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染后自汗和盗汗不止的“清热固表汤”

清热固表汤是现代中医学者王季儒先生的一张经验方,出自其著作《温病刍言》。该方组成为:生石膏30g,地骨皮12g,浮小麦30g,糯稻根30g,知母10g。用法为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煎药时,生石膏需先煎15-30分钟,以便其有效成分更好的析出。

本方的功效为清热固表止汗,主治内热而表不和,以致自汗和盗汗。方中生石膏、知母清气分热,地骨皮除骨蒸、退虚热,糯稻根和浮小麦均为中医止汗名药,是对症治疗之药。

王季儒先生的这张方剂是从张仲景的白虎汤演变而来的,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白虎汤由生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组成,本方取白虎汤中的生石膏和知母,强力去除气分之热。

温病(传染病)中后期,有些病人虽然已经退烧,体温计无法测出体温异常,但患者自己却能感受到自己仍然有内热不去,迁延日久,还会出现口干口渴等现象,这时候就要用白虎汤的思路来清除气分之热。

热邪缠绵不去,往往还会从气分到血分,部分患者会感觉热就像从骨头里往外蒸蒸而出,中医认为这是热邪入里,需要用到地骨皮、牡丹皮、银柴胡、秦艽、鳖甲、青蒿等药已清虚热,本方中就用了地骨皮。

在里之热邪会迫汗外泄,所以患者最为显著的症状就是自汗或盗汗不止。仅以清热药,力度稍显不够,本方加止汗之药浮小麦、糯稻根,而且用量均大,就是兼顾治标。这样组方思路清晰,标本并治,值得学习。

使用本方时需要注意,如果患者不恶热而畏寒,则应慎用此方。

慢波睡眠可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新华社2024年9月10日报道,据立陶宛研究人员参加的一项国际研究显示,慢波睡眠有助于清除大脑代谢废物中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蛋白质,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能起到重要作用。该项研究论文日前已经发表在美国学术期刊《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诊断、评估和疾病监测》上。

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多,阿尔茨海默病正在成为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2020年阿尔茨海默病事实和数据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终将死于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痴呆症,比乳腺癌和前列腺加起来还要多。该协会在2019年还根据现有数据作出过估计,全球有超过5000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痴呆症患者。到2050年,这一数字甚至会达到1.52亿,届时,仅我国就会有5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像流沙一样,对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以及他们身边的亲人都变得陌生了,他们不再记得与自己有关的重要的人和事,甚至连回家的路都不记得,患者家属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去照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直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医疗方案。因此,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就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人的正常睡眠可以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其中慢波睡眠是人体得到最充分休息的睡眠阶段,也被称为深度睡眠,其时间长短被认为是睡眠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儿童的慢波睡眠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帮助儿童更好的成长;成年人的慢波睡眠则可减少β淀粉样蛋白积累,而脑部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可能引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递质紊乱等系列反应,导致神经元受损。

立陶宛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阶段,亦即患者尚未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症状,但病理水平已经增加并且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时,慢波睡眠质量较低与Tau蛋白异常积累及大脑皮层厚度降低有关,这是神经元受损的标志,这些变化在大脑的颞区尤其明显。

通过采取睡眠干预的措施,使用神经调节的方法增强慢波睡眠,可以逆转这一过程,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参与该研究的立陶宛神经学家劳拉·斯坦科维丘特还表示,慢波睡眠在记忆巩固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因此优质的夜间休息对于记忆功能尤其重要,他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好睡7至9小时。

改善睡眠质量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通过减少睡前对大脑的刺激,让自己处于一种舒缓与放松的状态,大多数人都可以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但一些顽固的失眠症患者,则需要进行治疗。夜间的慢波睡眠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重视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在替家人减少麻烦和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以考促学,效率很高,感觉很好

这段日子,我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下的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来了。因为开启了正式的教育计划,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这种学习和以前自己随心所欲地阅读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为了考试而学习了,年过45岁,竟又回到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状态之中。最初,我对这样的一种转变有抵触心理,我的一位叔父对我说,考试不是目的,要调整好心态,以考促学,把关注点放在自我提升上就不会再觉得这是一种应试教育,你会认识到这样学习的好处的。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能深刻理解他的这种说法的。但是经过了这段的调整,渐渐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后,如今我接受了他的这种说法。刚开始从一种生活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生活状态时,确实不大适应,多少有点慌乱和急躁,担心自己知识链断得太厉害,跟不上学习进度。但这样的日子持续的时间不是太久,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后,我的心也安静下来了。

我如今很喜欢眼前的这种生活,每天我都能学到一些知识,感觉很充实。我知道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所以做好了长期的打算。这个年龄去学习,没有经济压力,也不必为未来的就业问题操心,内心竟比青年时期安静了许多。

我在青年时期是很吃了些苦的,我第一次上大学的时候,经常饿肚子。那时的我一天能吃两顿饭就算不错了,经常每顿只吃一个馒头,加上一碗食堂提供的免费的汤,这对一个青春期的男生来说,实在有点糟糕。经济上的困顿让我很难安心学习,我从十八岁开始,就不得不想尽办法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学习是不如活下去那么重要的,所以我不得不辍学谋生。

我至今仍然非常感谢我大学时期同宿舍的三个同学,因为他们经常把他们在食堂打的饭分给我,或者带我一起去外面小摊吃饭,但是却从不肯让我掏钱,每次都是他们抢着付款。他们和我的感情很好,眼见我连饭都吃不饱,都发自内心地想帮助我。只是那时的我自尊心很强,更希望自力更生,但我与他们结下的这份兄弟情谊是终生都难忘的了。

往事不堪回首,每每念及,总是难免黯然神伤。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奋斗了二十多年后,我终于换回了后半生的自由。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我还能够重读一次大学,年轻时的未遂之志还可再续,只是我慈爱的母亲已经因病医治无效,长眠地底十二载了。

她的离去让我学医的志向比18岁时更坚定了,世上至贵者莫过于生命,医学不但能够延长他人的寿命,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所以能沉下来学医的人是有福气的。我希望年轻一辈的医学生们珍惜自己的这种福气,不要觉得学习累,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我也在渐渐地做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相信再过一个月左右,我就能够将这一切都理顺,既能保证自己的学习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又能把工作处理得很妥当,照顾好患者朋友们。

世卫组织:证据不支持手机与患脑癌有关系

肿瘤科医生经常会被身边的人问到,手机辐射是否会导致脑癌,过去也有许多声音表示,手机辐射致癌,使用手机、通信基站或通信发射器可能导致脑癌。但世卫组织在2024年9月3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这样的说法并无依据。

世卫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做了广泛的调查,这次调查涵盖了1994年到2022年的63项研究,由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1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估,专门研究成年人和儿童患上脑癌、唾液腺癌和白血病等疾病的风险,评估这些疾病是否与使用手机、通信基站或发射器,以及职业暴露在电磁辐射下有关。

结果表明,手机、电视、婴儿监视器、雷达等辐射频率对人体的影响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并没有导致以上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尽管无线技术的使用大幅增加,但脑癌的发病率仍无相应上升。过去,世卫组织将手机辐射归类为“可能致癌”的因素,认为其2B类致癌物——无法确定亦无法排除关联时,就会被列为2B类致癌物。

科学是要用数据说话的,不能凭感觉。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手机辐射致癌,现在可能要改变这种理念。当然,长期使用手机会造成许多问题,如视觉疲劳、颈椎病、慢性劳损等,过度使用手机肯定不是好的生活习惯,但认为手机辐射致癌也是想当然的。

康奈尔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抑郁症患者突显网络异常

2024年9月5日,美国康奈尔医学院Contor Liston和Charles J. Lynch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分析大量人脑成像数据发现,与健康人相比,有些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前额叶纹状体的突显网络扩大了两倍多。而且,扩大的突显网络的大小、形状和空间位置,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也不会随着患者情绪状态的波动而改变。那些在青春期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他们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了突显网络的扩大。

这一发现揭示了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原理,突显网络是人的神经系统中参与奖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脑自带的调节器,它会持续不断地对外部世界进行监测并谨慎决定其他脑网络对于新信息与刺激的反应。突显网络对于感觉运动信息的处理、总体认知以及情感、疼痛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协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突显网络的异常表明,抑郁症患者由于大脑生理结构异于健康人,所以他们的一些感受和认知与健康人不完全一致。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抑郁症患者觉得身边的亲人们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的原因,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健康人的感受一样,都是“真实的”,只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所以抑郁症患者体验到的感受和健康人体验到的感受有一定的差异。

这也表明抑郁症并非“无病呻吟”,并非患者“作”,而是他们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会比健康人更敏感。这一研究为将来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药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可能也是人类基因多样化的一种结果,突显网络发达可以提高人在面临潜在危险时的警觉性,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危机重重的自然界。或许将来随着精神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不再视突显网络发达者为非健康人,公众理念的改变,社会包容性的增强,也能改善此类人士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