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身心医学

简单而又安宁的坚持也是一种幸福

在新加坡哈芝巷,有家名为“太子咖啡座”的海南西餐厅。这家西餐厅已经存在50年了,店主是一位已经86岁的老人林道柏。林道柏原籍中国海南,自小跟随父母坐船到新加坡,10几岁就开始参加工作,在酒店工作几年后,学会了烹饪西餐。30多岁时,他创建了“太子咖啡座”海南西餐厅。

这家西餐厅自创建以来,一直由他自己打理。他50年如一日的坐着巴士往返于自己的住家和“太子咖啡厅”西餐厅,早上九点半到,晚上八点离开。50年来,他从未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厌倦过。直到如今,“太子咖啡厅”依然有许多固定的顾客,老人家的生意还是很好,他也依然亲力亲为地为大家做着可口的饭菜。他的餐单从未改变过,就连桌布和盘子也都没怎么改变过,有些已经用了50年。

86岁的林老伯依然觉得自己像年轻人一样精力充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不但身板硬朗,足以应对西餐厅的日常工作,他的皮肤也很好,几乎没有老年斑。林老伯的西餐厅已经成了新加坡哈芝巷的一道景观,许多人到他的小店里打卡。

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一生,他的坚持让他这辈子过得安宁而又快乐。他热爱自己的小店,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热爱自己的家庭,这种生活让他一辈子都很满足。林老伯是个知足常乐之人,从35岁后,他的生活就像公式化了一样的简单,但是他未曾感到厌倦。顾客们喜欢和他攀谈,他也喜欢与顾客攀谈。在与来来往往的食客的交流中,他也能获取丰富的信息,充盈自己的人生。

我喜欢林老伯这样的生活方式,从30多岁后,厌倦了外面那繁华世界的我,过的生活和林老伯其实相差无几,只是我们坚持的领域不一样而已。每天他在鼓捣他的西餐厅,我在学习我喜欢的生命科学。同时,如果没有特别情况的话,我也会坚持写点东西,适度工作和做一些体力劳动,帮助他人解决点健康问题的同时,养家糊口。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没有太多的追求,也没有忧愁和焦虑。

这种简单的,近乎公式化的生活,我打算过一辈子。如果我到晚年依然能够像他一样有充沛的体力应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也不会休息下来。据我在老年群体中的观察,我发现,人老了,最怕的其实是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个老了仍然对社会、对家庭有价值的人,生活质量往往会更高。

2018年5月份的某一天,澳大利亚104岁的老科学David Goodall教授在瑞士一家诊所自愿进行了安乐死,其安乐死的主要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活得太长成了一种折磨。这位老科学家之前一直在坚持工作,工作让他觉得愉快。但他太高寿了,他之前工作的大学认为他继续乘坐公交车去上班有危险,所以停止了他的工作。工作停止后,他失去了快乐,最终选择了安乐死。

我今年45岁,但是已经在考虑自己老年的问题了。原因是我大多数时间都在为各种各样的老年人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深切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不易。仅仅衰老这个谁都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自信——那些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到了晚年,好多都丧失了自信,活在不安之中。

我决定在中年和老年各再上一次大学,接受一次完整的高等教育——我的爱人也蠢蠢欲动,最近也在考虑再去水一个教育学的硕士或博士,她之前已经在清华大学水了一个她专业领域的硕士。她在教学上算得上成功,有一年北京市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前5名中有3名是她的学生:第1名、第2名和第5名。能教出这样效果的专业课老师不多见,但为了提升自己,她仍然想和我一样再去接受教育。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老年后大脑退化,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给孩子带来负担。我从30岁开始,习惯了提前谋划未来,而孩妈则习惯了唯我狗首是瞻。出于为自己和为孩子考虑的目的,我们都希望我们晚年能像林老伯这样简单而又快乐的活着。

林老伯这种健康而又快乐的老年生活令我羡慕不已,他的小店无法让他成为显赫的富豪,但是却能给他带来一辈子的满足和快乐,他从工作中收获到的,远远不止金钱。

年轻的时候,我们大多有许多梦想,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但在人间阅历三四十年后,大多数人都会把人间的酸甜苦辣品尝遍。此后,外界对我们的诱惑力就大大的降低。做份令自己感到快乐的工作,像林老伯这样简单而又安宁的坚持50年以上,也是一种幸福呢。

预防大脑衰退,应从中年做起

在精神医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支是老年人的精神障碍。除了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之外,老年人还普遍的存在抑郁、焦虑、妄想或双相情感障碍等问题,一些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存在这样的精神障碍问题,但到了老年时,他们也出现了相应的症状,随着老年的到来,他们变得抑郁、焦虑、易激惹,甚至出现认知障碍和人际关系妄想,总觉得其他人在害他们或议论他们。

中国有句古话叫老小孩,意思是说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样,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能力都在变差。据不完全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高达60-75%的老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到2030年,我国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会有5000万。这与老年人大脑的萎缩、脑血管疾病和老年人自立、自理能力的降低都有关系,也与社会变革导致老年人缺少子女的陪伴有关系。

年过40岁的中年人可能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们的父母正在步入老年时代,需要他们的照料。在照料父母的过程中,他们能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父母变得和年轻时不一样了。年轻时的那种自信、阳光和乐观,正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记忆力衰退、焦虑、抑郁、悲观、恐惧。

我近两年开始注意到我自己父辈的那些亲戚进入老年后的表现,除了我舅舅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外,其余的亲戚似乎都进入到一种明显的“精神衰退”的状态。我的大姨父前两年去世,在他去世前,他被阿尔茨海默病折磨了快十年。我的两个表哥和两个表姐轮流照顾他,但依然精疲力尽。阿尔茨海默病到了晚期,照顾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子女全天候的照看着。

其他的年过七旬的老人家们普遍的存在自卑与焦虑心理,他们担心自己身上的“老年人的味道”惹子女嫌弃,担心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也担心子女不管他们,不给他们养老和在他们生病时不照顾他们。因为存在这些担心,他们动辄处于易激惹状态,他们对子女的言行很在意,总能从日常言行的蛛丝马迹中感知到自己被嫌弃。有时他们会因此而抑郁,有时则会因此而愤怒,情绪很不稳定,这种状态像极了边缘型人格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当一个人丧失了劳动能力,从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时,他们比一般人脆弱许多。衰老和疾病双重夹击,会让老年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很没有质量,许多老人并不愿意自己太高寿。大脑的萎缩会让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缺少家人的陪伴(尤其是伴侣的陪伴)会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他们会在孤独中加重自己的猜疑,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缺乏信心和耐心,久而久之,会出现关系妄想。他们会怀疑他们的照顾者们嫌弃他们,尽管实际上并没有人嫌弃他们。

中国有句古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们对这句古话普遍很在意。一来确实存在老病之年,子女照顾不周的问题;二来也与老年人脆弱敏感有关,他们不再像壮年人一样自信,正常交流中的一些话也会被他们理解为嫌弃。所以照顾老人,需要晚辈付出更多的耐心。

我对这一现象的感触很深,因为除了与自己家庭和亲族中的那些老人们打交道外,我还需要与许多老年癌症患者打交道,他们的精神障碍问题更为明显。

但实际上有许多老年人也不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他们到了老年仍然老有所乐,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不存在问题,他们能够把自己的人际关系维护得较好。荷兰脑科学家迪克·斯瓦伯曾说,人到了老年,生活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大脑功能是否相对完好。

人的大脑功能要想不快速的退化,就要重视学习、娱乐和交际。

我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和普通化学奠基人郑集教授都活过了110岁,他们都是直到110岁仍然思维敏锐,豁达乐观,还能继续工作。他们二位是毕生学习的典范,学习对人脑的持续发育(最新的研究显示人脑毕生都在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不但能够提升人的能力,还能延长人的寿命。一些调查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确诊癌症等慢性疾病后生存期越长。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也普遍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长。

文体娱乐活动也能刺激大脑的发育,正常、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够减少一个人的孤独感,老年人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在文体娱乐活动中与人交际,社会功能损害会大大降低。人的年纪越大,越需要社会支持。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利格曼做过一些大型调查,他的研究显示,心态积极乐观,与亲友和伴侣关系良好者,到了老年生活质量普遍较高,自理能力更强,生存期也更长。

适度运动和经常阅读科普著作或文献的人,大脑衰退的速度也会较慢,中老年人学习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的速度。抽烟饮酒,高脂、高糖、高蛋白、高盐饮食则都会对大脑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晚餐与次日早餐间隔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者,大脑也会更健康。

中年是人格二次发育的关键时期,人在中年时期对自己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决定了从中年到老年的生活质量。此前,人们普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不明朗,治疗效果很差,但最新的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预防的。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前,就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接受继续教育,积极促进大脑的再发育,到了老年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显著下降。患病早期就进行综合性的干预,也能让患者病情恶化的速度减缓。

欧美澳日等发达国家为中年人和老年人设置的继续教育项目非常多,这种继续教育不但能提升中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和对新时代的适应能力,也能延缓中老年人大脑衰退的速度。每接受一次高等教育,都能显著的改善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学都非常重要,社会投入到中老年人继续教育上的费用,远低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因为这种教育能降低我们的养老成本。

拆除心灵之墙,看见彼此

1998年,我高考结束,暑期在家乡呆着。有一天晚上,我们村的一个长辈对我说,志远,你是村里的秀才,有件事情需要你出力了。村里有个年轻媳妇要自杀,你口才好,你去做做她的思想工作。

她所说的那个年轻媳妇之所以要自杀,是因为她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年幼的儿子。村里另一位村民用炒米拌毒鼠强除田地里的鼠害,村里三个不到十岁的小孩不懂事,把他放在田间地头的炒米分了吃了,结果三个孩子全部被毒死,无一幸免于难。

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是这个年轻媳妇的儿子,她也只有这两个孩子,一场意外夺走了她两个儿子。这个女人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无论谁都无法安抚住她的情绪。那天晚上,她一定要寻死觅活,她的丈夫、我,还有好几个村民都在她家里尽力安抚她。她的丈夫论辈分是我的一个族兄,我的这位族兄笨嘴拙舌,加上自己也悲恸过度,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抚自己的爱人。

我也不记得那天晚上我们是如何把这个嫂子安抚下来的,我只记得当时大家寄希望于我,希望我能开导她,而我也确实陪着她说了许多话。我们大家陪了她好几天,她才终于从那种极端的悲痛中慢慢平复下来,能够睡一会儿觉了。之后,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我没有再听说过她有自杀的行为。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难以忘记这件事情。那一年我十八岁,刚好成人,这一幕就像给我上了一堂成人课。此后,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再没有去接触这对夫妇。时间或能慢慢愈合他们心中的伤疤,但那锥心刺骨之痛一定还会经常折磨他们。

我在幼年时经历过两起亲人自杀事件,一个亲人自杀身亡,一个亲人自杀未遂,这两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深远。我哥哥曾说我同情心泛滥成灾,根源其实在于这两次自杀事件。上苍安排我在非常幼小的年龄就经历了如此惨烈的人间悲剧,又给了我一颗善解人意的心,这注定了我的性格要受此影响。

人心中没有深在性疼痛,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而人心灵深处的痛苦,大多数来自于爱、失去爱和各种创伤。长期不能缓解,又无处可倾诉的心灵之痛会导致一个人形成压迫性情绪,造成精神障碍。一旦形成精神障碍,这个人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精神障碍患者会在无意识间给身旁的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对他们的精神障碍形成的机制和解决他们的精神障碍问题的方法都缺乏了解,不知如何陪伴和照顾他们,反而经常受到他们的伤害,久而久之,亲友们也会疲惫不堪。

我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患者,统计数据显示,整体人群中有接近20%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约有一个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而到医院就诊的各类患者中,有约40%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到肿瘤科就诊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中,则有超过60%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到精神科就诊的人中,接近100%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也就是说我打交道的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

精神障碍会导致人敏感多疑、易怒、易焦虑、易抑郁、易惊恐、易激惹,经常失去现实检验力,有夸大性认知,还有可能有幻听幻觉,存在攻击性,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让我的那位失去两个孩子的族嫂再去看炒米,她可能会抑制不住的悲伤和尖叫,即便这炒米里没有毒鼠强。对于不了解她的这段悲伤的经历的人来说,她的反应就像一个疯女人一样不可理喻。但对我们这些能深切地体会她的悲痛的亲友来说,她的这些反应会令我们落泪。

创伤会损害人的大脑,让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与现实不相符的认知,而且患者在产生这些认知的当下时刻,并不会察觉到自己有什么异常。他们的恐惧、焦虑和悲痛是如此的深切,以至于他们会误认为外界在刺激和伤害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错误的防御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攻击他人、回避他人或自我攻击、自残自杀。

正常人和精神障碍患者就像隔了一堵心灵之墙一样,彼此看不见对方,所以他们的相处非常艰难。理想状态下,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要有能力将这堵墙拆除掉,让他们看见彼此。有些精神创伤是可以疗愈的,另一些则终生难愈。对于存在精神障碍问题的家庭来说,最现实的解决方案不是彻底治愈患者,而是他们要学会看见彼此、理解彼此,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相处,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

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发现,在一个家庭中,精神障碍问题往往不是单发的,可能就诊的那一个是他们一家中精神障碍问题最为轻微的一个,其他自认为自己没有问题的家庭成员的问题更严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会非常困难,希望患者家庭环境改善的愿望经常要落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精神障碍与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遗传和环境就像是扳机和扣动扳机的手。单独有扳机,子弹不会发射,单独有扣动扳机的手,子弹也不会发射。只有当扳机和扣动扳机的手都存在,而且那只手去扣动了扳机,子弹才会发射。遗传和后天的成长环境的共同作用,是形成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天生的就敏感脆弱,他们继承了一些不好的基因,据说他们的21号染色体上有些基因发生了突变,所以导致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这些人如果再遇上一个糟糕的养育环境,频繁地受到虐待、溺爱或二者交替出现的对待,他们就会形成创伤型人格。

创伤型人格会衍生出种种精神疾病:偏执型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等。创伤型人格者的认知、行为、语言与一般人有差异,这导致他们生活在人群中总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指责和辱骂,他们自己只能用愤怒或逃避来应对。

我们仍然不能科学的对待精神障碍患者,我们为他们贴了许多令他们很难受的标签,我们说他们人品渣、性格差、脾气臭、道德败坏。殊不知,他们自己也为大脑损伤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折磨而痛苦不堪。大多数突发的爆炸性的看似不可理喻的社会新闻的背后,都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一些本已生病的人在遭受无数人的网暴。

我从不参与到任何关于某个个人的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因为我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我无法判断这个人是否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如果我义正词严的去讨伐他们,结果却是在以群体狂欢的方式去虐待一个精神障碍患者,我会觉得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罪孽深重——道德标兵往往是一群愚昧无知的人。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做出不可理喻之事。一旦一件事情不可理喻,要么就是有人在说谎,搬弄是非,要么就是背后存在精神障碍问题。这个基本的判断让我不轻易批评他人。

我也支持废除死刑,因为大多数死刑犯也是创伤型人格,他们的背后有许多令人肝肠寸断的悲惨故事。我们需要的是促进社会朝着更文明、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减少这些创伤事件的发生,让受创伤的人早日得到治疗,避免进一步酝酿更多的恶性事件,而不是用杀戮来报复。

如果我们不从根源上清除人类的心灵之苦,我们将永无解决此类社会问题的可能。人类只有拆除各种心灵之墙,看见彼此,理解他人,才可能建立起相对而言更和平、更友善的社会,也才可能最大程度的为众生谋取幸福。

总有些人要承担起帮助大家看见彼此的使命,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改变社会大众的认知。要想建设起一个理性的社会,需要无数理性的人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推着社会往前发展。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有使命这样去做,那就行动吧!

治疗情志失调的“养血安神片”和“养血清脑颗粒”

情志失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由身体不适、劳累过度加上生活中的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引起,如不重视,拖延日久,则很容易演变成焦虑症或抑郁症。今撰此文介绍两种常用的治疗情志失调的中成药:养血安神片和养血清脑颗粒。

养血安神片由熟地黄、生地黄、鸡血藤、合欢皮、首乌藤、墨旱莲、仙鹤草等7味药组成,许多中成药厂生产了该药的成药。市面上的养血安神糖浆、养血安神颗粒也是同一张方剂制成的中成药,成分与功效均与养血安神片一致。

养血安神片有滋阴养血,凝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头眩心悸、失眠健忘的阴血亏虚证者,此类患者多天性敏感脆弱,体质也较弱,容易受到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刺激,惊恐过度并焦虑失眠。

合欢皮和首乌藤(亦名夜交藤)合用,有很好的安神助眠作用,熟地黄、生地黄、墨旱莲均为滋阴药物,其中墨旱莲也有很好的安神助眠作用。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是治疗乏力的一种常用药,鸡血藤活血补血。所以这个方子合用,既能缓解患者因为情志失调,焦虑过度所致的失眠,又能提升患者的精气神。此方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对焦虑而又便秘的患者更适宜。

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等11味药组成,有多家药厂生产本方的中成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本方的功效为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主治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本方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故低血压者慎用。本方中的细辛有肝毒性,不宜久用,症状缓解应及时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市面上的养血清脑胶囊等也是根据本方制作的,其功效与养血清脑颗粒一致。

养血清脑颗粒是在中医补血名方四物汤(由熟地、川芎、当归、白芍组成)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四物汤养血活血,加鸡血藤则养血活血的效果更好,能改善血液循环。钩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均有降压作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疗肝亢作用。延胡索活血止痛,细辛搜风祛痰止痛。

所以养血清脑颗粒对血压偏高、心烦易怒、头痛失眠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此药被许多精神科患者使用,对有焦虑、惊恐、躁狂或轻躁狂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服药后患者血压下降、睡眠质量改善、头晕头痛症状改善,能较快的改善情绪。此外,养血清脑颗粒也适合脑梗后遗症患者见心烦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者。

学会与疾病和各种难题共生

我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有过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我也相信那些困扰着我们所有人的社会问题终究会有彻底消失的那一天。更离谱的是,我怀抱着远大理想,相信通过革命和奋斗,可以建设一个大同世界。

我父亲给我取了一个寓意“志向远大”的名字,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少年时期的理想。心智不够成熟的我相信自己可以像孙中山、华盛顿等人一样,在人间建设好一个理想国。我今年45岁了,回头看这个少年时代的梦想时,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它幼稚可笑。

姑且不论我能否成为孙中山或华盛顿这样的人物,单就我想建设理想国这一梦想而言,自古至今,包括孙中山和华盛顿在内的所有人都未能成功。大同世界遥不可及,芸芸众生还不知道要在一个充满了各种令人头痛的问题的社会中生存和繁衍多少世代,才能进入理想国。

或许,这种理想国永不可能实现,只会是一些理想主义者脑中的空中楼阁。孙中山先生临终遗言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个遗言估计再过一千年甚至一万年还用得上。

我曾经看过关于作家张贤亮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提到有位女记者采访张贤亮时,对张贤亮取得的成功称赞不已。张贤亮却对自己的所谓成就不屑一顾,他说和他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比起来,这些所谓的成就不值一提。张贤亮说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当国家元首之类的大人物,改造整个社会,建立理想国。我看完后忍俊不禁,终于看到有个人和我一样年少疯狂而不只是轻狂过。

这篇文章的作者后来话锋一转,提到张贤亮在接受完采访后,向采访他的女记者提出要和她谈恋爱。看到这里我又忍俊不禁,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而不是那个作者杜撰的话,那么张贤亮先生也太可爱了。他终于从理想回到现实,不去想他的理想国问题,而是去关注现实的食色性也了。

张贤亮先生只是一个极端,我相信所有人的心中都对社会和家庭有一种理想化的期待。但这个期待也终究会有泡沫破裂的那一天,用我一个老同学的话说叫“理想去泡沫化”。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理想去泡沫化”,但总有少数人无法接受“理想去泡沫化”。他们在理想去泡沫化后,陷入深深的失落之中,郁郁寡欢,难以自拔,最终出现了心理问题或发展为精神疾病。

“不如意”实际上是人生之常态,古人有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每个蝼蚁般的众生的日常,真正能如人所愿的事情真是少得可怜。每天的新闻报道中都充满了战争、犯罪和各种各样的灾害事件,医院里,身患身心之顽疾,抱着一线希望去求生的人数不胜数。人类期盼的安宁、健康、富足、和谐就像一个永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一样虚无缥缈。

如果我们只盯着这些负面内容,我们整个心都会是晦暗无光的。我曾立志扫荡一切不公和不幸,扫荡掉各种罪恶和苦难,让人类生活在幸福之中。因为这个原因,二十岁上下的我热衷于各种社会运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希望重新打造一个美好人间。这个愿望未能实现后,我受古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句话激发,一头钻进医学研究之中,希望救死扶伤,帮助人们从疾病的魔爪中逃脱。

最后我发现,这两个愿望一个也实现不了。不但大同世界建立不起来,疾病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能被治愈的基本都是自限性疾病,这类疾病有无医学的帮助,都有可能自愈。非自限性疾病的治愈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大多数时候,我们最终得向疾病屈服而非疾病向我们屈服。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生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必须得学会与疾病和问题共生。疾病和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一样,基本都很难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只能与它们妥协,接受它们存在的必然性,很难与它们泾渭分明的决裂。

身为生物界的一员,适应环境,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即便是父母,也无法为我们提供完美无瑕的成长和生存环境。如果我们不主动应对环境的挑战,我们就只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被大自然淘汰掉。

所幸的是,自然界给了每个生物应对环境挑战的天性,这个天性就是生物学中的专业术语“应激性”(或曰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的本能性反应能力。如果我们能好好地利用这一天性,我们就可以为我们自己争取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我个人认为,停止不切实际的幻想,接受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退而求其次,学会与疾病和问题共生,是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的关键之关键。如果我们依然不停地在抱怨,在懊悔,在幻想,我们将沉浸在无休无止的内耗之中,不断地折磨自己,浪费光阴。并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趁虚而入,惨遭他们洗脑,损失巨大。

人的情绪可以被鼓动起来,也具有“人传人”的能力,自古至今,蛊惑人心的事情层出不穷。别有用心的政客、骗子、广告商基本都是一丘之貉,他们都在利用人心易被蛊惑这一特点,谋取自己的利益,罔顾他人之生死。通过深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智慧和鉴别能力,是避免被人蛊惑的最好办法。

我们在不美好的人间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在遭遇疾病和人生难题的困扰的情况下,也可以高质量的活着。我们不必追求十全十美,也不必追求完全的健康——完全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追求绝对的健康,是一种竹篮打水和水中捞月的行为。带着问题和疾病生存,才是我们的常态。

接纳不完美,无惧失去,坦然面对生死,这样做不但能让我们的内心平静,也能让我们的行动更具理性。因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摆脱了焦虑、抑郁和恐慌,我们把自己内心的空洞修补好了,不再容易冲动,人家就不好趁虚而入了。

打败我们的,不但有不可预料之意外,也有我们自己的脆弱和无知。世事无常,但再多的不如意,也干扰不了一颗不受外界影响的心。当一个人不再恐惧和焦虑时,他就能最理性的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去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要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能万事如意,尽力而为然后顺其自然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