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身心医学

愈减愈少愈轻松

占有、索取和好逸恶劳并不能带来快乐,而只能带来空虚。这种空虚是及时行乐弥补不了的,及时行乐只会使空虚的人更空虚,追求即刻满足会让人滋生虚无感。相反,真诚、友善、奉献、勤劳、节俭、宽容、忍耐却可以让人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还能获取足够的人际支持。习惯了寡欲少求的人,终生都很容易被满足。越容易被满足的人越快乐,也越能收获长期而稳定的情感支持。

我依旧在给我的生活做减法,我欣慰的看到我的儿子身上也开始展现出了和我差不多的性格特征。他对外界不大关注,更关注自己热爱的数学事业。对财富没有占有欲,他从初中开始就告诉我,以后如果我给他留有遗产,他将全部捐献给社会,他要靠自己生存。上大学第一个月,他就开始积极地勤工俭学,而且在我生病时,他会主动关心和照顾我。

我看到他的表现,心中很高兴。这样的孩子确实不需要父母为他操心,不需要给他留太多财产,他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获取足够的乐趣。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预期没有达到时,他能迅速调适自己的心情,顺利度过自己的低谷期,又开始进入快乐奋斗的状态。这种适应能力让我对他更放心,这样的孩子将来如果想结婚,大抵也不会缺乏佳偶良伴,这世界上总有女性愿意选择一些性格好的人为伴,所以我对他的未来毫不忧虑。

我本来是打算到五十五岁后,诊治病人不再收费了。现在看到孩子如此省心,渐渐地选择了让患者自愿付费的方法,对所有自感贫困的患者均不再收取诊疗费。可能到了五十五岁后,会对所有患者都不再收费,家庭条件尚可的患者自愿支付的费用,我大概率也是会拿出来帮助贫困患者了。一个人太沉迷于占有,只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贫瘠。

孩妈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工资足够养活自己。未来的十年,孩子上学可能还需要一些经济支持,在这期间我会适度收费。等他学业结束,我就不需要负担他的教育费用,他该靠自己谋生了。而我余生需要用钱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我想我55岁后可以逐渐实现我的理想,把诊疗当做义务性质,遵循患者自愿付费的原则,赚取少量生活费糊口,自己沉浸在研究医学的乐趣之中,就已经足够了,不复多求。

我也没有退休的打算,学了医,读了越来越多的书,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疾病之门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庞大的痛苦的患者群体,他们都需要帮助。我对这些患者很同情,帮助他们才能让我好受点。我想我的这点微末技能终身都会有用武之地,那就一辈子干到老。虽然只有蝼蚁之力,不足以拯救世界,也只有萤烛之光,难以照亮所有患者,但这点微末技能,总能帮少数人解脱身心之苦。

佛陀说,使人蒙蔽者,爱与欲也。以前我为爱和欲所蒙蔽,虽然自己习惯了极简生活,基本不需要花钱,但总还顾及着太多亲近的人,希望把他们都照顾好。如今渐渐想开了,每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把控在他们自己手中,如果快乐和幸福要他人来帮助实现,那这些人就终生都无法成长。其实这种外来的快乐和幸福也无法持久,只会让人内心缺乏安全感,总患得患失。我家里的老人们一生过得比我还节俭,养活他们的压力不大。所以我没有必要有太大的负担,更不需要向社会索取太多。

想明白了这些,我顿感轻松。我和我儿子都是那种对理想能长期坚持,但又不执着的人,并没有必须获得巨大成功的压力。学术成就有便有,没有也不在乎。我们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只在意自己是否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我们不认为自己的人生意义要在别人的喝彩声中体现,自己快乐了比什么都重要。

对外界的索取越少,烦恼越少,精神上的自由度也就越高。无论是财富还是友谊和情感,我均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有则好好珍惜,无亦不求,把重点放在自我满足上。不卑不亢地活着,不仰视任何人也不看不起任何人,不控制他人亦不受他人控制。

这样的生活状态,不一定是人人都喜欢的,但是我很喜欢,因为这种生活不累。人世间很大,总有和我们世界观和人生观一致的人,愿意与我们互相靠近,陪伴和温暖彼此,人生能这样过就足够了。

幸福内生于我们自己的心中

我对物质生活几乎一无所求,我一直不太理解这世界上那些需要靠物质来获取尊严和安全感的人,正如他们不理解我一样。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固然离不开物质基础,但除了基本生活与家人生病需要花销外,其余的花销在我看来都是多余的。

不过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家人,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为他们去考虑,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在工作中获取经济回报。倘若不是如此,我想我完全可以过非常俭朴的生活,不需要获取太多的收入即可。

我一直都很有幸福感,粗茶淡饭的生活就能让我很满足,对未来无忧虑也无恐惧。

从一出生开始,我父母便教给我人人皆平等的价值观,这是我一生幸福的根源之一。虽然我现在知道从基因上人和人很难平等,但是我到现在仍然坚信,人和人在个人权利和尊严上是完全平等的,帝王将相与贩夫走卒没有任何区别。

这种根深蒂固的平等意识让我一辈子活得很自在,既不仰视任何人,也不俯视任何人。与人相处,都能很融洽,也很平和自在,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追求的不卑不亢。在等级社会里,人不容易活得不卑不亢。但在平等思想普及度很高的社会里,大多数人都可以不卑不亢地活着。

平等意识越是根深蒂固,我们越是不容易成为他人奴役的对象,也不会去奴役他人,而是成为精神自由者。只有当我们有不可被剥夺的精神自由时,我们才能有完整的自我——而完整的自我是健全的人格必备的基础。

平等意识不但可以培养我们的自信心,同样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谦虚而真诚的人。一个人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就很容易心理失衡,过度自卑或过度自负,或者二者并存。在外在压力过大且持续时间过长时,就会诱发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我父母也给了我充足的肯定和恰如其分的照顾,这让我成了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为我一生的心态奠定了基础。幼儿在2-4岁这个年龄段,需要照料者对他们的情绪反应做出正当的呼应,也需要照料者肯定和爱护他们。

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照料得很到位,既不溺爱,又不疏忽,那么这个人成年后,就会成为一个安全感很高,心态很稳定的人。他们很少被焦虑、抑郁、恐惧、退缩等不良情绪困扰。那些没有得到良好抚养的儿童,很容易形成焦虑型或回避型人格,成年后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很缺乏安全感。

所以我们应提倡父母学习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鼓励那些年轻的父母们学会如何爱他们的孩子,充分地陪伴孩子,并与孩子们积极地互动。在这个阶段被疏忽或被溺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七岁开始,便应不断地给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会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独立劳动,从小就有独立的习惯的孩子,成人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强,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也会强很多。当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的生活的掌控感,便很容易被空虚、恐慌等不良情绪攫取。我们只有独立了,自强了,我们才能有对生活的真实掌控感。

不健康的家庭往往存在各种不良的依恋模式,幼儿独立性很差。父母剥夺了幼儿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权利,溺爱幼儿的父母还剥夺了幼儿独立劳动的权利。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成人后缺乏独立性。越晚独立的孩子,适应能力越差,长大成人后的幸福感也越匮乏。

我们还应从小就教会幼儿宽容,我们生活在一个很不完美的现实世界中,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在家庭环境中习得宽容,他们长大后便很难成为一个宽容的人。人若不能宽容,在这个矛盾尖锐的世界里,就很容易被频繁冲突的现实世界所伤。

宽容就像人际关系中的一剂解药,任何发生冲突的人际关系,都能在宽容的基础上得到修复。我们作为群居动物,绝大多数不愉快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只有根深蒂固的宽容精神,可以化解这些不愉快。

一个人在爱的滋养下,坚持平等的原则,独立成长,宽容他人,长大后就会具备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就像基石,有它为基础,我们很容易获得幸福感。

人的幸福感都是内生于自己的心中的,他人或者外在的物质条件对我们的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我们具备完整自我的前提下,朋友和伴侣是锦上添花。有朋友和伴侣固然更好,没有也不会太难过。生而幸福的人,即便一个人过也会很有幸福感。

增长见识和器量,可以改善不良情绪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菜根谭》

在正常、平稳的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情绪都是稳定的。但是当我们遭遇人生的重大挫折时,比如自己或亲人罹患绝症,至亲至爱之人与我们生离死别,失去精神上的依靠和经济来源,家庭冲突剧烈到难以调和,亲密对象、家人、朋友、子女、父母在精神上虐待我们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时,我们便很难再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大多数人在遭遇以上打击时,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悲痛、愤怒、哀伤、忧愁、自责、懊悔、羞愧等不良情绪,但一般来说,这种情绪是在正常范围内,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平复。也有少部分人遭遇生活挫折时,这些不良情绪不易平复,他们更容易陷入这些情绪之中难以自拔,导致他们心力交瘁,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降低其幸福度。

还有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呈现出很差的适应性。他们比普通人更敏感、多疑、焦躁、易怒、伤痛、抑郁,一些在一般人看来非常小的事情,也会导致他们小题大做,大发雷霆,甚至不惜把一段关系彻底毁灭。做出这些事情后,他们又陷入自责、羞愧之中。

一般人在正常状态中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安慰能力(在异常状态中短暂失常并不能诊断为某种疾病,如果在异常状态中仍然麻木不仁则反而是精神疾病),所以他们较易从精神困境中走出。但也有一些人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存在偏差——过度疏忽或过度解读,前者麻木不仁,反应不足,后者小题大做,过度反应。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的自我安慰能力也不一样。有的人自我安慰水平较强,有的人自我安慰水平较低,前者独处一段时间后,情绪就能平复,后者则在独处过程中,更易恐慌不安,抑郁焦虑,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安慰才能安定下来。

人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环境因素。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当代的脑科学家们大多认为,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乃至各种人格障碍,都有先天的基因缺陷。

荷兰的脑科学家迪克·斯瓦伯(其代表作为《我即我脑》)提出,绝大多数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先天性的大脑损伤,一个人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开始,其人格特征便已被注定。所以他主张,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是可以被宽恕的,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身不由己,是被一个受损的大脑所控制的,这些因为大脑受损而行为失常的人值得同情,不应被处以死刑。

同样,此类患者后天的生存环境基本上也是不可被改变的。因为基因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父母携带了某些不良基因,他们的行为也已经固定,他们的那些固定的行为导致他们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好。所以这些人在一种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幼时在环境中习得的行为习惯很难被改变,在旁人看来是他们不正常,但是在他们看来,却是别人不正常。行为矫正与治疗因此而变得异常困难。

当代心理学家Aaron T.Beck创建的认知行为疗法是建基在慈悲、包容、接纳、理解的基础之上。Aaron T.Beck认为,治疗师要矫正来访者的行为偏差,首先要秉承慈悲的心态,从根本上认识到他们也是身不由己的,要认可他们的感受,接纳他们,理解他们,最后才能真正的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适应性。通常,我们说某个人患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其本质实际上是这个人由于先后天的原因造成某些认知上的偏差和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他们对环境不能完全适应。

宗教最初建立起来的初衷也是心灵治疗,在原始佛教经典《阿含经》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佛陀带着他的弟子们走在路上,遭到了农夫的嘲笑,农夫问佛陀,你们不耕不作,靠别人的施舍为生,难道自己不羞愧吗?佛陀的回答是,农夫耕田为社会提供粮食,而他们自己在人间实行教化,则是在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食量,二者同样重要。农夫听完佛陀讲解的道理后,心悦诚服,皈依了佛陀。

佛教是一种典型的提倡慈悲为怀,提倡宽容的宗教。佛教的根本教义认为人是无罪的,这与基督教认为人有原罪不同。佛教认为缘起性空,一切的本质是空,因为四大(古代印度各哲学流派都将一切的源头归为地、雷、火、风等四大因素,在印度古代留下的奥义书中,这种观念很普遍)的和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缘起)而产生了有。

这个理念就是佛教中著名的“缘起性空”理念,是佛教其他理论的根本。佛教提倡的是无差别心的宽容,佛教鼓励信徒对一切众生都持慈悲、平等和宽容的态度。“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是慈爱,是一种建立在包容的基础上的无条件的博爱,悲则是佛教常说的大悲心,是同情恻隐之心。

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但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继承了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还在生命早期的成长环境中,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表观遗传的改变。基因和成长环境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的性格特征,所以我们的人格形成的过程的确符合“缘起性空”的理论。

我们只有对这些进行追根究底的认知,我们才能从心底里去接纳自己、宽恕自己,同时接纳他人、宽恕他人。接纳自己、宽恕自己了,我们便不会被自责和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绪控制,接纳他人、宽容他人了,我们便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冲突不断。

我们的很多情绪反应,都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时用以自保的必须反应,恐惧、愤怒、焦虑、多疑等不良情绪帮助我们对抗了许多危险。在人类还很弱小的时代,我们正是依靠这些情绪反应摆脱我们的天敌,得以生存与繁衍至今。

我们的这些适应自然环境的反应的生物学基础形成了特定的基因,成为我们人类基因库中的一部分。人类基因库中,大概有25000-30000种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肤色、身高、视力、饮食习惯、性格特征等各方面的特征。我们人类的基因有99.9%的相似度,但那0.1%的不同却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别。也造成了一个家族与另一个家族,一个种族与另一个种族之间的巨大差异。

最近,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沃森因为提出了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人是不平等的观点而遭到了美国公众的一致讨伐,并被冷泉港实验室(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院)除名。他的观点虽然有过激之处,并触犯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信仰,但他也从生物学的角度指出了一个事实——由于基因差异,人与人确实存在太多的不平等,我们提倡的平等只是有限的平等。

我一向是信奉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的,但是我如今也倾向于认为人和人只有在生而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上是平等,在其他很多方面很难做到平等。有些儿童一出生便要遭遇不幸,为恶性肿瘤所纠缠,很难活到成年,命运对他们何来平等?有些人继承了不良基因,罹患了身体或精神疾患,生来残障,不能适应自然和社会,没有劳动能力和生存能力,命运对他们来说,又何来平等可言?

理想的社会是每个健康人都要有一定的慈悲心,尽一些利他的义务,为社会上的那些残障患者或绝症患者做一些贡献,为他们提供福利保障。而医疗也应是一种人道主义事业,应对弱者进行必要的救济。但遗憾的是,现在的医疗大多是在为有钱人服务,真正更需要医疗服务的往往却是贫困人群。

人格心理学认为,由于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造成许多人呈现不同的人格特征,有些人格特征非常有害,破坏人际关系,导致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进一步会导致一部分人陷入焦虑、抑郁、愤怒、冲动、伤痛、空虚等不良情绪之中,我们只有纠正了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善自我的生活质量,提升我们的幸福度。

以下十二种人格类型为常见的人格特征。

偏执型:暴躁易怒,多疑,无法接受批评,无法信任他人,永远觉得自己没问题,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思维僵化,性格顽固,容易曲解他人的正常话语或行为。
分裂样型:孤僻成性,无法感知他人的感受,对社会正常的礼节无法理解;情感疏离,不爱社交,除了有血缘关系的至亲外,没有多少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兴趣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甚至可能性冷淡;对他人的批评或赞扬都反应冷淡。分裂样人格者大多单身,结婚者也容易离婚。
分裂型:有奇异的信念或不寻常的知觉体验,严重者会相信神鬼运势、超能力等,存在一过性或经常的幻觉,认为自己能看到不存在的人或事等;认为自己有独特的天赋;不注意外在形象,语言怪异。
反社会型: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无视,易冲动犯罪;日常表现与正常人无异,但性格冲动,行为不考虑后果,经常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缺乏自省精神和同情心,伤害他人时,极少有内疚感。
边缘型:经常情绪失控,人际关系和个人形象不稳定;严重者可能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例如:过度消费、性滥交、物质滥用、鲁莽开车、暴食);情感不稳定、易变、反反复复;长期感到空虚。
表演型:容易有夸张的情感表达,渴望得到关注,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感情易受伤害;行为表现很自我,有强求别人的倾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会有一些不顾后果的行为,令人难堪。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
自恋型: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易感,经常处于愤怒、羞愧、耻辱的状态,但自己又喜欢通过批评和贬低他人来满足自我的尊严。过分夸大自我的才能,但在强者面前又极容易自卑,被人否定时也容易自卑和自责。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嫉妒心强;有特权意识;处理亲密关系时粗暴,容易给爱人和子女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通常,自恋型父母的儿女大多存在人格问题。
回避型:害怕被批评和被拒绝,因为担心自己被他人排斥而回避人际交往;容易低估自己,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感情生活中,容易持续怀疑伴侣,喜欢高度独立的工作,逃避社交。
依赖型:独立性很差,总觉得自己需要他人的照顾、支持和建议;认为自己是弱小的,他人是强大的。顺从他人的意志,为了得到他人的照顾,不惜牺牲自我,委曲求全,讨好他人。关密关系结束会有被抛弃感,会抑郁或产生轻生念头,需要很快开始新的恋情。
强迫型: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标准,注重细节、秩序、道德、流程以及旧有的经验;有完美主义倾向,刻板而苛刻;有过高的控制欲,容易挑剔自己和他人,与人相处存在困难。
被动攻击型:合作性差,在与人配合的过程中表面顺从,内心抗拒,甚至有攻击倾向,很抵触被人控制或剥削,与人合作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抵触心理。
抑郁型:内心消极悲观,容易产生空虚感、脆弱感,觉得生命无意义,自己的人生无价值。对他人也容易感到失望,生活满意度低,容易产生焦虑和郁闷情绪,并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很难有真正快乐的时候,缺乏正面情绪。

这十二种不良的人格类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只是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得特别过度,以至于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最后导致自己成了家庭的麻烦制造者,自己也容易陷入孤立、抑郁、焦虑、暴躁、愤怒、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之中。

通常,这些人格类型都是在先天基因与后天不良的成长环境共同的作用下形成的,在生活中又不断地被强化,改变起来非常困难。但却不是无法改变的,美国心理学家Carol S.Dweck博士在其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人的思维模式有两大类型,其一是固定思维模式,其二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思维模式者很容易一成不变,认为一切皆不可被改变,命运已被注定,他们相信宿命论。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富有挑战精神,不断地超越自我,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些看似一成不变的人格特征,通过调整思维模式,是可以逐渐被改变过来的。

这些人格特征严重者,就会成为人格障碍患者。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格障碍患者,我个人的主张是接纳他们,爱他们,帮助他们寻找医生,陪伴他们康复,但不要抛弃他们。我自己身边就有,目前我秉承的就是这一原则。

管控自己容易被激惹的情绪,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伯恩斯情绪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这些疗法对那些容易情绪化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帮助。这些是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改变自我的一些方法。

我们东方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各流派中也都有许多修炼自我,提升自我素养,改变自我的办法。儒家提倡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修炼体系,如果我们能够把其中的前六项做好,也可以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突破我们的一些人格缺陷。儒家的静坐与内省之法也是管理情绪的好办法。道家也有不少好东西,老子和庄子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少优质的思想修炼的办法。

不过就提升精神素养来说,思想与方法最完备的要属佛家。佛教的六度(持戒、忍辱、布施、禅定、精进、般若)是一个完备的精神修炼体系,它包含了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西方心理学的许多疗法都在借鉴佛教的修炼方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及后期的一位大学者龙树菩萨被列为世界十大哲学家之二,不为无因。佛教有一个完备的体系来帮助人脱胎换骨,但这个完备的体系操作起来不容易。对于一般人来说,的确需要一个慈悲为怀的导师才能学习到真正的佛教六度。

持戒要求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佛教有许多戒律,对出家人和俗家弟子的戒律都很多。但简要来说可以概况为十善十恶,佛教认为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旖语、嫉、恚、痴为十大恶,这十大恶若中止,便为十善。持戒要求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实际上可以减少许多人际矛盾。

忍辱则要求我们克制自我的情绪,我们可能会遭遇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时候,佛教要求我们对不可更改的事实采取接纳的态度,不恼怒,不去做过多的对抗,宽恕他人。

布施要求我们有慈悲心,把自己的财物、智慧,甚至身体器官都施舍给其他人——最著名的割肉伺鹰典故就是讲佛陀连自己的肉都可以施舍给老鹰吃了。佛教的专业术语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现在当然不建议人随便抛弃自己的身体器官,但是确实可以从多方面帮助他人,提升器量。

禅定则是一种特殊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坐观心等方法来使自己平静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坐禅是禅定的一种形式,但是更高级的禅定则是《六祖坛经》中所说的:“内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这种状态需要智慧与阅历上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达到。

精进就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和行为。当我们已经改善了一部分,我们对自己再多提点要求,进一步挑战自我,提升自我。这实际上与成长型思维很相似。

般若则是精神解脱的终极法宝,般若很难意译成中文,它实际上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智慧,或者按照佛教的说法叫觉行合一。是信、愿、行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已经内化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的状态。到了这种状态,人就已经从痛苦中解脱了。

所以佛教的六度也是我常常推荐给一些很难平抑自己内在情绪的患者的自我修习方法,我个人一直在反复使用佛教的六度来提升自我的精神承受力,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陷入精神压力之中的时候,我便开始独处一段时间(这类似于佛教的闭关),用佛教的六度理论来帮助自己完成一次跨越。这个过程完成后,思想高度就再上一层,精神上的痛苦也解除了。

我出生在一个佛教家庭中,自己也阅读了许多佛教相关的著作,我虽然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是我对佛教六度这种精神修炼的方法还是钦佩之至,六度是一种完美的认知与行为疗法的结合。我觉得任何人在理性的指导下,采用这六种修习自我的方法,都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核。

但正如佛经中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佛教从一诞生开始,便成了许多人牟利的工具。很多人为了通过它牟利,添加了许多佛陀本人不认可的东西到佛教中,最终导致佛教变样走形。以至于许多人信仰佛教走火入魔,最后不是得到了解脱,反而是受到了伤害。更有甚者,通过宗教骗财骗色,无恶不作。这都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如果您在阅读本文后,希望进一步了解本文提及的更深层的知识,更好的管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可以参阅以下著作:

《伯恩斯情绪疗法》(作者伯恩斯)、《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作者Aaron T Beck等)、《辩证行为疗法》(作者马修.麦克斯等)、《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韦克)、《佛说四十二章经》、《人格:认识自己,做更好的你》(作者丹尼尔.内特尔)、《情感勒索》(作者苏珊.富沃德)、《煤气灯效应》(作者罗宾.斯特恩)、《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作者詹姆斯.霍利斯)、《习得性无助》(作者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作者塞利格曼)。

人的成长是一个毕生都不会停止的过程,愿你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中,成就更美好的你自己。

爱TA,就不要伤害TA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账。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纷纷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疫情期间,一位初中女同学突然联系孩妈,在视频中对孩妈说,她曾经暗恋过我。我们三人初中同校,我这些年几乎躲开了所有的同学群和同学聚会,在老同学的世界中像消失了一样,除了几个莫逆之交,就没有人知道我的联系方式。

但孩妈还与老同学们有联系,大家也都知道我和她结婚了,所以老同学仍然能加到她的微信。这位女同学后来还要求和我视频,当着孩妈的面对我说,她曾经爱过我,问我听了高兴不高兴。

听完后我很尴尬,她的心中应该再无芥蒂,才敢在我的伴侣面前如此直白地表达她当年对我的爱慕之情。但我听后心中却有伤痛,不是为她而伤痛,毕竟,那时候我没有招惹过她,谈不上让她失恋受苦。我不能为一个暗恋过我的女孩承担感情责任,但是我这一生却也不是在感情上毫无亏欠。

我现在挺怕与异性接触,因为我这该死的人格魅力和这点三脚猫的文采,总能吸引异性,让她们对我一往情深,终身难忘。我说这句话时,不存在丝毫的虚荣心,而是真正痛彻肺腑的忏悔。我不止谈过一场恋爱,但却无法结多次婚,所以也伤过别人的心,这令我一生都有很深的负疚心理,也导致我再也不敢与异性走得太近。

回首往事,这一生希望与我结为连理的女性不止一个。年轻时我不懂事,不知道拒绝他人的好意,未能与人保持安全距离,结果种下结不了婚的情缘,让他人在不如意的人生中苦苦挣扎。每每被触动,我就很难过,这已是我解不开的心结之一。

父母没有给过我正确的婚恋教育,不曾教会我不要轻启感情的按钮,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些遗憾。在我们这个国度,性教育被列为禁忌,父母和子女闭口不谈,这真是一大缺憾。我们应该从小就被教育,长大后应该如何择偶,如何恋爱,恋爱后要对爱情和婚姻坚贞,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自伤。

如今我很注意与异性保持距离,总是很礼貌地不与异性走得太近——尤其是不与对我有好感的异性走近。我挺希望我儿子今后不要步我后尘,在婚恋问题上,我不是一个好榜样。

我希望他这辈子选他所爱,爱他所选,一次恋爱,一次婚姻,终生一诺,一诺终生。结不了婚的,就不要去招惹人家,连恋爱都不要谈,不要给人幻想,不要害人。当然,这可能太理想化了,毕竟年轻人谈恋爱不容易一次就谈成功。

佛陀说,“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可尽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他说的“妻子”,是指妻和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佛陀是个恐婚主义者,他认为家庭是累赘。他最后出家了,他的妻子和儿子也跟着他出家了,他的儿子罗睺罗还成了他的十大弟子之一,被佛陀授记为“密行第一”。

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他的看法不一样。我认可亲密关系,不觉得男女之爱和亲子关系是负担,而觉得这是幸福,并不排斥与相爱的人陪伴一辈子。所以虽然我也想出家体验一下——毕竟那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但前提是陪伴侣和父母走完这一生,我不想因为自己而给其他人带来伤痛。

东南亚的一些崇尚佛教的国家盛行短期出家,许多人都有过短期出家的经历。但在我们这个文化环境下,这样做很容易给家人带来麻烦,让他们遭受非议和痛苦。我这种六根未净,还牵挂着家人和伴侣的人是不愿意冒这个险的。

我现在人到中年,会经常反思自己犯下的过错。不但在两性关系上反思自己的过错,在亲子关系上也反思自己的过错。最近和我儿子外出旅游时,我还特地问他,他小时候我也曾体罚过他,这种体罚行为有没有给他的童年带来创伤。我向他道歉,并希望他今后有孩子时,千万不要再有体罚行为。

我儿子很幽默地说,小时候我总是在他跟小伙伴打架打输了,回家哭哭啼啼,不允许他哭,要他有阳刚之气时才体罚他。他把这形容为,在外挨打一次,回家再挨打一次。但是他笑着说,这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童年创伤,毕竟我这个做爸爸的还是很爱他,给过他充足的关爱、肯定和保护的。

我现在的工作本质是在修补他人破碎的人生,在日常工作中,我接触到的太多人是被爱所伤——被父母和亲密对象所伤的最多,有些创伤很难被修复。很多人之所以痛苦一生,都是因为最初本应爱他们的人给予的不是爱,而是虐待和伤害,这给他们留下了严重的创伤。

这种工作性质一方面会促使我反思自己对他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让我意识到爱的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健康的去爱自己的伴侣和子女,他们把他们从父母那里沿袭而来的错误的爱的方式,在其他人身上重复,导致无数人心灵破碎,命运坎坷。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没有奇迹,只有常规。

——周有光

在今年8月份我精神崩溃的那段日子里,有一次我去我的小菜园挖地,挖土时,我听到震水音。我左看右看,旁边没有人在浇水。那一刻我感到毛骨悚然,因为挖土不应该有震水音。而我当时正处在精神压力巨大的时刻,我开始疑神疑鬼,觉得这一定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那天早上我去菜园的路上还听到公园里有人吹奏哀乐,这更加重了我的疑虑,我非常焦虑地跟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打电话,叫他们不要接近水源。我当时担心这是第六感在提醒我亲人们要出事了,打完电话我仍然高度紧张。作为一个在正常状态下意志坚定的无神论者,在那一刻我也怀疑存在神。但实际上从那时到现在,我生命中所有的重要亲人都没有出过什么事情。

国庆节,我再次去我的小菜园里挖地,挖土的时候,又一次听到和上次一模一样的震水音。但这次我已经不再抑郁和焦虑了,我仔细分析原因,最后想明白了,原来我的那块小菜地,每隔1-3天便会浇一次水,每次我都浇得很透。所以我的这块小菜园深层的土壤很湿,挖土时有震水音不足为奇。

假如没有第二次挖土时的震水音,我可能对第一次出现的震水音,至今仍然不明所以,也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现象。但是有了第二次震水音后,我就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像我这么坚定的一个无神论者,在内心强烈的悲痛情绪的作用下,也能出现这种怀疑鬼神的现象。那么那些心理比我脆弱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自己看到鬼神就不足为怪了。

知乎上有个处在康复期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画出了自己在重度抑郁期间对自己房间的感受,他当时觉得自己房间里到处都是神秘的鬼魂,而且他还看得一清二楚。他准确地画出了这些鬼神的像,还把他们所在的位置都标注出来了。当他服药康复后,他每天都见到的那些鬼魂不再存在了,他自己也清醒了,知道了之前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幻觉。

有许多疾病都会在情绪紧张时诱发一过性的精神病现象,当病人处在这种状态时,他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异象,而且还能听到一些声音,这是幻觉和幻听。有的人看到了死去的亲人,有的人看到了观音菩萨或其他的神仙。

我国民间的出马仙或萨满,就利用这个原理,通过一种调动病人情绪的方法,激发病人产生幻觉和幻听现象。一些小毛病可能会因此而治愈,但是一些难以根治的毛病却很容易因为这些不良影响而愈发严重。所以这种过去盛行的疗法,现在渐渐不再被人们采用,因为风险太大。我初中时的校长晚年时就因为经常找出马仙作法,最后发疯了。

说到我们中国人信奉的观音菩萨,这纯属我们中国民间想象中的一个人物,她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如果我们了解佛教历史的话,就应该知道观音菩萨本名观自在菩萨,他是个男人,是转轮圣王之子。但在中国民间,以讹传讹,他渐渐变成了一个女性。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他们看到了观音菩萨,我们不禁要疑问,看到这本属误传的、在历史上都不存在的一个女性菩萨的人不明摆着是产生幻觉了吗?而且,如果我们对早期的佛教造像有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早期的佛像和我们今天的佛像不一样,那么我们看得那么真切的佛像,就纯属我们处在极端情绪化状态中的一种幻觉,这种幻觉是不真实的。

实际上,不但儒家经典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正统的佛教也是不允许乱言神通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就禁止弟子乱讲神通。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大多数被视为伪经,因为它们是佛陀去世后数百年,被人陆陆续续结集而成的。我们可以想象,今天的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制造一个清代早期的人物所说的话,可靠性到底有多差。早期的用巴利文书写的原始佛教经典,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哲学寓言组成的,许多内容与后期的佛教经典大相径庭。

我自己以前看许多佛经,但是现在渐渐地只看《佛说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法句经》和《金刚经》等几部佛经,因为这些佛经被公认为是最接近佛陀原意的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号称凝聚了佛教教义的精华,其内容简短得就跟老子的《道德经》一样,平易得和《论语》不相上下,也不讲鬼神,就只是一些简单质朴的为人处世和解脱精神痛苦的哲理。

我也接触了一下算卦之术,并对其一定的精准性感到十分诧异。但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发现,中国古代的算卦之术,真的是凝聚了当初的设计者的心血之作。每个卦象对应的是一种人格特征,我们实际上是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来推断他们一生中会发生的大事的,甚至可以把他们出现各种重大状况的年龄都推测出来。这一点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都有精准的总结。

如果我们阅读过人格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再来看周易的卦象背后的含义,我们会多少有点吃惊地发现他们的雷同之处很多。我们的老祖先对人格心理已经有很深的研究,这种研究被术士们融进了他们的算卦之术中。这可能就像《圣经》中所说的那样,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今天所学的人格心理学的内容,几千年前,就有人总结出来了,只是不像现在这样精准。

如果我们找一个精神科医生来给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测试,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去诊断患者存在什么问题,再根据这些疾病的一般规律来推测患者的行为,那这个准确度就会比算卦高许多。但正规的精神科医生不这样做,他们帮助患者去治疗他们的疾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的许多癌症患者算过命,有的准,有的不准。有些算命的断言患者只能活多久,但在有效的治疗下,患者的生存期远远超过了算命先生算的生存期。

最近我看到一个女明星再次离婚并第三次结婚,我发现她每次婚姻就只能维持七年,我甚是怀疑这个女明星存在某些人格障碍,导致她无法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我也发现有些算命先生给人算感情的时候,也喜欢以七年为期,而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夫妻之间存在七年之痒。这说明两性之间的关系在七年的时候是一个坎儿,跨得过去的就跨过去了,跨不过去的就卡在第七年了。

脆弱敏感的人很容易成为宿命论者,也很容易在情绪激动时,出现一过性的幻觉。但是这些患者经科学规范的治疗后,将不会再有这种症状。最典型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经常存在幻觉和幻听,但服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后,他们变成了正常人,再也没有类似的症状,也能正常工作了。

所以人在生病的状态下,很容易因为自我怀疑和心理暗示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很不正常的想法。这时候,家属要有一定的定力和摄受力,不要跟着病人的思维走。要秉承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原则,带病人进行科学与规范的治疗。治疗成功后,病人就不会再有这些幻觉。切忌因为这类幻觉而放弃规范治疗,那样最终只会误了病人,也破坏了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