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朱丹溪的“大补阴丸”的适应症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滋阴学派的鼻祖,他擅长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各种难治性疾病。《丹溪心法》中的“大补丸(又名大补阴丸)”为朱丹溪的一张名方,该方组成为:川黄柏(炒褐色)4两,知母(酒浸,炒)4两(120g),熟地黄6两(180g),龟板(酥炙)6两(180g)。上药为末,用猪脊髓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70丸,空腹时用盐开水送服,每日1-2次。

大补阴丸是历史上的一张名方,其临床应用机会很多,所以直到今天,大补阴丸仍然为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有许多厂家生产,市面的中药店一般都有售。

大补阴丸主治肝肾阴虚,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现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结核、骨结核、神经衰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尿路感染、老年性失眠等属于阴虚火旺者。本方也可抑制性激素的分泌,治疗性早熟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本方中的熟地黄、龟板有补肾滋阴的作用,中医认为阴虚者火旺,滋阴有降火的功效。黄柏、知母属寒凉药,黄柏苦寒,知母甘寒,均可降火泻热;猪脊髓和蜂蜜填精益髓,保阴生津。所以者六味药组合使用,就能滋阴、泻热和生津,对肝肾阴虚所致的虚火上炎证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补阴丸有改善代谢、调控异常的能量利用、减少性器官发育亢进、调节血糖和免疫功能、抗炎消肿退热、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作用。

大补阴丸是肿瘤科常用的辅助用药之一,大补阴丸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骨转移癌等多种癌症见阴虚火旺证者,也可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等症。大补阴丸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大补阴丸抗癌的力度较弱,不能单独用于治疗癌症。

治疗脚膝疼痛的“局方七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绍兴续添方中有一张名为七圣散的方子,该方由: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1宿)、甘草各等份组成。制法为将以上各药焙干,研为细末。每次服用2钱(6g),用温酒调服,每日2次。

本方有祛风湿、止痛除痹的功效,主治风湿流注经络,四肢关节缓纵不遂;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本方可作为多种疾病引发的下肢痹痛的对症治疗方剂。

方中的续断亦名接骨草,中医认为其有补肝肾、强筋骨、行血脉、续折伤、止血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痛脚弱、风湿痹痛。杜仲的功效也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要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筋骨软弱,肾虚之阳痿、尿频等。杜仲常与续断相配伍,以治疗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痛、筋骨软弱。

独活则属于祛风湿药,且有解表退热,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表证夹湿,以及少阴头痛,皮肤湿痒等。防风属于中医的解表药,有祛风解表、止痛、解痉和胜湿的功效,主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风寒湿痹、风湿疹痒。防风和独活配伍,是既解表又祛湿,且能止痛的一个药对。

萆薢是一味常用的祛湿止痛药,中医认为萆薢利湿浊,祛风湿,可用于治疗膏淋、白浊、白带、风寒痹痛、腰痛等病。牛膝则属于活血化瘀药,中医认为牛膝有化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可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以上药均有治疗腰痛、痹痛的作用。甘草是一味调和诸药的药性的中药,可缓解各药的不良作用,同时甘草本身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所以综合来看,本方的功效重在解表祛湿、除痹止痛上。一般的坐骨神经痛、腰腿痛可以试用本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引起的腿痛和癌热,也可以试用本方。但肿瘤患者服用本方时,不宜用酒送服,只宜用白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