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精神障碍

拆除心灵之墙,看见彼此

1998年,我高考结束,暑期在家乡呆着。有一天晚上,我们村的一个长辈对我说,志远,你是村里的秀才,有件事情需要你出力了。村里有个年轻媳妇要自杀,你口才好,你去做做她的思想工作。

她所说的那个年轻媳妇之所以要自杀,是因为她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年幼的儿子。村里另一位村民用炒米拌毒鼠强除田地里的鼠害,村里三个不到十岁的小孩不懂事,把他放在田间地头的炒米分了吃了,结果三个孩子全部被毒死,无一幸免于难。

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是这个年轻媳妇的儿子,她也只有这两个孩子,一场意外夺走了她两个儿子。这个女人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无论谁都无法安抚住她的情绪。那天晚上,她一定要寻死觅活,她的丈夫、我,还有好几个村民都在她家里尽力安抚她。她的丈夫论辈分是我的一个族兄,我的这位族兄笨嘴拙舌,加上自己也悲恸过度,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抚自己的爱人。

我也不记得那天晚上我们是如何把这个嫂子安抚下来的,我只记得当时大家寄希望于我,希望我能开导她,而我也确实陪着她说了许多话。我们大家陪了她好几天,她才终于从那种极端的悲痛中慢慢平复下来,能够睡一会儿觉了。之后,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我没有再听说过她有自杀的行为。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难以忘记这件事情。那一年我十八岁,刚好成人,这一幕就像给我上了一堂成人课。此后,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再没有去接触这对夫妇。时间或能慢慢愈合他们心中的伤疤,但那锥心刺骨之痛一定还会经常折磨他们。

我在幼年时经历过两起亲人自杀事件,一个亲人自杀身亡,一个亲人自杀未遂,这两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深远。我哥哥曾说我同情心泛滥成灾,根源其实在于这两次自杀事件。上苍安排我在非常幼小的年龄就经历了如此惨烈的人间悲剧,又给了我一颗善解人意的心,这注定了我的性格要受此影响。

人心中没有深在性疼痛,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而人心灵深处的痛苦,大多数来自于爱、失去爱和各种创伤。长期不能缓解,又无处可倾诉的心灵之痛会导致一个人形成压迫性情绪,造成精神障碍。一旦形成精神障碍,这个人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精神障碍患者会在无意识间给身旁的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对他们的精神障碍形成的机制和解决他们的精神障碍问题的方法都缺乏了解,不知如何陪伴和照顾他们,反而经常受到他们的伤害,久而久之,亲友们也会疲惫不堪。

我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患者,统计数据显示,整体人群中有接近20%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约有一个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而到医院就诊的各类患者中,有约40%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到肿瘤科就诊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中,则有超过60%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到精神科就诊的人中,接近100%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也就是说我打交道的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精神障碍问题。

精神障碍会导致人敏感多疑、易怒、易焦虑、易抑郁、易惊恐、易激惹,经常失去现实检验力,有夸大性认知,还有可能有幻听幻觉,存在攻击性,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让我的那位失去两个孩子的族嫂再去看炒米,她可能会抑制不住的悲伤和尖叫,即便这炒米里没有毒鼠强。对于不了解她的这段悲伤的经历的人来说,她的反应就像一个疯女人一样不可理喻。但对我们这些能深切地体会她的悲痛的亲友来说,她的这些反应会令我们落泪。

创伤会损害人的大脑,让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与现实不相符的认知,而且患者在产生这些认知的当下时刻,并不会察觉到自己有什么异常。他们的恐惧、焦虑和悲痛是如此的深切,以至于他们会误认为外界在刺激和伤害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错误的防御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攻击他人、回避他人或自我攻击、自残自杀。

正常人和精神障碍患者就像隔了一堵心灵之墙一样,彼此看不见对方,所以他们的相处非常艰难。理想状态下,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要有能力将这堵墙拆除掉,让他们看见彼此。有些精神创伤是可以疗愈的,另一些则终生难愈。对于存在精神障碍问题的家庭来说,最现实的解决方案不是彻底治愈患者,而是他们要学会看见彼此、理解彼此,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相处,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

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发现,在一个家庭中,精神障碍问题往往不是单发的,可能就诊的那一个是他们一家中精神障碍问题最为轻微的一个,其他自认为自己没有问题的家庭成员的问题更严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会非常困难,希望患者家庭环境改善的愿望经常要落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精神障碍与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遗传和环境就像是扳机和扣动扳机的手。单独有扳机,子弹不会发射,单独有扣动扳机的手,子弹也不会发射。只有当扳机和扣动扳机的手都存在,而且那只手去扣动了扳机,子弹才会发射。遗传和后天的成长环境的共同作用,是形成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天生的就敏感脆弱,他们继承了一些不好的基因,据说他们的21号染色体上有些基因发生了突变,所以导致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这些人如果再遇上一个糟糕的养育环境,频繁地受到虐待、溺爱或二者交替出现的对待,他们就会形成创伤型人格。

创伤型人格会衍生出种种精神疾病:偏执型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等。创伤型人格者的认知、行为、语言与一般人有差异,这导致他们生活在人群中总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指责和辱骂,他们自己只能用愤怒或逃避来应对。

我们仍然不能科学的对待精神障碍患者,我们为他们贴了许多令他们很难受的标签,我们说他们人品渣、性格差、脾气臭、道德败坏。殊不知,他们自己也为大脑损伤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折磨而痛苦不堪。大多数突发的爆炸性的看似不可理喻的社会新闻的背后,都存在精神障碍问题,一些本已生病的人在遭受无数人的网暴。

我从不参与到任何关于某个个人的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因为我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我无法判断这个人是否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如果我义正词严的去讨伐他们,结果却是在以群体狂欢的方式去虐待一个精神障碍患者,我会觉得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罪孽深重——道德标兵往往是一群愚昧无知的人。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做出不可理喻之事。一旦一件事情不可理喻,要么就是有人在说谎,搬弄是非,要么就是背后存在精神障碍问题。这个基本的判断让我不轻易批评他人。

我也支持废除死刑,因为大多数死刑犯也是创伤型人格,他们的背后有许多令人肝肠寸断的悲惨故事。我们需要的是促进社会朝着更文明、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减少这些创伤事件的发生,让受创伤的人早日得到治疗,避免进一步酝酿更多的恶性事件,而不是用杀戮来报复。

如果我们不从根源上清除人类的心灵之苦,我们将永无解决此类社会问题的可能。人类只有拆除各种心灵之墙,看见彼此,理解他人,才可能建立起相对而言更和平、更友善的社会,也才可能最大程度的为众生谋取幸福。

总有些人要承担起帮助大家看见彼此的使命,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改变社会大众的认知。要想建设起一个理性的社会,需要无数理性的人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推着社会往前发展。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有使命这样去做,那就行动吧!

精神障碍的六个层级

最近,湖北孝昌县小悟乡一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后,持刀伤人,致包含其母亲在内的8人死亡,损失惨重。经查,该患者卢某某,53岁,初筛为3级精神障碍患者。卢某某案发前正处在疾病发作状态,准备送医,但还没来得及送医,便发生了这一惨剧。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热点新闻。这也是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单次伤人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

那么什么是三级精神障碍呢?精神障碍一般根据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分为六个层级。

1/0级:患者病情较轻,生活尚能自理,仅存在使自己痛苦的情绪问题,危险性基本不存在;

2/1级:患者发病时思维、言语错乱,大喊大叫,认知、情绪、情感失调,扰乱其他人生活;

3/2级:患者发病时思维、语言错乱,认知、情绪、情感失调,出现暴力倾向,但多局限在家庭内部;

4/3级:患者发病时思维、语言错乱,认知、情绪、情感失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有暴力倾向,不停劝阻,一旦发怒,难以终止;

5/4级:患者发病时出现打人、毁物、打砸公共财物现象,劝阻无效;

6/5级:患者发病时,行为严重威胁到其他人的人身安全,除出现暴力行为外,还容易出现纵火、损害公共财物现象,劝阻无效。

我国一共有多少精神障碍患者呢?实际数字可能令人触目惊心。2018年5月2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全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总结部署会上公布了一项数据,截止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有2亿4326万4千人存在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5%。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除了湖北的这位持刀伤人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报道外,最近颇为热门的报道还包括某市的一些桥上密集地出现跳河自杀者的新闻,这些自杀者也是医学上的精神障碍患者。他们在生活压力下,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陷入悲观和绝望之中,以这种自毁的形式结束痛苦,殊为可惜。

精神障碍与生物遗传和环境影响均有关系,一些轻微的精神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帮助,将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精神障碍。比如,抑郁症患者多属1/0级精神障碍,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但若发病后未得到重视,任由其长期发展,就有可能会发展为带有攻击性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精神障碍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掌握其发病规律,及时送患者住院治疗,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比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突然言语增多、做出许多计划、异乎寻常地密切与外界联系,这看似生活变得更积极,但却是患者与患者家属要高度警惕的时候,因为这往往是患者躁狂发作的前兆。患者在不久后,可能就会出现躁狂发作的现象,认知失常,进入躁期后,患者会做出一系列的冲动行为,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损失。

除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会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外,其他大多数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在自己的家里,或流浪街头。家属中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里的其他成员,需要学习与患者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更好的与患者相处。患者也应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精神障碍不是患者想不开,在21世纪,如果我们还单纯的把精神障碍当作是患者想不开,觉得患者想开了,一切就都好了,那说明我们愚昧无知,与文盲无异。精神障碍首先是一种大脑受损的疾病,患者大脑结构异于常人,体内神经递质异于常人,认知也异于常人,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后,采用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

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往往比一般家庭更贫穷,而精神障碍的治疗又花费不菲,所以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并未引起家庭重视。家里人多认为患者是性格不好,人格存在问题,社会大众更是将患者的系列言行认定为人格和道德问题,这导致许多精神障碍患者初诊时间严重滞后于患者最初发病时间,也造成患者和患者家庭有严重的“病耻感”,耻于就医。有些患者甚至终身都得不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严重者自杀或流浪街头。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的处于易激惹、焦虑、抑郁、悲伤、惊恐、精神错乱等状态,总是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很容易被他人的一句微不足道的话激惹到,与人建立和维持关系时非常困难,频繁地与周围人发生冲突或回避与他人的接触,这意味着这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不佳。家属要多关心一下这样的家庭成员,有些人可能只是处于一种暂时性的应激创伤状态(可由失恋、失业、劳累过度或惊吓过度引起),有家属的陪伴,过一段时间会自然缓解。另一些人则可能会反复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自行缓解,这就要及时就医。

有一些精神障碍是先天性的,因为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一半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出自于精神疾病家族,这说明精神障碍具有高遗传性。比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他的父亲、祖父均为抑郁症患者,著名作家海明威和他的父亲也都是抑郁症患者,大科学家牛顿和他的妈妈、哲学家叔本华和他的妈妈也都是精神障碍患者。

另一些精神障碍则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最著名的后天因素造成的精神障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初是在越战老兵身上发现的,许多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国士兵在战争回国后,出现系列的精神障碍,这个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这个群体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精神医学的发展。史泰龙主演的电影《第一滴血》的主人公兰博就是一个罹患PTSD的越战老兵,环境刺激一再唤醒他在战场上的创伤经历,导致他经常陷入疯狂之中,动辄杀人。

另一部美国电影《惊魂记》拍摄于1960年,这部电影是首部以精神障碍患者为题材的电影,已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名作。《惊魂记》的主人公诺曼就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诺曼在其母亲的病态教育下,分裂出两种人格。一种人格是他母亲的人格,另一种人格是他自己的人格。他外表和善、彬彬有礼,但一旦其转入病态人格下,便成了杀人狂。

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擅长心理描写著称于世,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存在精神障碍。这些主人公长期生活不顺利,曾经受到过严重的或长久的虐待,最终形成了病态人格。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是一个癫痫患者,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是六大严重的精神障碍之一。这种特殊的患病经历让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深入地了解病态心理,他的小说也因此而独具特色。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精神障碍和感冒、癌症一样是一种生理性疾病,而非患者“想不开”。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去对真正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思想开导,无异于火烧浇油,这种开导非但不能帮助到患者,反而容易刺激他们,加重患者的情绪反应。精神障碍患者因为天生的大脑结构异常或大脑受到创伤,其思维模式异于常人,精神障碍患者既需要借助药物的帮助,又需要专业人士帮助其梳理他们的认知,只有这种综合治疗才能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平复。

所以如果家里有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一定不要认为自己有能力通过劝说让其痊愈,最好的做法是带患者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就医。另外,我国有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属于精神残疾,国家会每个月补贴一定金额(当下是320-400元不等)的金钱,保障精神致残者的基本生活。精神残疾者就医,在精神病院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也会全免。这对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精神障碍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只有大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爱,重视精神障碍问题,这个问题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由精神障碍引起的悲剧才能减少一些。笔者多年来与各类患者打交道,接触过大量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精神障碍患者(自己或家人罹患难以自愈的慢性疾病,是造成精神障碍的重要诱因之一),参与过多次自杀干预,对精神障碍的危害有深切的认识。甚至毋庸讳言,医护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本身也是精神障碍的高发群体,医生抑郁症患病率是社会平均值的两倍,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样应受到重视。

创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个人情绪调节能力,促进社会大众对精神障碍问题有更科学的认识,这些都是能减轻精神障碍危害的有效办法。精神障碍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唯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我们大家才能减轻精神障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