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治疗肾虚久泻的“固下丸”

“固下丸”出自明代医家孙一奎的《赤水玄珠》,该方组成为:苍术、肉豆蔻(煨)、补骨脂(炒)各等份,将上药共研为末,以粥为赋形剂,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50丸,用温开水送服,日服二次。

本方有补肾助阳、燥湿止泻之功,主治肾虚久泻。这种病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很相似,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泻,迁延难愈。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本方中的苍术燥湿健脾,肉豆蔻温脾止泻,补骨脂补肾止泻,故三者合用,能标本兼治。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苍术有广谱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病原体所致的腹泻具有根治之效,而肉豆蔻和补骨脂也都有止泻的功效,故三药合用,的确能止泻。

本方的组方与四神丸颇为相似,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组成,功效也是温肾止泻,四神丸有现成的中成药卖,患者如有相应症状,可先考虑用四神丸,如四神丸无效,可改用本方试试。本方亦可用煎剂代替丸剂,成人煎剂单日用量如下:苍术10g,肉豆蔻10g,补骨脂10g,儿童酌减。

和胃降逆止呕的丁香二陈汤

“丁香二陈汤”出自《医学入门》,该方组成为:陈皮2钱(6g),茯苓、半夏各1钱半(4.5g),甘草、藿香各5分(1.5g),丁香4分(1.2g)。以上药一起水煎,去滓,加生姜汁一二勺(5-10ml)冲入,温服,每日2次。

本方有温中化痰,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寒痰内停,胃气上逆,呕逆不止。这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再加丁香和藿香组成的一张方剂,其功效比二陈汤更强一些。二陈汤的功效也是温中化痰,和胃降逆,本方所用的丁香和藿香都是降逆止呕的中药,加上这二者之后,降逆止呕的力度就更大一些。

本方的适应症为急慢性肠胃炎,或食物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亦可用于缓解癌症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本方用量宜轻不宜重,用重了不但达不到降逆止呕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人的病情。如患者除了恶心呕吐,还有腹泻症状,则宜在本方基础上加黄连2-4分(0.6-1.2g),紫苏3g。

治疗失眠和记忆力衰退的“神交汤”

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神交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人参1两(30g),麦门冬1两(30g),巴戟天1两(30g),柏子仁5钱(15g),山药1两(30g),芡实5钱(15g),玄参1两(30g),丹参3钱(9g),茯神3钱(9g),菟丝子1两(30g)。每日1剂,水煎服,去滓,温服,每日2次。

“神交汤”有补益心肾的作用,主治心肾不交而成的失眠、忡怔和健忘等症,也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陈士铎用药量较重,一些发挥关键性作用的药物常常用1两或以上,本方中的人参、麦门冬、巴戟天、山药、菟丝子均用到了1两,这正是陈氏用药的特色。

本方中的人参大补元气,山药和芡实健脾补气,麦门冬宁心安神,中医认为巴戟天和菟丝子为补肾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巴戟天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5-羟色胺分泌水平,调节患者的情绪,菟丝子亦有类似作用。以上药共同搭配,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得患者的“精气神”都得到提升。柏子仁和茯神安神助眠,改善患者的睡眠,玄参滋阴降火,丹参改善血液循环,这些辅助性用药能够更全面的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所以神交汤可以用来治疗体力、情绪、睡眠、记忆力均不佳的患者,通常这类患者都既有躯体症状,也有精神症状,生物钟紊乱并且乏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样的病治疗起来都需要很长的疗程,如用本方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改汤药为丸药,按照上述比例,将药物粉碎成粉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制成水蜜丸服用。

《魏氏家藏方》中治疗尿频的“双白丸”

“双白丸”本为一位名叫朱叔通的人的一张经验方,《魏氏家藏方》将其收录其中。该方组成很简单:白茯苓和鹿角霜各等份,共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因为白茯苓和鹿角霜均为白色,故名“双白丸”。

本方的功效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主治下焦真气虚弱,致患白浊,小便频多,日夜无度。每次服用30-50丸,空腹用盐汤送服,每日2次。

双白丸的组方就像一对简单的药对。鹿角霜是鹿角熬膏后的渣,有温阳补肾的功效,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双白丸用鹿角霜,是兼顾了鹿角霜的这二种功能。鹿角霜的药性较鹿茸和鹿角胶更温和,中医认为尿频为肾阳虚衰,要用温阳补肾的药,鹿茸和鹿角胶往往用于肾阳虚较重的患者,且其价格昂贵,用鹿角霜代替,既经济实惠,又可避免温补过度。

茯苓健脾利水,常常用于泄肾浊。鹿角和熟地等补品,如果不用茯苓、泽泻等泄肾浊之品辅助,病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油耳朵”现象,耳朵里会有湿润的分泌物,同时耳痒,加入适量的茯苓、泽泻后,可以消除这一副作用。且茯苓可以双相调节人的小便,尿频者用之可以治疗尿频;尿少者用之可以治疗尿少。

所以这两味药合用,可以治疗肾阳虚所致的尿频。本方对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鹿角霜可调节男性的雄激素,且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故能改善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治疗泛酸呕吐的食疗方“快脾散”

“快脾散”出自《杨氏家藏方》,该方组成为:炙甘草600g,草果子300g(不去皮),生姜1200g,食盐450g,以上剂量均为笔者转化而成的现代剂量,原书所用的是南宋时期的度量衡。

快脾散的制法很特别,《杨氏家藏方》中记载的是先将生姜切成生姜片,将草果子和炙甘草切碎,用盐将以上三种腌一晚上,再将上述药烘焙至干燥,然后将其粉碎成细末。我们现代人可以借助烤箱或微波炉来烘焙,用家用的小型中药粉碎机或破壁机粉碎药材。用时每次取6克,以沸腾的开水冲泡后,直接饮用,不拘时候,也不拘次数。

这个快脾散与普通的中药散剂的制法不一样,它的做法有点像我们制作泡菜的方法,而且它的成分也都是一些药食两用之品。甘草是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草果子在很多地方都是食物中的佐料,生姜更是我们日常所用的食材,食盐是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佐料。所以这个方子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

快脾散有温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呕吐酸水,饮食减少,这些症状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多由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酸过多、胃癌等原因引起,癌症患者化疗或用靶向药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这类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复发,《杨氏家藏方》中的快脾散药食两用,易被患者接受,治疗副作用小,费用低,很适合日常使用。

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以如法炮制一料,放在家中,用密封罐收藏,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