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生活随笔

我的简介:一个微不足道的酷爱学医的人

我1979年农历7月生于鄂东一个集族而居的村庄,现居北京,家在国家图书馆附近。十八岁前在老家读书,很少出远门。会种地,老家有薄地数亩。虽在首都生活多年,但总脱不掉身上那与生俱来的土包子气和小农思想,常有老年后归隐故里,耕读之余,悬壶济世的想法。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故乡渐已人去村空,令人不胜唏嘘。

因为有此心态,所以虽然居于首都繁华之地,亦能安贫乐道,清净知足。2020年开始在北京西山脚下,租有菜地一小块(每年租金2千元),业余时间,种菜为乐,在北京过上了自己理想的耕读生活。渐渐有点乐不思蜀,乡愁一日淡似一日。

父亲务农之余,经营小买卖,自7岁开始帮父亲摆摊卖农副产品。初中和高中,经常骑着自行车,载着货筐,走街串巷,帮父母卖些自制的小食品。后父母生意有所发展,到邻县经商,遂由我负责照顾家里留下的一点庄稼和小生意。周末回家,洗衣做饭,下地干活,送货结账,啥活都干,务农和经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高三时,家里几近破产,经济陷入困顿,哥哥在大学读书,家庭压力陡增,又受199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此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最糟糕时,曾流落街头并乞讨过,但最终也熬过来了。自此对破产和流浪产生了免疫力,无惧任何一种艰难困苦的生活。

幼时体弱多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深受慢阻肺折磨。青春期过后,体格日渐强壮,如今已成精力最充沛的人之一。家族中有习医的传统,自己亦有学医自救的迫切需要,母亲患癌后,更是废寝忘食的学医。

祖母和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受祖母影响,从小背诵了不少佛经,所以对佛学也感兴趣。在医学与佛学这两个领域着力最多,但始终成不了宗教信徒。亲人中有不少虔诚的宗教信徒,但我始终能不受影响,对宗教有极强的免疫力,故请各位宗教信徒勿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口舌,试图诱导鄙人入教。

年少轻狂时,曾经矢志要干很多大事,诸如当思想家、文豪、学者、良医、富商巨贾、慈善家、武林高手等等,今皆只能当笑话来看。三十岁后,身心安乐,性格成型,情绪稳定,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方向。

青少年时期,因为品学兼优,受到师长宠爱,养成疏狂率真的个性。品尝过生离死别的痛苦,阅历过世事沧桑后,渐渐知道自己的渺小。经过商,写过代码,画过机械图,研究过单片机,也曾靠写作谋生过。自1998年考入大学开始,长期业余学医治自己,药石乱投,幸未卒。

2012年母亲去世后,决定放弃其他一切,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办理传统医学师承关系手续,转行进入中医行列,开启了余生专职学医行医的生涯。以中医学徒的身份,参加过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走过一遍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考核的流程,过程辛酸曲折,不建议其他有意学医者蹈我覆辙。如有意学医者,强烈建议参加高考,上全日制的医科大学,以此途径圆梦,必能更有收获。

学习中医的同时,深感中医局限性太大,遂亦学习西医、精神医学与生物学,希望掌握生命科学的全面知识。因为所学较杂,受许多纯正的中医粉或西医粉的诟病和嘲讽,左右不讨好。不断遭受持不同意见的中医或西医爱好者的辱骂,但也都只是付诸一笑,懒得回应。

力求完美,但是却很不完美。青少年时期因为个性和独立意识太强,大一即退学,一边在北京务工养活自己,一边在国家图书馆自学。学习能力尚可,好读书,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宗教、医学、生物学、情报科学、机械工程、编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掌握多门足以谋生的技术。终日埋首书卷亦能乐在其中,读书过于宽泛,不免博而不精。

尽管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还是做过不少不该做的事。所幸的是,虽有过错,尚非大奸大恶。常以“书多未曾经我读,事有不可对人言”形容和警戒自己。并非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君子,在七情六欲的驱使下,也曾犯过一些令自己问心有愧的错误。存在道德污点,愧对过他人,但亦有济世活人、扶贫济困的恻隐之心。帮助过不少身陷困境中的人,尤其是和我母亲一样的癌症患者和中风后遗症患者。

三十岁后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逐渐接近现实,认识到自己平庸的一面。明白自己只是一介不完美的凡夫,不再狂妄自大,但是依然坚持有所作为和不断的完善自我。常常提醒自己只是一介凡夫,一事无成,一钱不值,还有一身臭毛病,努力改过和不断提升自己。心态日渐平和、稳定,坚持与人为善,坚持帮助弱势群体。学习上坚持兼收并纳、择善从之,不迷信盲从,坚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惑之年,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彻底突破了自己残存的最后一点孤芳自赏的毛病,放下了一切傲慢,随时都在反省自己;二是彻底突破了对任何领域的权威的崇拜心理,看到了圣贤、大师们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了这些人和我自己一样,也是一介不完美的凡夫,在吸纳别人优点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三是彻底突破了对功名利禄和声色犬马的追求,实现了内心的安宁自在,从此只过安步当车、粗茶淡饭、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安静著述的日子;四是突破了好逸恶劳的恶习,重新回归到从前的勤奋状态,甚至比过去最勤奋时更勤奋,积极生活,积极工作,乐在其中,不知疲倦;五是突破了对情感的执着,放下了母亲、岳父和堂兄等亲友去世带给我的悲伤,宽恕了一切伤害过我的人,亦虔诚地向被我伤害过的所有人忏悔,渐渐达观知命。

这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人生,独立思考带给我的最有价值的收获。

人生理想的转变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十几岁时,好读所谓的圣贤书,最想做的事情是将来改变人类的劣根性,使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二十岁上下,在大学和国家图书馆读各种杂书,同时经商养家糊口。三十岁后,在国家图书馆附近买房安家,日夜学医,最想做的事情是学有所成,跻身于中国医术最卓越的医生群体中,成为一名良医,治好别人的病。四十岁后,最想做的事情是治好自己满脑子的毛病,别再胡思乱想,好好活着,和自己所爱的人一起共度余生,同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栽栽花、种种菜、写写作、看看书、弹弹琴、治治病、捣捣乱、扯扯淡、睡睡觉、被睡睡等。

如今的人生态度大致如下:崇尚极简主义。信奉不作恶,不害人,不极端的简单的处世原则。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完善自我,保持对真实、良知和理智的坚守,以保持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家庭和睦为主要生活目标。虽然力图最大程度的律己,但每每做不到,只好将完善自我的意愿寄望于余生。

座右铭为:“有求则苦,无欲即安;随缘放下,顺其自然”,时刻提醒自己知足常乐。

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和怀疑主义者,不迷信任何所谓的真理,不信宗教,不信鬼神,热爱探索新事物,但是对其他人的任何无害于人的信仰,一概接受并尊重。不对其他人指手划脚,但偶尔意气触发,也会批评一下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只是这种冲动已越来越少。

少年时好浪漫,青年时喜思辨,中年后重实证。自中年后,因为母亲罹患癌症和两度中风,深受癌症和中风后遗症的折磨,为了侍奉老母,渐渐专注于癌症和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越来越喜欢孤独的研究学问,喜欢离群索居的宅家生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喜欢社交,不喜欢被任何人洗脑,也不喜欢去洗任何人的脑子。只喜欢躲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开通个人网站和公众号,写作各类文章,纯属自己的爱好所驱使。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又云“不知医为不孝”。母亲不幸患癌和中风后,我日夜不辍的学医,以求对她有所帮助。但终于还是未能救得了她一命,仅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维持了她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她的生存期。

2012年,母亲去世,心丧如死凡三年,一度想要削发出家。熬过这段最悲伤的岁月后,人生方向发生了巨变。不再如过去一样追求名利,对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患者和患属抱有深切的同情心。希望通过分享自己应对家人遭遇重大疾病的经验,和自己学医的心得,帮助同样不幸的其他人。

2015年开始,渐渐从丧母后的消沉中走出。在哥哥和母亲病友的建议下,开始了长期的医学科普写作,以此来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实际上从2006年就已开始了医学类写作,只是那时未曾开通自己的个人网站和公众号,所写文章零碎的发布在天涯社区、新浪博客、今日头条、微博等地。

后来关闭这些社交媒体账号,远离喧嚣,只留一片小天地,在以自己的老师、同学、亲朋好友和熟悉的病人为主的读者群体间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但不知不觉间,读者群体又再次扩大到小十万人。这些年渐渐养成每日笔耕不辍,以此抵制天性中的惰性的习惯,持续至今,大概还会持续终生。

2023年,儿子考入大学后,自己也萌生了再读一次大学的念头。也是在这一年,当医生的堂兄因过度劳累诱发宿疾而猝死,再度让我悲痛万分。堂兄猝死后半个月,我自己也遭遇了一场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一年多名亲友离世,迭遭丧亲之痛,身体状况和精神上均欠佳,情感上颇受打击,抑郁了好几个月,后自愈。

2024年,参加了此生的第二次高考,准备重回大学校园,系统学习中西医。时隔26年重返高考考场,考了350分,对成绩不满。因录取的院校不够理想,目前正在脱产复习,准备参加2025年的全国统招高考,到大学更深入地学习医学和生物学,系统地将中医、西医和精神医学的基础知识学完。

余生打算由博返约,做个生命科学领域的Gentleman Scientist,潜心研究医学和生物学。余生规划有二:一是将独生爱子培养成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二是将自己多年来在癌症和中风后遗症方面的研究深入下去,总结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撰写一两部令自己满意的医学专著,供后世子弟参考。

我深知自己并非天赋异禀之人,虽亦有一点天赋,但不足以与天才相提并论。在学生时代,遇到过许多智商足以碾压我的同学,所以常怀敬畏之心,以勤补拙。所幸这些年日拱一卒,在知识上也有所积累。余生不敢狂妄,亦不妄自菲薄,但求脚踏实地,不断完善自我。心愿能否得偿,皆顺其自然吧!

我始终都觉得自己所学还不精,对自己发布的各种文章都没有十足的信心。希望读者诸君在阅读我的文章的时候,保持谨慎和独立思考的态度,不盲信,不盲从,避免受我误导。我写作的各种文章中一定有不少错误和疏漏之处,也欢迎有识之士不吝指正。但非理性的人身攻击,则请恕我无暇理会。

大变革时代的生存策略

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大变革时代,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里,人类社会的发展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邓小平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高度的概括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点。二战后的几十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们人类社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挑战导致我们当下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

2023年,全球有7.13-7.57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他们缺乏基本的裹腹食物。而且近年来,人类饥饿人口的总数在逐年攀升。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1900年全球人口总数为16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饥饿人口总数相当于1900年我们这个星球上总人口数的一半。1800年全球人口总数约为9.06亿,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饥饿人口总数约为200年前的总人口数。

这些年,我们全球的财富实际上是在增长的,按理说,随着全球财富的增长,我们的饥饿人口总数应该减少才对。但不幸的是,我们的饥饿人口总数也在跟着水涨船高,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可以惠及每个人的福利。

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富可敌国的新贵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多的贫困人口,饥饿人口数量的增加证明知识和技术并不能使富裕人群的良知也得到同步的提升。良知是不靠谱的,在全球范围内,精英阶层占据社会总财富的比例在不断攀升,贫困阶层的人数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会不减反增,社会矛盾会更尖锐。

饿肚子的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小十亿的饥饿人口就是小十亿的定时炸弹。为什么这些年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泛滥成灾?从根本来说,是极度贫困人口数量在攀升,有组织的恐怖主义行为和独狼式的恐怖主义行为都滋生于极度贫困这个共同的土壤之上。真正的反恐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消除贫困。

我出生于1979年,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我目睹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中国有大量的人口在这期间脱离了贫困,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家人们,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直到我上大学时,我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都还是穿着朴素,生活节俭的为多。那时候有全套家电的家庭数量还是很少,个人电脑也为稀罕物品,我记得我大一时我们好几个宿舍只有一台386的个人电脑。我们结婚的时候标配的三大件是彩电、摩托车和冰箱,无个人住房和存款的裸婚者居多。

我见证了许多人由吃不饱饭到能吃饱饭的转变,尽管我们也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但我的同时代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本都是信心满满的以为我们这一生都会处于不断富足的状态。所以,尽管我们的童年普遍贫困,但过去在我的同龄人中弥漫着一股乐观主义精神。

而且,这种乐观主义精神是全球性的。但这些年事情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全球范围内,悲观主义情绪在上升。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知识分子在悲叹这些年新自由主义正在输给民粹主义,一些学者认为目前的世界政治是一种情绪化政治。所以美国总统选举,特朗普这种另类候选人得以两度当选,建制派的精英们对此愤愤不平。

这只是精英主义者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觉。在全球范围内,过去的几十年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们最佳的食利时代,他们理所当然地想着这个属于他们的食利时代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殊不知,他们看不见底层人的辛苦,无法对越来越多的陷入极度贫困的底层人的境况感同身受,所以他们的研究和预判在现实中遭遇否定。

如今,贫困阶层的呼声愈演愈烈,为政者都得弯下腰来,倾听这一阶层的呼声。因为如果不消除极端贫困,社会安宁便会如镜花水月一样不可得。我们要脱离意识形态来看全球的统一性问题,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吃着技术红利崛起的新贵们和在技术发展中节节败退的底层人之间的矛盾都越来越尖锐了。

我几年前曾经看过两本写得很好的书,一本是华人学者许倬云先生的《许倬云说美国》,另一本是刚刚当选为美国副总统的万斯所写的《乡下人的悲歌》。我建议大家摘掉意识形态的眼镜,好好地读一读这两本书。这两本书所反映的正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之痛。我不是反对技术进步,而是提醒我们要正视技术进步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正是快速发展时代的为数众多的落伍者面临的困境。每一轮技术革命都会让一批曾经生活得很体面的中产阶级丢掉饭碗,从此生活每况愈下

《乡下人的悲歌》详细的描述了美国铁锈地带的中产阶级们在技术革新的环境下,是如何失去自己的体面,沦为需要接济的底层人的过程的。万斯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他在铁锈地带艰难的生活经历是许多美国人真实的写照,所以他的书能打动许多美国人,我们要撇开情绪去看待这种现象。

许倬云先生是一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社会学家,他因为小儿麻痹症而导致终身残疾,他也因此而得以专注于社会学研究。我国著名作家王小波先生到美国留学时,就是师从许倬云先生。

许倬云先生兼通中西文化,在美国数十年的生活经历,让他亲身体验了美国的时代变迁。他看着美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今天这个状况,看着美国人的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社会关系是如何解体,与此同时,失去情感支撑的新生代的美国人的精神是如何日益空虚的。

我为什么要推荐这两本研究美国问题的书呢?是因为美国是全球社会的一个缩影,而这两位作者写的书都很有深度,非常真实的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美国人和中国人在根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其实绝大多数普通人对意识形态问题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

精英谈理想,百姓重民生,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做过几年的国际贸易,跟全球许多国家的普通人接触过,谈生意的同时也聊家常。切身感受让我知道,各国普通人最关注的永远都是柴米油盐,大多数人也都是温和有礼,热爱和平的。

我读这两本书的时候,心中的感受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这些年都在和美国的老百姓一样,经历着同样的社会变化。技术进步淘汰了许多人,十年前站在技术前沿的弄潮儿们,今天成了落伍者,惶恐不安地担心自己会在新一轮的裁员潮中,家庭生活水平降级。今天的弄潮儿,五年或十年后大概率也会如此。

在万斯和许倬云的笔下,像美国汽车名城底特律这样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城市里的那些旧贵们失去了往日的体面,生活开始变得拮据起来,衣着不再光鲜亮丽,面容也不再神采飞扬。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新的“铁锈地带”在不断地出现。人类的进化速度跟不上科学技术进化的速度,所以今天为生存焦虑和抑郁的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多。

所以今天的全球性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危机在迫使全球所有的人都得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如何保障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质量,如何确保技术新贵们不至于挤占底层人的生存空间?如果底层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那么吴思先生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中所描述的那些底层人以命相搏的现象就会越来越频繁。

我在本文中一直强调技术新贵,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是被技术控制的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大学里的文科专业现在都在急剧减少,理工科专业占比则都在迅速攀升,因为我们的社会在一边倒的朝着技术进步的方向前进了。

实际上,人的大脑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遗传基因决定了很大一部分人在学习技术时存在天然的劣势,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这些学科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书。这一类人在我们这个时代,生存就异常困难。

我们在把他们逼向一个难以生存的角落,让他们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这些人也需要吃饭,也盼望得到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同样需要被维护。当他们的数量大到足以影响世界政治的时候,一个大变革时代便要来到了。

我们如今所处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大变革时代,当前社会的许多问题,其根源相同。一些国家或族群在没落,大量的个体在沉沦,这些导致全世界的社会稳定性都在变差,普通人变得越来越躁动不安——我们不能指望一般的社会群众在困境中有卓越的管理和稳定自我情绪的能力,因为管理情绪的能力同样是一项高超的技能。在此大前提下,所谓的情绪政治的产生是顺理成章的,自媒体过度的情绪表达也是这一根本矛盾的产物。

因此,在未来的最少一代人的时间里,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解决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失衡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首先都是内部问题。更公平的分配财富,让发展机会更均衡化,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谋生渠道,是全球人要面临的共同课题。

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方针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都在培养所谓的高精尖人才,我们把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能力看得太重了,忽视了其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的培养。为什么底特律的汽车工程师们失业后,就无法再找到合适的饭碗?为什么万斯笔下那些曾经的中产阶级精英,最后要靠毒品来麻醉失落的自己?为什么曾经温和有爱的父母们变得情绪暴躁?因为他们都受限于自己个人的过度固化的能力,无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灵活的调整人生的航向,寻找第二条甚至第三条出路。

中国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君子不器”这一理念,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人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单方面的能力。我们需要有多方面的能力,只有拥有多方面的能力,我们才能够在丢掉一个饭碗的时候,找到另一个饭碗。也只有当全社会大多数人都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才更有抗逆性。

最近的二三百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一大的时代背景逼迫许多人成了社会这个机器的某一环节上的螺丝钉,当这个环节被淘汰了的时候,许多人就傻眼了。但不幸的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太快了,越来越多的环节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社会为了追求发展效率,采取了一种畸形的教育思想,最后就不可避免地会结出苦果。

当前全世界的教育都需要面临重大的变革,我不认为任何国家的教育很高明,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教会新生代的人如何在多变的时代可持续的生存,这就是教育最大的败笔。我们的教育应该以提升人类的适应性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专业技能。

人们也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不要再畸形地追逐目前的方向单一的专业教育,为饭碗而进行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应尽可能地朝向短平快的方向发展,一个大学生本科四年要学许多注水的课程,将这些课程砍掉,让他们多掌握两三项技能,对他们的一生可能更有帮助。在现在和未来,大多数人要在一生中多次接受这种短平快的技能教育,才能生存下来。

社会也不能一味的向技术倾斜,全社会都有职责为不具有学习技术天赋的人创造生存空间,否则,我们无异于在把他们逼上梁山。上一代适合学技术,下一代也许就是个技术学渣,我们不能像殖民主义者对待土著人那样,剥夺那些不具有学习自然科学天赋的人的生存权利。

我们每个人也应逐渐有这种应变意识,学土木的真的就一辈子干土木吗?学机械的就真的一辈子和机械打交道?当然不是。甚至现在被社会大众看好的医生和老师等所谓的稳定职业,在十年后也会面临失业危机,激烈的竞争最终只会让那些处于头部水平者能够生存。

我想将来我们的社会和企业可能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开辟更多的渠道,为社会大众的再就业创造条件,这包括在职期间就为员工们提供培养新的职业技能的教育项目,降低他们失业后无法再就业的风险。我相信有识之士们会先于社会大众,主动走这一步。人人都应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君子不器”的人。若不早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我们在失去了一种谋生手段后,就会无法谋生。

多几条腿走路,平衡性更好,风险更低,我们常说我们的社会缺乏复合型人才,这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本身就不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设的吗?我们制造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然后又把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淘汰掉,这是很残酷的。大多数人需要的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可预期的稳定的生存空间。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成为某项技术上的领军人物,历一生的数十年而不倒,所以为普通人创造更多的生存机会是全人类当下的共同课题。

学历崇拜和技术崇拜终将成为过时的产物。窃以为,要不了多久,我们可能就能认识到,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一个硕士或博士的价值,远不如读三四个大专的价值高。如今的大专的学制也太长了,一项技能的入门根本用不了三年的时间,三年学制的大专生完全可以多学两个专业。

成语“技不压身”和“君子不器”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存智慧,摆脱专业化思维,重新重视多方面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一把好钥匙。现代人太过鄙视古人的智慧,过度畸形的精细化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

谋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类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若全球存在大量的人没有谋生的机会,或者在一场技术变革中失去谋生的技能,从此生存都很困难,这样的社会发展模式就很存在问题,势必会在各种压力下发生巨大变革。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核武器虽然可怕,但其威胁性是不如数以亿计的饥饿人口的。因为在按下核按钮之前,需要经历许多环节,而一个被

我的自学备考方法

自我撰文表示自己在为明年的高考备考以来,陆陆续续有过许多家长给我发信息,问我是如何备考的,他们希望我能分享一下我复习备考的经验,供他们的孩子借鉴。因为类似的请求较多,我今撰文介绍一下我个人的自学备考方法。

但在介绍之前,我先要声明一点,我个人的自学备考方法非常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们套用,或许偶有可借鉴之处,但实际可以借鉴的地方并不多。原因无他,现在的高中生们在学校的课业都太重了,再启用一套新的学习程序,将会不堪重负。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若真有高中生仿效我的方法,他们的精神将岌岌可危。所以我希望各位在教育孩子时,或者一些学生朋友在阅读本文时,不要生搬硬套我的经验。

我是成年人,目前基本处于半脱产学习的状态,每天有约6-9个小时的时间在复习高中知识,说是复习,实际上是在重新学习。因为我是1998年高中毕业的,以前所学的内容现在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我2024年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全国统招高考,裸考了一次,选择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考了350分,语文99,英语70,数学27,物理21,化学70,生物63.

因为我学医多年,平时阅读了较多的医学类和生物类书籍,所以化学和生物有一定的基础,虽然是裸考,也能及格。我二十多岁时做过几年国际贸易,用英语与一百多个国家的客户打过交道,虽然后来不做,把英语抛下了将近二十年,但多少还有点底子在。再加上我一直坚持阅读,笔耕不辍,语文也能考点分数出来,这是我预备复习前的“家底子”。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但起点真的很低。

我为自己争取了9个月的时间来半脱产式的复习——之所以只能是半脱产,是因为我还有不少的工作不得不做,我的工作关系到他人的生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地方。

复习的头三个月,我在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获得最高效的复习效果。最难的一关其实是跨出第一步,一个成年人要放下大部分的工作和娱乐,沉下来进入到学习状态,最初会像瘾君子戒毒一样不适。因为过去的生活已经形成了惯性,如今要从这种惯性中脱离出来,重新进入到学生时代的以学习为主的状态,需要克服许多心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逼自己在图书馆泡了将近两个月,从早上图书馆开馆就入馆,到下午五点才出来,有时甚至会一直在图书馆呆到晚上闭馆。这段整日泡图书馆的生活让我渐渐地远离了过去的许多习惯,最终终于沉下心来,专注于学习了。这里要特别感谢国家图书馆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和适合学习的空间,人的自我约束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再怎么自律的成年人,都不可避免地无法像年轻学子们那样专注地学习。国家图书馆有很好的学习氛围,进了国图,馆内的环境帮我们约束了自己。

一旦进入到专注的学习模式后,图书馆就显得有点喧闹了,毕竟馆内的人太多。而且高考复习需要的参考资料特别多,没办法全部带到图书馆去,每天背着满满一大包的复习资料到图书馆,临到用时还是不趁手。在图书馆必须得戴着耳机听网课,以免影响其他读者,这也对耳朵很不好。所以到后来,我收心成功了,就渐渐地以在家复习为主了。

必须得承认,备战高考有很大的压力。所以,无论是谁,想要参加高考,先都要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我离开高中的日子太久了,数学和物理多年不用,2024年高考在考场上连对数符号和三角函数符号这些都不认识了,更遑论记忆那些数学和物理公式。

高考要考的知识点很多,任务繁重,时间紧张,所以很容易有压力,让人焦虑和失眠。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刚开始的二个月都无法做到心态平和,时不时的会焦虑一下,有时晚上会失眠,那些未成年的高中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其实很反对家长们望子成龙,不顾孩子们的承受能力,给自己的孩子们百上加斤。好多学生上完高三,心理都不健康了。高考既重要也不重要,比起健康,高考可以说一钱不值,家长们要拎得清孰轻孰重。

我最初把2025年的高考目标定得挺高,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以现在高考的难度,和我已经退化的记忆力,即便复习一年,要想考到600分以上也颇不容易。到后来就下调自己的心理预期,不跟自己死磕。毕竟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知道学历和名校光环本身的意义并不大,所以不大看重这些,只要我明年能考到一所公办的医科院校,能学我想学的专业就可以了。

翻开课本,我发现好多东西好像从未学过似的——部分是因为遗忘,部分是真的从未学过。教育一直在改革,现在的高中生所学的许多东西,我以前确实不曾学过。生物这门课,以前高考是不考的,平时我们上生物课,是像上体育课、美术课和音乐课那样的随便。我记得当时教我们生物的老师甚至是某机械厂的车间主任转职而来的,他自己都不懂生物,走关系当上了生物老师,临时抱佛脚地看看生物教科书后,照本宣科地给我们念念书就算是完成了教学。再到后来,生物课都被主课老师占了。

所以基本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我都要从头学起,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我没法去外面的复读班读书,一是觉得浪费钱,二是时间上不允许,我还要兼顾工作。我只能是听网课,好在现在这个时代,网课资源实在丰富。b站上的许多网课都比我当年的大多数老师讲得好多了,能在B站上成为知名up主的网课老师也是在竞争中淘汰了好多对手,才脱颖而出的,所以他们的课程确实很优秀。

我选择了跟随“一数数学”学数学,授课老师张一是我们湖北省的一个数学竞赛生,一数数学的另一个授课老师神奇小猪也是个数学竞赛生,听口音好像是东北人。我以前在高中时是数理化三科的竞赛生,听这些竞赛生讲课,有种很熟悉的味道,所以听起来很投缘。

但从弹幕上的一些反馈来看,许多学生不见得跟得上这些老师的思路,尤其是张一老师的一些难度很高的课,他为了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授课,讲得很快,许多学生听不懂。听这样的课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萎靡不振,削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跟随一个思维敏锐的竞赛生学习,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听不懂课会让人自卑和焦躁不安。

所以我并不建议家长们盲目地鼓励自己的孩子跟随这些网课老师学习,实际上这些网课越是到后面的课程,听课的人越少,经常即便是在周末或晚上,也只有一两个人在线听后面的课程,不像头几课那样人头簇拥。这说明很多听网课的学生们是半途而废了的,毕竟他们学校里的课业就已经够繁重的了,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完整地跟随一个网课老师学习是不现实的。

物理我选择了跟随黄俊琨老师(b站上的up主“huangfuren”)学习,黄老师讲的课逻辑清晰,浅显易懂,听起来很受用。但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关联速度之类的问题,他也只能讲得含糊其辞。他的语言表达有匮乏之时,有时他希望学生们不要去深思其中的原理,只用记下解题思路即可。这是其不足之处,需要借助其他的教辅资料(比如“曲一线”出版的高中知识清单系列教辅)以加深理解,否则的话就很容易遗留一些理解死角,成为今后学习的障碍。

物理是许多高中生学习的绊脚石,对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发达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的难度很大。像黄老师这样能将如此艰涩的一门课程讲得这么通俗易懂的物理老师并不多见,公道的说他算得上是最杰出的高中物理老师之一。

学习数学和物理,最好是在听完课后立即做一些题以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点,我本人选择了《5年高考,3年模拟》系列的练习册,作为课后习题。但我的时间不够充裕,不可能做得完那么多的题,所以我是有选择性的做。那些我听完课后感觉自己很弱的章节,我会认真地去做一些练习,其他章节我都会迅速带过。

这种方法只是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毕竟我要在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高中三年的课程,还要兼顾部分工作,不可能那么精细地去学习和做练习。如果我是重新去上高中的话,我肯定会每个章节都仔细做练习,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那些我觉得理解得很透的章节,我去做相关练习时,做题速度很快,正确率基本在90%以上,再为争取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正确率占用本已很紧张的时间的意义不大。

我在听课的时候会听得很细,力争将每一个环节都透彻理解,如果不理解的话就重听一次。这些网课老师都会讲一定的习题,这些习题是紧跟着他们所讲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的。我通常会在习题讲解环节按下暂停键,先自己将习题做一做,这种方法也能适度弥补课后做题少的不足。

化学我选择了b站up主“一化儿”“杰哥”的课,“杰哥”是清华毕业的,课讲得很好,授课风格幽默风趣,很吸引人,听他的课,不知不觉地就把化学给学会了。我的化学基础很好,我高中时候化学竞赛拿过奖。这次复习时,发现自己过去的童子功打得还是很好,至今仍然背得出元素周期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所以听化学课很轻松。我是不打算做多少化学题的,因为能分配给化学的时间有限。但杰哥的课我打算听完,并且准备听两遍,第一遍认真仔细地听,第二遍快速听。

生物我选择了三个老师,一个是b站up主“汉水丑生”候伟老师,另一个是“一生儿”“喵喵老师”,第三个是万猛老师,他们都是B站上知名的生物老师。

汉水丑生候伟老师是乌鲁木齐一所重点中学的生物老师,他录制了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并且录制了一整套习题课。我个人最喜欢听他讲的课,他的知识渊博,能将数学、化学、物理和生物的知识联合起来授课,讲出来的课的质量很高,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但生物这门课的特点是琐碎而繁杂,再听一个老师的课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老师讲的课中又有许多别的老师不曾讲过的新知识点。所以生物适合同时听几个老师授课,这么听课收获会更多。生物要不要做题呢?我其实觉得生物做题的意义并不大,听课的作用可能更大。

像我这种高中生物基础很薄弱的,做习题总是感觉自己脑子不在线,但听万猛老师和侯伟老师讲题却能有很大的收获。所以在学生物时,除了写些多聚体的分子结构之外,我很少动笔,目前主要是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思考。当然,笔记是做的,我在生物课本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化学和生物不同于数学和物理,学习的方法应有异。数学和物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习题练习,尤其是在自己薄弱的章节,更应如此。化学和生物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记忆。我选择了两种巩固记忆的方法,一是反复看书——课本和曲一线的知识清单,二是用“墨墨记忆卡”去记化学和生物的零碎的知识点。

墨墨记忆卡是手机里的一种app,它根据人的遗忘曲线设计了一整套的记忆流程,用来辅助记忆,真的是好用极了。8月份的时候,我哥哥强烈建议我用“墨墨背单词”这个app来背单词,我当时还是用口袋书来背单词的,背得很崩溃,因为感觉头天背的第二天都忘了。

后来用了“墨墨背单词”,也是背得很吃力,大概是因为多年不学语言,大脑分管语言学习的区域不活跃了。但无论如何,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半途而废,我还是咬牙按照我哥哥的建议,用“墨墨背单词”,把高考单词词汇表上的3600多个单词,挨个挨个的去背了。

背了五十多天后,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好了很多,此时心情也渐渐地调适好了。现在我背了76天,已经背了1800多个单词,相当于把这词汇表上的单词背了一半了,而且听力也跟着提高了。这个app我打算高考结束后仍然使用,高考结束后,我就多花些时间去背诵英语专业八级的单词表。要想提升英语的阅读能力,词汇量是一定要大的。

用了“墨墨背单词”后,我发现自己过去那种机械的记忆方法确实不科学,我就开始琢磨“墨墨记忆卡”,用“墨墨记忆卡”去记忆生物、化学和语文的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借助app去记忆,确实比自己用土方法记忆更高效。这两个app我觉得可能具有普适性,无论是高中生还是成年人,如果需要记忆一定的知识点,都可以考虑用这种方法。墨墨记忆卡可以用来记忆一切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高考结束后,我也打算继续使用这个app去记忆医学基础知识。

英语和语文我很少听课,英语买了一些教辅资料,口袋书之类的,因为我的英语基础实际上还是可以的。只是多年不用,遗忘得太厉害了而已,现在把单词背完,同时翻翻书温习一下,在B站上再选择像“Free高考英语”这样的专门刷高考英语题的up主的课程听一下就可以了。

语文高考题有很多陷阱,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否则的话即便语文素养很高,高考仍不能考出很高的分数。我目前是偶尔听一下b站pu主“国家玮”和“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的课,目前尚未系统地去听,更没有时间去做练习。我打算在完成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后,再听英语和语文的网课。

由于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来安排和掌控,所以我复习的方法和学校学生大不一样。我采取的是连贯学习法,用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连续不断地只学数学、物理、生物或化学中的一门,然后再用一大块时间去学习另一门。我很容易沉迷在学习之中,一旦学进去了,就很不喜欢自己的思路被中途打断,必须要追逐着把那个令我入迷的知识块学通透为止,一直要学到自己感觉疲劳才去更换另一科。这是一种更为专注的学习模式,但遗憾的是在正常的教育体系中,它不受重视。

这种方法不适合绝大多数人,更不适合在校生,因为他们要跟随学校的进度去学习。但我早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法学习,老师们也给了我特权,允许我不按部就班的听课和学习。那时候我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每一科都能考全校第一名,没有一科偏科,这说明这种方法对我本人来说是一种很高效的学习方法。

时隔多年,我发现自己最热爱的高中课程仍然是数学,过去三个月,我已经把高中数学的前三分之二都复习完了,而物理和化学、生物还只复习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我如今也很理解我儿子为什么不肯跟随我学医,而选择了去学数学了。大概我们的家族基因里就有偏好数学的因子吧,数学对我们的吸引力很大,我们一沾数学就容易痴迷。

我可能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完。然后在剩下来的四五个月时间里,不断地做题,通过做题发现自己薄弱的环节,再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二次学习和做一些题目巩固。在这期间,穿插着将英语和语文的一些网课听完——我基本上都是躺在床上或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和语文这种不怎么费脑子,也不需要在稿纸上写太多内容的网课的。

对任何一个备战高考的人来说,都要适度的讲究应试策略,这些策略还必须得适合自己,我也不例外。我希望先将知识点都学习一遍,这样起码明年高考的时候,我不会再连符号和题目都看不懂,卷面上的一些基础分是可以拿到手的——高考的基础分最少有450分。而在我们省,如果能考到450分,基本上可以考入任何一所公办的医学专科学校。再多点分数,就有希望考本科类的医学院校了。我目前不再设置任何高考的分数目标,顺其自然,明年考成啥样都乐意去接受。

我从学生时代就有点特立独行,与范式化的教育体制格格不入,我和我哥哥都如此,我们很容易专注和痴迷,很难与普通学生一样学习。我很感谢我一路上遇到的各位恩师都愿意给我开绿灯,让我像独行侠一样地自己去安排自己的学习。

虽然我的读者中总有人希望我能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供他们的孩子借鉴,但我心中很明白,我的经验中值得他人借鉴的真的很少。按照我的方法来学习,可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冒险,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冒这个险。多数教育工作者也对我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思路不以为然,我也无意去辩论谁对谁错,大家把我当个笑话看就好了。

我更希望各位家长尊重自己的孩子的天赋和天性,不要代替他们去做决策,不要指挥他们进行过多的课外学习。橡树的种子会长成橡树,柳树的种子会长成柳树,揠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比起学习成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要重要一万倍。不要因小失大,与其逼着孩子们去高负荷的学习,不如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幸福的体验。人在体验到爱和幸福的时候,潜能会自然而然地勃发出来的。

一代代医者的共同品格和共同心愿

这几天在家里刷着立体几何的题目,刷得有点头大,立体几何的学习很需要空间想象力,我这些年的工作与空间想象力几乎没有挂钩的地方,所以需要重新去熟悉。

今天正做题做得昏天暗地,快递员给我送来了一个包裹,包裹里装的是一本绝版的《宋氏熏吸疗法》。这本书是一位已故的老大夫宋世琦先生的著作,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宋老大夫独创的用熏吸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和肿瘤的临床经验。这本书在市场上已经买不到了,二手市场上也没有,是河南一位已经退休的尚老大夫看到我的文章中提及自己在求购本书,特将他收藏的这本赠送给我的。

这位赠书的老前辈在书的扉页写了一段勉励后辈的话,他说他认为把这本书赠送给我,比留在他手中更有意义。他还写道:“我老矣!希望你在肿瘤防治领域,开辟新天地,闯出新路子,绽鲜花,结硕果,救更多患者于水火之中”。

收到书,看到他给我写的赠言,我很感动。这些年我经常收到各种各样的赠书,还有一些老大夫将其整理好但未出版的医学专著赠送给我。另有一些好心人甚至将其祖上留下来的医著或手抄本赠送给我,这些基本都很有年代了,其中有几本还是清代的书。

也曾有人要将其祖上传下来的宋代医书赠送给我,我不肯收。原因是这样的书太过贵重,而他们要赠送的书有现代出版物。如果仅仅为学习,购买现代出版的书籍更合适,宋代古书已经是人家家里的传家宝,我不能夺人所爱。

过去的十多年,我也曾拜访并结识过一些医界老前辈,其中有西医,也有中医。只要我向他们请教问题,他们都非常热心地解答。有几个老大夫几乎可以说是在倾囊相授,甚至生怕我不肯学,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医术能多个继承人,以造福更多的患者。而且大多数老大夫还不肯与我以师徒相称,原因是他们觉得那样做太傲慢了,不够尊重晚辈。我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一直以师事之。

我所接触到的一些医疗界的前辈是我遇到的最纯粹的人,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的一举一动,莫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们不但仁心仁术,而且还都谦卑为怀,不好为人师。医疗工作最能淬炼人心,医生是长期在临床一线见证生死的人,我们无数次见证人们在死神的威胁下的焦虑、抑郁、恐惧与痛苦,也无数次见证生命的转瞬即逝,深知生命之脆弱与宝贵,也深知失去所爱之人给还活着的人带来的精神创伤是多么的巨大,所以我们有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尽最大可能地挽救生命,延长寿命。

这几年对我督促最力的是我老家的一个师叔,他的职称是主任医师,退休前还曾经当过我们当地卫健委主任,他是我师父的莫逆之交,现在与我也是忘年交。退休后,他仍然在家里复习备考全科医生,为了督促我去学校系统学医,他曾让我看过他退休后备考的资料,也曾当着我的面流利地背诵着医学基础知识。我与他交往时给他送点过节礼,他总会回赠我相等甚至更多的礼物。

有一次他对我说,他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督促我,只是因为他觉得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他希望能帮我成就为一个好医生。他说在任何时代病人都是令人同情的,需要医生去帮助他们解除痛苦。这句话感人至深,身为医生队伍中的一员,他同样受人道主义熏陶,越老越慈悲。

我其实有一点西医的基础,为我打下这个基础的是朝阳医院的一位退休的老大夫,她是一个淋巴瘤患者,她退休前是卫生部领衔的解毒专家之一,老牌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她家与我家在同一个街区,相距仅一千米左右,有一段时间她每天花差不多半天的时间与我交流,她虽然学的是西医,但是却出身于中医世家,对中医一点也不陌生。那段时间她就像严师一样,教我西医的各项知识,同时也与我交流中医抗癌的知识。

她是个非常热心肠,非常受人尊重的老人。无论在马路上,还是在公交车上,或者是出行时在火车或飞机上,只要遇到病人,她都会出手相助,从不怕担风险,也不求任何回报。有些人忌疾讳医,不但不感谢她,还觉得她的行为是一种冒犯,骂过她。她讲起这种事情来都是笑哈哈的,不觉得别人冒犯了她。老人家是那么的有良知,同时心态又是如此之好,实在是令人感佩。

我也曾跟随协和医院呼吸科的黄席珍教授学习过一点皮毛,我是为我师娘向她求医的时候,每次都厚着脸皮占用老人家一点时间,请她给我指点迷津的。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每隔半个月左右都代我师娘去协和医院挂她的号,找她开药。一来二去,和她熟悉了,就向她请教过许多呼吸科疾病的问题。她都耐心地回答和指点,我请她为我开列书单,让我能更深入地学习,她也欣然应允。

协和医院附近有东单书店、王府井书店,还有协和出版社的读者部,黄教授的门诊病人又很多,每次去都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候诊。所以我那时候去找她复诊,总是先把我师娘的病历放在她诊室门前的桌子上,自己溜到书店去看会儿书再回来。我喜欢在最末一个进入她的诊室,这样就能与她有更多的交流时间。

有一次我在书店看书入迷了,竟忘了时间,终于想起来还要去看黄教授的门诊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我匆匆忙忙地从书店赶往协和医院,本以为黄教授会下班,没料到她仍然在诊室里等我。有个侍诊的博士生不认识我,狠狠地批评了我,她说黄教授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过了下班时间在这里等你一个多小时,你怎么这么不尊重她老人家。

黄教授制止了她,反倒是批评她对就诊者的态度不好。那时这位老人家已经跟我很熟悉了,她对自己的这位博士生说,你知道这小伙子是为谁来找我们的吗?是为他的一位高中老师的爱人。他持之以恒地坚持代他那不能到北京来就诊的师母找我复诊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如此尊师重道之人,是令人敬佩的,不要生他的气。而且他是在书店看书看过头了,这是多么好学的品质,你们应该向她学习。他经常向我提问,他提的有些问题你们都提不出来。老人家当时讲的这番话,我终生难忘。她不仅仅是在给人治病,也是在提携后生,和教导我们这些晚辈做人。

我们能在许多医生的身上看到这种赤子之心,虽然人们总爱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我从自己接触过的医疗界的前辈和同辈身上,还是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光辉的一面。确实有一些医生的作风很不好,但也有很多心灵美好的医界前辈和同仁,我相信他们在目睹了大量的人类苦难之后,淬炼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会代代传承,一直长存于人世间。这充满了苦难的人世间,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来抚慰。

历时三个月,终于适应了一种新的人生模式

从8月中下旬开始,我就萌生了重新扎实地学习数理化生这些基础学科,并把英语的读写能力也提升到可以阅读英文原版专业书籍的水平,为更深入地学习重新打一次基础的想法。我想再回到年轻时的状态,好好地更新一下自己的大脑。但那时确实还犹豫不决,毕竟,我已经46岁了,其实有许多捷径可以走,不必非得吃这个苦。所以要下这个决心,并且将之付诸于实践很不容易。

但心中动了这一念之后,这个念头就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了。这些年我一直想系统地学好传统医学,也学好现代医学,贯通中西医,同时还把精神医学也系统地学一遍。但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有许多不得已,而且对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也望而生畏。

医学的任何一个分支都让人很头大,认真而全面地学习的话,势必要耗费大量的心血。虽然我很勤奋,也能持之以恒,并且已经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但要完成这样的学习计划,我也需要再付出十年以上的心血。而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转瞬即逝,我的生命也只有一次,按理应该及时行乐。我如今也算得上安居乐业了,其实可以放松下来,好好享受生活,这样挑战自己也算是自讨苦吃。

但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力求完美的潜意识,对人类苦难的难以遏制的悲悯之心,这些是镌刻在我的基因里的东西,是我即便想摆脱也摆脱不了的属于我个人的宿命性的烙印,它们让我无法停下脚步。

这些年的经历让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疾病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一样在我眼前慢慢展开,我就像看到清明上河图上那热闹非凡的人间万象一样,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疾病和这些疾病背后的痛苦。我所爱的一些人也在遭受这些疾病的折磨,但却没有人能够为他们解除痛苦。

推己及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遭受疾病的折磨,也有许多爱着他们的人在为他们的痛苦而难过。我想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医学,同时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解决疾病问题的技巧,为我所爱的人,也为他人所爱的人解除痛苦,这是我毕生的事业。

我也曾思索过人生的意义,结果是找不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我后来不再去想这种问题,因为这种问题本身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我转而关注自身的感受,我发现生命中令我体验最深刻的感受是爱,无论是爱还是被爱,都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

爱令我幸福,爱也令我充满了力量。我被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深深的爱过,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缺爱过,甚至可以说我得到的一直都是厚爱,我很感恩。我也深深地爱这世上的人,解除他人的痛苦,让他人的生活质量更高一点,活得更幸福点,这是我向我所爱之人和那些与我素不相识的人表达爱的方式。

从小到大,我的生命中从不缺乏那种来到我身边,夸奖我很聪慧的人,尽管我自己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聪慧。或许是父亲从小就对我期许很高,所以我真实的感受是我是一个智力平平,不够完美的人,我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才能让自己朝着完美更接近一些,这让我直到现在仍然有足够的内驱力去提升和修正自我。

我同时也几乎完整地复制了我母亲的性格,我母亲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她一辈子都很勤劳。她在大饥荒年代虽然靠着树皮和观音土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裹腹之物活下来了,但她也因此罹患了难以痊愈的慢性胃病,后来还发展为胃癌,并最终因为胃癌而过早的离开人世。

母亲的慈爱哺育了我的心灵,使我一生都不容易陷入彻底的消沉。母亲给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厚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逢农忙结束,母亲总会去买二斤肉,再加些黄豆或花生,装入瓦罐,在灶膛里慢火煨烂,然后她把肉和黄豆、花生这些盛给三个儿女吃,自己和父亲两人用汤泡饭吃。

每每回忆这种往事,我总热泪盈眶。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爱呀,我虽然出身于贫苦的农家,但我父母却给了我充足的爱,让我一辈子在情感上无比富足。被我爱过的所有人亦曾为我对他们的爱深深感动,原因无他,只因为我继承了我的父母,尤其是我母亲爱我们的能力。

我过了不惑之年,见识了各种灾难和疾病,体验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后,最深的感触就是爱才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爱的能力也是人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因为被深爱过,所以我们也会深爱他人,深爱这世间,深爱这说不清道不明其真正意义和价值的生命。爱能使我们幸福,爱亦可使我们心胸宽阔,爱可以消除仇恨,爱能带来和平。被爱滋养的人生,不管是否有意义或价值,都非常值得。

我最痛苦的童年记忆是母亲胃病发作时,在门口石蹬上坐着,痉挛性地呕吐酸水的景象,那时候我父亲和我们兄妹三人总是在旁边替她感到难过。我无数次地充满关切而又愧疚地望着那么痛苦的母亲,为自己不能为她解除痛苦而感到难过。而母亲在那时候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让我们不用管她,回桌子上吃饭去。我儿时最大的梦想莫过于母亲能彻底康复,因为母亲的病,我从小就想当一个好医生。

母亲已经离开我十二年了,前天晚上我还梦到母亲,在梦中,胃癌晚期的母亲的病居然有了点好转的迹象,她从舅舅家回来,走到邻居家门口时,刚好与正从北京回老家的我相遇。我抱着母亲的头,悲欣交集,失声痛哭,母亲一如既往地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叫我别难过。梦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与真切,醒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梦。

母亲的病逝坚定了我从医的决心,无论我从医之路是否充满了曲折,我此生都不会放弃儿时那个质朴的梦想。虽然我至今仍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聪慧的人,但是既往的学习经历也确实证明了我起码有中等偏上的学习能力。我在每一门功课上都曾取得过优异的成绩,而且毅力过人,做事能持之以恒。所以敝帚自珍,我仍然希望自己在余生能够完整地学好医学知识,并且在医术上有所创新,救治许多像我母亲那样的病人。因为我的切身感受让我比谁都懂那句“救治一个人,就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古人云,勤能补拙,一个具有中等偏上的智力的人,只要足够勤奋,也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这是我的信念,我因为坚持这一信念而从不因为一时的挫折而灰心气馁。

这一切铸就了我的灵魂,赐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可以克服畏难心理,保持初心,不会为他人的看法左右,每次都能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人迹罕至的纵深方向走去。如果热爱一项事业,如果某个志向源自于我们灵魂最深处,那么不用过多的犹豫,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排除万难,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的前行。有些人生体验,注定了只有极少数人会去经历,当我们身处其中时,不必迷茫,不必害怕,我们只要意志坚定一些,把其他的问题交给时间就好了。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再棘手的难题,也有被解决的那一天。

这一次调整对我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选择了在这样的年龄段开启一种新的人生模式,就要面临许多与旧我切割的问题。过去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要做适度的调整。最初的一个月,心情不断地波动,因为生活模式的改变会带来一些不适感,这些甚至影响到我的作息规律。但我没有慌张,也没有为此而感到着急,我告诉自己,在从一条路转向另一条路时,需要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我需要的只是逐渐适应。

到第二个月,我也曾自我怀疑过,怀疑自己的决策,亦怀疑自己已经46岁的大脑是否能够胜任这样的高难度任务。尤其是当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以前时,我甚至怀疑过这最终会不会是一场浪费生命的徒劳,偶尔还信心动摇,想过放弃。

但继续的坚持帮助我解决了这些问题,进入第三个月后,大脑就像被重新唤醒了一样,再次像年轻时一样灵活,记忆力也显著提升了。原来,有些脑区久不使用,它们自动地进入到半休眠的状态,经过两三个月的反复训练,这些陷入半休眠状态的脑区再次被激活,最后整个大脑都比之前灵活了许多。这是生物学中的用进废退原理,经常用,它就会进化,久置不用,它就会退化,不奇怪。

与此同时,统筹时间和调控情绪的能力也显著提升了。因为有了新的目标和学习、工作、生活模式,所以需要对时间进行更高效的管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偶尔也会影响心情,但情绪一次次地涌动,一次次地被自己调适好后,情绪就再也不容易涌动起来了,到最后,心情平静如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顺便把整个家庭对我的心理预期调整过来了,让家人们适应了进入新状态的我。

经历三个月的调整,我知道自己已经从过去的那条旧路上,成功地调整到一条新路上来了。现代人的预期寿命比过去的人长了许多,我的余生其实还很长,若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这一生还可以大有作为。我期待,到我知天命之年后,我依然有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依然能铿锵有力地走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并有新的人生体验可以向我爱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