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烦恼,那就多读点书吧

我一生都讨厌说教,更加不喜欢好为人师,因为我知道自己既浅薄,又不高尚,没有资格当任何人的老师,所以大多数时候更喜欢藏拙。但现在我的职业需要我给很多人做开导工作,这就无法避免地需要经常和人做一些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工作。

我这辈子有且只有一个精神导师,他是我的恩师李立新先生。我最为佩服的是他教育人的方法,他实行的是不言之教——起码对我实行的是不言之教。他虽然职业是老师,但我看他一辈子都不好为人师,他很讨厌说教,他喜欢默默无声地给人拿书看,让学生们在阅读中自己去明白事理。

我跟他读书的时候,他源源不断地给我提供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这些书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的精品书,是他自己的藏书。他根据我不同阶段的状态,给我提供不同的书,他选的书我都很爱看。我的性格源自于我父母的基因和家教,我的灵魂则是我的恩师塑造的。

他这套方法真是非常有效,他不但提升了我的认知,还给我培养了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我受他的影响,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涉猎的范围很广。因为涉猎的范围广,所以不容易狭隘和偏执,灵活性强的人往往更加快乐。我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我的恩师的影子。我也不喜欢下结论,不喜欢好为人师,不喜欢和人争论。世界很复杂,我们所知和所学很有限,谦卑点不是坏事,还有许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

我见到过许多人仗着自己学了点知识,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殊不知他们只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攫取了几滴水,学的那点东西不但没能开阔他们的心胸,反而导致他们陷入了佛教所说的“意识障”和“知见障”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先入为主和狭隘偏见会导致我们不够包容,容易和外界产生对立情绪,接受新事物有障碍,很难形成完整全面的认知。

一个人越理性,越不容易烦恼。烦恼是一种复杂的不良情绪,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理性是控制情绪和减少烦恼的最好的武器,如何才能让我们变得理性些呢?只能靠阅历和阅读。我们可以从我们的人生阅历中去学到许多东西,但是那点东西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阅读很多书才能让我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理性。

好多事我们可能暂时看不开,放不下,这时不妨试试多读点书——开卷有益,不用问读什么书,也不需要找人开书单,自己去书店或图书馆转转,当下最能吸引我们的那些书,一定会映入我们的眼帘。我现在大多数时候的阅读都是在当下所遇到的问题驱使下进行的,这种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进行的阅读效率很高。不分类别的进行阅读,爱读的就读下去,不爱读的随时放下不读。这样读着读着,以前不懂的慢慢就懂了,以前看不开的慢慢的也看开了,以前放不下的慢慢的就放下了。

书读多了,我们就会发现这世上的人和事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学问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变得自然而然——我们会知道这一切背后的原因,自然而然了就会觉得什么都合适了,心中再无波澜——心安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我从19岁开始就花了许多时间泡在国家图书馆里,也经常去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海淀图书城、中关村图书大厦、协和医学出版社门市部、人文考古书店这几家书店。我经常会安排一些时间去这些地方淘书,现在也经常在微信读书这样的应用软件上淘书。

我选书是没有任何专业限制的,历史、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考古、心理学、医学、自然科学类的科普著作,感觉什么新鲜有趣,就翻来看一看,看入迷了就买回家去。读了这么多年后,我渐渐地没了任何门户之见,不会狭隘地认为某种学问了不起,也不会觉得什么是没有价值的。

根据我个人的体验,阅读是让人情绪稳定的最好的途径。阅读不但能稳定我们的情绪,还能治愚。中老年人多读些最新出版的科普著作,对改善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自己的寿命还很有帮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老年人会渐渐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学习一些新知识。

如果不是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把中学生们的教材编得太枯燥无味了,我都会建议一些老年人多看看中学生的教材。许多知识都已经更新换代了,中老年人年轻时所学的东西现在就显得陈旧了,更新一下自己的认知是有好处的。

我自己比较喜欢看欧美科普作家写的科普类著作,从那些作者的书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落后于人家。欧美科普作家写的书看起来浅显易懂——特别适合我这种智商不高的读者,而且他们的著作还生动有趣。读了几页便让人放不下,他们似乎特别重视写作要让患者看得懂和觉得有趣。我们国内也有些学者,他们写的书枯燥乏味,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这就是兴趣教育和应试教育在结果上的区别,兴趣教育培养的人才写作时很重视趣味,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写作时没有一点情趣,我都怀疑他们是为了凑字数在硬着头皮写作,写出来的东西味同嚼蜡。阅读和谈恋爱有类似之处,我们大都喜欢找个幽默风趣的人谈恋爱,很少有人喜欢找个死板的人谈。作者写的文章或书有趣点,对读者的亲和力会强很多。

那些有趣的科普著作会激发读者在该领域深入探索的兴趣,那些乏味的著作则会让读者对一门学问产生厌倦情绪。我们总是提倡苦学,但苦学不但学不出高水平,还可能学出抑郁症,只有乐学才能让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孔夫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哉斯言,自古至今,为学之道理都是一致的。

作者网站:www.zhiyuanzhai.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