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典名方

治疗溃疡不能收口的“内托生肌散”

“内托生肌散”出自清末民初的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生黄芪4两(120g),甘草2两(60g),生明乳香1两5钱(45g),生明没药1两5钱(45g),生杭白芍2两(60g),天花粉3两(90g),丹参1两5钱(45g)组成。

将以上药共同研成细末,每次取3钱(9g),用开水调服,每日三次。如果服用散剂感到困难,可将以上药做成丸药,每次服用等量的丸药,也可以改成汤方服用。成人汤方用量如下:生黄芪24g,生甘草12g,生乳香9g,生没药9g,生白芍12g,天花粉18g,丹参9g。

本方有补气托里,活血生肌的作用,主治瘰疬疮疡破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或其疮数年不愈,外边疮口虽小,里面溃疡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

内托生肌散遵循的是中医外科常用的托法与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的原则组建而成的处方。方中的生黄芪用量尤其大,生黄芪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是中医外科托法最常用的一味药物。如病人溃疡严重,汤方中生黄芪的用量甚至可以更大一些,用至60-120g均可,其效果更为迅速。

乳香、没药、丹参均为活血消肿药,疮疡溃后,必有瘀血,所以用乳香、没药、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消除坏血生新血。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它不但有活血作用,也有补血作用。白芍滋阴补血,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溃疡日久,阴血亏虚,用这二味,既可滋阴清热,又可消肿排脓,正所宜也。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有解毒之功。所以这个方子组合得当。

内托生肌散可以治疗各种溃疡,如糖尿病足、化疗引起的溃疡以及卧床日久的病人所生的褥疮等。治疗褥疮时,可以同时配合外用的褥疮膏一起使用,疗效更佳。本方也可以试用于淋巴瘤、乳腺癌等癌肿破溃者,但应与其他抗肿瘤药同用。

治疗便血的槐黄丸和治尿血的槐金丸

槐黄丸出自《古今医鉴》,由黄连4两(120g,酒炒),槐花4两(120g,炒)组成。制法为将以上两味药,用猪大肠,长约一尺(约33cm),入药在内。再用线扎住猪肠两端,加水同煮,煮至猪大肠烂熟。然后从猪大肠中取出药物,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晒干或烘干。

每次服用80丸,空腹用米汤送服,每日2次。槐黄丸有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疗肠风、脏毒、便血、痔漏等疾病。

槐金丸出自《圣济总录》,由槐花(炒)、郁金各等份组成。制法为将上药研为散或制丸,每次服用2钱(6g),煎木通汤送服,不拘时候。槐金丸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尿血。

这两个丸药方剂,均有槐花。槐花是槐树上开的花,槐花的花蕾又叫槐米,二者均能入药。传统中医认为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以及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槐花止血力度较强,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并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炎、解痉、抗溃疡、抗辐射、缓泻等作用。

槐黄丸中用槐花与黄连搭配,黄连中所含的黄连素(小檗碱)是治疗肠炎腹泻的常用药物。黄连素除了能治疗肠炎,也有抗病毒、降压、抗心律失常、抗溃疡、保肝利胆、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中医认为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将之用于湿热痞满、上吐下泻、黄疸、高热神昏等疾病的治疗。

槐花与黄连搭配,对肠道疾病引起的肠道发炎和出血有一定的疗效。而用猪大肠煮黄连和槐花,是因为中医有以形补形的说法。便血一般是由肠道疾病引起,多数情况是痔疮引起的,也有的是肠道肿瘤引起的。所以用猪大肠煮制而成的药,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槐金丸中的郁金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等出血症。槐花和郁金合用,对尿血有效,也就不足为奇。这类尿血多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槐金丸治疗此类尿血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此外,临床上还发现,用槐花与黄芩合用,可以治疗高血压。用槐花和黄芩各等份泡茶(以茶的味道较为适中为度),对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的“丁萸理中汤”

丁萸理中汤出自《医宗金鉴》,由丁香2钱(6g),吴茱萸1钱(3g),党参5钱(15g),炒白术3钱(10g),干姜2钱(6g),炙甘草2钱(6g),水煎服。

本方有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中焦虚寒之呕吐,症见食后良久方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伴食少,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四肢不温,腹痛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指纹淡。

现代常用之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胰腺炎、胆囊炎等证属中焦虚寒、胃气失和者。

如患者阳虚较甚,症见呕吐清水、四肢不温较著者,加附子、高良姜、肉桂以温阳祛寒;如患者有大便溏稀现象,可以将本方与四神丸合用,加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等;脾虚气弱者,加黄芪、人参、淮山药、白扁豆等以补气健脾;里湿较甚,见水样便者,加扁豆、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或以健脾渗湿止泻。消化性溃疡见呕吐、泛酸、反流等,可加乌贼骨、白芨、瓦楞子、柿蒂、旋复花、代赭石等。

本方也可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素来胃虚寒,化疗后出现呕吐不止的症状。一般这类患者都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长期有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慢性疾病。某些抗肿瘤中药如蟾酥等,也会引起这类反应,患者在出现症状时,亦可用此方缓解。

《外科正宗》中治疗淋巴结肿大的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汤出自明代医生陈实功的著作《外科正宗》,其组成为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黄芩、栀子、天花粉、防风、牛蒡子、连翘、甘草各1钱(3g)组成,用法为水煎服。

本方有疏风活血、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肝、胆、三焦风热所致的鬓痈、胁痈等初起未成脓者,症见局部红肿热痛,口苦胁痛,头晕目眩,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现代常将其用于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等症属肝、胆、三焦风热证者。本方具有保肝、利胆、抗菌、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本方可用作淋巴瘤治疗的基本方之一,如果淋巴瘤患者出现红肿热痛,口苦胁痛,头晕目眩,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症状,可以本方为基础方,各药用量均加大至10g,另外加三棱10g,莪术10g,并加有清热解毒和抗癌消肿的仙鹤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夏枯草等各10-30g。另外配合小金丸和西黄丸等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如果患者还有其他症状,如头晕目眩,则加钩藤、天麻等同用。

本方是由四物汤和半张小柴胡汤组合,然后加味防风、牛蒡子、连翘等疏散风热,消肿散结药而成。所以本方的组方原理为补血活血、和解少阳、疏风散热、消肿散结,中医认为淋巴结肿大系少阳证,故需要用柴胡汤的思路。既然出现了成型的肿块或结核,则其存在血瘀的问题,就应配合活血化瘀的思路同治。所以这个组方就是以小柴胡和四物汤为基础组合而成的。

连翘和牛蒡子都是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消痈散结的中药,这两个药也是抗肿瘤的常用药。只是单独用这个方子抗肿瘤,其效果有限。我们要用它来组方治疗肿瘤,必定要加大力度。

治疗阳虚自汗的实表散

“实表散”出自《医略六书》,该方组成为附子(炒)1两5钱(45g),当归3两(90g),五味子1两5钱(45g),浮小麦9钱(27g)。以上药为散,用大枣汤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现多改为汤方治疗,成人一剂药的用量为:附子9g,当归10g,五味子9g,浮小麦6g,大枣5枚,水煎服,日二次。

本方有扶阳止汗的功效,主治阳虚自汗,脉细者。本方中附子扶阳助火,当归补血活血,五味子敛汗固表,浮小麦是中医止汗常用药。诸药合用,共成扶阳止汗之功。

阳虚自汗,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出冷汗,患者手脚冰凉,畏寒,但是还是虚汗不止,小便清长。这种病在西医没有对应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却有对症处理的方案。此病常见于身体虚弱的慢性病患者,有些癌症患者在手术和放化疗后会出现这种症状。笔者曾经在临床中遇到过这样的患者,此类患者用玉屏风颗粒或桂枝汤,效果并不显著,用此方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