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治疗湿热型发烧之苍芩丸

《医学入门》中一张名为苍芩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苍术5钱(15g),片芩(即黄芩)3钱(9g),甘草1钱5分(4.5g)。制法为将以上三药共同研为末,汤浸炊饼为丸,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取1-2钱(3-6g),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本方功效为燥湿清热,主治湿热发热,缠绵不退,困倦无力,胸脘痞闷,舌苔黄腻。湿热证最为难治,中医形容湿热证“如油入面”(像油进入到湿润的面粉里了),油一旦融入面中,油和面就很难分离。所以治疗湿热证是最为复杂的,但本方又极为简单,成分仅三种。

方中的苍术有燥湿健脾之效,黄芩有清热泻火之功,甘草既能清热泻火,又可健脾益气,且能监制苍术之燥和中和黄芩之苦寒。所以这三味药组合而成的方剂,具有燥湿健脾、清热泻火、健脾益气的功效,而且各药的副作用都能互相抵消,这样的组方精巧而有效。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苍术、黄芩均有抗病毒、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甘草则不但抗病毒、抗炎抗菌,还有类激素作用。中医所说的湿热型发热,与感染病菌后迁延不愈的慢性发热和肿瘤热颇有相似之处,中医用来治疗湿热证的方剂,治疗这两种发热也往往也很好的疗效。本方是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后期的慢性发热和癌热的辅助治疗的。

但苍芩丸没有现成的中成药,如患者症状符合苍芩丸的适应症,可以按照配方自制丸剂,亦可将本方改为汤方,用饮片煎汤剂服用。如用汤方,成年人的用量如下:苍术10g,黄芩6g,生甘草3g,儿童根据体重酌情减少。一日可服用2剂,每剂服用2次,每隔2小时服药一次。

治疗咳嗽胸痛的“生津起痿汤”

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生津起痿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麦门冬1两(30g),甘草2钱(6g),玄参1两(30g),甘菊花5钱(15g),熟地黄1两(30g),天门冬3钱(9g),天花粉1钱(3g),贝母1钱(3g),金银花5钱(15g)。

用时以水煎服,每日一剂,温服,连服18剂。本方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肺痿所致的欲嗽不能,欲咳不敢,及至咳嗽,又连声不止,肺中大痛。

胸痛咳嗽可能是病毒性肺炎或胸膜炎之类的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是呼吸道肿瘤或呼吸道转移瘤所致,从本方的组成来看,患者尚应有口干舌燥的症状。本方重用麦冬、玄参、熟地、天冬、天花粉以滋阴润肺,天冬、天花粉、贝母又可祛痰止咳,玄参、甘草、甘菊花、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所以本方的组方思路是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本方各药有抗病毒、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的功效,所以对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部肿瘤都有一定的对症治疗作用。以本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的咳嗽胸痛,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但此类疾病均属慢性病,治疗非一二日可取效,故服用本方当连续使用半月以上。用药期间忌一切辛热助火食品,如辣椒、牛羊肉、桂圆等。

治疗呕吐和水肿的吴茱萸丸

《医方类聚》中收录了原载于《经验良方》的一张名为“吴茱萸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吴茱萸4两(120g),甜葶苈子2两(60g,炒),甘遂1两(水煮)。制法为将以上药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10丸,早晨、中午和临睡前用米汤送服。

本方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呕吐的“膨症”。此病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腹水,多见于肝硬化或癌症晚期。患者腹部膨胀,按之硬结,小便不利或大小便皆不利,口干不欲饮。伴肝功能不正常者,尚可能会有口苦、巩膜黄染、皮肤发黄、大便发灰等症状。对此类患者,应合并使用茵栀黄颗粒。

本方重用吴茱萸,是因为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腹水有时会与梗阻或不完全梗阻并存,导致患者不但腹胀,而且呕吐不止。吴茱萸是止呕功效较强的一味药,以之降逆止呕,能缓解梗阻的症状。

葶苈子和甘遂均为峻下利水药,二者皆有毒性,所以葶苈子要炒去油,甘遂要经水煮,这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降低其毒性,避免患者中毒太深。虽然如此炮制后,葶苈子和甘遂的毒性有所下降,但还是有毒,所以用药时要注意安全。中病即止,患者腹胀和水肿减轻,即可改为猪苓汤、五苓散、黄芪防己汤、防己茯苓汤等缓缓治疗,以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治嗳气不止的“破郁丹”

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有一张名为破郁丹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香附米(醋煮)4两(120g),栀子仁(炒)4两(120g),黄连(姜汁炒)2两(60g),枳实(麦麸炒)2两(60g),槟榔1两(30g),莪术1两(30g),青皮(去瓤)1两(30g),瓜蒌仁1两(30g),苏子1两(30g)。

制法为将以上药共研成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1两(30g,可以从10克开始,如果有效,不必加量,无效逐渐加量),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本方功效为理气清火,化痰消瘀,主治气郁化火,痰瘀内阻,嗳气胸紧,连续嗳气十余声不尽,嗳气后心头略宽,不嗳即紧。

一过性的嗳气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不足为虑,但本方所治疗的嗳气并非一过性的嗳气,而是长期且频繁的嗳气。这种长期且频繁的嗳气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纵膈病变(如纵膈气肿等)、精神紧张、功能性消化不良、吞气症、非特异性过度嗳气等均可引起长期且频繁嗳气的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这种长期且频繁的嗳气是由气郁在胸膈所致,久郁化火,痰瘀互结,故治疗应遵循理气、化瘀、解郁、清热并用的原则,本方的制方思路正是如此。香附、枳实、槟榔、莪术、青皮、苏子均为理气之药,其中香附又有解郁之功,莪术和青皮兼能活血化瘀;栀子仁、黄连清热,瓜蒌仁消痰散结,宽胸解郁。这些药组合起来,能够对症下药,缓解嗳气的症状。

临床中嗳气多为胃炎或反流性食管炎引起,或由其发展而来的。本方所用的黄连,对肠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余各药,也均对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胃胀、嗳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故本方中的各药组合起来,的确能对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胃胀和嗳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本方对精神原因引起的嗳气频频,也能起到缓解作用。

本方亦可改为汤剂煎服,成人用量如下:香附子12g,栀子12g,黄连6g,枳实6g,槟榔3g,莪术3g,青皮3g,瓜蒌仁3g,苏子3g。儿童酌减。如患者有烧心和泛酸的症状,尚可加乌贼骨12g,白及6g;不但嗳气,而且呃逆音大,可酌加代赭石12g,旋复花6g;胃寒者,可酌加荜茇12g,高良姜12g。

外用消肿止痛的“拓肿方”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拓肿方”的外用方,该方组成为:大黄、黄芩、白蔹、芒硝各等份,将以上药切成饮片,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滓。用布帛四重(今可以医用纱布)放在药汁中,以拓肿上(外敷在肿块上),药汁干了,就再更换,不拘次数,也不分白日黑夜,可持续使用。

这张外用方有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痈疽和疔肿。从“拓肿方”的组成来看,本方有消炎抗菌、消肿止痛的效果,对皮肤感染性疾病引起红肿热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方也不局限于皮肤感染性疾病,对体表可观察到的肿瘤,呈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者,也有缓解疼痛,抑制肿瘤进展的功效。

本方中的大黄和芒硝,内服有泻热通便的作用,外用有凉血活血,消炎消肿的作用,大黄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黄芩既可消炎止痛,又能抗肿瘤,现代药理实验证实黄芩中所含的黄芩苷能抑制多种肿瘤的发展;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状根茎,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是中医治疗痈疽肿痛常用药之一,白蔹也是中医常用的美容药物之一,它能修复受损的表皮组织。

所以这四味药组成的方剂,对红肿热痛有对症治疗作用,外用也安全,可持续不断地用药。本方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可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