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中医外科

消炎、消肿、止痛的“伏龙散”及其拓展方

伏龙肝是一种中药名,伏龙肝即灶心土,是用农村柴火灶内部中心的红土做成的,这种红土在灶膛处经过很多次的煅烧,性质较为特别。灶心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铁,另外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磷酸钙等。传统中医认为伏龙肝(灶心土)味辛、性温,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实际上灶心土也可以用来外敷患处,发挥其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历史上有以伏龙肝为主要成分的用于消炎、消肿和止痛的散剂,以伏龙散为名的方剂有多个,其中有两个如下。

其一为《仙拈集》中的“伏龙散”,其组成为用伏龙肝一味,研成细末,使用时,往伏龙肝粉末中加入哺乳期妇女挤出的乳汁调敷,每日更换一次。此方有清肿敛疮的功效,主治烫火疮。烫火疮即烧烫伤后形成的溃疡,存在红肿热痛和渗液。

其二为《外科真诠》中的“伏龙散”,其组成为:伏龙肝3钱(9g),炒黄柏3钱(9g),冰片2分(0.6g)。上药研为细末,用时以鸡蛋清调和,涂抹在患处,每日更换一次。本方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风热外侵、面部赤肿,后渐渐由头部而下,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也有红肿。此类症状多为感染某种病原体后出现的症状,与中医中的大头瘟类似。

《外科真诠》中的这个伏龙散可以视为《仙拈集》中的伏龙散的改良方,用人乳调敷和用鸡蛋清调敷原理相同,都是借助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的一些功能来辅助药物渗入细胞膜和发挥作用。

这两张伏龙散可以与已故的当代名老中医凌云鹏的一张效验方“消肿膏”进行对比,凌云鹏的消肿膏的组成为:白陶土(或滑石粉)5斤,硫酸镁1斤,硼酸0.5斤,甘油2斤,桉叶油10ml,质量分数为0.1%的雷夫奴耳液适量拌匀,用时在患处厚厚的敷上一层,主治各种感染和跌打损伤引起的红肿热痛。

凌云鹏的方剂已经有中西医结合的味道,而且其炮制方法也借鉴了现代制药工艺,这是一种学古而不泥于古的改良方法。凌云鹏的方剂中陶土的成分和伏龙肝的成分基本一致,实际上农村搭建柴火灶,用的就是陶土。

凌云鹏的消肿膏中加了硫酸镁,硫酸镁的一大功效便是消肿止痛。硼酸也是常用的外用消肿止痛药之一,雷夫奴耳液为常用的消炎杀菌药。凌云鹏再用甘油和桉叶油拌药,使得药物更容易突破以磷脂双分子层为主要结构的细胞膜,渗入细胞之中发挥作用。凌云鹏这样制药充分利用了现代的生物和化学知识,大幅度的改进了传统中药的临床疗效。

笔者不揣冒昧的认为,凌云鹏的这个方剂仍然有借鉴伏龙散进行改良的必要,如果在其组成中加入黄柏和冰片,其消炎和止痛的效果应该会更佳。我们学习中医方剂,应学透其组方的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需要和随着科学的发展,灵活地对方剂进行改良。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中医师学习生物和化学知识也是大有好处的。我们的知识面越宽广,我们的临床思维就会越灵活,也越发达。所以在当代开展中医临床工作,我们不但要学好传统中医,还应积极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多动脑,积极地以改良的疗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祛疤美颜的“易容膏”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有一些易容高手,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膏药和面粉之类,将自己易容成另一个人,比如《天龙八部》中的阿朱就是这么一个精灵古怪的人。那么古代有没有易容膏这类东西呢?还真有,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就记载了一张名为“易容膏”的方剂。

该方组成为:麻油250g,乳香30g(细研),松节30g(锉),松香60g,黄蜡60g,白及30g(锉),川升麻30g,白蔹15g。将升麻和白蔹研为细末,先以油煎松节和白芨,煎至黄赤色后,过滤掉药渣。再入松香和黄蜡,再煎至二者融化后,加入乳香、升麻、白蔹的粉末,熬成膏,倒入瓷瓶密封备用。用时就像我们现在涂抹化妆品或面膜一样,搽在脸上。

不过这个易容膏不是用来易容的,而是古人用来治疗脸部的伤疤和色素沉着的,当然它也可以用来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伤疤和色素沉着。从这个方子所用的各药的药性来看,易容膏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会特别神奇,尤其是对年深月久的伤疤和色素沉着,可能效果不会太理想。

赵炳南治疗烧烫伤和溃疡的经验方之白及膏

赵炳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医生,其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有一张名为“白及膏”的方剂,是赵老专用于治疗各种烧烫伤、下肢溃烂和臁疮(深脓疱病)的外用药。

该药组成很简单,取白及面50g,煅石膏面50g,凡士林400g,调匀成膏。用时先将疮面进行消毒清创,然后取适量白及膏敷在疮面上,亦可与涂抹普通护肤品一样涂抹在患处。

这个白及膏没有现成的膏药卖,所以需要患者自己制作,制作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可以将白及和煅石膏各一两,用粉碎机或破壁机粉碎成极细的粉末,过筛后备用。再将凡士林放在不锈钢器皿中适度加热熔化成液体状后,加入白及和煅石膏的粉末,充分搅拌,在此过程中,凡士林会逐渐冷却成固体状,白及膏也就制作成功了。

白及有非常强的修复黏膜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可以用作工业上的强力黏胶以及手术过程中的缝合剂。白及能迅速修复各种动物组织(包括皮肤组织和内脏器官的粘膜组织)上的溃口,将狗的胃刺破穿孔后,用白及混悬液灌胃,狗胃的伤口可在五分钟内缝合。

煅石膏是将生石膏在无烟炉火或坩埚内煅烧而成的,生石膏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煅烧后就变成了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传统中医认为煅石膏有收湿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硫酸钙很容易吸收外界的水分子,形成含水硫酸钙,这是煅石膏能收湿敛疮的原因。煅石膏外用,可以治疗溃疡久不敛口、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和外伤出血等。

赵炳南以白及和煅石膏为主治疗烧烫伤、溃烂和臁疮,用药专而精,效果明显。这个膏药制作起来也很简单,整体的治疗费用很低,存在皮肤溃疡,久不敛口问题的患者可以试用之。

血竭与硼砂外用可去腐生肌

清代外科名家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中有一张很简单的小方剂,名为赤灵丹,该方组成为:上血竭1钱(3g),硼砂1两(30g),以上二药为末,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马培之认为本方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以之主治疔毒所致的腐肉不去。

血竭是一种树脂,是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干燥树脂,因为其颜色与血液的颜色很相似而得名。血竭内服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收口。血竭中含有血竭红素、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松脂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血竭有抗炎、抑菌和抗血栓作用。血竭外用虽可敛疮收口,但用量过大的话,也能导致出血加大,故用血竭止血敛疮时,用量宜小。正品血竭很贵,亦不宜浪费药材。

硼砂是硼酸盐类硼砂族矿物硼砂经提炼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属中药中的矿石类药物。中医认为硼砂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之功,可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肿、目赤翳障等,中成药冰硼散就是著名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硼砂外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疮疡肿痛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硼砂能抗尿路感染、抗菌、保护黏膜,此外,硼砂还有抗惊厥作用。本品中用的硼砂量较多,是重用硼砂的清热解毒之功。

疔毒引起的疮口久不愈合,多因周边组织被感染。用硼砂和血竭,既能抗感染,又能促进新生组织的生长,所以这个方子用得很好。如果溃疡口渗液较多,还可加适量煅石膏或炉甘石,效果更好。

治乳腺结节的小药对:白芷和贝母

白芷和贝母各等份,组成的药对,制成散剂,每次取3克,再以漏芦适量,煎成汤送服,可以治疗乳腺结节。这个药对在《医学入门》中又被称为“芷贝散”,此处之贝母一般用土贝母或浙贝母,不用川贝母。如患者不但有乳腺结节,乳房还胀痛,可以此散与海浮散(由乳香和没药各等份组成)合用,制成散剂,再以漏芦煎汤送服。

白芷有祛风止痛、消肿排脓之功,贝母有消痰散结之功,所以这两味药合而用之,能消肿排脓、消痰散结。漏芦是治疗乳腺结节、乳房红肿热痛常用药,中医认为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下乳通经,故以漏芦煎汤(用量可控制在6-10g)送服芷贝散,可达标本兼治之功。

但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本方,哺乳期妇女如果有乳腺结节,可能与急性乳腺炎有关,这种乳腺结节需要用金银花藤浓煎(可取60g),黄酒送服。

白芷和贝母也常作为一种治疗乳腺肿瘤的药对,用在一些治疗乳腺癌的复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