。本方中糅合了旋复花代赭石汤、二陈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散、平胃丸、藿香正气散等多张治呕方剂,又加用枇杷叶、草果、肉豆蔻等止呕药,故其止呕效果很强大。笔者多次应用此方缓解其他中西药物无法缓解的剧烈呕吐患者,皆能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反酸烧心者,一般是因为化疗药刺激过大,出现了胃溃疡,不能单独用止呕药。所以对反酸烧心的患者,在本方的基础上再加左金丸(由吴茱萸和黄连组成)以及乌及散(由乌贼骨和白及组成),则不但能减轻呕吐,并能缓解患者的胃溃疡。

如果患者另外还有其他的严重的化疗副作用,则应请医生根据情况具体开方。此方为针对呕吐的对症治疗方剂,在呕吐症状消除之后,即可停用。如患者症状显著减轻,胃口基本恢复,可以不再服用本方,此时患者可不服药或改用平胃丸(或香砂平胃丸)善后。

治胃热呕吐的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

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出自《温热经纬》,由黄连、竹茹、橘皮、半夏各等份(各3-6g)组成,有清胃化湿,理气降逆之功效,主治幼儿脾胃失伤,呕逆者。现多以之治疗湿热呕吐证,症见脘腹疼痛、消化不良、舌红、苔黄腻、大便稀溏、头晕、口干等,部分患者还见口臭、口疮、痤疮等症状。

本方中的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广谱的抗菌消炎作用,从黄连中提取的黄连素是治疗胃炎的常用药;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既能清肺胃之热,又能止呕;橘皮理气化湿,燥湿化痰,也能降逆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中医止呕的重要用药。

橘皮与竹茹组合在一起,即橘皮竹茹汤(由橘皮、竹茹、生姜、甘草、人参、大枣组成)的主要成分,二者结合,止呕之功更为显著。本方不用橘皮竹茹汤中的生姜、甘草、人参、大枣,是因为这些药均属于温燥之品,并不适合湿热证患者服用。

橘皮与半夏组合在一起,即二陈汤(由半夏、橘皮、茯苓、甘草组成)的主要成分,二陈汤是中医化痰止呕的名方。本方不用二陈汤中的茯苓和甘草,也是因为茯苓和甘草有助热之嫌。

用两种强效止呕药对,加上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黄连,就是为了既治标,又治本。所以这个方子组方思路很精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