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散出自《太平圣惠方》,是以川楝子、延胡索各一两组成,因为川楝子又名金铃子,所以此方被命名为金铃子散。用时将川楝子和延胡索一起研成细末,每次用2-3钱(6-9g),用酒或温开水调服即可。本方有疏肝泻热、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胸胁胀痛,或疝气痛、痛经,时发时止,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此方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能减少实验小鼠因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阀值,抑制甲醛-足跖法引起的小鼠炎性疼痛反应,有镇痛作用。此外,金铃子散还可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抑制二甲苯性耳肿胀。
川楝子是楝科楝属植物川楝的果实,有一定的肝毒性。所以此方有时会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者不能使用含有川楝子的中药方剂,此方也不宜给儿童和孕妇使用。川楝子的有毒成分主要是川楝素,炮制后毒性会减少。古代多以盐、醋或酒炮制川楝子,用法为用盐水、醋或酒拌川楝子后晾干或炒黄,也可以单独炒川楝子至表面呈微黄色以减轻毒性。
川楝素虽然有毒,但是川楝素止痛效果较好。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川楝素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作用,是较好的选择性作用于神经肌肉突触前的阻遏剂,川楝素能延长肉毒中毒标本对间接刺激收缩反应麻痹出现的时间。肉毒素中毒虽然没有特殊的解毒剂,但川楝素对肉毒中毒的实验动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川楝素还有驱蛔虫、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川楝素是一种脂溶性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后,吸收分布快,分布广,清除速度慢。川楝素主要分布在肝、胆和十二指肠,脾、肾虽然也有分布,但是含量少,脑内各部的浓度则更低。所以使用川楝子要注意预防蓄积性中毒和药物性肝损害。
延胡素即元胡,是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它也是一种特效止痛药,其止痛效果可以达到吗啡的40%左右。延胡索的药理,笔者此前已经撰写过《罂粟科植物夏天无和延胡索的活血止痛作用》一文介绍过,本文就不再赘述。药店里的中成药元胡止痛片即是用延胡索做成的,病情简单的胃痛,单独用元胡止痛片的效果就很好。
需要指出的是,川楝子和延胡索都不易溶于水,所以金铃子散不宜改成汤剂水煎服。金铃子散治疗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疼痛,效果最为明显,如胃痛、胆囊疾病引起的疼痛、肝脏疾病引起的疼痛等。治疗以上疾病引起的疼痛,如果加上醋香附,则止痛效果更好。治肝胆疾病引起的疼痛,与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等同用,比单独使用金铃子散效果更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的胃痛,与丹参饮、失笑散等合用效果更佳。
也有医生报告,金铃子散与酸枣仁汤合用,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引起的疼痛和失眠,效果较好。基本方为:酸枣仁15g,川芎10g,知母10g,茯苓15g,甘草15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心悸较重者,加牡蛎30g,琥珀3g;失眠甚者,加五味子15g,夜交藤30g;早搏者,加苦参25g,防风15g;畏寒肢冷者,减知母,加黄芪50g,桂枝15g;阴虚烦热者,加生地25g,地骨皮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据统计,此方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有效率可达89.2%。不过,此方中的川楝子和延胡索改成水煎服,临床疗效是打了折扣的。
金铃子散可用于癌痛的治疗,但要根据癌痛的类型搭配其他药物,且不宜用于肝功能异常的癌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