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染后汗出不止的“清热固表汤”

《温病刍言》中有一张名为“清热固表汤”的方剂,该方由:生石膏1两(30g),地骨皮4钱(12g),浮小麦1两(30g),糯稻根1两(30g),知母3钱(9g)组成。用时以500ml水先煎生石膏约半小时,再加入其他四味药,一起共煎,武火煎开后,再文火煎15分钟左右即可。可煎两次,混合在一起,分2-3次,于饭后服用。

本方有清热固表的功效,主治内热而表不和,以致自汗、盗汗。这种自汗和盗汗常出现于感染后,患者在感染后经治疗,虽然主要症状消失,但是仍然存在自汗和盗汗的现象。中医认为这是温病愈后,患者里热仍未清,所以还会出现气分壮热,以至于汗出难止的症状。

本方中的生石膏、知母均为清气分之热的药,地骨皮退虚热,此三味药发挥清里热、退虚热的作用。地骨皮又有治疗骨蒸盗汗的功效,糯稻根和浮小麦的主要功效为止汗。如此组合用药,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

2023年入秋后,出现过多轮感染。感染后许多患者虽然不再发烧,甚至也不再咳嗽,但是还会有自汗和盗汗的症状,这是感染后遗症。对此症状,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可尝试用本方治疗。

从谷歌华人工程师杀妻案看人格障碍问题

最近几天,一则新闻惊动了华人圈。一对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最后双双在google公司任工程师的年轻的华人夫妻之间发生了人伦惨剧。丈夫陈某将妻子于某殴打致死后,被美国警方逮捕。

陈某和于某在清华读本科时是同学,两人均出生于1996年,陈某高中毕业于成都某著名高中,于某高考是其所在地区的高考状元,都是天之骄子。两人恋爱结婚后,都在旧金山湾区就业,并共同在旧金山湾区买了一栋房子。

但是二人婚后相处得并不融洽,这段婚姻关系中存在情感控制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所以女方要求离婚,男方一怒之下,将女方殴打致死。知情者爆料,男女双方可能都存在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夫妻日常生活中不擅长沟通,不能互相体谅,以至于最后酿成惨剧。

但二人与其他人相处时,给人的印象却是很好的,二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很出色,唯独在亲密关系中展现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面。在亲密关系中情绪不稳定、恐惧失去、易怒、攻击性强,这些关键词都与人格障碍息息相关。

低功能的人格障碍患者在与任何人相处时,都展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他们或高度回避,或攻击性强,他们就像行走的炸弹一样,随时爆炸。一些高功能的人格障碍患者在与外人相处时表现良好,但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却存在各种问题,这令他们的配偶或子女非常痛苦。通常,当他们的亲人向他们的朋友倾诉他们是如何伤害家人时,他们的朋友都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在外的表现太好,以至于他们的朋友会怀疑他们的亲人在诽谤他们。

任何人在生活中习惯性伤害他人,甚至发展到杀人这一步,都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即便他们平时隐藏得再深,他们本质上也还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者从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人格者,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感知他人的痛苦,在暴怒或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他们缺乏同理心,会不惜疯狂的采用暴力手段(语言暴力、冷暴力或肢体暴力)伤害他人。

但在他们暴怒的情绪平息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他们对自己处于冲动状态时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内疚和自责,有些人会自我攻击,甚至自残或自杀。但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愧疚,甚至会有快感,这就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那些连环杀人案的罪犯就是如此。

实际上,这种导致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格特质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我们统称之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种类有很多,目前有12大类的人格障碍,许多患者存在多种人格障碍共病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人格障碍与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恐惧等)共病的现象。

许多人格障碍患者及其家人不知道他们患病,他们通常会因为人格障碍诱发的躯体性症状(最典型的是头痛、胃痛、心绞痛等)到综合性医院就诊,所以据统计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有约30%的就诊者存在这类问题,但一半以上的这类患者不能被医生识别出来,因为大多数非精神科医生不具备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所以会发生误诊。

罹患人格障碍者通常都处于一种不自知的状态,他们普遍的人际关系较差,在与外界接触或与亲人相处时冲突频频。但他们却往往认为问题出在别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在他们自己看来有问题的是别人,他们是被伤害和被辜负的对象。人格障碍患者敏感多疑,包容性差,他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疏忽都会被他们无限放大,被认为是对他们自己的轻慢或侮辱,进而诱发他们系列不适宜的情绪反应。

人格障碍是一种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的精神问题,患者的行为方式明显的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患者受情绪支配,其行为没有目的性,部分患者在发作后甚至对自己在发作时的行为失去记忆。患者对自己的问题不自知,而且患者的自制力很差,每次与他人发生冲突时,都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行为而非理性行为。即便患者非常明白自己的情绪化反应很不对,但当其处于发病状态时,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有些患者会形容自己发作时就像疯了一样,“八匹马都拉不回自己”,清醒时则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通常,我们只是觉得这些患者性格古怪或脾气不好,不太能意识到他们是处于疾病状态。而患者本人一旦被人认为是患有人格障碍类疾病时,也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和病耻感。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的婚恋关系和家庭关系都会高度紧张,人格障碍患者的离婚率普遍很高,情杀大都由人格障碍患者引起。

随着精神医学和脑科学越来越发达,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人之所以会存在某种人格障碍问题,是因为其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那些与人频频发生冲突的“脾气差”的人存在生理性或病理性问题,而非他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他们的许多行为也并非有意识的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而仅仅只是一种完全不可控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反应,是一种他们无法主宰的本能反应。

要想矫正他们的行为模式,需要精神科的专业治疗而非道德教育。伴侣的理解、宽容和关爱能使部分人格障碍患者痊愈,不过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些患者实际上非常需要他们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有家庭成员理解和支持的患者更易康复。只不过人格障碍本身是一种伤害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格障碍患者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病情越来越严重。

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的某些区域受到了损伤,他们的杏仁核通常比正常人更活跃,前额叶则功能不发达,这导致他们管控情绪的能力很差。他们大脑里的某些神经递质与正常人不一样,这导致他们无法正常的处理自己面临的各种生活压力,他们经常处在一种不良的压迫性情绪之中,很痛苦。

攻击性强的人一般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者多种人格障碍共病问题,这些人容易被激惹,暴怒时漠视他人的感受,因为他们在发病时,不具有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在那样的时刻,他们表现得冷漠无情,极有攻击性。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这些患者在母胎中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生活状态,他们通常在子宫内就不能像正常胎儿一样,吸收到充足的营养。这些患者在胎儿期因为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所以他们在那时候就感到周边的环境是很不友好也很不安全的。

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安全感的缺乏是因为童年缺爱所致的观点可能存在问题,缺乏安全感的问题要提前到胎儿期,缺乏安全感的人在胎儿期比正常胎儿更容易处在生存危机之中,这导致他们从那时候开始就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甚至可能从受精卵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这个受精卵将来会成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人格障碍之所以普遍存在家族遗传性,是因为存在基因缺陷问题。

这些最新的研究颠覆了过去的一些认为这类患者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在童年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的观点,这让人们意识到这类人格特质可能更多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成长环境只是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而已。实际上,大量的研究显示,许多边缘型人格和反社会型人格者童年期得到了足够的关爱,他们的敏感和攻击性强,可能与童年创伤无关,而只是基因缺陷所致。

一项对暴食症(许多边缘型人格者和抑郁症患者有暴食症)的研究显示,暴食症患者大多存在早产或出生时体重较轻的问题,这些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状况可能不太好,无法给胎儿提供足够的葡萄糖。他们和他们的胎儿的催产素水平也较低,这导致胎儿难以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胎儿生产是一个母亲和胎儿协作完成的过程,难产儿或早产儿在人生的一开始就存在很难与自己母亲合作的问题,他们在未来也很难与自己的亲密伴侣合作。

催产素是一种爱的催化剂,它能链接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之间更有亲密感。催产素水平高者更具有爱他人的能力,催产素水平低下者则更易与人处于一种疏离或紧张状态,他们在婚恋中很难像正常人一样持久而稳定的去信任和依赖他们的伴侣。

所以人格障碍患者普遍的存在婚恋问题,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在恋爱时会频繁地把自己的伴侣推开,经常想结束自己的婚恋关系。因为人格障碍会诱发融合焦虑与分离焦虑,人格障碍患者既想与人建立亲近的关系,一旦建立了亲近的关系后,又经常不知所措,会频繁地与亲密对象冲突或无缘无故地就会对亲密关系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

随着现代精神医学的发达,我们人类对精神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也能认识到人格障碍是一种生理性疾病,需要治疗,而非单纯的性格不好或道德修养低下。精神医学界一直在探索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帮助人格障碍患者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但社会大众对这个群体仍然缺乏了解。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与人格障碍患者相处,也缺乏对这个群体的理解、关注和同情,最终导致大量类似悲剧的发生。

回到本案例来说,从陈某的诸多表现来看,陈某可能是一个高功能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共病者,这类患者非常容易被激惹。如果于某掌握相关的知识,知道如何避免激惹陈某,如何更好的与陈某沟通,并且带其及时就医,得到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性帮助,那么这场悲剧本可避免。

但因为社会大众对人格障碍普遍处于无知状态,即便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也对人格障碍问题近乎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罹患人格障碍,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是人格障碍患者,所以两个高智商的“天之骄子”的人生亦不免要以悲剧收场。倘若他们接受过相关的科普教育,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学习精神医学的相关知识不但可以让我们内心更平和,也能帮我们更好地理顺自己的人生。

兰博是一只自在惬意的猫

去年五一,儿子突然提出要买只猫,于是我们就在紫竹桥脚下的一个花鸟虫鱼市场里给他买了一只金渐层——那是儿子在市场里第一眼就看中的一只幼猫,它憨态可掬,儿子抱了抱它,逗了它玩了一会儿,就爱不释手。此后我们逛了好几家店,让儿子再仔细选选,他都念念不忘这只猫,不肯再做其他选择。于是我们顺着孩子的心意,买下了它。

因为是在五一买的,所以儿子提议就用劳动节的英文来给它取名,叫它labour。这个单词的发音和兰博有点像,兰博是电影《第一滴血》的主人公,演他的是著名动作巨星史泰龙。《第一滴血》是我此生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我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在村礼堂看电影,放映的就是《第一滴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兰博以及史泰龙的记忆都很深刻。我于是建议干脆把猫叫兰博,此后便这么叫开了。

史泰龙扮演的兰博是一个退伍军人,一名一个人可以干翻一支部队的铁骨铮铮的硬汉,但是我们家的这只猫咪却是一只很憨很萌的小猫咪。把这二者关联在一起,本身就很有幽默感。但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此,一切无伤大雅的荒唐都能给人带来很多快乐。

在兰博之前,我养过狗,但是从来没有养过猫。假如不是我儿子想买猫,我想我到现在还不会养猫。没有养猫之前,我是不知道猫这种宠物是多么有趣的。儿子知道我喜欢狗,所以在宠物市场决定买宠物时,他说老爹可能更喜欢狗,要不我们就买只狗吧。这孩子懂事得很,他会考虑家里其他成员的感受。但是我更希望满足他的心愿,所以最后如他所愿买了他喜欢的猫。

刚把兰博带回家的时候,兰博胆小得很,总喜欢钻进床底躲着,身上还有点猫藓,这猫藓还传染给我儿子了,让他身上也有了一块。卖猫的说是应激反应导致的猫藓,但我事后回忆,其实是我们买猫的时候没有经验,没有发现兰博在宠物市场时,耳朵上就有块猫藓。不过既买之,则安之,一切都是缘分,我们相信是上苍安排我们与兰博结缘,养了兰博,就要好好地给他治疗它的猫藓。治疗也不复杂,用了半个月左右外用的药和内服的药,兰博身上的猫藓就都消失了。我儿子身上的猫藓在用了几天的金达克宁后,也好了。

养了一两周后,兰博就开始和我们混熟了,不再老往床底下钻,而是爱和我们玩。宠物猫真是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生物之一,吃喝不愁,困了就到处睡觉。家里的各种它感兴趣的东西都能被它当做玩具玩,一个塑料袋,一个瓶盖子,一个西瓜,它都能玩得很开心,我们看着它玩也会觉得很有趣。当然它最喜欢的玩伴还是主人,只要主人愿意逗它玩,它可以和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不知疲倦。

一个月后,兰博开始明显地表现出了对我的依赖和信任。原因无他,我在家里呆的时间最长,喂它猫粮和水,给它铲猫屎,给它洗澡这种活儿基本上都是我干的。我在看书或工作时,它会跑到我身边,趴在我的桌子上或腿上睡觉。我打字把键盘打得啪啪响的时候,它会跑过来和我一起挠键盘。它还会经常地扒拉我的裤腿,向我表达它的各种各样的需求:要食物、要水或要求陪伴。我心情不好时,去抚摸它,它会乖乖地陪伴着我,这种陪伴真的足以疗愈一切。

养猫和养小孩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但养猫比养孩子省钱多了。兰博一个月的开销也就二三百块,我买的很一般的猫砂和猫粮,就足以应付这小家伙了,它也不挑。除了刚养的第一个月,它得过猫藓和感冒过一次之外,其他时间兰博都非常健康,再无任何疾病,所以也无需为它花钱治病。

现在兰博已经成了我们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了,儿子的表妹垂涎这只猫,想把兰博抱走。一向大度的儿子断然拒绝了,说了句:“抢猫,亏她想得出!可真有意思,不给!”这是我见过这孩子拒绝人最干脆的一次,他以往总是很大度随和,只要弟弟妹妹们有要求,什么玩具都可以让给弟弟妹妹们。

兰博显然也已经把我们的家当做自己的安乐窝了,它没有专门的猫窝,床上、沙发上、凳子上、书柜顶上、地上、瑜伽垫上,到处都是它随时会去呼呼大睡的猫窝。它的睡姿千奇百怪,但无论何种睡姿,只要它躺下来了睡着了,那姿态都令人忍俊不禁且艳羡不已。睡眠中的兰博非常放松,那种自在惬意的猫生态度,在它脸上一览无遗。

兰博也是我们家庭的黏合剂,自从兰博进了家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都增加了许多。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共同话题少了许多。但是有了兰博之后就不一样了,我们有时候会一起逗猫玩,逗猫的同时互相调侃打趣一番,亲子关系都温馨了许多。孩妈对兰博的生活状态羡慕得不得了,常常公然叫嚷着自己下辈子要投胎做只宠物猫,还指定要由我来养,要我像养兰博一样养她。

猫的智商和人类小孩差不多,猫也不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宠物猫和宠物狗不会伤害自己的主人,偶尔的抓伤只会是一时不注意,就这点来说,猫甚至比我们交的人类朋友要好。我现在是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张之洞和季羡林这样的人最后都成了“猫奴”,因为猫这种朋友实在是太真诚、太温和了,而且还对主人不离不弃,我自己如今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奴。

兰博对我们也很好,虽然它每天都喜欢坐在窗户前看外面的风景,但是它从不乱跑。有一次我把纱窗忘了关,兰博跑到窗台外面去了,我没发现,把窗户关了。兰博进不来,它就在外面喵喵地叫了半天,但是却不会跳下去或跑到别人家里去,而是等着我们发现后把它抱回家。还有一次它从家门口溜出去了,我们没注意,它被关在门外半上午,等到我发现的时候,我喊着它的名字满屋子找它,结果听到它在门外叫。我赶紧打开门,它就一直在家门口呆着,等着我们开门放它回家。

兰博也不傲娇,我从外回家时,它总是欢快地跑到门口迎接我,用各种亲昵的动作来表达它对我的爱。我在家里活动的时候,它也会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我。我在动感单车上运动时,它就在我的脚边跟我玩游戏,和我逗乐。有了它,我感到自己多了个对我要求不高却又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兰博让我意识到,作为哺乳动物界的一名成员,原来我们可以如此自在惬意地活着。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高等智慧动物,觉得自己比猫和狗更聪明,但就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说,我们实在要差它们一大截。除了寻求一饱,兰博别无他求,它的这种自足圆满的猫生态度,是许多人想学却学不来的。兰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玩上,所以它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有趣而快乐的,它的猫生是如此的逍遥自在,我们人类又有什么资格说它不如我们智慧呢?

吾有五宝:理解、沉默、微笑、顺其自然和自得其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吾有三宝:“曰勤,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应对人生的三大法宝。我也有五宝,曰理解,曰沉默,曰微笑,曰顺其自然,曰自得其乐。

人生在世,如果能够既令自己舒适,又令身边人舒适,还能令所有其他的不相关的人舒适,那真是太完美了。不过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退而求其次,追求令自己舒适,令身边人舒适,同时尽量不与其他人发生冲突,这种退而求其次的愿望却是可以实现的。

要想实现以上愿望,最主要的不是改变他人,而是尽可能地完善自我。窃以为,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理解能力,如果一个人基本理解自己,也基本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那么这个人在人世间几乎不可能自伤,也不可能为他人所伤。除偶尔经历生离死别时会悲痛之外,其他时间不会有多余的情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办法是阅历人生和阅读书籍。

阅历人生是我们自己去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得出自己的人生智慧,阅读书籍是汲取他人的智慧,这两种途径都能促进我们的心智成长。心智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对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物的行为和心理背后的规律都了然于心。知道万事万物背后的自然规律,就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去接纳一切,而非意气行事。当一个人达到这种状态时,就可以消灭掉大多数的不良情绪,始终以一种平和而又安静的态度应对人世间,不吵不闹,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大多数时候,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化反应都属于不可控制的生理性甚至是病理性反应,我们所受的各种自然规律的限制决定了人类几乎没有自由意志可言。但当我们掌握这些自然规律,能够识别这些也是自然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避开各种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不良情绪。

虽然人类有各种各样的防御手段来避免自己受伤,有些防御手段最后甚至发展为精神疾病(比如攻击他人这种防御手段就可能与躁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狂躁症有关,而夸大则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关),但是我个人认为,一劳永逸而且后患最小的防御手段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理解一切。当我们理解一切时,我们便能宽恕一切,接纳一切,不与任何人计较。

沉默和微笑是另外两种友善的防御方式,在我们面临各种误解和纠纷时,我们在理解、宽恕和接纳的基础之上,如果能佐以沉默和微笑,就可以避免掉超过99%的冲突。冲突一旦发生,就要及时阻止它进一步恶化。所有不断被恶化的冲突都会造成内耗,如果我们作为旁观者去看别人,我们会觉得,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发生的争执都是由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

那么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要有一笑而过,沉默不语的能力和定力。一个淡定从容、波澜不惊的人的一生是不会麻烦不断的,他用不计较三个字即可化解掉绝大多数的麻烦。如果一个人还容易因为他人的态度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与人争执,那他还需要进一步地阅读,提高自己理解人类行为的能力。对人类行为近乎完全理解时,我们不再可能计较任何人。

我以以上这三宝避免了绝大多数的麻烦,这让我的生活几乎没有烦恼,没有情绪内耗,生命没有不必要的浪费,也就很少产生不良情绪。要想更好的保护自己,那么就要适度地与他人保持边界,边界能帮助我们避免被人过度的侵犯。不被过度侵犯,我们便能最大程度的生活在安宁之中。人生不必追求完美,有个差不多的安宁也就够了,偶尔有人轻度干扰,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笔带过就是。

顺其自然是另一种应对不良情绪的心理技能,顺其自然应该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贯彻到我们生命的每一处。顺其自然是一种既不遏制自我,也不刺激自我的态度,这种态度能让人以最放松的状态活在世上。做事顺其自然,情感顺其自然,求知顺其自然,对待家人和亲友顺其自然,如果能够事事都顺其自然,持久的焦虑从何而来呢?人之所以会焦虑,只不过是我们一直有太多的强求罢了。

但不烦恼,不焦虑的人生也不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人生应该是有乐趣的。人生最易获得的乐趣是自得其乐。庄子说,列御寇御风而行,看起来是很爽,但是没有风,他也无法御风而行。所以一切依赖某种外在条件才能得到的快乐,都不算是什么真快乐。这样的快乐,外在条件一消失,快乐也跟着消失了。真正的持久的快乐是轻而易举,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得到的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是一种对外界无欲无求的快乐,是一种靠自我和大自然就能实现的快乐。有人陪伴着一起快乐固然很好,无人陪伴,自得其乐也很好。有人陪伴那就顺其自然,和人好好相伴;无人陪伴,那也顺其自然,好好陪伴自己。

人只要对他人没强求,能温和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在需要人陪伴时,总会有人陪伴,不会孤独。只不过人活在世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陪伴对象,有几个可以深入交流的陪伴对象即可。交际太多很浪费光阴,不但浪费自己的光阴,也浪费别人的光阴,不过多的麻烦和打扰他人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自得其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若能在独处时,便能依靠自得其乐的能力,心满意足,那这个人就更加容易幸福。人可以在欣赏自然风光时自得其乐,可以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自得其乐,可以在与动物互动时自得其乐,可以在阅读中自得其乐,也可以在工作中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的途径实在太多,当一个人无需外界的刺激,仅靠自得其乐就能满足自己时,这个人是幸福的。因为这种内源的快乐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消失,所以它能保持一种持久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自足圆满的状态。自足圆满的人待人宽厚随和,不容易对他人吹毛求疵,在与亲密对象相处时,也更能给亲密对象带来温馨和快乐。

生命是一个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每个人核心性的思维模式都是简单的。只是某些思维模式是健康的,某些思维模式是有害的。我们要想活得舒适点,就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逐渐习惯健康的思维模式,修正有害的思维模式。

其实掌握这些技能并非一件多复杂的事情,按照行为认知学的说法,不断重复性的练习就可以把一些健康的思维模式固化成自己的本能性行为,形成一种新的人格。所以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这样的目标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毅力才能实现。

人人都有必要学点精神医学知识

周三晚上,我的学生来看我,其中一个孩子刚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我送给她三本书:《我即我脑》、《人格障碍的行为认知疗法》和《精神科医生手册》,让她在空余时间读一读这三本书,了解一些精神医学的常识。因为过几年她就要成为临床医师,将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人。

美国的一些医学教材将医生们日常遇到棘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一个非精神科医生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15%的人是存在精神问题的。实际上这个数据在最近的这些年可能有上升,世卫组织根据人类疾病发展的趋势,预估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全球医疗负担排行榜第一名的疾病,超过现在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慢阻肺。这意味着医生们在工作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存在精神问题者。

我在鼓励我的学生打开精神医学之门的时候告诉她,作为医生,对所有的患者都应慈悲为怀,不应歧视他们,但是也要明白,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给她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这些困扰有可能会导致她自己心理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学习了精神医学后,就会对患者的语言和行为从病理学的角度去看待,不与他们计较。这不但能够帮助患者,也能帮助医生自己维持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医生和警察这两个职业接触的精神疾病患者是最多的,从事这两个职业的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大。医生和警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人,有不少人情绪反应明显异于正常人,但他们自己浑然不知。这些大多属于隐匿在人群中,未被确诊和治疗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学习了相关知识,掌握了诊断技巧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识别这些人。

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生物神经学原理,不至于因为他们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而产生情绪反应,这可以大大的减少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也能避免将矛盾激化,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冲突。

精神疾病患者的许多行为是不受控制的,但如果了解了这些疾病的特点,临床工作者可以避免激惹他们,可以把事态控制得更好,避免很多纠纷。我研究过近年来发生的轰动性的医患纠纷,大多数是由存在精神疾病的人诱发的。

医生应不分科的,都学习一些精神医学常识。学习了精神医学知识,如果将来有志于从事精神医学方面的工作,甚至还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患者康复。这是我让我的学生学习精神医学的初衷。

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端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亲情的链接,人类在最近的一二百年时间里,基本上把我们的祖先建立起来的由各种亲人组建而成的亲缘关系破坏殆尽。现代人大多缺乏精神支撑,像我这种小时候还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近的环境之中的人,对这一点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如今大家都生活在水泥丛林之中,亲戚和朋友之间少有往来,大多数人的情绪无法像过去一样能够被周围的关系亲近的邻居或亲戚疏导,所以精神压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非常普遍了。著名的社会学家许倬云先生曾经就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美国观察到的亲缘关系的断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的现象,现在正在向着全世界蔓延。过去很少见的精神疾病患者,现在变得很常见了。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不但医生和警察有必要学习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方面的常识,其实每个普通人都有必要学一些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方面的知识。经常有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极度不愉快的事情,他们会来找我咨询,这些问题多由他们与其他人的冲突引起。而绝大多数人际冲突背后,其实都是精神疾病在作怪。

如果某个人令身边超过15%的人不舒服,那这个人极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能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积极求医,还有一部分患者会把过错归咎于外界,总觉得自己才是有理的。敏感、多疑、易怒、抑郁、亢奋、焦虑、疑病、恐惧、过度情绪化大都是精神疾病在作怪,但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精神类疾病的病耻感,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就医率明显不足。

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都是生理性疾病,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不应有歧视心理。医学界应做更多的科普工作,促进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同情和接纳,帮助他们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但精神疾病又是一种很特殊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给患者及他人造成伤害。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处于不自知的状态,他们生病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他们自己生病了,而只是把过错归咎于外界,很少甚至从不知道自我省察,他们身旁也缺乏关心他们的人,这会导致他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发展到最后,可能会自残或自杀,也有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性很强,可能会伤害到其他人。

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要适应这种现状。如果我们从事医疗或公安类的相关工作,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我们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学习相关知识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减少对人际关系的破坏。

正视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许多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其实都是精神疾病导致的,但不幸的是最后都发展为网暴。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应该持宽恕和同情的态度。普通人即便不能帮助到他们,也不应歧视和伤害他们。

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光,阅读量越大,心态会越平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种方法能比学习更能令人心平气和。所以,假如你也对阅读感兴趣,无妨找几本精神医学方面的书读一读吧。也许打开了这扇门后,你就能更加的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现象,自己的情绪也会稳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