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老年失眠的加味酸枣仁汤

《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14.12)曾刊登过一张治疗老年失眠的经验方,该方是在《金匮要略》的“酸枣仁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方如下:百合30g,生地黄20g,酸枣仁15g,知母10g,茯苓12g,川芎6g,生甘草6g。若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6g,柴胡10g,黄芩10g;痰热内扰者,加黄连3g,阿胶珠10g,柏子仁15g;心脾两虚者,加生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2g;心虚胆怯者,加太子参15g,煅龙骨20g,茯神15g。每日1剂,浓煎300ml,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以该方治疗58例老年失眠患者,治愈12例,好转46例。治愈率20.7%,总有效率100%。

失眠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一个很顽固的问题,失眠直接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金匮要略》中的酸枣仁汤是中医治疗失眠的经典名方,该方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和川芎组成,酸枣仁和茯苓安神助眠,甘草和知母清心除热,川芎改善血液循环,此方标本兼治,对老年人因大脑功能退化引起的失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但单纯的酸枣仁汤用来治疗老年人的失眠往往失之无效,本方实际上是百合地黄汤与酸枣仁汤的合方。百合地黄汤也出自《金匮要略》,该方具有养阴清热,补益心肺的功效,是治疗百合病之心肺阴虚内热证的常用方剂。症见神志恍惚,意欲饮食又食欲欠佳,时而欲食,时而恶食;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舌红少苔,脉微细。这里的百合病实际上也是脑功能衰退的疾病之一。所以百合地黄汤与酸枣仁汤这样一结合,治疗老年失眠的功效就更强。

对痰热内扰者,组方者又进一步的与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进行了合方与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阿胶、鸡蛋黄组成,是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等症状的一张方子。它的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安神,用于治疗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烦失眠,舌红苔燥,脉细数。本方去掉鸡蛋黄,换成有安神和润肠通便作用的柏子仁,更适合老年人。

对心脾两虚者,则是与归脾汤进行了合方与加减。这样组方足见组方者对中医治疗失眠颇有研究,将多种治疗失眠的思路进行了融合。

此外,老年失眠还多有脑萎缩等因素的作用,根据笔者的经验,顽固性失眠,除用以上方剂外,尚可结合孔圣枕中丹这种中成药一起治疗,改善脑功能。焦虑者,则可与甘麦大枣汤、二至丸合方治疗。

本方也可用于缓解新冠后遗症患者出现失眠症状者。

几个寿命超过110岁的人瑞们的人生智慧

2024年4月2日,委内瑞亚老人胡安·莫拉逝世,享年114岁,他是2022年获健力士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寿男性——由于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短,所以他也是目前所知的全球最长寿的男性。莫拉1909年5月27日出生于委内瑞拉塔奇拉州,在家中排行第九,五岁就开始与父亲和兄长一起务农,帮忙收割甘蔗和咖啡。

莫拉生前受访时说,自己长寿的秘诀是早睡、劳逸结合以及每日小酌。莫拉与结婚60年的妻子育有11个孩子、41个孙儿、18个曾孙以及至少12个玄孙。他的妻子已在1997年去世。

2023年1月17日,全球在世最长寿的老人,法国修女安德烈在法国士伦逝世,享年118岁。安德烈生于1904年,一直工作到108岁才退休,她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在法国维希市(Vichy)的一家医院工作31年。退休后住在疗养院。

安德烈一直呼吁世人互助友爱,摒弃仇恨,她说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变得更美好。她的一生充满了活力,晚年失明的她仍然保持非常乐观的心态。

2022年4月19日,被认定为全球最长寿的老人田中カ子(Kane)在日本福冈去世,享年119岁。田中1903年出生于福冈县,2019年3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男女合计的“在世的世界最高龄者”,2020年9月她刷新了有据可循的日本国内历代最长寿纪录。

田中说她长寿的秘诀是“美食和学习”。她喜欢可乐和巧克力,晚年在福冈市的养老院经常做些计算并玩黑白棋。田中是目前所知的,最没有争议的世界最长寿的老人。此前,法国的珍妮·路易斯·卡门据称活了122年164天,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记录可能造假,因为在卡门去世后可能是由她的女儿继续以她的名义生活。

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学者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1月13日,他是我国汉语拼音之父,生前多数时间在从事学术研究和写作。周有光早年曾患抑郁症,但后来依靠自己的努力痊愈,变得极为豁达乐观。他六十多岁时也曾做过大手术,周有光一生遭遇了许多挫折和打击,家产几次归零,他都能平和应对。

周有光是年过110岁的老人瑞中,留下的文字著作最多的。他的文字中流淌出来的平和、豁达和幽默令人印象深刻,他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多个领域。他的人生经历在他的口述自传《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中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直接阅读。

2010年7月29日,我国著名的化学家郑集教授逝世,享年110岁。郑集教授是四川南溪人,生于1900年5月6日,192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生物系,1930年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长期执教于南京大学医学院。

郑集教授一生著述也很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的数版《普通化学》教材皆由郑集教授主编,他晚年致力于抗衰老和营养学研究,留下了许多营养学方面的著作。郑集教授也曾在六十多岁时做过一次大手术,几乎丧命。文革期间,耄耋之年的郑集教授也饱受摧残,但这并没有影响其积极乐观的心态。

实际上,另一位人瑞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原中顾委委员苏毅然。他虽然只活了103岁,但是他却是一个癌龄长达44年的胃癌患者。他在59岁时确诊为胃癌,经过治疗后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确诊为胃癌后他当过山东省省长、省委书记。

长寿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全球百岁以上的老人最多的国家是欧洲小国摩纳多,其次为日本,这两个国家的人均寿命位列全球top2,说明环境与人的寿命有关系。但环境不是唯一的决定寿命的因素,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的寿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都有关。生活方式这一因素在生命前80年中起到重要作用,80岁后,遗传因素则更影响人的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影响健康的因素在这些长寿明星身上都得到了体现。虽然这些长寿明星的一辈子可能生活负担并不轻,阅历的人生也很坎坷,但是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让他们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历经磨难,依然积极乐观。

我研究医学这么多年后,逐渐对现代医学命名的各种身心疾病的狭隘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人不应该被贴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的标签。疾病状态只是人生的一种暂时性的状态,人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存在,用疾病这个标签把人的完整性割裂开,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的一生一切皆有可能。

磨难只是暂时性的现象,而且磨难也往往是人生重大的转机,磨难会促进人快速的成长。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没有重大的磨难,一个人几乎不太可能改进其生活习惯和认知上不完善的地方。在生物界,绝处逢生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所有的生物都是在挑战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所以,不要害怕疾病,也不要害怕困难,战胜自己内心深处的怯懦和恐惧,努力与身心之痛抗争,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赵心波老大夫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已故老中医赵心波教授治疗肝硬化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经验方,兹转载如下。

赵老将肝硬化患者分成早期、腹水期和肝脾肿大期三种类型,各有治法。

早期肝硬化患者见肋下坠痛,肝胀肿硬,口苦,尿黄,少量腹水或无腹水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方如下:当归10g,白芍6g,柴胡6g,茯苓12g,白术10g,炙甘草6g,牡丹皮6g,桃仁6g,广郁金10g,制鳖甲12g,香附10g,栀子3g。如有胁痛,加三棱、莪术、延胡索、姜黄;若有黄疸,加茵陈、木通、干姜。

注:赵老的这个方子是在丹栀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等组成)的基础上加味制鳖甲、香附、桃仁和郁金组成,丹栀逍遥散有疏肝健脾的功效,主治胁肋胀痛、口苦咽干、尿黄尿少,其适应症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很相似。鳖甲可软肝,香附子疏肝理气,郁金活血化瘀且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桃仁破血逐瘀,合而用之,既治标又治本。如患者不能耐受汤药,可遵循此思路,选用中成药加味逍遥丸、鳖甲软肝片代替,效果相当。

肝硬化进展至腹水明显,肝胀硬变,面色晦暗,唇淡,可改用济生肾气丸加味治疗。方如下:茯苓12g,熟地15g,淮山药10g,山萸肉10g,红花6g,车前子10g,牛膝10g,附子10g,肉桂3g,延胡索6g,干姜3g。

赵老治疗腹水时,还常用葱熨法,有一定的疗效。该法用大干葱500g(竖切),白酒120g共炒(不要炒焦),装于纱布袋内,热敷肚脐上,左升右降30分钟。如布袋内的葱凉了就再炒,每日2次。

注:赵老的这个方子是在济生肾气丸(由茯苓、熟地、山药、山茱萸、车前子、牛膝、附子、肉桂、泽泻等组成)的基础上,去泽泻,加红花、延胡索和干姜组成。济生肾气丸主治肾虚不能化气,小便不利,红花、延胡索化瘀散结,干姜温阳利尿,所以本方对肝硬化引起的气滞血瘀、小便不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肝脾肿大明显者,可采用下瘀血丸(该丸对小型良性肿瘤也有效)。下瘀血丸方如下:京三棱15g,莪术15g,藏红花12g,穿山甲30g(注:穿山甲现已禁用,可用等量的水红花子代替),陈皮12g,大黄15g,广木香10g。以上药共研成细粉,以炼蜜为丸,每丸重6g,空腹早晚白开水送服1-2丸,以大便下利为度。服用下瘀血丸一定时期后,用十全大补丸调理一段时间,再重复此轮回。

注:肝硬化为一种难治性疾病,多由肝炎迁延不愈,加上患者生活习惯不好,熬夜或饮酒过度引起,中西医治疗都不易。有肝炎(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应以预防为主,日常作息规律,禁酒,不熬夜,不过度疲劳,定期体检查肝炎病毒载量和肝功能,若有异常,应早做抗病毒治疗。

常用的辅助治疗肝炎的西药有谷胱甘肽片、辅酶Q10、整肠生,中成药有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和胃丸、茵栀黄颗粒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只要调理得当,大多数患者不会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

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则应早做治疗,不可拖延。赵心波老大夫治疗肝硬化的这些思路,可以与西医的抗病毒药结合使用。对腹水患者,在选用中药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与西药螺内酯片等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治疗盗汗头痛的“牡蛎散”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牡蛎散”的方子,该方由牡蛎、白术、防风各等份组成,共研为散,每次取1钱(3g),用酒调服,每日2次。牡蛎散的功效为固表止汗,主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

牡蛎散和玉屏风散组方思路相似,功效也相似,二者都是止汗名方。只是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和防风组成,而牡蛎散则将黄芪改为有固涩止汗作用的牡蛎,其止汗之功就更加明显。

盗汗并头痛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的后遗症,此病在西医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则认为这样的患者属于表虚不固,腠理松弛,所以会有盗汗的现象。本方中的牡蛎和白术都有止汗的作用,防风解表祛邪,兼治头痛。三者合用,能固表止汗,祛风止痛。

牡蛎散和玉屏风散组方相似,玉屏风散做成的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在大多数药店里都有出售,但牡蛎散没有现成的中成药。按照中医的理论,牡蛎有潜阳滋阴作用,和黄芪的补阳固表正好相反,所以二者的偏向是不一样的。日间汗出不止为阳虚不固,夜间盗汗则为阴虚火旺,浮阳外越,固二者所治不同,无法通用。

慈寿塔下

从颐和园的昆明湖到玉渊潭的八一湖之间,有一条长约10公里的像玉带一样的河流,那就是昆玉河。昆玉河是京密引水渠的一部分,这条引水渠是为北京市民供应饮用水的,所以昆玉河水像我小时候老家门口的那条河里的水一样干净。这条位于市中心的河流并不湍急,几乎从未发生过洪水灾害。

蓝天白云下,一河碧水缓缓流动,河面波光粼粼,河两岸栽了许多的杨柳和花卉,市政府投入了不少钱来美化河岸,让它成为附近居民们休闲的场所。所以一年四季,河景甚是宜人。

河岸边有两条步行道,母亲在世时,我喜欢在晚饭后牵着她的手,和她一起在河边的步行道上散步,陪她说话。昆玉河边以前有一座名为慈寿寺的古寺,是明神宗圣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所建,如今这里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古塔,我们都管它叫慈寿塔。北京市政府围绕着慈寿塔建起了一座小公园,公园名为玲珑公园。我家就在玲珑公园附近,这座小公园是我父母在北京居住期间散步最多的地方。

北京是一座很有历史感的城市,随处可见的古迹让人很容易产生穿越时空的遐想。斑驳陆离的慈寿塔上布满了陈年的苔藓,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饱经岁月的风霜。这座塔修建于1576年,距今将近五百年了。五百年弹指一挥间,这五百年来,不知多少人曾经在这塔下走过。他们中有些人贵为帝王将相,更多的则是像我一样的只能被归为贩夫走卒的普通人。

有时我会想,这五百年来途经这座古塔的每个人以及他们的后人今何在呢?他们途经这座塔时曾作何感想?这种想象很有意思,它能让我努力去理解什么叫众生,也能让我在跨越时空的想象中把现世的烦恼淡化掉,在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和烦恼似乎都微不足道。如今的慈寿塔已经是被铸铁的护栏围着保护起来的文物,但途经慈寿塔的很多人依然向它合什,心中默默地祈祷着什么。

母亲生前总是感叹这座塔修建得真是太好了,她的词汇匮乏,但感情却很丰富,她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描述的欢喜和崇敬之情。她是个质朴的人,她绕塔而行时不会和别人一样合什为礼,因为她害羞。但也有不少次数,她在塔前默默祈祷。

我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在这周边买房的,母亲是个乐观的人,但是两场大病过后,她也有些郁郁寡欢。她病后的心情是复杂的,巨额的医疗花费让她感觉自己是我的累赘。当我带着她到各医院求医问诊时,母亲非常挣扎和抗拒。

2009年的一天,母亲对我说,儿子,娘拖累你了,你不要再带我看病了,我能活多久就算多久,不能再拖累你了。你为我把一切都舍弃了,你也有自己的老婆孩子,你把钱都用来给我治病,自己家都快毁了,连窝都没有一个了。这么拖累你,娘就算活一百岁,也不开心。

为了让母亲安心,母亲说这话后不到十天的时间,我就在这附近买了一套房子,稍作装修后,把一家老小安顿在这套小房子里。此后,我的父母就很喜欢到玲珑公园散步。母亲在老家的时候,曾经在黄梅县城住过几年,和父亲一起在那里做点小本生意。黄梅县城也有一座古塔,母亲经常会经过那座古塔,所以慈寿塔让母亲感到很亲切,能勾起她许多美好的回忆。

拙荆给我的父母各做了一个海绵坐垫,让他们去玲珑公园散步时带着,累了就用坐垫垫在石头或路边的凳子上坐一下。饭后,父亲经常牵着母亲的手,带她到公园去,陪她聊天,看看风景,也晒晒太阳。这附近有两个我们黄冈籍的老人,也会经常去玲珑公园玩,他们就一起到那里碰头。对我父母这样的老人而言,在北京这样的地方,能有老乡用乡音对话,可以驱散许多乡愁和寂寞。

如今,母亲和过去500年来经过慈寿塔下的大多数人一样,到了另一个世界。再过一些年,我也将离开这个世界。母亲生前烦恼的那些事情,在她去世12年后,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时间就这样淡化了一切。大自然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让一切众生顺应着既定的规则从生到死。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如此的平等,又如此的微不足道和不由自主。

母亲去世后,父亲也不爱住在北京了,他还是喜欢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老伙伴中去。我仍然会时不时地到慈寿塔下走一走,一个人在这塔下的时候,有时会回忆起我的母亲,也会因此而去想人这一生有何意义。除了亲情和爱,我实在也找不出更多的令我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我如今一直耕耘在生命科学领域,驱动我在这个领域不断前行的力量最初源自于我对母亲的爱,如今我的希望是为其他人留住他们所爱的亲人们,让他们少遭遇一些母亲和我曾遭遇过的痛。这痛包括肉体上的折磨,也包括精神上的折磨。

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不得不说,其实我们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我对各种各样的疾病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我知道许多疾病很难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如今我更愿意将各种疾病的概念模糊掉,不为任何人贴上疾病的标签,而是把他们当做一个浑然一体的人,帮助他们忘掉疾病,减轻痛苦。

有情众生未必皆苦,有病众生是真的很苦,好多疾病甚至饱受社会歧视,歧视者也许需要到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得了这些病才懂得宽容和接纳。慈寿塔屹立在这片土地上,数百年而不倒,也许正因为它是一个符号性的象征,它象征着人人都向往的慈悲、宽容和博爱精神。我们每个人都终将离去,但在我们离去前,如果我们被善待过,总好过没被善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