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心理健康

享受“泯然众人矣”的快乐

宋代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大概的意思是说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小时候非常聪明,但是长大后却变得很平凡,“泯然于众人矣”。

我们中国人似乎对“泯然于众人矣”有一种天生的恐惧,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似乎只有出人头地者才有资格活得像个人。这种文化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糟粕之一,它从根子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文化,是在长期的等级社会里形成的一种人格不平等思想的体现。

王安石这个人,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很好的政治改革家,但是从其为人处世的风格来看,他大概率是有精神疾病的。王安石孤僻而又偏执,树敌如林,缺乏同理心和宽容心,处理不好各种关系。按照今天的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他可能是一个偏执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伤仲永》这篇文章折射出了王安石的内心世界,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来说,他有慕强心理,只有内在既自卑又自负的人才能这么慕强。他们内在的逻辑是,人只有成为优秀者才值得被尊重,一旦从优秀者变得“泯然于众人矣”就不再令人羡慕。《伤仲永》甚至透露出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小人心态,这种小人心态也经常被一些自卑者用来安慰自己。

我们这种有毒的文化至今仍然在人世间大行其道,许多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似的。我们对“泯然于众人矣”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望子成龙,然后又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出类拔萃,代代相传。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端,便会造成许多扭曲的心灵。

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时,有人去向杜鲁门的母亲祝贺,祝贺他有个令她自豪的总统儿子。杜鲁门的母亲说:“是的,我的确为他骄傲。不过我还有个儿子,我也为他骄傲,他此刻正在挖土豆。”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母亲,他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无论孩子是否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只要自己的儿子过得幸福,她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和开心。

我们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泯然于众人矣”,如果我们从人生的起点就很享受“泯然于众人矣”的生活,而不是把幸福建基于出类拔萃,不是习惯了与人攀比,我想很多人会比他们当下幸福多了。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太多的心理失衡者,他们看起来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饱受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困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小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他们也非常担忧他们的孩子过得不好。这些人在其他人看来纯属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他们自己那痛苦的感受却又是非常真切的。

人的欲望是在不甘于“泯然于众人矣”的刺激中不断膨胀的,强烈的欲望确实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让他们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更大的成功,但也可能造就精神病患者。而许多做出了伟大成就的人的欲望实际上并不强烈,他们看起来非常的平凡,即便他们成为了令人瞩目的耀眼明星,他们依然一如既往的平凡。驱使他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并非欲望,而是兴趣。

兴趣比欲望更持久,也更无害。欲望会让一个人很难安宁,兴趣却能让一个人沉浸其中。欲望受挫者容易精神崩溃,但兴趣不存在受挫不受挫,一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态度是平和的,而且能持久地坚持。我欣赏一切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的人,我也致力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由个人兴趣引导自己的人生的人。

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的人,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泯然于众人矣”,外界看不看得起我们,与我们何干?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交由他人来评价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不是他人眼中的奴仆。在我看来,“泯然于众人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灾难,而应是令人欢喜的人生常态。

如何更好的保持心理平衡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林语堂

如果你想开心,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吃午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那么带上你的敌人。

——(美)Daniel Schader等《心理学》

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世卫组织将心理平衡列为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足见心理平衡是多么的重要。所谓的心理平衡,是指我们的情绪稳定,内心不会有太大的波澜,用中国人的俗话形容就是心安。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一个人活得心安,不烦恼,不抑郁,不焦虑,内心大多数时候都是平静的,即使偶尔因为遭遇一些人生不幸,短暂地处于悲伤和痛苦的状态,但自己能够较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快恢复平静,那他这一生是很幸福的。

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我个人认为,我们要从两方面着手,才能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这样的人。一是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二是要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在认知上,有几点非常关键: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根深蒂固的平等观,这种平等观需要从小养成。当我们从幼儿期便从我们的父母那里习得了平等观,平视一切人,不高看有权富贵者,也不轻视无权贫困者,我们这一辈子便能活得不卑不亢,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

倘若我们的父母是趋炎附势之徒,我们从小习得的也是趋炎附势的技巧,那这一生将会很悲哀。我们不但会在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冲突频频,在看待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也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遇强则自卑,遇弱则自负,对同一个人也容易有时喜欢,有时憎恨,自己内心很难安宁。

对此我有切身的体会,我的母亲就是一个不卑不亢的人。她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趋炎附势之举,她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我在老家读书的时候,放假回家,偶尔和我母亲坐在一起,听她和左邻右舍闲聊,总能听到她开导邻居时说人家有钱有权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没必要高看人家。我也常听她说,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人家如何评论,我们不必在意,我们管不了别人的嘴,但是我们能管住我们自己。

母亲这种对一切都很淡然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我的左邻右舍都说我母亲是个开心果,和她在一起无论是聊天还是打扑克,都能听到她爽朗的、毫无心机的大笑声,她的乐观很能感染其他人。而我母亲又很慈悲,总是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很多人自发地来悼念她。

曾经有个读者问我,究竟要读什么书,才能让自己有个好的心态?我对他说,心态和读书没有任何关系。我母亲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一辈子的心态都很好。因为对众生一视同仁,所以她一辈子心理都很平衡。我们家日子过得很苦的时候,她很快乐;条件改善了,她也很快乐。我总觉得我父亲娶了我母亲这样的女人,我和我哥哥有这样的亲生母亲,都是很有福气的事情。

我想我是在母胎之中就已经继承和习得了母亲的这种平等观,我相信我在襁褓之中,母亲抱着我在家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和人闲聊的时候,就已经无数次地重复了这种人生观,所以我的平等观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生没有任何人能使我弯腰折眉,我也不会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我曾过过贫困的日子,也曾过过富贵的日子。在这两种状态之中,我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只有根深蒂固的平等意识才能带来持续不断的稳定情绪和毕生不改的淡然和平和,一个秉承平等观的人,不会像这个社会上的许多人一样,辛辛苦苦地去追逐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既然众生无差别,那么我的身份是贩夫走卒还是社会名流,就也没什么差别了。生活能温饱就足够了,其他的多求无益。

我总很怀念小时候,我和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的儿子,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小男孩一起在油菜地里研究蜜蜂的生活习性的日子,我们是那么专注,而且是那么的有好奇心。如今我自己干的工作,从性质上来说,和当年在油菜地里研究蜜蜂的生活习性是差不多的。如果我不具备这种平等意识,我很容易在社会上随波逐流,追求出人头地,而非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

其次,人要有公正的信念。所谓公正的信念,就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以一种公正的态度。这样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时,与人发生纠纷或冲突,我们便能更容易平衡自己的内心。一个公正的人不占人家便宜,也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很多人在自己得了点便宜的时候就很开心,在自己的利益遭受损失时就很懊恼。但是利益的得失,有时候并非全由外界造成的,我们自己可能也对利益的得失形成了某种影响。如果我们能公正的看待问题,我们便会发现在自己遭遇挫折时,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找到外界的不足,我们可以秉公处理我们的遭遇,内心不容易掀起波澜。

我父亲中年时期在我们村起了法官一样的作用,我从小就看到许多人到我们家来扯皮和评理。我父亲总是能心平气和地把纠纷处理得令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大家相信他是公正的。我小时候在家里,常常听我父亲念叨的口头禅是“前半夜为自己想想,后半夜想想别人”,他也是这么教导我们做人的。

因为这个原因,我现在很难仇恨任何人。人世间大多数冲突都是双方共同造成的,很少有单方面造成的事故。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在与人交往,或与人发生纠纷时,如果彼此都能够站在敌对一方的立场上想一想,我们便能形成一种不偏不倚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消解绝大多数的仇恨。

《菜根谭》上有另一句话:“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怨恨是一种特别令人内耗,也特别容易诱发进一步的报复行为的情绪。而且怨恨之持久性,可能是诸多不良情绪之最,我常常见到某些人会恨他们的仇人一辈子,真是在折磨他人的同时,也在活活地折磨自己。

如果我们处事公正,大多数与我们相关的怨恨就都会消散。人活在世上,不结怨是非常明智的一种做法。如果一个人不断地与各种人结怨,他就很难有幸福和宁静可言。非但如此,在经济利益上他们也会受损。因为这样的人合作性很差,很难有长久的合作伙伴。人世之事业,要想做好,大多数是需要长期坚持,且要与人合作的。

一个公正的人,也是一个更容易让步的人。如果我们遇到了某个极其令人头痛的人,我们知道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激惹了人家,我们认识到了自己也有做错的地方,就更愿意吃些亏,以求宁静。吃些小亏,可以省许多麻烦。我们向对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后,再大度一点,退一步,多半能够海阔天空。如果退一步不行,就继续退几步,总能退到安全地带。此后就吃一堑长一智,与这种蛮不讲理的人保持合适的边界就好了。

第三是要养成以善度人的习惯,不要以恶度人。以善度人会激发出他人心中的善,也会令我们自己愉悦;以恶度人会激发他人心中的恶,也会令我们不快。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善恶夹杂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但当我们以善度人的时候,他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向我们展示善意的一面;当我们以恶度人的时候,他人在绝大多数时候也会向我们展示恶意的一面。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就和物理学上的力一样,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变量。当我们友善待人并且信任他人时,他们更容易友善待我们并信任我们;反之,当我们心怀恶意,质疑他人的时候,他人也会对我们心怀恶意并质疑我们。

即便我们在与他人交互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损失,我们也只去感谢人家好的一面,不去计较人家恶的一面。恶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去判断的,如果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就未必真的是恶了。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能够感召到许多友善的人。一个以恶度人的人,最后很容易孤身一人。

我长这么大,在99.9%以上的时间里是信任他人的友善性的,因此很多人觉得我很容易受骗上当,但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我几乎没有受骗过,与我打过交道的人大多不忍心来骗我。

有时他人确实未必友善地对待我,我还是愿意看到他们友善的一面。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我深知人性的复杂,知道再恶劣的人,也有友善的瞬间。我会记住他们的好,忘记他们的不好,这不但于他人而言是件好事,于我们自己也是件好事。这样我们就不会把太多负面的记忆堆积在我们的海马体里,我们的杏仁核也不会过度活跃,我们便能离抑郁情绪远一些。

悲观的人永远在追求正确,乐观的人不会较真,所以乐观的人总是无视悲观者看到的令人沮丧的负面的东西——是无视而不是看不见,他们也能看见,只是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不放在心上,也不说出来。抑郁症患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无法摆脱反刍性思维和灾难性思维,总是把每件事情和每个人反反复复琢磨个遍,最后总要把他人的好意理解成别有用心才肯罢休,结果自己抑郁了。

第四是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认知能够提高人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固化。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非常偏执地抱着某种观点不放,有很深的门户之见,经常与人争论不休,很难改变自己的执念,这些人从小就容易钻进思维的死胡同。

人只有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有无限的可能性,才会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人的大脑只有在广泛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发育得越来越完善。思维开放的人会不断地成长,思维闭塞的人则只会原地踏步,很难前行。

佛教说人的心中有“五毒”(贪嗔痴慢疑):贪婪、嗔恨、痴迷(执着)、傲慢、多疑,如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以上的四点基本认知,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强化了,我们便很容易摆脱人类普遍存在的这五种不良情绪。

但我们其实还有很多时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反应,这时候就要学会调节情绪的技巧,调节情绪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安慰。

我儿子九岁的那一年,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房间里气呼呼的,但是又在纸上不断地写忍耐和原谅这两个词。我当时问他,我说儿子你在干吗?他说在克制自己的怒气。我说你怎么生气了?谁惹你生气的?你又是如何克制自己的怒气的?他说爸爸妈妈惹他生气了,他在说服自己,爸爸妈妈很爱他,现在曲解他,也许是无心之过,所以他在劝说自己宽恕父母。

我听完后赶紧问了具体的触发事件,然后耐心地听他解释,解释完后,我向他道歉了。并且问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道歉礼物,爸爸可以送一个给他以表示道歉的诚意,然后他就转怒为喜。人天生的有自我安慰的能力,但父母给予过正确的爱和引导,能够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自我安慰的能力。

我家孩子上高一不久,就和同班的一个同学发生冲突,两人还打了一架,但是到了高三毕业,他们竟然成了莫逆之交。这两个孩子我都很欣赏,因为他们以比成人强很多的自我调节能力,化解了他们之间的恩怨。这说明那个孩子的父母也很会教育子女,而且他们本身可能也宽宏大量。

只要没有被持续不断地打压,绝大多数人天生就有这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安慰的本能,最可怕的家长是那种对孩子持续不断的打压的家长。他们不断的贬低、辱骂自己的子女,打压他们,损害他们的自尊,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人成年后就很容易自卑和焦虑。

人的自信首先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心理学研究发现5000次肯定和赞美才能让一个孩子建立起自信,1次打压就能抵消4次肯定与赞美。如果父母持续不断地打压和贬低自己的子女,那他们的子女的自信和自我安慰的能力从小就会被破坏。

这会让他们毕生都觉得自己不可爱,不配得到他们想要的生活和情感,一旦得到了总会忧心忡忡地担心自己迟早要失去一切,这是一种情感剥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待人接物时,也会经常用情感剥夺的方式,靠语言或肢体暴力或冷暴力让人屈服,他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差。

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通过肯定和安慰受伤的孩子来教会他们自我肯定和自我安慰,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遭受挫折时就能够很快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从情绪低谷中快速走出来。

调节情绪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我们自己从过度集中的悲伤和痛苦中暂时分神。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与朋友一起共度艰难时光,让朋友帮助我们分散注意力是一种办法;自己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好风光,是一种方法;借助音乐或其他的任何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的事物也是一种方法。

不过人在极度痛苦时,可能很难转移注意力。当此之时,可以听任自己的情绪流淌,接纳不良情绪的存在。一般来说,只需要一两周时间,我们最激烈的情绪都会自然缓解一些,这是我们基因自带的自我调节功能决定的。有所缓解后我们要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种分散注意力的做法能够帮我们更快速地走出痛苦的深渊。

做到以上这些,基本上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情绪都能够保持稳定,我们的心理很容易平衡。心理常处于平衡状态的人,性格更温和,不容易与人发生争吵。

我结婚快二十年,一家三口吵架的次数少于二十次,平均一年不到一次,有限的一些吵架基本上都是由大家族成员诱发的,我们小家庭平时沟通都是友善和幽默为主。但我知道很多家庭几乎是每天都在吵架,大吵大闹则是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的事情,有些甚至会大打出手,这很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一切与外界的磨合最终都是和自己内心的磨合

人活在世上,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件事是自爱,另一件事是爱他人。对他人的爱又分很多种,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对众生的博爱——对那些与自己不存在重要关系的人的同情和关爱,二是对重要他人的关爱。在重要他人中,亲密伴侣、父母、亲子、兄弟姐妹、师长、亲友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当属亲密伴侣和父母、亲子等一级亲属,这都是我们毕生都有责任去陪伴和照顾的对象。

那爱是什么呢?爱是理解,是包容,是接纳,是忍让,爱是在我们所爱之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不离不弃。但爱不是无止境的自我牺牲,爱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首先要学会自爱,才能爱人。一个不够自爱的人,并不会爱他人。

自爱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我们应对自己有公允的评价,我们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明白自己必定有缺点——这世界上不存在毫无优点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人,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我们要有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也要平等对待自己,不卑不亢。我们要给予其他人指正我们缺点的权限,任何时候不要对指正我们的人心生怨恨,要感恩其他人愿意帮我们发现我们的缺点。

不过也不要因为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对自己不存在的缺点产生自我怀疑,我们身边要有很多面镜子,这些镜子是我们那些公允而客观的亲朋好友们。当我们对自我缺陷不太确定的时候,试着去问问我们的亲朋好友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公允的自信而非病态的自恋。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谈得上自爱。我认为一切人都是有优点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某个人失去了自信,那是他们的不幸,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得到善待。我们应多赞美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恢复自信,而非嘲讽和歧视他们。当我们嘲讽和歧视他人的时候,其实折射出了我们自己的自卑。在凌辱他人的那一刻,我们是在报复自己被别人凌辱和被自我看低,阳光自信的人永不会故意去伤害其他人。

一个自信的人对自己有足够的包容、理解、爱,并且有自我约束能力,正因为此,他能更好地去爱他人。自爱包括许多方面,在遇到困难和遭遇伤害时,我们要会自我保护;在遭遇挫折时,我们要会自我抚慰;当全世界人都不理解我们时,我们要会自我欣赏;当被外界错误的否定和指责时,我们要会自我肯定;当我们摔倒时,我们要能把自己扶起来;我们还要有让自己拥有吃饱穿暖和快乐的能力,也要有反省纠错的能力。没有自爱的能力,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很难生存下去。

我们无法寄希望于另一个人来给我们自己全天候的照顾和保护,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靠我们自己自爱的能力来照顾和保护我们自己。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爱的能力,便会对其他人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他们希望这世上有另外一个人能够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帮助自己来照顾自己,理解自己一切的感受——甚至要理解自己所有的虚幻且过度的反应。这样就导致他们一辈子都很难找到那个令他们满意的爱他们的人。

但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自爱能力时,我们对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的要求便会低很多,他们略微付出,我们便能倍感温暖。所以一个懂得自爱的人,往往性格更宽厚,待人接物更随和,也更懂得感恩,他们很少向他人索取,对他人的给予则极为感恩。

自爱的人更愿意以善度人,以恕道待人,自律自制,自立自尊,自爱自足,永不记恨。对任何人都不恶语相加,他们常怀感恩和释怨之心,记恩不记仇。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也能更理解其他人,他们更愿意一切都顺其自然,不勉强他人,亦不折辱和怀疑自己。

我认为自爱也是慈悲的根基,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爱,才会懂得如何爱他人。珍惜自己的人,更愿意珍惜每一个众生。善待自己者,知道如何善待他人;虐待众生者,其内心深处必在自暴自弃。人是群体生物,自私自利者并不是真正的自爱者,因为自私自利者把他人对自己的爱生生剥夺掉,最终给自己留下来的不是温暖,而是冷漠。真正自爱者,内心是温暖的,他们能温暖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一个人爱他人,归根结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行为。我们总是愿意以自己爱自己的方式去照顾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甚至照顾芸芸众生。人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完全是把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推行出去。所以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他们以及他们的重要亲人们如何对待他们自己。

人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都是自幼习得的。性格残暴的人,自幼遭受过残暴的对待,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也很残暴;性格和善的人,自幼被和善者照料,他们待人和对自己都很和善;宽厚者,待人和待己都很宽厚;严厉者,待人和待己都很苛刻。如果我们和一个情绪稳定的人长期相处,总能有种如沫春风的感觉,那么相信我,这个人自己一直也活在幸福中,他们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辛苦。

所以永远不要只从表面上去憎恨一个人,我们要以最大的慈悲心去宽恕和接纳每一个众生。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而且别人愿意接受,我们可以一直用自己的友善去温暖每个人。但在我们做这些的时候,我们也要谨记,我们要告诉别人,他们不可以侵犯我们的边界,对我们肆无忌惮地伤害。

人和人之间一定要有边界,无论他人和我们如何亲密,我们都要与他们保持边界,永远不要与另一个人(包括我们的伴侣)完全的合二为一。因为这会导致我们自己很容易失去自我,受到伤害,我们要有一些不可被侵犯的红线。如果我们不设置这些红线,对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来说,其实并非一件好事,那会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要尊重其他人的边界,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边界,只有这样,关系才能平衡和长久。

正因为自爱和爱他人的本质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与外界有冲突,需要磨合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与我们自己的内心磨合。我们永远不要把爱我们自己这一重要任务交给其他人,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地爱护和照顾他人,但是不要向他人无止境的索取爱来满足我们自己。我们要承担起照顾和爱护自己的最主要的责任,要让身边的人只承担次要责任,减轻他们的负担。

索取爱不是真正的爱,是情感勒索。索取来的爱并不能让我们安心,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没有信心永远拥有这样的爱,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地恐惧我们会失去这样的爱。在我们向其他人索取爱的时候,我们内心可能也知道,我们的付出是非常有限的,与我们得到的不相匹配。所以,真正相爱的人,是彼此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身边没有任何人真正地爱我们,那我们一定要知道,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人,而在我们自己。那一定是我们不够爱我们自己,不会爱我们自己,并且因此而不够爱他人,不会爱他人,这才导致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己充分地被爱。

无论对自己的爱还是对他人的爱,都是同时兼有责任、义务和权利的。我们爱自己,是既要享受自己爱自己的权利,也要尽到自己照顾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我们爱他人,也是既要享受被他人所爱的温暖,同时也要尽自己照顾他人的职责和义务。

如果别人都对我们很好,但我们却总觉得自己没被好好爱过,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那么难以被取悦?我们是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人?我们欲望那么强烈是否合理?我们是不是首先要与自己的欲望作战?我们对爱的认知是否错误?

欲望太强并不能使人幸福,尤其是当欲望比我们的能力强很多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自己很难被满足。世上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自己的能力之下的人,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者。因为前者总是有富余,而后者则总是处于欠缺状态,富而不知足者不如贫而有余者那么快乐。

人是要在现实世界中成长的,最好的成长,是提高我们调和自己的欲望和能力的水平。对任何人的无休止的为满足他们的欲望的溺爱都不是真正的爱,溺爱只会阻碍一个人心智的成长。佛教提倡悲智双运,慈悲与智慧要同时运作才能真正地帮助一个人。溺爱、无限制地迁就,只会导致一个人失去现实检验能力,让他们看不到现实世界真实的一面。

我们自己的成长应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他人的成长也应由他人自己来完成。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有意愿成长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成长,才能愿意与自己的内心磨合。一切看似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只不过是自我内心的冲突的影子而已。心智成熟的人,与外界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外界有再多的风波,成熟的内心也是能平静如水的。

每当心情糟糕时,想想母亲就会好多了

我第一次求婚时,遭到了拒绝。回家后,趴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头,痛哭失声。母亲在床边,抚摸着我,安慰我。她说了这样一番话:“儿呀!人家姑娘不要咱们,说明咱们有问题,以后我们要争气点。但是你也不差,不用太难过,一定会有别的姑娘要你的。”一边说,一边摸着我的手,陪我一起哭。当然,这求婚失败只是一时的误会,最后婚还是结了。

我如今回味我母亲的话,真是觉得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母亲。孩子遭遇挫折,她没有完全的袒护自己的孩子,但也积极肯定自己的孩子,同时还用温情来陪伴我。

母亲的思维方式是那么的不偏不倚,遭遇问题时,有自我批评,也有自我肯定。同时她还用温情让我知道,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挫折,我的娘还是爱我的。即便全世界人都抛弃了我,我的亲生母亲也不会抛弃我。所以我毕生都有个安全港,那个安全港就是母爱。

母亲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我,如今我不管遭遇了什么样的挫折,都会既找自己的问题,又积极肯定自己好的一面,用反省来消除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用自我肯定来重建信心。而且,虽然母亲已经去世了,但是我总还能感到她在远方无限慈爱地看着我,让我觉得自己仍然被她所爱。

这让我的情绪极容易稳定下来,只要我还活着,天就塌不下来。我不觉得人生灾难会是持久的,遭遇任何挫折之后,我都还能重新恢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就是人生的第一份安全感,它来自于我们的母亲。如果我们曾得到过它,这一辈子就可以用它来疗愈各种创伤。

在人漫长的一生中,精神创伤一定是无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织盛都会给我们带来创伤。但我们可以从创伤中恢复过来,摔倒了要爬起来。谁来给我们爬起来的勇气呢?大自然设置的生物法则是由母亲来给每个人爬起来的勇气,母亲用她那无私的爱照顾过我们,给予过我们自信,为我们建立起了安全感,我们便能依靠这些给自己注入重生的力量。

但不幸的是,许多人没有得到过自己母亲那恰如其分的爱,他们一生都缺乏安全感。这些人是不幸的,他们一生都很痛苦,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他们要努力去为自己建立安全感。

另外就是母亲的思维方式的确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我母亲在安抚我的时候说的那番话,我至今还记得,那就是我母亲固有的思维方式。我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习得的就是母亲的这种思维方式。任何事情发生后,都既反省自己的过错,错了就立即认错道歉,但也积极肯定自己正确的一面,不为别人不恰当的批评动摇自己的自信。我们只负该负的责任,不因为任何人和任何事,彻底否定我们自己。

如果母亲过度袒护儿童,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私自利;如果母亲过度批判儿童,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信心。唯有尽早让孩子学会二分法看问题,他们才能公正的看待外界和自己,不至于陷入死不认错和自我攻击这两种极端的状态之中。真实的世界是灰色的,既不是全黑也不是全白。我们只有建立起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公正而又平等地应对世间万事万物。

我也把母亲的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我的孩子了,让他学会公正的看待自己和他人。与此同时,我也教会了他用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活在这世上。我们不俯视任何人,也不仰视任何人,一切人,在人格上和我们都是平等的。永不去羡慕和嫉妒别人的生活,只活在自己的快乐之中。

今年夏天,我特地骑自行车去了一趟我外婆家,我有二三十年没有去过外婆家了。我母亲小时候是生活在一个群山深处的小山村里,过的是最俭朴的一种生活,并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一字不识。但她受到了良好的人格教育,所以她不需要学习深奥的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也能教育出一个心灵完整的孩子。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最好的教育,根本不需要花费巨额金钱。

而且一个人的一生幸福与否,与教育、家庭背景、职业、财富、社会地位等均毫不相干。如果我们能够坦然自在的活在这世上,不卑不亢,那么我们受没受过现代教育,过得富足不富足,在社会上有没有地位,寿命是否长久,都不影响我们内心的幸福感。

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此外再无其他。只要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我们完全可以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和睦、生活的舒适和惬意,也可以不追求这些,去享受艺术、美景、美食,只要我们喜欢,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生活,都可以。

我从不觉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比另一种生活方式更好,也不觉得任何一个人过得比另一个人优越。不幸的人值得同情,如果我们能帮助一下他们就帮助一下他们,但不必投之以冷眼,没有任何人有资格鄙视这个世上的另一个人。

2023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风波不息的年份。但现在,一切风波都已平息。我开始进入到深度学习之中,对我来说,这世上最快乐的事情是爱、学习、写作和思考。我爱我自己,也爱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乃至无数的与我无关的众生,只是对各人的爱的方式不完全一样。

也许我的爱很拙劣,但是很真诚。也许我的智商不怎么样,但我对学习和思考的热爱也很真挚,我对自己热爱的田园生活的兴趣也很持久,这就足够了。我无需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只要自己认可自己,爱我的人认可我,哪又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呢?

世界很大,不过幸福永远只在我们心中。知足而自足,我们就丢不掉自己的幸福感。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我出生在一个竹林很多的地区,平生都喜欢竹林,也喜欢苏轼的这首词。北京城竹林最多的公园要数紫竹院公园,公园的名字中就带有竹字。我家就在紫竹院公园附近,步行到紫竹院公园也不过十几分钟。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去紫竹院公园散步,有时会带上一本书,在公园里找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在那里看上半天书。

紫竹院公园是北京城最大的免费公园,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歌舞团”,一些退休的老人或不用工作的中年人组建成各种各样的合唱团、乐队和舞蹈队,各自“割据”公园的一角,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也有一些小年轻会在周末到这里来跳恰恰舞和街舞。

毕竟是在首都,所以这些业余的歌舞队的水平很不错。我也在其他城市的公园里欣赏过民间歌舞,但水平真的没法跟紫竹院公园里的民间歌舞相媲美。我喜欢这里欢乐的气氛,在公园里散步时,我偶尔会驻足一会儿,欣赏一下这些歌舞高手们表演的节目。

一般在公园里表演节目的人都很有亲和力,偶尔我会和他们攀谈几句,表达自己对他们才艺的羡慕之情,通常这样的表达总会让人喜欢。毕竟,无论人有无虚荣心,被人夸奖和赞美都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这种互动会让我觉得人间很美好,平凡市民的生活很滋润,这也能让我忘记悲伤和烦恼。

我生活的中心已经渐渐地不再是故乡,而是北京城由香山、紫竹院公园、国家图书馆以及我家组成的一个“圈”。这个“圈”既有美好的自然景观、怡人的田园,又有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化,它很适合我这样的人。我渐渐地被这里的生活驯化了,这个生活圈经常发生治愈我自己的奇迹。每当我在公园漫步,欣赏众生的美好,和去图书馆读书,去香山脚下种菜的时候,我内心中的波澜就能逐渐平复下来。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亲友生离死别,要经历爱别离。美国精神病学家赛姆拉德常教导他的学生们说,人类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爱与失去,许多精神创伤都是因此而产生。但时间和生活也总能疗愈我们,周边人的快乐能够极大的感染我们。看到他们载歌载舞,享受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我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些快乐的人。他们谁不曾经历过生离死别呢?但他们仍然能笑对生活。

生而为人,爱别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一个生命体,经历了爱别离后,我们还是要抱着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把余生过得更美好,不给此生留下遗憾。

人终有一死或一别,今天离开的是别人,不久离开的就会是我们自己。活着时就好好地活着,快乐地享受每一天,好好地爱那些仍然留在我身边的人,与他们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瞬间。这些美好的瞬间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爱与爱好总是能让我们过得幸福和快乐。

也许是离开了老家那个环境,也许是我经历的生离死别太多了,心中渐渐磨出了老茧,如今抗打击能力强了许多。所以回京后的第三天,我又能轻松自如地应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能和别人一起去感受生命的快乐,不再被前几天的痛苦所折磨。

见惯了生老病死,自然而然,也就能体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种豁达的心境了。人这一生,悲与喜总是会交融在一起。到最后,分不清当下是悲还是喜,也不必分清,让一切保持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状态就好。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候,就不要去说清和道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