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典名方

止痛良方“止痛药”

《证治准绳》的“疡医卷”中有一张名为“止痛药”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白芷、羌活、独活、杜仲、续断各1两(30g),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五钱(15g),南木香、丁香树皮、沉香、血竭各二钱五分(7.5g)。

制法为将以上各药共为细末,每次取3-5钱(9-15g),酒调服,每日2次。本方有活血行气、补肾强筋、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金疮以及各种关节疼痛。本方也可用于治疗癌痛。

本方是在四物汤(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的基础上加味各种祛风止痛(白芷、羌活、独活)、活血止痛(乳香、没药、血竭)、强筋止痛(杜仲、续断、牛膝)、理气止痛(八角茴香、南木香、丁香树皮、沉香)和祛寒止痛(肉桂)的药物而成,所以它是一张非常全面的止痛方。

本方的方名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其主要功效为止痛,虽然在古代它是骨伤科的一张止痛方,但按照其组方思路,本方可以用于缓解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疼痛。

癌症患者以之治疗癌痛时,切记不可用酒调服,可以改用姜葱水调服,因为酒是致癌物,对癌症患者很有害。本方中的许多药物有堕胎的副作用,故孕妇不可使用本方。因为本方活血力度较大,所以有出血倾向者也不可用本方。

本方的乳香、没药和血竭皆为树脂类药物,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有胃病的患者在服用本方时应注意控制好用量,同时搭配平胃丸等药一起使用。

治疗下肢水肿、腰肌劳损和老年性痹痛的“肾着汤”(甘姜苓术汤)

甘姜苓桂汤出自《金匮要略》,在《千金方》中它又被命名为“肾着汤”。该方由甘草2两(30g),白术2两(30g),干姜4两(60g),茯苓4两(60g)组成,这里的两是汉代的两,每汉两约合现在的15g。用水1升,煮取600ml,分成三等份,每日三次,每次喝一等份。

肾着汤治疗的是中医的“肾着”病,该病的症状为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本方也可治疗“胞痹”病,症见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还可治疗呕吐腹泻,妇女妊娠期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肾着汤在临床中最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和老年性关节炎(中医的痹痛证),《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组方大多简单,几味药即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肾着汤重用干姜和茯苓,是因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寒湿,干姜散寒,茯苓祛湿,白术健脾利湿,再加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所以本方对脾虚湿盛引起的下肢厥冷和疼痛很对症。患者之所以会有“身重”的感觉,是因为湿气太重,肢体难以舒展。

本方能消下肢水肿,加味汉防己1-2两(15-30g)、车前子1两(15g)和怀牛膝1两(15g)后,消水肿的效果更好。这种加味方可用于治疗老年人下肢水肿或腹水引起的下肢水肿。

本方治疗腰痛和下肢关节炎时可与独活寄生丸、二妙丸(或四妙丸)等合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等引起的腰腿痛,则可与桃红四物汤(由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当归、赤芍组成)合方并加味鸡血藤、薏苡仁、木瓜、地鳖虫等。

清宫治疗咳嗽的御方“疏风止嗽丸”

“疏风止嗽丸”出自《慈溪光绪医方选议》,是晚清皇宫的一张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的御方。该方组成为:苏梗5钱(15g),防风、干葛根、炒枳壳、前胡、桔梗、桑白皮、杏仁、炙半夏、茯苓各3钱,陈皮、川贝母、羌活、黄芩各2钱(6g),甘草1钱(3g)。

制法为将以上药共研成细面,略加炼蜜为丸,丸如绿豆大小。每次服用3钱(9g),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疏风止嗽丸有疏风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咳嗽多痰,咳嗽不爽者;或久咳有痰,表邪未尽者。

本方可以改为汤方,以上用量可以作为成人单日用量,4岁以上儿童减半,4岁以下儿童用三分之一的量。不过因为川贝较贵,用汤方时成本较高吗,所以做成丸药更经济实惠。用丸药时,炙半夏可改为法半夏,因为药店里基本没有炙半夏卖。

此方适用于风寒感冒后,患者出现寒热夹杂症,咳嗽痰多或久咳有痰。之所以推介此方,是因为这个疏风止嗽丸非常适合当下的咳嗽患者。今年入冬以来,呼吸道疾病频发,发病之初,基本均为中医的风寒感冒,但各种病原体夹杂在一起,很难治,很多体质差的成人患者或儿童咳嗽久久难愈。家中若有肺气虚弱,容易咳嗽,且经多种方法治疗难有效果者,可考虑使用此方。

本方虽有疏风解表的作用,但其疏风解表的力度较弱,重点在清肺化痰止咳,所以很适合表邪虽未退但却不严重,患者低热或不发烧,轻微恶寒或不恶寒,以咳嗽痰多为最主要的症状。感冒后期,虽然表有寒,但是里又有热,故本方中疏风散寒和清肺热药并用,很适合寒热夹杂症患者。前胡、桔梗、桑白皮、杏仁、半夏、川贝、黄芩、茯苓皆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所以本方的重点在止咳。

这张出自清朝御医之手的止咳良方,组方精巧,用药轻平,很值得我们学习。

治疗水肿腹胀的“吴茱萸丸”

《医方类聚》中有一张名为“吴茱萸丸”的处方,该方引自于《经验良方》。其组成为:吴茱萸4两(120g),甜葶苈子2两(60g,炒),甘遂1两(30g,水煮)。制药时,将甜葶苈子炒焦,甘遂水煮后,一起焙干,再共研为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和黏合剂,制作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10丸,每日三次,可于晨、午、临卧前用米汤送服。

本方有降逆止呕和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腹胀。此病多由胸腔积液(胸水)或腹腔积液(胸水)引起,严重者尚伴有梗阻。

本方重用吴茱萸,是因为吴茱萸有强效制酸止呕的作用。中医认为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的作用,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气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本方中吴茱萸的用量最重,是因为水肿腹胀患者,多存在梗阻问题,呕吐是常见的症状。而且吴茱萸还可以减轻甘遂和葶苈子的致泻作用,降低本方的副作用。

葶苈子和甘遂都属于中医的泻下药,其中葶苈子主要是利小便,但同时葶苈子也有轻微致泻的副作用。甘遂则属于峻下药,毒性很大,会致泻,致死量也低,因此需要先水煮一番后,减轻其毒性。葶苈子也有一定的毒性,不过它的毒性比甘遂小,为减轻其毒副作用,也需要将葶苈子炒焦后入药。

这个方子虽然这样组合,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致泻作用,肠胃虚弱的患者服药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便溏或腹泻的不良反应。但其逐水消肿的效果很好,对大小便均艰难的胸腔积液(胸水)或腹腔积液(腹水)患者,有一定的对症治疗作用。此类患者多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或肝硬化、癌症晚期患者,治疗这类患者时,除了需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外,还需要对其采取其他的治疗,比如抗感染、抗肿瘤治疗。

治感染后汗出不止的“清热固表汤”

《温病刍言》中有一张名为“清热固表汤”的方剂,该方由:生石膏1两(30g),地骨皮4钱(12g),浮小麦1两(30g),糯稻根1两(30g),知母3钱(9g)组成。用时以500ml水先煎生石膏约半小时,再加入其他四味药,一起共煎,武火煎开后,再文火煎15分钟左右即可。可煎两次,混合在一起,分2-3次,于饭后服用。

本方有清热固表的功效,主治内热而表不和,以致自汗、盗汗。这种自汗和盗汗常出现于感染后,患者在感染后经治疗,虽然主要症状消失,但是仍然存在自汗和盗汗的现象。中医认为这是温病愈后,患者里热仍未清,所以还会出现气分壮热,以至于汗出难止的症状。

本方中的生石膏、知母均为清气分之热的药,地骨皮退虚热,此三味药发挥清里热、退虚热的作用。地骨皮又有治疗骨蒸盗汗的功效,糯稻根和浮小麦的主要功效为止汗。如此组合用药,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

2023年入秋后,出现过多轮感染。感染后许多患者虽然不再发烧,甚至也不再咳嗽,但是还会有自汗和盗汗的症状,这是感染后遗症。对此症状,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可尝试用本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