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身心医学

养心安神的“预知子丸”

“预知子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御药院方》中,它又被命名为“镇心丸”,它是一张养心安神的方子,主治心气不足、志意不乐、神情恍惚、评议错妄、心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异梦、寐即惊魇、或发狂眩、暴不知人。这些症状都是精神科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惊恐症、躁狂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预知子的组成为:枸杞子(净)、白茯苓、黄精(蒸熟)、朱砂(研,水飞)、预知子(去皮)、石菖蒲、茯神(去木)、人参、柏子仁、地骨皮、远志(去心)、山药各等份。

制法为将以上各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再以朱砂为衣,丸如龙眼核大,每次取1丸,细嚼,人参汤送服,不拘时候。

这个方子和笔者之前介绍过的“健忘丹”(见《治疗多惊健忘的“健忘丹”》一文)有些相似,也是古代中医治疗情志病的处方。本方和健忘丹一样,也用到朱砂,笔者仍然是建议去掉朱砂不用,也不用朱砂为衣。可将朱砂改为酸枣仁等其他同样有安神作用,但是无副作用的药物。或将本方去朱砂后,与甘麦大枣汤或淡竹茹汤合方治疗。因为朱砂用多了,患者容易汞中毒,反应迟钝。古人用朱砂安神,其实主要是取其导致患者反应迟钝的作用,这实不可取。

心理或精神疾病自古有之,古代中医也曾尝试过治疗此类疾病,留下了一些治疗经验,这些经验对不愿意靠西药来治疗或经西药治疗无效的精神科疾病患者,或许有一定的疗效,患者家属不妨一试。

精神科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的失功能性,认知和情绪皆失调,古人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本方的适应症中的“评议错妄”和“或发狂眩”、“暴不知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认知失调,是指患者对客观世界失去了正常的现实检验能力。其余的心气不足、志意不乐、神情恍惚、心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异梦、寐即惊魇等均为患者的情绪失调症状和躯体症状。

患者之所以出现这类症状,皆因患者处于过度防御状态,主管情绪反应的杏仁核、下丘脑-肾上腺反应轴等被过度激活,许多神经递质处于紊乱状态。我们今天的药理实验显示,中医的安神药或安神类方剂确实对改善人体的这些生物机制有一定的作用。但治疗此类疾病,通常需要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的同时,也要进行长程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纠正患者自幼形成的核心信念。如果不能双管齐下,很难有长久的疗效。

精神科疾病疗程长,见效慢,治疗时需要患者和患者家属有极大的耐心和符合现实的心理预期。有时甚至患者家属也需要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因为照顾此类患者是一件很累心的事情。

放下一切,才能成就一切

前几天,有一次孩妈在跟我讨论孩子大学阶段的教育问题,我提出了我的意见,鉴于孩子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主要教育费用需要我来承担,那么我有权利告知他,我能付出的程度,不能无止境地迁就他的要求。我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了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父母的身体状况、收入状况,我能承受的压力程度,以及除了他之外,我还需要照顾的其他的家人的开支情况。

我也给他提出了一个原则,我只能满足他基本的教育需求,而且即便是在这种基本的教育需求之中,我还要求他自己必须勤工俭学,承担部分费用,不能由我包揽一切。如果他有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他必须得为自己创造条件,努力拼搏,因为他已经年满十八周岁,不能再一切靠父母。

我一直都不认为好的教育成果要靠昂贵的金钱堆砌而成,人能否成才与个人天赋、性格、自己的理想和主观能动性有关,与外在的条件关系不大。我认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发言权的,到现在为止,我基本上把我自己的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了,我的父母就算给我堆砌再多的金钱,我也未必能比现在更好。非但如此,我甚至还怀疑,如果我父母给了我充足的经济支持,我的发展可能更差而非更好。

我母亲临终前,带着愧疚的心情对我说,儿子,我和你父亲一辈子给你的支持极少。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帮家里摆摊。初中更是负责照料家里的生意和农活儿,进入高中后,你基本上就没有再花多少钱,拿的奖学金比学杂费还多,生活上过得很节俭。到了大学,更是基本上一分钱都没有花家里的。而我这一病,却耗费了你这么多年的心血和你赚的那么多血汗钱,这对你不公平。母亲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亏欠我,她临终前很是叹息自己生的这个儿子一辈子都像骆驼一样为他人负重而行。

我当然不能认可我母亲的看法,我认为她和我父亲给了我许多。母亲用她的爱滋养了我,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平等意识,让我拥有自信,心态平和,一辈子都能有摧毁不了的安全感,活得不卑不亢。她极有同情心和爱心,一辈子勤俭持家,这些也都影响了我。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勇敢和追求公正的基因,父亲也锻炼了我抗打击的能力。这些比财富珍贵无数倍。

过多的给予只能助长一个人的惰性,不能激发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溺爱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毒的爱,因为溺爱不利于提升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前不久,我在广东和我大学时代的知交好友见面,我们回顾了我们在大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他笑着说我那时候穷得毛都没有一根,但我那时在积极地谋求改变,并没有因为困难而倒下来。我一步步地走过来,一直走到了今天,靠的是在困难时不放弃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经常和我的孩子强调,我们这个家族的大多数成员都不是天赋型选手,我们的智商和情商不是最出类拔萃的,我们需要靠持之以恒的勤奋和对自我欲望的节制来弥补我们的短处。我的儿子上大学后,学习成绩在前10%左右,但是达不到最优的水平。

不过在数学这个最难的专业,他还能坚持下来,经常考90多分——约有一半左右数学专业的孩子在学数理分析后就倒下了,很难及格,不得不摆烂,所以他们学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随时申请转专业,这是考虑到数学太难,许多学生学不会数学的现实。我对他讲,你的这种天赋不是最好的,但是也不是最坏的,只要能坚持一辈子,在数学领域还是会有不错的成就的。

我在人间活了四十多年,所见的90%以上的人谈不上有稳定的自我,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随波逐流,无法长期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容易受各种流行的观念和潮流影响,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最终都容易被情绪俘虏,与社会大潮一起波动不已。

如果说我自己有什么优点的话,我想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持之以恒地勤奋,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初中时代追求什么,至今依旧在追求,至死不悔,从不懒惰。这种坚持让我收获了许多不同于众的人生体验,也让我的情绪得以保持在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各种各样的挫折,虽然能够短暂地影响到我,但是却也都摧毁不了我的内核。

如果我一定要给我儿子留下点什么,我想最不应该留的是物质财富,而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是鼓励他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鼓励他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的精神。如果我不放下他,始终用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他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忽视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他这一生的成就将会非常有限。非但如此,这还会影响到他的生存能力。

他的一生还很漫长,而我们这个时代,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频发,在他这一生中,他要经历的天灾、人祸、瘟疫、战争都不会少,他要靠自己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得提升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他得学会实事求是,学会自我奋斗,学会在有限的条件下自我成长。

所以,有时候放下才是真正的爱。

有过一次濒死体验后,再也没有放不下的了

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真实的体验是什么?许多人有过濒死的体验,我今年也有幸有那么一次。11月19日我遭遇车祸的那一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内心异常平静,丝毫杂念都没有,也没有悲痛和惊慌,只是觉得一切都已经放下了。

我见过我母亲临终前的样子,也见过我岳父临终前的样子,其实二位老人临终前都挺放松的,我岳父甚至是含笑而去。我也看到过一些媒体报道,说那些冻死的人在临终前面露微笑。

我母亲临终前,我小姨哭着问我,外甥,现在怎么办才好啊?我当时安慰我小姨,我说人终有一死,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要接受。人死之前的一刻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死亡后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了,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一瞬间即便再痛苦,也很短暂,不需要太看重。

那时候我以为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也许是痛苦的,但是我亲身经历告诉我,当人意识到自己马上就有可能死亡的时候,并不会痛苦,反而是前所未有的放松。我很怀念自己濒死的那一瞬间,我以为在我人生中,我的状态最好的时刻就是那一瞬间。

我不认为活在人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很享受生活中的许多美好,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得承认,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还是得承受许多压力和痛苦。这世上有完全没有痛苦和压力的人吗?我怀疑没有。人只有在濒死的那一刻,才可以卸下所有的压力,不再需要为过去而痛苦,也不需要为未来考虑,完完全全的存在于当下的状态,这样的瞬间是非常美好的。

我的职业让我接触了大量的将死之人,见证过许多人死亡的那一瞬间。我也曾告诉过许多患者他们的人生将在数十小时内到头了,请他们及时的向家人交代遗嘱,并请他们的家人做好准备。这种预料某个病人三五日内将会死亡的能力,许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者都有。大多数时候,病人听到后都非常平静,他们的遗嘱也特别简单,人生最后的愿望一点都不奢侈。有的人只希望再喝一口豆腐脑,有的人希望再见某个人一面,有的人只想给某个重要的人留下一句道歉的话。

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每天都能像濒死前的那一瞬间那样过日子,那该多美好啊!这个世界会少了许多纷争,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欲望和烦恼。濒死前,我们是能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即将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我们牵挂的人将会逐渐忘记我们,过着没有我们存在的生活。我们担忧的事情,也会按照它自己应有的规律去进行。我们心中的爱恨情仇瞬间都变得没有意义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顺其自然了。

这种特别的体验,是不足以向没有类似经历的人道也的。这一个多月,我经常会闪回到那一瞬间。以前令我纠结的许多事情,不再能让我纠结了。我开始注重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了——我不是一个特别注重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的人,从小到大,我很容易为他人着想,并因此而牺牲自己。现在凡是令我体验很不好的事情,我都终止了。我把万事万物调整到完全顺其自然的状态,不再有任何强求。我不再急躁了,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现在比以前更加的不急功近利了。

我常常对自己说,就当我已经死了那样地去活着,看看这个世界会如何。人只要不把自己的作用看得太重要,就能活得轻松多了。我试着剥离长期以来压在我身上的每一块石头,把自己还给自己,把他人还给他人。然后在此基础上,去重建我和外界的关系。这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我的世界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阳光明媚。对我身边需要我照顾的人,我还是会负责,但如果他们有超过生存的基本需求的欲望,就应由他们自己去奋斗,去满足自己,我不再无休止地满足他们,这是公平的。

濒死让人体验到了终极的不怕失去,我们都不再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了,那么依附在生命之上的一切其他的东西,又有什么值得害怕失去的呢?任何委屈自己的感受的得到,都不是真正的得到。到最后,我们剩下的,丢不掉的东西,才是我们自己真正拥有的。即便是这些自己真正拥有的,其实也并不重要,不必对这些那么认真。这是一种终极的放下。

我是个无神论者,在濒死的那一刹那,我没有看到神,我也不相信自己还有来世,作为一个研究过脑科学的医学工作者,我知道许多灵性体验都是一种一过性的精神病发作的现象,伴随着的是脑部某个区域的突然激活或失活。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现象已经可以在脑部核磁共振下被观察到,所以我就算到死也不会成为有神论者,除非某一天我的脑子撞坏,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濒死的那一刻,我还是能感受到与平常的大不一样。

当然,我终究还是回到了人间,回到了爱我和我爱的人中间,回到了烟火世界,回到了自己的事业中来。性格也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改变,我还是信奉人道主义精神,奉行生命至上的原则,依然以真诚和平和的态度待人,并尽可能保持理性,对待亲友和患者的态度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确实有种感受和以前不一样了。死过一回的人,不会再像从未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那样,对一切那么执着了。

因为濒临死亡是最容易让我们看到生活真相的经历,而太多时候,我们活得辛苦,只不过因为我们并未彻底地看透生命的真相,所以依然还会为一些虚幻不实的东西牵绊着。只有当我们真正的意识自己的一切皆可化为乌有之后,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比我们能想到的极致的简单更简单——因为人终极的需求是无。

一切与外界的磨合最终都是和自己内心的磨合

人活在世上,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件事是自爱,另一件事是爱他人。对他人的爱又分很多种,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对众生的博爱——对那些与自己不存在重要关系的人的同情和关爱,二是对重要他人的关爱。在重要他人中,亲密伴侣、父母、亲子、兄弟姐妹、师长、亲友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当属亲密伴侣和父母、亲子等一级亲属,这都是我们毕生都有责任去陪伴和照顾的对象。

那爱是什么呢?爱是理解,是包容,是接纳,是忍让,爱是在我们所爱之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不离不弃。但爱不是无止境的自我牺牲,爱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首先要学会自爱,才能爱人。一个不够自爱的人,并不会爱他人。

自爱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我们应对自己有公允的评价,我们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明白自己必定有缺点——这世界上不存在毫无优点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人,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我们要有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也要平等对待自己,不卑不亢。我们要给予其他人指正我们缺点的权限,任何时候不要对指正我们的人心生怨恨,要感恩其他人愿意帮我们发现我们的缺点。

不过也不要因为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对自己不存在的缺点产生自我怀疑,我们身边要有很多面镜子,这些镜子是我们那些公允而客观的亲朋好友们。当我们对自我缺陷不太确定的时候,试着去问问我们的亲朋好友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公允的自信而非病态的自恋。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谈得上自爱。我认为一切人都是有优点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某个人失去了自信,那是他们的不幸,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得到善待。我们应多赞美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恢复自信,而非嘲讽和歧视他们。当我们嘲讽和歧视他人的时候,其实折射出了我们自己的自卑。在凌辱他人的那一刻,我们是在报复自己被别人凌辱和被自我看低,阳光自信的人永不会故意去伤害其他人。

一个自信的人对自己有足够的包容、理解、爱,并且有自我约束能力,正因为此,他能更好地去爱他人。自爱包括许多方面,在遇到困难和遭遇伤害时,我们要会自我保护;在遭遇挫折时,我们要会自我抚慰;当全世界人都不理解我们时,我们要会自我欣赏;当被外界错误的否定和指责时,我们要会自我肯定;当我们摔倒时,我们要能把自己扶起来;我们还要有让自己拥有吃饱穿暖和快乐的能力,也要有反省纠错的能力。没有自爱的能力,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很难生存下去。

我们无法寄希望于另一个人来给我们自己全天候的照顾和保护,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靠我们自己自爱的能力来照顾和保护我们自己。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爱的能力,便会对其他人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他们希望这世上有另外一个人能够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帮助自己来照顾自己,理解自己一切的感受——甚至要理解自己所有的虚幻且过度的反应。这样就导致他们一辈子都很难找到那个令他们满意的爱他们的人。

但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自爱能力时,我们对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的要求便会低很多,他们略微付出,我们便能倍感温暖。所以一个懂得自爱的人,往往性格更宽厚,待人接物更随和,也更懂得感恩,他们很少向他人索取,对他人的给予则极为感恩。

自爱的人更愿意以善度人,以恕道待人,自律自制,自立自尊,自爱自足,永不记恨。对任何人都不恶语相加,他们常怀感恩和释怨之心,记恩不记仇。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也能更理解其他人,他们更愿意一切都顺其自然,不勉强他人,亦不折辱和怀疑自己。

我认为自爱也是慈悲的根基,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爱,才会懂得如何爱他人。珍惜自己的人,更愿意珍惜每一个众生。善待自己者,知道如何善待他人;虐待众生者,其内心深处必在自暴自弃。人是群体生物,自私自利者并不是真正的自爱者,因为自私自利者把他人对自己的爱生生剥夺掉,最终给自己留下来的不是温暖,而是冷漠。真正自爱者,内心是温暖的,他们能温暖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一个人爱他人,归根结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行为。我们总是愿意以自己爱自己的方式去照顾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甚至照顾芸芸众生。人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完全是把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推行出去。所以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他们以及他们的重要亲人们如何对待他们自己。

人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都是自幼习得的。性格残暴的人,自幼遭受过残暴的对待,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也很残暴;性格和善的人,自幼被和善者照料,他们待人和对自己都很和善;宽厚者,待人和待己都很宽厚;严厉者,待人和待己都很苛刻。如果我们和一个情绪稳定的人长期相处,总能有种如沫春风的感觉,那么相信我,这个人自己一直也活在幸福中,他们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辛苦。

所以永远不要只从表面上去憎恨一个人,我们要以最大的慈悲心去宽恕和接纳每一个众生。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而且别人愿意接受,我们可以一直用自己的友善去温暖每个人。但在我们做这些的时候,我们也要谨记,我们要告诉别人,他们不可以侵犯我们的边界,对我们肆无忌惮地伤害。

人和人之间一定要有边界,无论他人和我们如何亲密,我们都要与他们保持边界,永远不要与另一个人(包括我们的伴侣)完全的合二为一。因为这会导致我们自己很容易失去自我,受到伤害,我们要有一些不可被侵犯的红线。如果我们不设置这些红线,对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来说,其实并非一件好事,那会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要尊重其他人的边界,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边界,只有这样,关系才能平衡和长久。

正因为自爱和爱他人的本质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与外界有冲突,需要磨合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与我们自己的内心磨合。我们永远不要把爱我们自己这一重要任务交给其他人,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地爱护和照顾他人,但是不要向他人无止境的索取爱来满足我们自己。我们要承担起照顾和爱护自己的最主要的责任,要让身边的人只承担次要责任,减轻他们的负担。

索取爱不是真正的爱,是情感勒索。索取来的爱并不能让我们安心,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没有信心永远拥有这样的爱,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地恐惧我们会失去这样的爱。在我们向其他人索取爱的时候,我们内心可能也知道,我们的付出是非常有限的,与我们得到的不相匹配。所以,真正相爱的人,是彼此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身边没有任何人真正地爱我们,那我们一定要知道,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人,而在我们自己。那一定是我们不够爱我们自己,不会爱我们自己,并且因此而不够爱他人,不会爱他人,这才导致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己充分地被爱。

无论对自己的爱还是对他人的爱,都是同时兼有责任、义务和权利的。我们爱自己,是既要享受自己爱自己的权利,也要尽到自己照顾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我们爱他人,也是既要享受被他人所爱的温暖,同时也要尽自己照顾他人的职责和义务。

如果别人都对我们很好,但我们却总觉得自己没被好好爱过,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那么难以被取悦?我们是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人?我们欲望那么强烈是否合理?我们是不是首先要与自己的欲望作战?我们对爱的认知是否错误?

欲望太强并不能使人幸福,尤其是当欲望比我们的能力强很多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自己很难被满足。世上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自己的能力之下的人,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者。因为前者总是有富余,而后者则总是处于欠缺状态,富而不知足者不如贫而有余者那么快乐。

人是要在现实世界中成长的,最好的成长,是提高我们调和自己的欲望和能力的水平。对任何人的无休止的为满足他们的欲望的溺爱都不是真正的爱,溺爱只会阻碍一个人心智的成长。佛教提倡悲智双运,慈悲与智慧要同时运作才能真正地帮助一个人。溺爱、无限制地迁就,只会导致一个人失去现实检验能力,让他们看不到现实世界真实的一面。

我们自己的成长应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他人的成长也应由他人自己来完成。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有意愿成长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成长,才能愿意与自己的内心磨合。一切看似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只不过是自我内心的冲突的影子而已。心智成熟的人,与外界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外界有再多的风波,成熟的内心也是能平静如水的。

自信是爱和快乐的基础

佛曰:“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迦叶问佛:“如何能为离于爱者?”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妙色王求法偈》

恋爱是一种临时的精神错乱,可以用婚姻来治疗。

——美国作家 Amberose Bierce

对以上这段佛经,有许多人感同身受,因为他们一旦陷入爱中,就会有许多忧虑和恐惧,只有离开一段爱,他们的内心才能重归平静。但若长时间没有感受到爱,他们又感到自己很空虚。所以他们总在不断地寻找新伴侣,不断地重复着失败的恋爱经历,最后留下一段段不堪回首的情感往事。

忧和怖都是不良情绪,按道理来说,爱情是甜蜜的,可以增进人的幸福感。在一段互相欣赏、互相悦纳的恋爱关系中,不应该大量的出现这种不良情绪才对。但对天生不自信的人来说,从迈入一段婚恋关系那日开始,他们的心便是忐忑不安的。他们的心总在自卑和自负之间摇摆,有时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伴侣的爱,有时觉得伴侣不配得到他们的爱。他们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难以平复。

食色性也,两性之爱是自然规律,没有两性之爱,人类不会繁衍至今。但两性之爱也是世界上最强烈的感情,两性之间一旦发生爱恋,就会激起人体内的各种激素的大量分泌,让人变得极为敏感。任何陷入爱河之中的人都会存在对爱的在意和对失去爱的恐惧心理,恋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牵动对方的心,高敏感人士更加如此。一些人甚至会在恋爱的刺激下,诱发精神疾病。

绝大多数婚恋顺利的人不会认同《妙色王求法偈》这段佛经,他们不会觉得爱是忧愁和恐怖的根源,他们享受爱带来的美好的人生体验,所以这世上真正愿意出家修行的人并不多。因为在茫茫人海中,自信的人所占的比例还是最大的。

而且自卑和自负也并非不可治愈的毛病,只要遇到了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对一个有自卑和自负心理的伴侣理解、包容和接纳,并且不离不弃,伴侣的自卑和自负也是可以被治愈,被自信替代的,所以这样的爱是那些孤独而又常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灵魂唯一的救赎。

很多人执着于一份爱是否真爱,这个其实毫无意义,每一份诚心付出过的爱都是真爱,即便有一天两人不得不分开,他们也曾真爱过。只是有些爱达不到治愈一个人的效果,有些爱能够达到治愈一个人的效果。有些人天生自信,无需多少爱便能令他们感到满足。有些人天生自卑,需要特别深厚的爱才能治愈他们的自卑。所以每个人对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离开一段相爱的关系时,我们无需指责对方,因为离开只不过是这段关系并不适合我们自己,不能让我们达到我们想要的爱的状态。这并非对方的过错,也非自己的过错,而只是彼此所需要的爱不相符而已。

通常,自信的人更容易应对自己的人生,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从爱人那里获得太多便能满足,他们也愿意爱,只是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爱自己,他们并不缺爱,他们对伴侣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伴侣做得不是太离谱,他们便能悦纳伴侣的一切。而且,自信的人也更敢于直接表达自我的想法,他们会与伴侣直截了当的沟通,而不是采取各种暗示的方法。当与伴侣发生矛盾时,他们也相信这些矛盾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他们不会对伴侣采取各种冷暴力,更不会对伴侣有暴力行为。

这种人,心理学上将之称为安全型依恋者,他们是恋爱关系中最佳的配偶。只要伴侣提出他们的情感诉求,他们通常都会尽力去满足伴侣,除非伴侣的诉求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与安全型依恋者恋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即便是那些号称恋爱杀手的回避型依恋者、焦虑型依恋者、恐惧型依恋者、矛盾型依恋者也能在与一个安全型依恋者恋爱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愉悦和快乐的感受。

但人生最大的不幸可能就在于并非每个人天生都能获取自信,有些人因为基因有缺陷,可能从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很难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他们的身体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理性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在日后的竞争中经常遭受失败的打击,这些打击会让他们很难建立自信。还有一些人则因为有心理不够健康的抚养者,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抚养者不断地打压他们,这种打压过度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也很难获得自信。

自信是从小就在一种肯定而又不存偏颇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结果,心理学研究显示,一个人只有在幼年受到5000次以上的肯定后,才能建立起自信来。自信是一种稳定的自我肯定的情绪,它不同于自大和自负,自大和自负是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评价。

而且自大和自负者必然同时还存在自卑,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是不稳定的。在这一刻,他们可能会自大和自负,在下一刻,他们便会自卑。这种不稳定的自我评价,导致他们的情绪也极不稳定。他们对他人的评价也因此而起伏不定,他们有时会认为他人很好,值得自己去爱,有时会觉得他人糟糕透顶,不值得自己去爱。

自信者对自己的评价一般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即便偶尔有高于客观事实的倾向,也能通过自省而及时调整。一些自我期望较高的人,只要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是稳定的,而且总在不断地朝着自我期望的方向努力,他们也算是很自信的人。他们可能会比一般人更努力,更积极乐观,最终还能取得远远高于一般人的成就。但真正自信的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更高的成就而看不起其他人,他们追逐理想,仅仅因为喜欢,并非因为要高人一等,真正自信者是平等主义者。只要有歧视其他人的行为,那样的所谓的自信都不是健康的自信,而应归于病态的自负。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内心自信的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在儒家文化圈,一个自信的人表面上可能会表现得很谦逊,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长大的自信者则表现得更为热情和直接,他们更能吸引其他人和他们合作与共事。所以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自信之人,但是我们的自信之人合作性普遍没有西方人好。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喜欢那种自信而且热情和直接的人,因为和他们交往时,不用花费太多心思。无论是在哪一种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只要一个人对自我有积极肯定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是稳定不变,不受外界影响的,就都是健康的。

人只有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中才能更好的去经营自己的情感,自信者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同时,当他们失恋时,他们也能更快的释然,接纳失恋的事实,不会因为失恋本身受到重大创伤。他们的自信不易被摧毁,他们相信之所以失恋,只是因为彼此不适合,会有更适合的恋人出现。

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生活在缺少赞美与肯定的环境里,我们现在经常谈论要有文化自信,殊不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糟粕,正是这些糟粕让我们的孩子很难养成自信的品格。当我们中国小孩希望走一条自信之路时,通常会遭到周边人的嘲笑和打压的。

比如,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们总觉得一个人的美好应该由别人来定义。我们相信“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导致许多人根本就不是在建立自信,而是在讨好别人。真正的自信是相信自己本身就很美好,别人肯定与否与我们美好不美好毫无关系。我们对自己的美好——确切来说就是我们身上存在的各种优点,有十分清晰、肯定并且稳定的认知。

而且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崇拜权威的基因,这导致我们很难有真正的平等意识。如果没有平等意识,想要大多数人建立自信是不太可能的。我们总是很容易陷入权利崇拜、金钱崇拜之中,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攀比文化和慕强心理都无处不在。

我很不愿意与人聚餐,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无论是亲戚间的聚餐,还是同学与朋友间的聚餐,我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不是个人爱好,不是对美好生活的感悟,而是谁比谁有权,谁比谁有钱,谁比谁更优秀。餐桌上的那种功利主义,很难被遮盖住,有钱有权有能力者总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这种畸形的文化导致所有人都深受其害而不自知,我们大多数人毕生都活在一种需要其他人来肯定自我的状态,而其他人又大都会用金钱、美貌、权利、个人成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只有意志最坚定、自信而又平和者才能抵御这种无处不在的有毒环境。

我们的不自信还体现在我们对权威提出的意见不敢有任何批判的想法,我在中医这个圈子里体会最深,许多人学中医后,对古代中医经典著作毕恭毕敬,哪怕那些记录里的一些事实与客观的历史是不相符的,他们也不敢质疑。所以我们的所谓“学者”很难有资格称自己为“学者”,他们只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继承者,他们不敢对前人,对权威提出质疑,不敢创新。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如果他们敢于创新,就会遭到一堆人的谩骂。在学术领域,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创新。我们的这个文化环境导致最近二三百年来的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不是由我们中国人搞出来的。起码在近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自保能力是不足的,我们因为这种创新不足导致的落后挨过打,牺牲过许多同胞,遭受过许多屈辱。

一个自信的人不但不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也不在乎自己的亲密对象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这不是主张我们不接受批评,而是说自信者在受到批评时,情绪不会有很大的波动,他们会客观地去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亲密对象所指出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看待这种批评。所以自信者在恋爱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伴侣的一言一行而崩溃,但自卑或自负者则很容易陷入极端情绪之中,这导致他们的婚恋关系更为脆弱。

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人人都有资格自信。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对自己加以肯定。如果有人嘲笑我们对自己的肯定,我们可以对这种嘲笑置若罔闻或嗤之以鼻。那些长期打压和贬低我们的人,我们要有勇气对他们说,你们对我的打压和贬低是错误的,我不会受你们的影响,我就是我,我有我的优点,不是你所说的那么不堪。即便我确实有些小缺点,但我依然是美好的。

我们看到他人自信,不应该指责他人自恋,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种迂腐落后的观念来看待自信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任何人都可以、也有权利很肯定地对自己以及对外界说:“我有很好的一面,我值得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会为我的理想奋斗,我不必依赖你们的评价来活。”

只有当一个人有了真正的自信,自己也能给自己带来许多快乐时,他才会拥有充足的活力,他们也更容易获得其他人的信任和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与活力十足的人呆在一起,我们自己也变得更有活力。活力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积极力量,人人皆会死亡,在我们存活的这段时间里,活力十足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那些活力十足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不容易被打倒的。世界也总是在垂青他们,让他们获得更充足的生存资源和人际关系资源。

如果我们不够自信,记得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几次铿锵有力的自我肯定,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持之以恒,直到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为止。当有一天我们的内心的力量已经丰沛到不再依赖外界,也能让我们自己常展欢颜时,我们再去谋生和谋爱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自信的人不需要他人的喝彩,因为他们已经处于知足和自足的状态,但自卑者和自负者需要。如果我们要摆脱自卑和自负,而又没有人为我们喝彩时,那就让我们自己来为自己喝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