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个患者家属和我见面,这是一个26岁的年轻女性,她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某个小城市当教师。她的父亲刚刚在去年的疫情中因为新冠去世,母亲今年又确诊为中晚期胃癌。而且最近两次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左右肺都有结节。大结节大于1公分,边缘有毛刺,且多发,属高危结节。
她的母亲正在接受免疫治疗加化疗,目前胃癌控制的效果尚可。医生要求她签字同意给她母亲做胃癌远端根治术,术后再请胸外科评估肺部结节。她的亲戚们给她施加了压力,要她听消化内科主治西医的,她很犹豫。她来请我帮她出一些建议,因为她也查了许多资料,很担心她母亲做了这次手术后,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反而不如没做手术。她的判断其实是很对的,但外部压力让她备受煎熬。
她和我交谈的过程中,焦虑不安,不断搓手,眉头紧皱,很不放松,时时落泪。她是个独生女,虽然已经和男友订婚,但还没有结婚。刚刚遭遇丧父之痛,不到一年,又要直面母亲患癌的残酷现实。她的收入并不高,如果未婚夫不补贴的话,她的母亲现在接受治疗的费用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主治西医并不会去问她的家庭情况,只是催促她签字同意手术。
这个年轻的女老师希望给她妈妈做保守治疗,但是在主治西医和家里亲戚的催促下,又觉得自己的决策可能是错误的,很有负罪感。我给了她一些意见,让她继续之前的化疗方案,同时用上一些治疗肺结节的药(如西黄丸、复方斑蝥胶囊、康莱特胶囊等),观察一个月后,再做决定。
因为一旦病人胃被全切,而肺部如果是转移病灶或者是第二种原发癌的话,那么肺部的肿瘤进展速度就会加快,这样急切地做手术没有太大的意义。同时我也让她考虑选择医保内的基因检测项目,给她母亲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基因突变。如果有基因突变,可以考虑用上靶向药。那样的话,就可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延长患者的寿命,不一定需要手术。
我还让他去看看国内胃癌方面的西医权威季加孚院士提倡癌症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些资料,她自己后来找到了《医师报》采访季院士的视频,看完后释然了许多。因为季院士是胃癌领域的西医权威,他主张癌症应中西医结合。而她所找的西医,论在胃癌领域的资历与威望根本无法与季院士比。所以这种资历还浅的西医排斥中西医结合的观点,不值得当权威观点来看待。
我也建议这位年轻的女老师自己用点解郁安神颗粒,因为通过谈话我知道,她现在吃不好睡不着,压力很大,又很纠结和自责。我和她经历有点相似,我母亲最初患病时,我也就二十多岁,精神压力很大,也吃不好睡不好。她现在的收入水平不如我那时的收入水平,所以她的压力比当初的我的压力更大。况且我父亲至今尚健在,而她父亲已经辞世,除了她未婚夫外,她没有其他有力的情感支持。
在选择医疗方案时,许多癌症患者家属与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身边人的说法和一些有偏见的医生的主张,会令这些家属在做某项决定时,不但惶恐不安,而且很有负罪感。他们生怕自己做错了决定,最后导致自己至亲至爱之人得不到最好的医治。
通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家属,我会对他们做一些安抚工作。告诉他们,他现在所能做出的决定,是他在当下的条件下所能做的最合适的决定,不要纠结,更不要有自罪的想法。亲人患癌,不但对亲人,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这不是我们的错,这是命运的安排,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自然规律的作用。我们不要为此而承担太多的压力和负罪感,要让自己放松下来。
一些情感淡漠的癌症患者家属,在患者确诊为癌症后放弃了患者。而另一些过度善良的患者家属则很容易在照顾亲人的过程中产生种种负罪感。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我们肯定不能放弃我们的亲人,亲人是我们在这世上相亲相爱的人,我们有照顾他们的义务。但亲人患癌并非我们主观所愿,癌症治疗方案本身也是多元化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跟自己的亲人协商后,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所做的任何选择,都是无罪的,不能因为他人在旁边的指指点点而让自己有负罪感。
癌症患者的至亲,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通常都容易因为医疗决策而产生负罪感。我个人的原则是只要家属不放弃病人,我不评判患者和患者家属所做的任何决定。每个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出某种决定,必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决定,意见是否被采纳,是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事情。只在患者需要专业帮助的时候,运用我们掌握的技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即可。
拿到癌症的确诊报告,患者和患者家属都遭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当此之时,除了患者本人,患者家属也是值得同情的。加大患者家属的负罪感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资讯,由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做判断,但不应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最终的抉择做任何道德评价。患者家属也完全没有必要有自罪的心理,生死有命,癌症这种疾病,做任何决定都是冒有风险的,最后究竟哪种决定更好,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