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11月

九香虫的行气止痛和抗癌作用

中药九香虫是蝽科九香虫属动物九香虫的干燥全虫,九香虫又叫放屁虫、臭屁虫等,因为九香虫在遇到惊扰时会释放特殊的臭气以保护自己,所以民间习惯称之为臭屁虫。虽然其外号不雅,但是九香虫炒制后并不臭,反而有一股香味,所以得到九香虫这个美名。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九香虫,在温暖季节,九香虫经常在农作物或灌木丛中出现,相信出生在农村的人对它并不陌生。九香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包括葫芦科、旋花科、豆科、茄科等多种植物,九香虫最爱食用佛手瓜和南瓜。

在古代,人们已经发现了九香虫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九香虫“味咸,性温,无毒,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本草新编》记载九香虫“专兴阳益精,且能安神魂”。历代中医认为九香虫有两大作用,一是理气止痛,二是温肾壮阳。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九香虫具有抗肿瘤、改善生殖损伤、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抗溃疡、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体外实验显示,九香虫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以及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九香虫抑癌作用或与其体内的抑癌元素锰和镁的含量较高有关。

九香虫常常被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胃痛、胁痛,《现代实用中药》这样形容其功效:“为镇痛药,有强壮之效。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实际为胃脘)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今人有以九香虫为主制作的“宁痛丸”,该方组成为:九香虫150g,三七200g,炙全蝎100g。研为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紫苏子大小。每次服用1.5g,早晚各一次,开水送服。此方可用于治疗胃病、胆囊炎、肝炎等引起的胃脘痛或肋间神经痛。

九香虫也是常用于治疗胃癌和胆囊癌等疾病的一种药,在一张大复方中加入九香虫,可以加强其抗癌和止痛的效果。《中医杂志》(1987年,11:40)还记载了用九香虫治疗血管瘤(一种良性病变,非恶性肿瘤)的办法,该法主要取九香虫腹腔内容物涂抹在血管瘤上,每日3-4次,连用数日即可治愈血管瘤,无毒副作用。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能捕捉到活体九香虫。

中医认为九香虫有壮阳作用,此记载或许不是妄言,但很少有人用此药治疗阳虚阳痿,九香虫目前主要被用来理气止痛。不过这种记载说明九香虫较为温燥,故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宜服用九香虫。肝胆火旺、阴虚内热者应禁用九香虫,否则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外用止痛中成药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是一种外用的中成药,该方组成为:铁棒锤、延胡索、五灵脂、雪莲花、川芎、红景天、秦艽、桃仁、西红花、冰片、人工麝香等,成药为粘稠状液体,用时涂在患处,一日三次。药瓶可倒置,倒置后用药瓶上自带的走珠接触患处,轻轻挤压瓶体,将药液涂抹均匀后,即可形成一层药膜,故名涂膜剂。如将皮肤按摩或热敷后再用药,止痛效果会更好。

本方的功效为活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急慢性扭挫伤、痛风、软组织挫伤、类风湿关节炎、痛风、肩周炎、骨质增生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以及神经性头痛,亦可试用于癌症患者的癌痛。但本方中的药物有一定的刺激性,皮肤破损处不宜使用,有出血倾向者亦不宜使用。

本方止痛迅速,涂抹后多能立竿见影的止痛,比内服方剂见效快,但仅对药物可触及的部位有效,如患者使用本方后,很长时间没有效果,就不宜再用。本方有一定的消肿作用,对扭挫伤引起的红肿热痛效果尤其明显。用本方治疗头痛时,可将药物涂敷在脑后风池、风府等穴位处。

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复方鳖甲软肝片

复方鳖甲软肝片是一种现代中成药,该方组成为:鳖甲、三七、赤芍、黄芪、当归、莪术、党参、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每片重0.5g,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

本方的功能为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肋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蜘蛛痣等。

鳖甲是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特效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鳖甲对肝脏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其功效不如新鲜的鳖血。早在汉代,张仲景就有专门治疗“疟母”(类似于肝脾肿大、肝硬化、肝脏肿瘤等疾病)的人参鳖甲煎丸方,该方亦以鳖甲为主,目前也有一些厂家生产人参鳖甲煎丸。

复方鳖甲软肝片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组合而成的现代中医方剂。复方鳖甲软肝片除了含有软肝散结的鳖甲,还有扶正的黄芪、党参、当归、冬虫夏草,和活血化瘀的三七、莪术,清热解毒的板蓝根、连翘,所以它是一张综合性方剂。

除了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外,复方鳖甲软肝片还常作为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症的辅佐治疗药物。治疗癌症时,复方鳖甲软肝片可与西黄丸、复方斑蝥胶囊、平消胶囊、华蟾素、肝复乐等中成药同用,该方案可延长原发性或继发性肝脏肿瘤患者的寿命,但治愈率很低。故患者若有手术、介入或化疗机会,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傅青主治疗痛经的“调肝汤”

调肝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妇科名家傅青主治疗妇女痛经的一张经验方。该方组成为:炒山药5钱(15g),阿胶、当归、炒白芍、山茱萸各3钱(9g),巴戟天、甘草各1钱(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本方功效为滋水涵木、疏肝解郁,临床以腹痛隐隐喜按,经少质淡,头晕腰痛,舌淡脉细为用药指证,现多用于治疗痛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偏头痛、慢性肝炎、抑郁症等属肝肾亏虚者。

本方重在健脾补血、滋阴补肾,方中炒山药健脾、阿胶、当归、白芍补血,山茱萸滋阴,巴戟天扶阳,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中的巴戟天用量较其他药为少,与甘草同为辅佐性用药,这是因为传统中医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在滋阴的方剂中,加入少量扶阳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巴戟天有改善患者抑郁心境的作用,所以本方中用巴戟天亦有调节患者情绪的作用,痛经患者通常都较为抑郁烦恼。

若患者不但痛经,而且例假量少,则属血虚,尚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味熟地黄、枸杞子、鸡血藤、制首乌等以补血生血;若患者抑郁严重,情绪不稳,尚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合欢花、首乌藤、琥珀、玫瑰花、代代花、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或与逍遥丸同用;疼痛甚者,可同时服用元胡止痛片,但月经量多者,不宜用此类有活血作用的止痛药。

马铃薯(土豆)的药用价值

马铃薯(土豆)为茄科茄属植物马铃薯的块茎,是我们常用的食物,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吃过马铃薯。我们知道马铃薯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但却很少知道它也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使用的当,马铃薯可以治疗不少常见小毛病。

但发芽的马铃薯则非但不具有药用价值,反而具有一定的毒性,动物摄入发芽的马铃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碱(游离茄碱)会诱发皂碱毒反应,可恶化动物结肠组织损伤,诱发白介素-10基因缺陷小鼠炎性肠病。所以,我们日常不宜使用发芽的马铃薯(尤其是其青色部分),用马铃薯治疗疾病时,也不要用发芽的马铃薯。

传统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胃健中,解毒消肿的功效,以其主治胃痛、痄腮(腮腺炎)、痈肿、湿疹、烫伤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马铃薯的水透析液可抑制某些致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作用,植物凝集试验中,马铃薯可作为大鼠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马铃薯所含的组织蛋白酶B能有效抑制鼠科黑素瘤细胞的侵入,马铃薯块茎中提取物纯化后体外实验显示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所以,一些人用土豆汁抗癌,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不宜夸大其作用。

而且,马铃薯中含有的茄碱、卡茄碱以1:1混合5mmol/L加到白介素-10缺陷小鼠小肠细胞,还能破坏肠上皮细胞,恶化结肠组织损伤,诱发白介素-10基因缺陷小鼠炎性肠病,只是对正常小鼠没有影响。所以,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生土豆汁,素有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就不宜用生土豆汁。

生土豆汁除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外,还有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疼痛的功效。将新鲜(未发芽)的土豆(不去皮)洗净后切碎,捣烂,榨汁,每日早上空腹服用1-2汤匙,服用时可酌加蜂蜜适量,连续服用2-3周,可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疼痛。

将马铃薯用醋磨汁,搽患处,干了再搽,不间断,则可以治疗痄腮(腮腺炎)。生马铃薯切片捣成泥后外敷患处,还能治疗皮肤湿疹,用此方法治疗皮肤湿疹干了即换,一日一夜可以多次更换土豆泥。一般外敷1-2此后,患处即呈明显好转,2-3日后,皮肤湿疹大都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