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打嗝)的一张验方

《中药大辞典》收录过一张治疗膈肌痉挛(打嗝)的验方,该方组成为:升麻、柴胡、枳壳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取4g,温开水冲服。该方治疗呃逆56例,均痊愈。

打嗝是我们最常见的症状,该症状是由于膈肌功能性障碍所致,多数情况下属于一过性,无需治疗。但有部分患者是长期的呃逆,而且其呃逆得很频繁,这一般是由消化道慢性疾病导致的,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消化道肿瘤等。此外,焦虑也会引起呃逆。

我们日常避免进食速度过快、腹部受凉、生冷食物以及情绪刺激事件,可以减少呃逆发生的频率,但因为慢性疾病引起的呃逆是必须治疗的。

这个方剂的组方非常简单,除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服用外,也可以将升麻3g,柴胡3g,枳壳3g,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治疗呃逆。或亦可将上述药材按照常规的煎药方法,煎成汤液服用,其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治疗面瘫与中风后遗症的“复方牵正膏”

复方牵正膏的原方本出自于宋代《杨氏家藏方》,该方经现代中医改良后,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这是很少见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与中风后遗症的外用膏药,此类疾病很少有药物外治法,复方牵正膏可以说是一个例外。

复方牵正膏的组成为: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芎、白芷、当归、赤芍、防风、生姜、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等,在制膏时,还会加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和羊毛脂制成的基质。本方炮制程序较为繁琐,一般患者很难掌握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故不建议自制,而是去药店或网上药店购买现成的成药使用。

复方牵正膏的功效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主治风邪中络,口眼歪斜,肌肉麻木,筋骨疼痛,这些是现代的面瘫、三叉神经痛与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常见症状,以上疾病皆可用复方牵正膏贴敷。此药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疗程,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复方牵正膏需要贴敷在相应的穴位处,药品说明书中会有说明,但一般人可能不会识别穴位,最好是到中医骨伤科寻找专业的医生帮助贴敷。贴敷前,需要将相关穴位处用温水洗净或乙醇消毒。本方中的白附子、全蝎、僵蚕、樟脑、冰片等均有一定的毒性或刺激性,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会有皮肤过敏的现象,如果过敏较为明显,不宜继续使用。如果过敏症状轻微且为一过性过敏,则可继续使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建议患者按摩、针灸、膏药和内服药等多种手段并用,并且结合专业的康复训练,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缩短疗程。若是中风后遗症,最好是在中风后半年内治疗,此类疾病拖延的时间越久,后续治疗的效果越差。

健胃助眠的“茯神饮”

《外台秘要》中引录了《延年秘录》中的一张名为“茯神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茯神4钱(12g),人参3钱(9g),橘皮2钱(6g),甘草钱半(4.5g),生姜2钱(6g),酸枣仁9钱(27g)。

以上药为1剂,水煎,去滓,每日分2次温服。本方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心虚不得眠,食欲不振。

本方组成颇似二陈汤,但去掉了二陈汤中温燥的半夏,改茯苓为茯神,加了生姜与酸枣仁。本方的功效与二陈汤有相似之处,从本方的组方来看,本方有健胃降逆的功效,所治疗的失眠亦多因消化道疾病引起。

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本方的组方思路是以和胃为本,安神助眠为标。方中的人参、甘草、茯神、橘皮、生姜均为常用的健脾、理气、和胃之品,酸枣仁为中医治疗失眠的常用药,茯神也有安神助眠作用。所以本方是通过和胃来达到安神的作用,原著虽然认为本方的作用是养心安神,但中医的“心”常常是指胃脘这一片,故我们应当根据本方的组成,更准确地辨识本方的适应症。

后世的归脾汤、养心安神汤等皆从本方化裁而来。

退热、通便、平喘的“宣白承气汤”

“宣白承气汤”是中医温病学派的一张经典方,出自温病名著《温病条辨》。该方组成为:生石膏5钱(15g),生大黄3钱(9g),杏仁粉2钱(6g),瓜蒌皮1钱5分(4.5g)。以1升水煎煮至400ml左右,去滓。先服200ml,如果热退、便通、喘止,则剩下的200ml不再服用。如果效果不显著,则在4-8小时后将剩下的200m也喝了。

本方的功效为清热宣肺,润肠通便,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以上症状,通常出现在呼吸道急性感染后,患者或因感染病毒,或因感染细菌,而出现喘息不安、大便秘结、发热口干、痰涎壅盛、汗出或不汗出,病情多危急,此时治疗宜以生石膏急清里热,生大黄通腑去实,杏仁止咳平喘,瓜蒌皮涤痰宽胸,如此方能全面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待其正气来复,则邪去病安。

如果患者还出现小便短赤,可在本方中加入栀子6g以清下焦之热;喘急重者,可加黄芩6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出现胸腔积液者,可加葶苈子15g;咳嗽不止,可加枇杷叶6g,金荞麦15-30g,川贝母粉6g(分二次冲服)。本方加蒲公英30g,大青叶15g,板蓝根15g、水牛角30g等,并重用仙鹤草至100g,尚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便秘、呼吸困难、紫癜等严重症状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大便已通畅,但尚有余热未清,则不可继续使用本方,而宜改用白虎汤、人参白虎汤、连翘散、桑菊饮等继续治疗。

治疗胃灼热泛酸的“清痰丸”

《医学入门》中有一张名为“清痰丸”的丸药方,该方组成为:苍术2两(60g),香附1两5钱(45g),瓜蒌仁、半夏各1两(30g),黄连、黄芩各5钱。以上药共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直径约6-8mm)。每次取50丸,饭后以茶汤送服,每日2次。

本方的功效为清热化痰,行气和胃,主治胃热痰阻,泛酸反流,胃中嘈杂不安。现多以本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等病症见上消化道有烧灼感、嗳气、泛酸、返流、恶心、呕吐、嘈杂难眠等,亦可以本方治疗癌症患者化疗或服用靶向药期间,出现上述副作用者。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方中的黄连、黄芩均为清热泻火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二者均有广谱的抗菌消炎作用,黄连中所含的小檗碱是现代治疗胃炎的常用药,药店里常卖的黄连素即是从黄连中提取的盐酸小檗碱。本方中的苍术、香附均有理气作用,能缓解嗳气和腹胀等症状;瓜蒌仁、半夏为祛痰剂,能降逆止呕。这六味药组合,可以对反流性食管炎和反流性胃炎等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因为目前没有现成的成药,我们也可以改丸剂方为汤方,直接从药店里购买饮片煎服。汤剂成人用量如下:苍术12g,香附10g,瓜蒌6g,法半夏6g,黄连3g,黄芩3g。本方中的黄连很苦,对黄连的苦味不耐受者,可于煎汤时去掉黄连,用黄连素片代替。如患者属慢性病程,最好还是按照本方自制丸药口服,以免久用汤方影响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