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9年农历7月生于鄂东一个集族而居的村庄,现居北京,家在国家图书馆附近。十八岁前在老家读书,很少出远门。会种地,老家有薄地数亩。虽在首都生活多年,但总脱不掉身上那与生俱来的土包子气和小农思想,常有老年后归隐故里,耕读之余,悬壶济世的想法。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故乡渐已人去村空,令人不胜唏嘘。
因为有此心态,所以虽然居于首都繁华之地,亦能安贫乐道,清净知足。2020年开始在北京西山脚下,租有菜地一小块(每年租金2千元),业余时间,种菜为乐,在北京过上了自己理想的耕读生活。渐渐有点乐不思蜀,乡愁一日淡似一日。
父亲务农之余,经营小买卖,自7岁开始帮父亲摆摊卖农副产品。初中和高中,经常骑着自行车,载着货筐,走街串巷,帮父母卖些自制的小食品。后父母生意有所发展,到邻县经商,遂由我负责照顾家里留下的一点庄稼和小生意。周末回家,洗衣做饭,下地干活,送货结账,啥活都干,务农和经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高三时,家里几近破产,经济陷入困顿,哥哥在大学读书,家庭压力陡增,又受199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此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最糟糕时,曾流落街头并乞讨过,但最终也熬过来了。自此对破产和流浪产生了免疫力,无惧任何一种艰难困苦的生活。
幼时体弱多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深受慢阻肺折磨。青春期过后,体格日渐强壮,如今已成精力最充沛的人之一。家族中有习医的传统,自己亦有学医自救的迫切需要,母亲患癌后,更是废寝忘食的学医。
祖母和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受祖母影响,从小背诵了不少佛经,所以对佛学也感兴趣。在医学与佛学这两个领域着力最多,但始终成不了宗教信徒。亲人中有不少虔诚的宗教信徒,但我始终能不受影响,对宗教有极强的免疫力,故请各位宗教信徒勿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口舌,试图诱导鄙人入教。
年少轻狂时,曾经矢志要干很多大事,诸如当思想家、文豪、学者、良医、富商巨贾、慈善家、武林高手等等,今皆只能当笑话来看。三十岁后,身心安乐,性格成型,情绪稳定,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方向。
青少年时期,因为品学兼优,受到师长宠爱,养成疏狂率真的个性。品尝过生离死别的痛苦,阅历过世事沧桑后,渐渐知道自己的渺小。经过商,写过代码,画过机械图,研究过单片机,也曾靠写作谋生过。自1998年考入大学开始,长期业余学医治自己,药石乱投,幸未卒。
2012年母亲去世后,决定放弃其他一切,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办理传统医学师承关系手续,转行进入中医行列,开启了余生专职学医行医的生涯。以中医学徒的身份,参加过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走过一遍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考核的流程,过程辛酸曲折,不建议其他有意学医者蹈我覆辙。如有意学医者,强烈建议参加高考,上全日制的医科大学,以此途径圆梦,必能更有收获。
学习中医的同时,深感中医局限性太大,遂亦学习西医、精神医学与生物学,希望掌握生命科学的全面知识。因为所学较杂,受许多纯正的中医粉或西医粉的诟病和嘲讽,左右不讨好。不断遭受持不同意见的中医或西医爱好者的辱骂,但也都只是付诸一笑,懒得回应。
力求完美,但是却很不完美。青少年时期因为个性和独立意识太强,大一即退学,一边在北京务工养活自己,一边在国家图书馆自学。学习能力尚可,好读书,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宗教、医学、生物学、情报科学、机械工程、编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掌握多门足以谋生的技术。终日埋首书卷亦能乐在其中,读书过于宽泛,不免博而不精。
尽管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还是做过不少不该做的事。所幸的是,虽有过错,尚非大奸大恶。常以“书多未曾经我读,事有不可对人言”形容和警戒自己。并非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君子,在七情六欲的驱使下,也曾犯过一些令自己问心有愧的错误。存在道德污点,愧对过他人,但亦有济世活人、扶贫济困的恻隐之心。帮助过不少身陷困境中的人,尤其是和我母亲一样的癌症患者和中风后遗症患者。
三十岁后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逐渐接近现实,认识到自己平庸的一面。明白自己只是一介不完美的凡夫,不再狂妄自大,但是依然坚持有所作为和不断的完善自我。常常提醒自己只是一介凡夫,一事无成,一钱不值,还有一身臭毛病,努力改过和不断提升自己。心态日渐平和、稳定,坚持与人为善,坚持帮助弱势群体。学习上坚持兼收并纳、择善从之,不迷信盲从,坚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惑之年,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彻底突破了自己残存的最后一点孤芳自赏的毛病,放下了一切傲慢,随时都在反省自己;二是彻底突破了对任何领域的权威的崇拜心理,看到了圣贤、大师们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了这些人和我自己一样,也是一介不完美的凡夫,在吸纳别人优点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三是彻底突破了对功名利禄和声色犬马的追求,实现了内心的安宁自在,从此只过安步当车、粗茶淡饭、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安静著述的日子;四是突破了好逸恶劳的恶习,重新回归到从前的勤奋状态,甚至比过去最勤奋时更勤奋,积极生活,积极工作,乐在其中,不知疲倦;五是突破了对情感的执着,放下了母亲、岳父和堂兄等亲友去世带给我的悲伤,宽恕了一切伤害过我的人,亦虔诚地向被我伤害过的所有人忏悔,渐渐达观知命。
这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人生,独立思考带给我的最有价值的收获。
人生理想的转变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十几岁时,好读所谓的圣贤书,最想做的事情是将来改变人类的劣根性,使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二十岁上下,在大学和国家图书馆读各种杂书,同时经商养家糊口。三十岁后,在国家图书馆附近买房安家,日夜学医,最想做的事情是学有所成,跻身于中国医术最卓越的医生群体中,成为一名良医,治好别人的病。四十岁后,最想做的事情是治好自己满脑子的毛病,别再胡思乱想,好好活着,和自己所爱的人一起共度余生,同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栽栽花、种种菜、写写作、看看书、弹弹琴、治治病、捣捣乱、扯扯淡、睡睡觉、被睡睡等。
如今的人生态度大致如下:崇尚极简主义。信奉不作恶,不害人,不极端的简单的处世原则。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完善自我,保持对真实、良知和理智的坚守,以保持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家庭和睦为主要生活目标。虽然力图最大程度的律己,但每每做不到,只好将完善自我的意愿寄望于余生。
座右铭为:“有求则苦,无欲即安;随缘放下,顺其自然”,时刻提醒自己知足常乐。
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和怀疑主义者,不迷信任何所谓的真理,不信宗教,不信鬼神,热爱探索新事物,但是对其他人的任何无害于人的信仰,一概接受并尊重。不对其他人指手划脚,但偶尔意气触发,也会批评一下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只是这种冲动已越来越少。
少年时好浪漫,青年时喜思辨,中年后重实证。自中年后,因为母亲罹患癌症和两度中风,深受癌症和中风后遗症的折磨,为了侍奉老母,渐渐专注于癌症和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越来越喜欢孤独的研究学问,喜欢离群索居的宅家生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喜欢社交,不喜欢被任何人洗脑,也不喜欢去洗任何人的脑子。只喜欢躲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开通个人网站和公众号,写作各类文章,纯属自己的爱好所驱使。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又云“不知医为不孝”。母亲不幸患癌和中风后,我日夜不辍的学医,以求对她有所帮助。但终于还是未能救得了她一命,仅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维持了她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她的生存期。
2012年,母亲去世,心丧如死凡三年,一度想要削发出家。熬过这段最悲伤的岁月后,人生方向发生了巨变。不再如过去一样追求名利,对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患者和患属抱有深切的同情心。希望通过分享自己应对家人遭遇重大疾病的经验,和自己学医的心得,帮助同样不幸的其他人。
2015年开始,渐渐从丧母后的消沉中走出。在哥哥和母亲病友的建议下,开始了长期的医学科普写作,以此来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实际上从2006年就已开始了医学类写作,只是那时未曾开通自己的个人网站和公众号,所写文章零碎的发布在天涯社区、新浪博客、今日头条、微博等地。
后来关闭这些社交媒体账号,远离喧嚣,只留一片小天地,在以自己的老师、同学、亲朋好友和熟悉的病人为主的读者群体间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但不知不觉间,读者群体又再次扩大到小十万人。这些年渐渐养成每日笔耕不辍,以此抵制天性中的惰性的习惯,持续至今,大概还会持续终生。
2023年,儿子考入大学后,自己也萌生了再读一次大学的念头。也是在这一年,当医生的堂兄因过度劳累诱发宿疾而猝死,再度让我悲痛万分。堂兄猝死后半个月,我自己也遭遇了一场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一年多名亲友离世,迭遭丧亲之痛,身体状况和精神上均欠佳,情感上颇受打击,抑郁了好几个月,后自愈。
2024年,参加了此生的第二次高考,准备重回大学校园,系统学习中西医。时隔26年重返高考考场,考了350分,对成绩不满。因录取的院校不够理想,目前正在脱产复习,准备参加2025年的全国统招高考,到大学更深入地学习医学和生物学,系统地将中医、西医和精神医学的基础知识学完。
余生打算由博返约,做个生命科学领域的Gentleman Scientist,潜心研究医学和生物学。余生规划有二:一是将独生爱子培养成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二是将自己多年来在癌症和中风后遗症方面的研究深入下去,总结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撰写一两部令自己满意的医学专著,供后世子弟参考。
我深知自己并非天赋异禀之人,虽亦有一点天赋,但不足以与天才相提并论。在学生时代,遇到过许多智商足以碾压我的同学,所以常怀敬畏之心,以勤补拙。所幸这些年日拱一卒,在知识上也有所积累。余生不敢狂妄,亦不妄自菲薄,但求脚踏实地,不断完善自我。心愿能否得偿,皆顺其自然吧!
我始终都觉得自己所学还不精,对自己发布的各种文章都没有十足的信心。希望读者诸君在阅读我的文章的时候,保持谨慎和独立思考的态度,不盲信,不盲从,避免受我误导。我写作的各种文章中一定有不少错误和疏漏之处,也欢迎有识之士不吝指正。但非理性的人身攻击,则请恕我无暇理会。
作者网站:www.zhiyuanzhai.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