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活血攻毒、消肿散结的“异效散”

《圣济总录》中有一张名为“异效散”的治疗瘰疬结核(淋巴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方子,该方组成很简单:芫青49枚,麒麟血竭1两。制法为将上2味,烧存性,再发地上去尽火毒后,研细末,以米汤调服,每次5分(1.5g),渐加至1钱,每日3次。

本方有活血攻毒之功效,主治瘰疬结核久不愈者,中医中的瘰疬结合久不愈者,可能是淋巴结核或恶性肿瘤。此方只用到两味药,方中两味药均有抗肿瘤作用。

本方中的芫青为芫青科动物绿芫青Lytta caragana Pallas的全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芫青又名青娘子、青娘虫,中国古代医生很早就将其作为药用,历代医书记载芫青具有攻毒,破瘀,逐水之功效,用于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水肿尿少,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人用芫青治疗过淋巴结核、淋巴瘤、腹水、狂犬病、妇女闭经等病。

芫青有剧毒,内服风险很大,芫青属于以毒攻毒药,经常与另一种以毒攻毒虫类药斑蝥同用。按照我国现行的有毒药物管理条例,绝大多数的药店是不出售芫青的。我国最早的外科著作《刘涓子鬼遗方》就有二者共用,治疗肿疡类疾病的记载:“治瘘肿病:斑螯四十枚(去头、足、翅、煞),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煞),葛上亭长三十枚(煞)。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此方和异效散一样,的确有一定的疗效,但二者也都极易出医疗事故,使用时应慎之又慎。

在民间,依然有少数人用芫青和斑蝥治疗疾病,但也偶尔也有中毒死亡的报道,使用此类方剂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用药量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以防中毒死亡。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是《寿世保元》中的一张方剂,该方组成为:橘红5钱(15g),青黛3钱(9g),贝母7钱(21g,止咳平喘多用川贝母,抗癌消肿多用浙贝母),胆南星1两(30g),天花粉7钱(21g),桑白皮7钱(21g),杏仁(去皮,尖)7钱(21g),桔梗7钱(21g),黄芩7钱(21g),前胡7钱(21g),甘草3钱(9g)。

以上药共为一料,碾为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制成蜜丸。丸的大小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每日2次,每次服用3-6克丸剂,用淡生姜汤送服。

本方有清热止咳,化痰定喘的功效,主治上气喘逆,咽喉不利,痰滞咳嗽,口干舌燥。这种症状在中医属于肺热型咳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属于感染后呼吸道出现的急性炎症,肺部肿瘤患者有时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本方中的青黛、桑白皮、天花粉、黄芩、前胡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橘红、胆南星、贝母能清热化痰,兼能止咳;杏仁、桔梗、甘草均为止咳良药。再以有止咳化痰的温性的生姜汤送服,既能辅助上述药物达到祛痰止咳的功效,又能防止寒凉药伤脾胃,这样的组方思路很精巧。

如患者制丸不方便,本方亦可改为汤剂煎服,成人汤剂用量如下:橘红5g,青黛3g(布包煎),贝母7g,胆南星10g,天花粉7g,桑白皮7g,杏仁7g,桔梗7g,黄芩7g,前胡7g,甘草3g,生姜3-5片,以水500ml,慢火煎至150ml左右即可。1剂药可煎两次,两次煎液混合在一起,分成2等份,早晚饭后各一次。

本方亦可用于缓解肺热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肺癌患者用此方时,尚可酌情加金荞麦、斑蝥、华蟾素、西黄丸等有抗癌作用的药物。

治疗尿频的“通灵散”

通灵散出自《奇效良方》,该方组成为:益智仁、白茯苓、白术各等份。将以上药共为细末,每次取2钱(6g),用白开水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本方功效为温肾养心,缩尿化浊,主治心气不足,小便频数,赤白二浊,上述症状多因尿道炎或前列腺炎引起。因本方用到姜科植物益智仁,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益智仁具有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的功效,所以本方只适用于脾肾阳虚型尿频,症见小便清长,腰膝冷痛,足弱无力,阴虚火旺、尿短黄赤者慎用。

本方中的益智仁有缩尿之功,而茯苓和白术则有健脾利水之效,属中医中的利尿药,缩尿药和利尿药同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论治的特点,可双相调节尿频患者的小便,改善患者小便频数的症状。这种组方思路在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等方剂中亦有体现,地黄丸系列的方剂中,既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以缩尿之药,亦有茯苓、泽泻等利尿药,这样组方看似矛盾,实则是双相调整人体的疏泄功能。

尿频大多为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在用本方见效后,可将本方中各药粉碎成粉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制成黄豆大小的水蜜丸,每次服用6克,每日2-3次,这样方便保存和长期服用。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气爽丹”

气爽丹是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收录的一张经验方,该方组成为:白芍5钱(15g),柴胡2钱(6g),炒栀子1钱(3g),苍术1钱(3g),茯苓1钱(3g),六神曲5分(1.5g),半夏1钱(3g),甘草1钱(3g),牡丹皮3钱(9g)。以上共为1剂,水煎,去滓,饭后温服,日2次。

本方功效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主治肝经之病,两胁胀满,吞酸吐酸。这是一张很好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浅表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经验方,适应症为泛酸烧心、腹胀、消化不良、口气重、大便不调、小便黄赤、大便臭秽。亦治妇女月经不调,经期抑郁、痛经。

本方以气爽丹命名,寓意本方有疏肝解郁之功效,本方的确对多种原因引起的情绪抑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抑郁情绪较重者,尚可在本方基础上加香附子、郁金、玫瑰花、合欢皮等;闭经或月经延迟者,酌加桃仁、红花、益母草、当归等;烧心严重者,可加乌贼骨、白及、瓦楞子以制酸。

治疗肺热痰盛型咳喘的“前胡饮”

《圣济总录》中有名为前胡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前胡45g,贝母(去心)、白前各30g,麦门冬(去心,焙)45g,枳壳(去瓤,麦麸炒)30g,赤芍、麻黄(去根、节)各45g,大黄(蒸)30g。以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次取9g,用水150ml,煎取100ml,去滓,饭后温服,每日2次。

本方功效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痰多而咳嗽,且气喘,多为各种原因引起患者氧合功能差所致,常见的病因有急性感染、急性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此外,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时,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晚期癌症患者,出现肺部转移或肺部感染时,亦会有上述症状。上述患者,皆可用本方做对症支持治疗。

传统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由肺热壅盛所致,故应清肺热、祛痰止咳相结合,方中的前胡、麦门冬、白前、贝母、麻黄、赤芍等有清肺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肺热亦会引起大肠滞热难去,治疗时应表里同治,故又以枳壳理气化滞,以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如此组方,才可以达到对症治疗之目的。患者的症状减轻后,免疫系统可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