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大概的意思是说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小时候非常聪明,但是长大后却变得很平凡,“泯然于众人矣”。
我们中国人似乎对“泯然于众人矣”有一种天生的恐惧,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似乎只有出人头地者才有资格活得像个人。这种文化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糟粕之一,它从根子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文化,是在长期的等级社会里形成的一种人格不平等思想的体现。
王安石这个人,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很好的政治改革家,但是从其为人处世的风格来看,他大概率是有精神疾病的。王安石孤僻而又偏执,树敌如林,缺乏同理心和宽容心,处理不好各种关系。按照今天的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他可能是一个偏执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伤仲永》这篇文章折射出了王安石的内心世界,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来说,他有慕强心理,只有内在既自卑又自负的人才能这么慕强。他们内在的逻辑是,人只有成为优秀者才值得被尊重,一旦从优秀者变得“泯然于众人矣”就不再令人羡慕。《伤仲永》甚至透露出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小人心态,这种小人心态也经常被一些自卑者用来安慰自己。
我们这种有毒的文化至今仍然在人世间大行其道,许多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似的。我们对“泯然于众人矣”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望子成龙,然后又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出类拔萃,代代相传。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端,便会造成许多扭曲的心灵。
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时,有人去向杜鲁门的母亲祝贺,祝贺他有个令她自豪的总统儿子。杜鲁门的母亲说:“是的,我的确为他骄傲。不过我还有个儿子,我也为他骄傲,他此刻正在挖土豆。”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母亲,他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无论孩子是否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只要自己的儿子过得幸福,她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和开心。
我们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泯然于众人矣”,如果我们从人生的起点就很享受“泯然于众人矣”的生活,而不是把幸福建基于出类拔萃,不是习惯了与人攀比,我想很多人会比他们当下幸福多了。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太多的心理失衡者,他们看起来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饱受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困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小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他们也非常担忧他们的孩子过得不好。这些人在其他人看来纯属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他们自己那痛苦的感受却又是非常真切的。
人的欲望是在不甘于“泯然于众人矣”的刺激中不断膨胀的,强烈的欲望确实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让他们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更大的成功,但也可能造就精神病患者。而许多做出了伟大成就的人的欲望实际上并不强烈,他们看起来非常的平凡,即便他们成为了令人瞩目的耀眼明星,他们依然一如既往的平凡。驱使他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并非欲望,而是兴趣。
兴趣比欲望更持久,也更无害。欲望会让一个人很难安宁,兴趣却能让一个人沉浸其中。欲望受挫者容易精神崩溃,但兴趣不存在受挫不受挫,一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态度是平和的,而且能持久地坚持。我欣赏一切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的人,我也致力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由个人兴趣引导自己的人生的人。
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的人,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泯然于众人矣”,外界看不看得起我们,与我们何干?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交由他人来评价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不是他人眼中的奴仆。在我看来,“泯然于众人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灾难,而应是令人欢喜的人生常态。
作者网站:www.zhiyuanzhai.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