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身心医学

人存在自由意志吗?

我们大多数人习惯性地认为,我们自己所做的决定体现了我们的自由意志,这种看法是对的吗?答案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其实我们几乎并不存在任何自由意志。即便是像我这样的以自由主义者自居的人,也并不存在自由意志。

我能做的每个决定,在我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基本上都已经被决定了。我有什么样的性取向,我会与什么样的人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各种意外事会做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都在我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基本定型了。

我继承的基因,决定了我的大脑将来能发育到什么样的程度,我的智商和情商基本上都是遗传的。虽然说生命早期的一些经历可以给我带来少许表观遗传方面的改变,但生命早期的人生经历是任何人都无法自由选择的。中国古人早就洞悉了这一自然规律,所以我们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过了童年,我们一生所做的各种决定,我们的各种行为和思维习惯,都是已经被注定了的。

我们一生中所做的若干重大决定,看起来似乎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实际上都是在一刹那间凭借我们的直觉或本能来完成的。有一些技能的确是后天学习的,比如作家写作的技能,医生治病的技能,这些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习得的。人一旦经过大量的训练后,我们的职业性行为也会成为本能性的行为的一种,是凭借直觉而不再是凭借思维来完成的。

我们一辈子要面临大量的选择,如果每个选择都需要深思熟虑的话,实际上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场灾难。生命在地球上经亿万年的进化,各种应对环境性事件的策略,早已经进化成了稳定的基因。我们通过继承这些基因,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人的自由意志只是一个愉快的错觉,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某个决定是遵循了我们自己的内心(意志)而做出的,实际上这个过程只是一种本能行为。

如果我们的某种本能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重大的不良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呢?答案是训练出另一种本能行为来替代它。比如我们经常撒谎,导致我们的诚信很受影响,我们就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检查这句话有没有虚假成分,然后重新组织语言,把虚假成分剔除,重新表达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便能摆脱撒谎这一恶习。

再比如说我们处理不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我们可以抽出一段时间,专门来认清自己愤怒情绪的来源,在每次要发怒或发完怒后,有意识地去将自己愤怒的表达转换为一种平和的表达。久而久之,我们便能摆脱这种愤怒的本能,变成一个平和的人。

人在未经重复性训练的改造之前,自己所做的一切决定,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是本能行为。但在大量进行了大量重复性练习之后,人的本能是可以改变的。重复训练是锻炼一种后天的本能性技能的唯一办法,一个人有写作的天赋,但未经大量重复性训练前,他也不能写出好文章来。一个人有当医生的天赋,在未经大量重复性的临床训练之前,他也当不了一个好医生。

人只有觉悟到自己的某种本能性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并且愿意去改变这种本能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这种重复性训练。一个人倘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存在问题,他就不会主动地去改变。所以有时候人要在遭遇大量的痛苦,醒悟过来后,才会主动去改变。一旦决定改变,并且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性训练后,人就可以革新自我,在某一个方面做出重大改变。

不过要想把一个人完全改变成另一个人是没有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每个人都只存在少许的适应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我们只需要调整这少许的适应不良的习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全部。而且,人类基因有99.9%以上的部分是相同的,差异不足0.1%。我们所谓的适应不良,只不过某一项或几项行为或思维习惯与社会格格不入而已,其他方面和其他人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们有部分行为虽然出格,但是却并不会给我们自己和其他人带来伤害,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些体现了我们的个性特征的行为就称不上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是无需去纠正的。

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四个层级

每个人在处理不同情绪状态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或者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还是无,而在于绝对有和绝对无这两种极端状态之间的不同程度。

——Patricia E.Zurita Ona《边缘型人格障碍:针对情绪失调的接纳承诺疗法》

蚯蚓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它没有心脏,只有五个动脉弓。动脉弓是由腹主动脉在咽的部位发出的动脉管,链接着背主动脉和腹大动脉,一般呈弓形,故名动脉弓。蚯蚓的动脉弓呈环状,就像膨大的血管,所以也有称环血管的。蚯蚓就靠着这些环状血管为全身细胞供血。蚯蚓也没有肺部和腮,它是靠皮肤呼吸的。

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蚯蚓对光线、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蚯蚓喜欢在阴暗、潮湿、肥沃的土壤中生活,怕光怕震动,它以土壤上层的落叶、枯草、植物根茎和碎木屑中所含的有机质为食。

蚯蚓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如果土壤中的湿度过大,导致蚯蚓被泡在水中,就会让蚯蚓无法正常呼吸,蚯蚓会从土壤中跑出来,爬到路面上。所以在夏季下雨天,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到蚯蚓。但如果土壤太干燥,蚯蚓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也会威胁到蚯蚓的生命。蚯蚓要求的相对湿度很高,差不多为80%,在干燥的环境蚯蚓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还会从背孔中喷出体腔液维持身体表面的湿度。蚯蚓对温度也很敏感,为了避暑或避寒,它们会根据气温调节在土壤中的深度。

小时候我在家里钓鱼时经常挖蚯蚓,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很了解。蚯蚓有许多种类,钓鱼最常用的是红蚯蚓,红蚯蚓是一种比较温顺的蚯蚓,被挖出来时,会温顺地逃生。但另外有一些蚯蚓就不那么温顺,如果把它们挖出土壤,它们就会暴躁的跳动以进行自我保护,并很快找到安全的环境躲进去。

一切生物都具有应激性,生物的应激反应与其自身的生理结构和外界环境息息相关。不同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当生存环境令生物感到很不舒适时,它们就会想办法摆脱一种生存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人类对环境也存在应激性,而且我们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应激反应高度相似,体现人类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在哺乳动物的面部也能被发现。

情绪是我们在应激状态的自然反应,常见的四种情绪是喜怒哀惧。遭遇同样的事情,有的人的情绪反应强度较大,有的人的情绪反应强度较小。有的人甚至会在应激状态下,处于错乱的精神状态。那些过度的情绪反应就造成了人类的心理与精神疾病。

人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由人的大脑决定。我们的大脑长成什么样,我们的个性特征就是什么样,我们对刺激会有固定的反应模式。通常,普通人的反应模式都是大同小异的,这些反应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他们自己也不会产生严重不适,我们把这类人称为正常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精神正常之人是指对人际关系适应良好,不存在严重的不良情绪的人。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大脑的生理结构偏离正常,或在成长和成年后的人生过程中遭遇过一些不良的事件,导致他们遭遇外界刺激时,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这种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的程度如果不严重,只是导致人出现一些轻微的郁郁寡欢、焦虑、恐惧、烦躁、失眠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可以被本人调整过来,或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变能够自动改善,这些就都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而只是适应不良。医学上将这类现象命名为抑郁发作、惊恐发作、焦虑发作等,这类突然发作的情绪反应并不等同于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这些发作通常都是一过性,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年。

人在适应不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令其他人感到迷惑或恐惧的剧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暴怒如狂、流泪不止、胡言乱语或沉默无言等。这些反常反应很像是精神病症状,但却与真正的精神疾病不同。但一般来说,这类人无须医治或仅需简单医治,他们的情绪反应就可以自动缓解。缓解后,如果周边的人际环境调整到位,或其本人能成功地调节自己的内心,重新回归平静状态,他们都不会再复发。对这类反应,精神科医生不会轻易诊断为某种心理或精神疾病。绝大多数正常人一生中都有可能会出现数次这类反应。

如果某种不良心境,比如说抑郁、焦虑、愤怒、恐慌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并且不能通过自主调节得到缓解。那么这类人就可以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这些患者属于情绪障碍患者,有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和心理咨询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通常这类患者对自己的问题是自知的,他们能够感知到自己的痛苦,有些患者会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还有一些患者,则属于人格障碍患者。人格障碍患者比单纯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更复杂。人格障碍存在以下四个特征:1.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2.行为纯属无意识,没有目的性,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也不具备自制力和自知力;3.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4.可能会导致精神性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以下12种:1.依赖型人格障碍;2.回避型人格障碍;3.强迫型人格障碍;4.抑郁型人格障碍;5.偏执型人格障碍;6.分裂型人格障碍;7.分裂样人格障碍;8.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9.自恋型人格障碍;10.表演型人格障碍;1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2.边缘型人格障碍。

通常一个患者可能不只有一种人格障碍,他们可能会出现多种人格障碍共病的现象,而且大多还存在与情绪障碍共病的现象。人格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一旦人格出现障碍性问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很容易偏离社会正轨,但患者本人不自知,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正常人,指责其周边人不正常。人格障碍有遗传性,一些人格障碍患者的家族成员通常也会存在相同或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格障碍。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就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治疗起来比单纯的抑郁症或焦虑症要复杂,这类患者出现共病抑郁症、焦虑症时,服用相应的药物能够减轻症状,但无法改变其人格特质。要想改变其人格特质,需要心理咨询师对其做长程的治疗。通常这种治疗收效均不明显,所以许多患者对治疗师的依从性很低,治疗容易中断。

第四层才是严重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严重的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类患者需要规范的治疗,当患者病情严重,对身边人造成一定的威胁,自己也有自杀的倾向时,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无论是哪一种心理或精神疾病,都既与患者本人的大脑有关,也与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关。如果患者的家庭氛围较好,患者承担的生活压力较小,家属对患者所患的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知道如何更好地与这类患者相处,减少对这类患者的刺激,那么这些患者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疾病不易发作或即便发作,也容易得到控制。

通常,诱发患者的精神疾病的,正是恶劣的家庭环境和沉重的生活压力。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孤立,不像过去一样有丰富的亲属关系,所以一些小家庭中的成员如果不善于维护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或一些独居者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就特别容易导致某个或某些家庭成员出现精神不堪重负的状态。他们或会一过性的爆发,或会出现长期不能缓解的症状——多数长期的精神病患者是先天性的,或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或二者兼具,但他们症状的轻重也会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缓解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习处理情绪和亲密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成员们共同努力。

一段健康的关系是平衡的,关系双方各有50%的权利和义务。一段失衡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压垮一个人精神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

正常情况下,一段关系能够滋养双方,满足双方对关系的诉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有些人习惯了用精神控制的方法,有些人则习惯了压抑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而且每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惯性,他们在家庭之外的环境中,也容易处于同样的状态。久而久之,那些脆弱的人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最终通过一些歇斯底里的行为将他们的情绪爆发出来。所以,通常一个患者精神疾病的爆发,很容易伴随着一段关系的破坏。

我们要减少精神损害,就要在平时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包容、理解和接纳,并且尽量使每段关系都处于平的状态。不要过度迁就某个擅长精神控制的家庭成员(这会导致他们的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也不要过度的去掠夺某个软弱的家庭成员,造成关系的不平衡。

长久的不平衡,多数会在最后时刻导致精神疾病爆发伴随关系破裂。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应规范的治疗,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特别严重者是不能居家生活的,需要送到精神病院,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照料。

一些重大的不幸事件,常常会导致一些继发性的精神疾病。比如罹患癌症者,容易出现继发性抑郁症(这要与本身就有抑郁症,然后共病癌症的患者区分开)。遭遇车祸、地震、火灾者,容易出现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等。对这类患者,家人要多些理解、关怀和爱护,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应带他们到精神科就诊。

释放悲伤,快速从消极情绪中爬出来

人生注定了要遭遇许多不幸,尤其到了中年更是如此。今年不但我遭遇了系列的生离死别之痛,我身边的两个发小也正在遭遇类似的厄运。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的妈妈得了肝癌,另一个初中同学的姐姐刚刚因为脑膜瘤做了手术,至今他的姐姐还在ICU病房中。这两个同学都是我初中时关系很好的同学,他们也都为自己亲人的疾病向我求助,此时此刻,他们也在遭遇消极情绪的折磨。

这是我们中年人不得不面临的现实困境,年轻时我们的亲人们身体健康,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那时候,悲伤、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与我们关联不大。但是到了中年,亲人罹患重病的不幸,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到。人人都逃不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爱别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的痛,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死亡的,当厄运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悲伤不可避免地就要袭击我们。抑郁这个词,最初就是用来形容人在遭遇丧亲之痛时的心境的。

如果在此时,我们还遭遇事业、家庭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危机,我们就很容易因为这些不幸带来的负面情绪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深坑之中。当此之时,我们要把自己的悲伤及时释放出来,不要硬撑着。我们可以和我们最亲密的人在一起,向他们倾诉。在他们面前以任何形式释放我们的悲伤,接受他们的安慰,不用假装坚强。

人是需要亲密关系的,在悲伤时,亲密关系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伴侣遭遇了很难忍受的痛苦,我们也要和他们站在一起,陪伴他们,帮助他们释放他们的悲伤。假如我们没有这样的伴侣,我们就要找我们最好的亲友,和他们在一起,释放我们的悲伤,把我们的苦水倒出来。

当此之时,我们也要减轻自己的负担。请求减少工作和家务的数量,让自己有时间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情绪若不能及时释放出来,积累的时间久了,如果再叠加劳累,就很容易导致我们身心崩溃崩溃,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深坑之中,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我们猝死。

我们要允许自己有个短暂的“罢工状态”,抑郁其实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我们承受不了太多的打击的时候,我们便会陷入短暂的抑郁状态(这和抑郁症不是一回事,短暂的抑郁发作是每个正常人一辈子都会经历几次的,只有超过一年不能缓解的抑郁才算抑郁症),我们的身心都在“罢工”,因为我们需要休息以积蓄能量,重新站起来。

我的微信好友常年接近5000人(所以不得不经常删除一些人以便近期有需求者添加),其中约有400-600人存在适应不良、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或精神障碍等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我经常要与一群不快乐的人打交道,很容易被困扰。

这些年我渐渐地掌握了一套快速舒缓情绪的办法,每次遭遇重大打击(比如亲人生重病或亡故)的时候,我会自己“罢工”,削减工作量,出去运动或短程旅游,去人多热闹的地方,让自己被大家快乐的气氛感染一下,逼着自己看自己喜欢看的喜剧电影。这对改善心情很有帮助。

和我没有亲近关系的病人的遭遇也能引起我的情绪反应,但实话实说,这种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是不如自己亲友患病或死亡给我带来的情绪反应那么严重的。如果有时在工作中遭遇不良情绪,我不会逼着自己工作,而是立即放下工作,到外面去走走,吹吹新鲜的空气,看看外面的风景,把情绪释完再回到工作中来。

当我们的亲人遭遇重大困难,我们处理自己的情绪反应时,我们首先要消除自己对亲人的内疚心理,不要觉得快速脱离悲伤是对他们的一种背叛。实际上,我们只有快速脱离悲伤了,才能更好的帮助那些正陷在困难中的亲人。

如果我们遭遇丧亡事件,我们要想到,我们过世的亲人是非常不希望我们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的。他们希望我们快速从痛苦中走出来,把自己生活过好,并替他们照顾他们牵挂着的其他亲人。所以处理情绪不是不爱我们的亲友,不是我们薄情寡义,而是我们作为成年人,需要快速忘记悲伤,尽职尽责地照顾其他亲人。承担主要的养育和照顾家人责任的成年人,没有资格过久地沉溺在悲伤、抑郁和焦虑的状态之中,我们要迅速把自己从各种痛苦中拔出来,因为我们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过去我也容易因为对病人产生同情而产生不良情绪,但是现在我通过快速释放情绪的方法,渐渐地不再容易因为别人的不幸而有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反应。病人们确实需要我们的同情,但更需要我们冷静地帮他们分析病情,查找文献,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医生学会快速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技巧,不是对病人不同情,而是真正的更好地为病人负责。我们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给他人带来健康。

我前段时间测试了一下自己的大五人格,在情绪处理能力方面得分非常理想,我属于低神经质性(神经质性得分1.7分,满分10分)人格类型,这个得分显示我沉着冷静,不容易惊慌失措,情绪化很少,很容易平静。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力非常好,无论是遇到了什么样的情绪状态,都能快速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排解,并且能冷静的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知道下次规避类似情绪的方法。能主导自己的情绪,也能帮助他人平复他们的情绪。这与我多年来的职业历练有关系。

当我有情绪反应时,我不会回避,不会把自己的情绪藏起来,而是向外界暴露我的情绪——当然,我不会以极端的方式去给自己的亲友施加压力,我会让他们知道我处在一种难受的状态,需要他们的帮助,需要他们做些什么来避免让我陷入更痛苦的状态之中。与此同时,我自己会迅速通过运动和娱乐来给自己带来一些欢愉的体验。这样负面情绪就能很快被降级,正面情绪会重新回来。

适度运动和休息相结合可减轻压力,幸福能疗愈痛苦,快乐能疗愈悲伤,岁月静好的生活能疗愈动荡不安的心,任何形式的关爱都能安慰一颗受伤的心。生而为人,我们有权趋吉避凶,有权也有义务在痛苦的时刻开展自救和得到拯救。平时我们为我们的亲友提供各种帮助,在我们痛苦的时刻,接受他们的照顾和安慰并非一件丢人的事情。人本就应该生活在群体之中,我们有时需要得到我们的亲友的安慰和照顾,不必因此而觉得内疚或羞愧。

总之,我们可以难过,但不要让难过的时间持续太久,更不要被难过摧毁。每个人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平时一定要根据自己个人的习惯,训练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释放情绪的方法来。也需要维护好我们的重要关系,平时要积极付出,在关键时刻,这些重要关系对我们真的有很大的作用。

喜怒无常的边缘型人格

在各种人格障碍患者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目前学界研究最多的一种,这是因为这种人格障碍对人的生命的影响最大。边缘型人格的自杀率是正常人的400倍,在所有的精神类疾病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杀率排名第一,约10%的成年边缘型人格者有自杀行为,约33%的自杀的年轻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约20%的精神病入院者有边缘型人格障碍(高于重型抑郁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以下几大特征:1.对被抛弃有强烈恐惧,这种恐惧既包含真实情况下被抛弃,也包括想象中的被抛弃;2.有不堪回首的感情史,往往包括极端的行为与态度;3.缺乏自我;4.包含两种及以上的冲动行为和自毁行为(如物质滥用、自残、饮食紊乱、性滥交、危险驾驶等);5.自杀倾向大;6.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情绪化过于强烈、频繁;7.持续的空虚感;8.强烈的、不可控制的怒气;9.持续的疏离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病因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6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家族中存在其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或者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边缘型人格者通常天生的比一般人更敏感,他们对外界的反应很敏锐——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都远超正常强度,他们对威胁到他们的事实的认知脱离实际,把危险夸大了许多,这导致他们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状态。

许多边缘型人格者在儿时都有被虐待、被遗弃或被疏离的抚养史,他们或者有被送养的历史,或者有被亲近人士虐待的历史,或有被性侵的历史,或有被疏离或溺爱的历史。他们的父母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家庭环境不好,父母离异或经常吵架或父母双方中有某一方经常暴怒,在家里大喊大叫。

边缘型人格者的基本模型是一个曾经遭受过虐待的婴儿,被置于一个充满恶意的世界中。患者心智发育受滞,性格分裂成多面,在发病状态下,他们的心智就像一个2-4岁的婴儿。大多数时候,边缘型人格者都像一个无人照料的2-4岁的婴儿一样,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激烈的情绪,但却无人安抚他们。

所以他们经常处于焦虑、抑郁、恐惧状态,他们也会像2-4岁的婴儿一样,通过愤怒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有的边缘型人格者会对自己亲近的人百般挑剔,经常勃然大怒。有的则把矛头指向自己,通过自残、暴饮暴食、危险驾驶、成瘾行为、性滥交或自杀来缓解自己难受的情绪。但通常这种缓解只能带来短暂的舒缓,他们很快便又进入到空虚、无价值感之中。

与此同时,边缘型人格者在正常状态下,又对身边的人极好,他们能敏锐地觉察到身边人的需求,他们乐于满足其他人的需求,这会让边缘型人格者短暂的体会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在边缘型人格者的家人、朋友或者伴侣眼中,这些患者正常情况下就像天使一样可爱。只是这种好通常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某个细节触发了边缘型人格者的扳机,他们立即就会切换到另一种模式,对那些与自己亲近的人憎恶至极,甚至会用最刻薄的话去贬低和讽刺他们。

如果仔细去分析,通常,这些扣动边缘型人格者的扳机事件往往都是那些让边缘型人格者感知到了自己有被否定、被抛弃、被指责、被评判的危险的事情。因为边缘型人格者在最需要抚养者肯定他们并用爱滋养他们的年龄(2-4岁)缺乏合适的照料,甚至遭受身体、精神上的虐待,这导致他们终生都很难认可和接纳自己。

因此,他们也很难真正的接纳和认可其他人,他们很难处理好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他们经常对爱他们的人大吼大叫,指责他们,贬低他们。这看起来就像是他们在驱赶这些亲近的人离开他们,但实际上,他们是因为恐惧亲近之人离开他们,才做出这些反应。如果亲近之人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真的离开了他们,他们可能就会把威胁行为升级到自残和自杀。

如果亲近之人懂得他们的心理,在这种时候,明确表明自己认同他们的情绪,并表示自己不会离开他们,边缘型人格者会自己慢慢地从这种情绪中平静下来。反之,如果他们身边的人也处于激动的状态,与边缘型人格者争辩是非,那么边缘型人格者就很容易情绪越来越激烈。

实际上这些行为都是边缘型人格者自己极力想避免的行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恐惧自己出现这些行为,但是他们的大脑完全不受他们的控制,一旦他们的大脑被婴儿期的自己劫持了,他们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边缘型人格者对他人的认知是分裂的,他们如何看待他人,全取决于他们当下的情绪。如果当下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的,他们就会觉得身边的那个人是最好的。如果他们当下的情绪是痛苦的,他们就会觉得身边的那个人很糟糕。

他们对人的看法非黑即白,他们对恋人和治疗师的期待不切实际,他们理想的恋人或治疗师要达到的标准极高,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那样的人。边缘型人格者又被称为咨询师杀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在觉察到身边的恋人、亲人、朋友或治疗他们的治疗师身上存在某个他们不能接受的缺点后,对他们的印象就会大为改观,不再把他们当做自己理想中的拯救者,而是憎恶他们,并且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愤怒和厌恶之情,用尖酸刻薄的话伤害他们。

所以边缘型人格者的恋爱和婚姻最后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他们也是依从度很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很难相信治疗者,经常脱落(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术语,形容患者不再找正在给他们治疗的咨询师),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精神受创的感受,让他们想象的被抛弃一再变成事实。

约一半以上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只能靠家人或伴侣支撑他们,但这些边缘型患者往往给人的感受是忘恩负义的。他们肆无忌惮的攻击他们的家人或伴侣,最后导致家人和伴侣也会离他们而去,虽然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但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去促成这些事情的发生。

如果我们家中有一个这样的患者,就需要我们以极大的耐心去爱、宽容并接纳他们。一个情绪稳定、安全感高、理解他人的能力很强的人,可以帮助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友稳定自己。但要把边缘型人格者拯救出来,还需要疗程很长的专业治疗。通常这种治疗需要1年以上,大多数患者需要治疗4-6年,有一些甚至需要终生治疗。

目前对边缘型人格患者确有疗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辩证行为疗法(DBT)、接纳承诺行动疗法(ACT)以及图式治疗,三者结合,治疗效果最好。图式治疗是脱落率最低的治疗,容易被患者接受和坚持。但目前能诊断并对患者开展治疗的精神科医师并不多,大多数的医生都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患者和患者家属需要积极自学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摆脱疾病。

同时,患者家属应充分地理解和同情患者,患者的所有伤害性很大的行为都是他们自己极力想控制,但是却控制不住的行为。在他们病情发作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被儿时的自我劫持着,所以有人形容这些患者为“成人的躯壳包裹着的婴儿”。一再在人际关系上受创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但也有可能会激发患者的自我拯救意愿。

亲密关系既是边缘型人格患者的毒药,又是他们的解药。当患者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遭到威胁时,有些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下定决心纠正自己的问题。从此他们开始走上了自我疗愈之路,尽管由于他们的疾病,他们在自我疗愈的路上走得可能会很缓慢,但他们却很有希望得救。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在成年早期症状初现端倪——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友情和恋情往往无法持久,但这时的他们还不至于特别痛苦。在生活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破坏的事情一再发生后,他们的痛苦会逐渐加深。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和康复,所以部分接受治疗的四十岁后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会大幅度缓解。

以下书籍可供边缘型人格患者及其家人参考:

《边缘型人格障碍》(作者Randi Kreger)、《与内心的恐惧对话》(作者PAUL T.MASON)、《边缘型人格障碍生存指南——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处》(作者Alexander L.Chapman,Ph.D & Kim L. Gratz Ph.D)、《辩证行为疗法》(作者Mashew McKay等)、《亲密的陌生人:我们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相处》(作者莎莉.曼宁)、《边缘型人格障碍:针对情绪失调的接纳承诺疗法》(作者帕特丽夏.E.苏里塔.奥纳)、《图式治疗实践指南》(作者杰弗里.E.杨等)、《人格障碍的行为认知疗法》(作者Aaron T.Beck等)。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我出生在一个竹林很多的地区,平生都喜欢竹林,也喜欢苏轼的这首词。北京城竹林最多的公园要数紫竹院公园,公园的名字中就带有竹字。我家就在紫竹院公园附近,步行到紫竹院公园也不过十几分钟。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去紫竹院公园散步,有时会带上一本书,在公园里找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在那里看上半天书。

紫竹院公园是北京城最大的免费公园,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歌舞团”,一些退休的老人或不用工作的中年人组建成各种各样的合唱团、乐队和舞蹈队,各自“割据”公园的一角,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也有一些小年轻会在周末到这里来跳恰恰舞和街舞。

毕竟是在首都,所以这些业余的歌舞队的水平很不错。我也在其他城市的公园里欣赏过民间歌舞,但水平真的没法跟紫竹院公园里的民间歌舞相媲美。我喜欢这里欢乐的气氛,在公园里散步时,我偶尔会驻足一会儿,欣赏一下这些歌舞高手们表演的节目。

一般在公园里表演节目的人都很有亲和力,偶尔我会和他们攀谈几句,表达自己对他们才艺的羡慕之情,通常这样的表达总会让人喜欢。毕竟,无论人有无虚荣心,被人夸奖和赞美都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这种互动会让我觉得人间很美好,平凡市民的生活很滋润,这也能让我忘记悲伤和烦恼。

我生活的中心已经渐渐地不再是故乡,而是北京城由香山、紫竹院公园、国家图书馆以及我家组成的一个“圈”。这个“圈”既有美好的自然景观、怡人的田园,又有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化,它很适合我这样的人。我渐渐地被这里的生活驯化了,这个生活圈经常发生治愈我自己的奇迹。每当我在公园漫步,欣赏众生的美好,和去图书馆读书,去香山脚下种菜的时候,我内心中的波澜就能逐渐平复下来。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亲友生离死别,要经历爱别离。美国精神病学家赛姆拉德常教导他的学生们说,人类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爱与失去,许多精神创伤都是因此而产生。但时间和生活也总能疗愈我们,周边人的快乐能够极大的感染我们。看到他们载歌载舞,享受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我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些快乐的人。他们谁不曾经历过生离死别呢?但他们仍然能笑对生活。

生而为人,爱别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一个生命体,经历了爱别离后,我们还是要抱着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把余生过得更美好,不给此生留下遗憾。

人终有一死或一别,今天离开的是别人,不久离开的就会是我们自己。活着时就好好地活着,快乐地享受每一天,好好地爱那些仍然留在我身边的人,与他们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瞬间。这些美好的瞬间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爱与爱好总是能让我们过得幸福和快乐。

也许是离开了老家那个环境,也许是我经历的生离死别太多了,心中渐渐磨出了老茧,如今抗打击能力强了许多。所以回京后的第三天,我又能轻松自如地应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能和别人一起去感受生命的快乐,不再被前几天的痛苦所折磨。

见惯了生老病死,自然而然,也就能体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种豁达的心境了。人这一生,悲与喜总是会交融在一起。到最后,分不清当下是悲还是喜,也不必分清,让一切保持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状态就好。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候,就不要去说清和道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