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11月

马铃薯(土豆)的药用价值

马铃薯(土豆)为茄科茄属植物马铃薯的块茎,是我们常用的食物,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吃过马铃薯。我们知道马铃薯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但却很少知道它也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使用的当,马铃薯可以治疗不少常见小毛病。

但发芽的马铃薯则非但不具有药用价值,反而具有一定的毒性,动物摄入发芽的马铃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碱(游离茄碱)会诱发皂碱毒反应,可恶化动物结肠组织损伤,诱发白介素-10基因缺陷小鼠炎性肠病。所以,我们日常不宜使用发芽的马铃薯(尤其是其青色部分),用马铃薯治疗疾病时,也不要用发芽的马铃薯。

传统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胃健中,解毒消肿的功效,以其主治胃痛、痄腮(腮腺炎)、痈肿、湿疹、烫伤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马铃薯的水透析液可抑制某些致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作用,植物凝集试验中,马铃薯可作为大鼠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马铃薯所含的组织蛋白酶B能有效抑制鼠科黑素瘤细胞的侵入,马铃薯块茎中提取物纯化后体外实验显示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所以,一些人用土豆汁抗癌,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不宜夸大其作用。

而且,马铃薯中含有的茄碱、卡茄碱以1:1混合5mmol/L加到白介素-10缺陷小鼠小肠细胞,还能破坏肠上皮细胞,恶化结肠组织损伤,诱发白介素-10基因缺陷小鼠炎性肠病,只是对正常小鼠没有影响。所以,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生土豆汁,素有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就不宜用生土豆汁。

生土豆汁除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外,还有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疼痛的功效。将新鲜(未发芽)的土豆(不去皮)洗净后切碎,捣烂,榨汁,每日早上空腹服用1-2汤匙,服用时可酌加蜂蜜适量,连续服用2-3周,可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疼痛。

将马铃薯用醋磨汁,搽患处,干了再搽,不间断,则可以治疗痄腮(腮腺炎)。生马铃薯切片捣成泥后外敷患处,还能治疗皮肤湿疹,用此方法治疗皮肤湿疹干了即换,一日一夜可以多次更换土豆泥。一般外敷1-2此后,患处即呈明显好转,2-3日后,皮肤湿疹大都消退。

水红花子熬膏内外并用可治腹水和肝脾肿大

水红花子是蓼科蓼属植物荭蓼的果实,每年8-10月份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后,即可入药,入药时应将水红花子捣碎,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药效。

水红花子又名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爆花子、水泻花等,荭蓼广泛的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内蒙、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因为水红花子并非一种常用中药,所以大多数中药店无此药,但网上药商有此药出售,也可以自己自采药材,晒干、脱粒、除杂,即可入药使用。

水红花子内服有活血消积、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积聚、水臌(腹水)、胃痛、腹胀、消渴、目赤、疮肿、瘰疬等。水红花子也有抗癌消肿,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赵绍琴教授的医案中就有他用水红花子治疗胃癌肝转移成功的案例。水红花子对眼科疾病有特别的疗效,《品汇精要》记载其:“明眼目,消疮毒”,《本草别录》记载其:“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今人用其治疗眼结膜炎,有效。

但古代本草中对水红花子功效记载得最多的还是其消肿的作用,《保寿堂经验方》记载其:“治腹中痞积,水红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摊贴,仍以酒调膏服,忌荤腥油腻”,《本草纲目》引用了这个方子,并将其命名为“水红花膏”,谓其可消积散痞,主治腹中痞块。此外,《本草衍义》记载水红花子:“治瘰疬,破者亦治,水红花子不拘多少,微炒一半,余一半生用,同(研)为末,好酒调二钱,日三服,食后夜卧各一服”。

今人发现水红花子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的疗效,将水红花子1000g熬成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用开水送服,同时用水华花子膏摊布上,外贴患处,可治疗肝硬化或肝癌造成的腹水,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心方》中的“肠痈汤”

“肠痈汤”出自《医心方》,该方组成为:薏苡仁5钱(15g),牡丹皮3钱(9g),桃仁3钱(9g),冬瓜子5钱(15g)。每日1剂,以600ml左右的水,煎至4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肠痈汤有清热排脓,活血消痈之功效,主治肠痈成脓,腹中疞痛,烦满不安,不思饮食,小便短赤,脉数,不可下者。中医的肠痈,属现代外科的急腹症范畴,尤以急性阑尾炎为最多见。但本方并不局限于外科急腹症,盆腔、腹腔肿瘤患者,见上述症状时,亦可以本方为基础方组方治疗。

本方中的薏苡仁和冬瓜子是中医常见的消痈排脓药,牡丹皮和桃仁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牡丹皮还兼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通常肠痈患者都会出现中医的热证,尤其是下焦湿热证。小焦湿热症状明显者(如小便短赤严重),尚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味栀子、黄柏、黄芩、土茯苓等以清热解毒;加猪苓、泽泻、益母草、车前子等以利水除湿。如患者出现便秘、大便恶臭等症状,可加味生大黄、芒硝等以通便泻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