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是一种中药名,伏龙肝即灶心土,是用农村柴火灶内部中心的红土做成的,这种红土在灶膛处经过很多次的煅烧,性质较为特别。灶心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铁,另外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磷酸钙等。传统中医认为伏龙肝(灶心土)味辛、性温,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实际上灶心土也可以用来外敷患处,发挥其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历史上有以伏龙肝为主要成分的用于消炎、消肿和止痛的散剂,以伏龙散为名的方剂有多个,其中有两个如下。
其一为《仙拈集》中的“伏龙散”,其组成为用伏龙肝一味,研成细末,使用时,往伏龙肝粉末中加入哺乳期妇女挤出的乳汁调敷,每日更换一次。此方有清肿敛疮的功效,主治烫火疮。烫火疮即烧烫伤后形成的溃疡,存在红肿热痛和渗液。
其二为《外科真诠》中的“伏龙散”,其组成为:伏龙肝3钱(9g),炒黄柏3钱(9g),冰片2分(0.6g)。上药研为细末,用时以鸡蛋清调和,涂抹在患处,每日更换一次。本方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风热外侵、面部赤肿,后渐渐由头部而下,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也有红肿。此类症状多为感染某种病原体后出现的症状,与中医中的大头瘟类似。
《外科真诠》中的这个伏龙散可以视为《仙拈集》中的伏龙散的改良方,用人乳调敷和用鸡蛋清调敷原理相同,都是借助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的一些功能来辅助药物渗入细胞膜和发挥作用。
这两张伏龙散可以与已故的当代名老中医凌云鹏的一张效验方“消肿膏”进行对比,凌云鹏的消肿膏的组成为:白陶土(或滑石粉)5斤,硫酸镁1斤,硼酸0.5斤,甘油2斤,桉叶油10ml,质量分数为0.1%的雷夫奴耳液适量拌匀,用时在患处厚厚的敷上一层,主治各种感染和跌打损伤引起的红肿热痛。
凌云鹏的方剂已经有中西医结合的味道,而且其炮制方法也借鉴了现代制药工艺,这是一种学古而不泥于古的改良方法。凌云鹏的方剂中陶土的成分和伏龙肝的成分基本一致,实际上农村搭建柴火灶,用的就是陶土。
凌云鹏的消肿膏中加了硫酸镁,硫酸镁的一大功效便是消肿止痛。硼酸也是常用的外用消肿止痛药之一,雷夫奴耳液为常用的消炎杀菌药。凌云鹏再用甘油和桉叶油拌药,使得药物更容易突破以磷脂双分子层为主要结构的细胞膜,渗入细胞之中发挥作用。凌云鹏这样制药充分利用了现代的生物和化学知识,大幅度的改进了传统中药的临床疗效。
笔者不揣冒昧的认为,凌云鹏的这个方剂仍然有借鉴伏龙散进行改良的必要,如果在其组成中加入黄柏和冰片,其消炎和止痛的效果应该会更佳。我们学习中医方剂,应学透其组方的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需要和随着科学的发展,灵活地对方剂进行改良。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中医师学习生物和化学知识也是大有好处的。我们的知识面越宽广,我们的临床思维就会越灵活,也越发达。所以在当代开展中医临床工作,我们不但要学好传统中医,还应积极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多动脑,积极地以改良的疗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