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典名方

化痰润肺、止咳平喘的“调肺汤”

“调肺汤”出自《普济方》,该方组成为: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30g),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干)2两(60g),炙甘草1两(30g),紫苏子(炒)1分(0.3g),贝母(炒)1两(去心)。以上各药,共为细末,每次取3钱(9g),用水一碗(约150ml),加入干柿子1个(切碎),煎至六分碗(约90ml),去滓,温服。日三次,早起空腹、日中、临卧前各一次。

本方有化痰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肺气喘息,四肢乏力,饮食无味,现多以此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癌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喘。本方可以改制为丸药,将上述药共打成细粉,并加入柿霜120g,再以炼蜜为赋形剂,制作成直径为6mm的丸药,每日三次,每次服用20-30丸。亦可制成6克重的大蜜丸,每日三次,每次1丸。

调肺汤中的杏仁、麻黄、贝母、甘草、紫苏子均为最常用的止咳平喘的中药,杏仁和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麻黄宣肺平喘止咳,贝母润肺化痰止咳,甘草止痉平喘止咳,合而用之,就是一张功效显著的止咳平喘的方剂。柿子也有润肺化痰和降气的功效,以干柿子或柿霜入药,能辅助杏仁和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咳喘日久,身体虚弱者,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西洋参15-30g、蛤蚧1-2只;痰多者,可加法半夏15g,胆南星15g,竹茹15g,茯苓30g,橘红15g;口干舌红脉数者,可加黄芩30g,麦冬30g,天冬30g,五味子30g,北沙参15g,南沙参15g;有胸腔积液者,可加葶苈子30-60g,桑白皮30g。

本方中的麻黄有升血压和兴奋心脏的副作用,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心悸、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既往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应慎用。另外,服用本方后严禁饮酒。

柴胡陷胸汤的适应症

柴胡陷胸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为:柴胡1钱(3g),姜半夏3钱(9g),小川黄连4分(2.4g),苦桔梗1钱(3g),黄芩1钱5分(4.5g),瓜蒌仁5钱(15g),小枳实1钱5分(4.5g),生姜汁4滴(分2次冲服)。以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本方有和解清热,涤痰宽胸的作用,主治邪陷少阳,痰热结胸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按之疼痛,呕恶不食,口苦且黏,目眩,或咳嗽痰稠,苔黄腻,脉弦滑数。现多以此方治疗胸膜炎、胆结石、心绞痛、反流性食管炎、胸腔积液(胸水)等疾病。

柴胡陷胸汤是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的加减方,所以它既有小柴胡汤的功效,又有小陷胸汤的功效。小柴胡汤是治疗往外寒热、口苦目眩的少阳证的代表方,小陷胸汤是治疗心下痞满的结胸证的代表方,二者合用,就能治疗既有往来寒热、口苦目眩的少阳证,又有心下痞满的痰热结胸证。

上述症候是一种多发性的病理性现象,消化道疾病中的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呼吸道疾病的胸膜炎、胸间皮瘤、晚期肺癌,循环系统的心绞痛等均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只要患者症状与柴胡陷胸汤证相符合,均可以柴胡陷胸汤治疗。

患者若兼见便秘,可在上方基础上加肉苁蓉、大黄、火麻仁等;胸腔积液患者,可酌加葶苈子、桑白皮、茯苓、猪苓、车前子、怀牛膝、冬瓜仁等;心绞痛患者,可加桂枝、薤白、丹参、檀香等;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炎患者,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加竹茹、胆南星、橘红、代赭石、旋复花、枇杷叶等;心下疼痛严重者,可酌加元胡、五灵脂、蒲黄等。

治水肿的“疏风利水汤”

“疏风利水汤”出自《医方新解》,该方组成为:浮萍9g,紫苏9g,桑白皮12g,益母草30g,车前子12g,白茅根30g,金银花18g,连翘18g,甘草6g。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疏风利水汤有疏风宣肺,清热利水的功效,主治风水病,症见畏寒、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自汗出、无大热者;或肺热咳嗽及有风团块。现代多以本方治疗肾炎水肿、胸膜炎、胸腔积液(胸水)、荨麻疹、肺炎。

本方既有疏风解表作用,又有利尿消肿作用,所以本方的适应症为既有表证,又有水肿问题的“风水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风水病”患者多存在感染问题,所以有畏寒、恶风、脉浮等症状。

本方中的紫苏、浮萍、金银花、连翘均为解表药,解决的就是患者的表证。浮萍、金银花、连翘、桑白皮、益母草、车前子、白茅根等又均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解决的是患者存在的水肿问题。甘草调和诸药。所以合而用之,就有解表和利尿作用,通过解表和利尿,能缓解患者的“风水病”。只要契合这一病机,不管患者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何种疾病,均可用本方“异病同治”。

止痛良方“止痛药”

《证治准绳》的“疡医卷”中有一张名为“止痛药”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白芷、羌活、独活、杜仲、续断各1两(30g),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五钱(15g),南木香、丁香树皮、沉香、血竭各二钱五分(7.5g)。

制法为将以上各药共为细末,每次取3-5钱(9-15g),酒调服,每日2次。本方有活血行气、补肾强筋、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金疮以及各种关节疼痛。本方也可用于治疗癌痛。

本方是在四物汤(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的基础上加味各种祛风止痛(白芷、羌活、独活)、活血止痛(乳香、没药、血竭)、强筋止痛(杜仲、续断、牛膝)、理气止痛(八角茴香、南木香、丁香树皮、沉香)和祛寒止痛(肉桂)的药物而成,所以它是一张非常全面的止痛方。

本方的方名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其主要功效为止痛,虽然在古代它是骨伤科的一张止痛方,但按照其组方思路,本方可以用于缓解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疼痛。

癌症患者以之治疗癌痛时,切记不可用酒调服,可以改用姜葱水调服,因为酒是致癌物,对癌症患者很有害。本方中的许多药物有堕胎的副作用,故孕妇不可使用本方。因为本方活血力度较大,所以有出血倾向者也不可用本方。

本方的乳香、没药和血竭皆为树脂类药物,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有胃病的患者在服用本方时应注意控制好用量,同时搭配平胃丸等药一起使用。

治疗下肢水肿、腰肌劳损和老年性痹痛的“肾着汤”(甘姜苓术汤)

甘姜苓桂汤出自《金匮要略》,在《千金方》中它又被命名为“肾着汤”。该方由甘草2两(30g),白术2两(30g),干姜4两(60g),茯苓4两(60g)组成,这里的两是汉代的两,每汉两约合现在的15g。用水1升,煮取600ml,分成三等份,每日三次,每次喝一等份。

肾着汤治疗的是中医的“肾着”病,该病的症状为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本方也可治疗“胞痹”病,症见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还可治疗呕吐腹泻,妇女妊娠期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肾着汤在临床中最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和老年性关节炎(中医的痹痛证),《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组方大多简单,几味药即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肾着汤重用干姜和茯苓,是因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寒湿,干姜散寒,茯苓祛湿,白术健脾利湿,再加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所以本方对脾虚湿盛引起的下肢厥冷和疼痛很对症。患者之所以会有“身重”的感觉,是因为湿气太重,肢体难以舒展。

本方能消下肢水肿,加味汉防己1-2两(15-30g)、车前子1两(15g)和怀牛膝1两(15g)后,消水肿的效果更好。这种加味方可用于治疗老年人下肢水肿或腹水引起的下肢水肿。

本方治疗腰痛和下肢关节炎时可与独活寄生丸、二妙丸(或四妙丸)等合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等引起的腰腿痛,则可与桃红四物汤(由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当归、赤芍组成)合方并加味鸡血藤、薏苡仁、木瓜、地鳖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