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弃感和自毁倾向

著名的大科学家牛顿、哲学家叔本华和演艺明星玛丽莲梦露都在幼年有被弃养的经历,他们一生都被深重的被弃感折磨。牛顿最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叔本华有非常典型的躁郁症倾向,而玛丽莲梦露则深受边缘型人格障碍折磨。他们共同的底层人生逻辑是:我终将被抛弃。这就像是一种被诅咒和自我诅咒一样,他们的一生都非常的不幸,屡遭抛弃。

牛顿一出生就遭到母亲抛弃,这导致他毕生孤僻成性;叔本华的母亲非常有才华,但却对叔本华很厌恶,甚至将叔本华从楼上踹下过;玛丽莲梦露也是一个弃儿,小时候不断更换抚养者,成年后她不断地更换婚恋对象,并最终在36岁的大好年华自杀身亡。

牛顿少年时用一首诗描述了自己的心理:“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视它如同脚下的尘土,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场空虚;可是现在我愉快地欢迎一顶荆棘冠冕,尽管它刺得人痛,但味道却主要是甜的;我看见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它充满幸福,永恒无边。”

牛顿回避与人的情感链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科学事业上,他用科学上的成就来缓解了他那漫无边际的空虚感。但他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却终生都不幸福,因为被弃感导致他无法信任人与人之间的爱,所以他单身了一辈子。牛顿晚年皈依宗教,将自己的情感寄托给了神。

叔本华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深受悲观主义者喜爱,他说:“父母对子女最好的爱是不把他们生下来”。叔本华虽然成就卓著,但是却毕生自卑和痛苦,他对被赞美就像成瘾一样,他极度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晚年的叔本华把报纸和杂志上各种称赞他的文章剪贴到一起,反复翻阅,以此来填补自己内心深处无边无际的自卑和空虚。

玛丽梦莲露则不断地寻找新情人,她同时与多个异性建立两性关系,她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兄弟俩发展婚外情。她对被爱有一种超乎常人的饥渴,她似乎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虽然她在事业上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也有数不清的情人,但最终她仍然无法摆脱漫无边际的空虚感,选择了自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牛顿、叔本华和玛丽梦莲露都具有自毁倾向,根深蒂固的被弃感导致他们一辈子活在自己终将被抛弃的信念之中,很难像那种从小被爱的人一样自足圆满。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起正常的情感链接,幼年时的被弃导致他们一辈子都很难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建立信任。他们总在质疑别人对他们的诚意,一生都活在惶恐之中。即便他们得到了爱,他们也深深怀疑这种爱是否能够持久。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如此地渴望爱与被爱,他们身上散发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尽管这热情总是像昙花一样,绚丽而又短暂。人们刚走近他们时,很容易被他们的热情打动,但当关系往深入方向发展时,他们内心深处的被弃感和恐惧被激活了,他们非常恐慌,害怕再次被抛弃。被抛弃对他们来说是如此惨痛的人生记忆,所以他们总是在一段关系走向平淡时,迅速逃离,先抛弃他人。他们害怕自己再度深陷在被弃的痛苦之中,那种创伤是如此的难以忍受,他们不愿意再去体验。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抛弃和被抛弃事件实在太多了。直到现在,仍然有数不清的弃婴。抚养者因为战争、疾病或意外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父母离异,家庭破裂,本应具有的双系抚养结构被破坏;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与幼儿分离;或抚养者自身存在各种身心疾病,无法给与婴幼儿恰当的关爱;一个社会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的抛弃与被抛弃事件,给婴幼儿内心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导致他们一生都惶恐不安,自卑抑郁。他们形成了创伤性的思维模式,很难靠自己从这种思维模式中走出来。

人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选择各种自毁性行为,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甚至毁掉自己的生命。即便是身心完全正常的人,在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时,脑海中也会偶尔闪烁出不如一死了之的念头。深受被弃感折磨的人更是从小就有这种念头,他们无法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即便他们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仍然经常产生各种各样的自我怀疑,他们的内心深处总会阴雨绵绵。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酗酒、吸毒、抽烟、危险驾驶、暴饮暴食、自残、自杀、自暴自弃、自我献祭等自毁性行为,他们的情感经历也总是那么不堪回首。

他们需要被慈悲、宽容和浓厚的爱疗愈,但遗憾的是人世间这样的爱非常稀缺。他们一生在不断地重复幼年时的创伤经历,这些创伤经历导致他们的内心始终很难平静。他们总是容易被自己波动不已的情绪困扰,为了摆脱伤痛,他们发展出了各种各样不健康的自我保护模式。一旦他们感到自己有被嫌弃的可能,他们就迅速进入情感隔离的状态,用愤怒、逃避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避免新的创伤。

反复受创导致他们的杏仁核过度活跃,他们的警惕性比一般人强很多,正常人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会被他们敏锐的察觉到,拉响他们的警报系统,让他们感受到被伤害和被抛弃的危险,他们会迅速用逃避或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自卫。

所以在他们身边的人看来,他们敏感多疑,过度神经质,太过小题大做。但如果仔细去回忆各种细节,我们会发现他们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恐慌,他们的恐慌来源于外界的微小的刺激。这些刺激对那些从未有过被弃感或被弃感微不足道的人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他们来说性质就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总是感觉自己和其他人就像两个世界的人一样,难以有共同的感受。

深受被弃感折磨的人很容易被焦虑困扰。他们渴望被人关爱,所以如果他们感受不到爱的时候,他们会焦虑。他们同时又非常害怕被伤害,当他们与其他人靠近的时候,他们就陷入融合焦虑之中,潜意识中的恐惧被激活,经常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他们处理不了太过亲近的关系,因为他们在幼年时没有习得这项技能,他们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

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具有遗传性,他们的后代也有可能遗传这样的生物学特性。一般这种抛弃与被抛弃现象总是发生在弱者身上,所以他们似乎天生的认为自己是需要被照顾的弱者。这些都写入了他们的基因之中,这些基因储存在人类的基因库中,通过两性繁殖代代相传。

所以有些人天生的具备高敏感特质,高敏感的人通常比低敏感的人更聪明,他们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但他们脆弱的内心会让他们即便获得巨大的成就,也难以摆脱被弃感和自卑心理。牛顿的父母、叔本华的父母和玛丽莲梦露的父母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被弃感强烈的人,他们身上的这种生物学特征遗传给了自己的子女,他们的行为模式也遗传给了自己的子女。

不断重复的挫败总是具有创伤性的,被弃感强烈的人自残和自杀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统计数据显示他们自杀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几十乃至几百倍,他们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激情犯罪。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在遇到这类患者时,通常也会感到棘手。

人类是一种既文明又野蛮、既无私又自私、既真诚又虚伪的物种,由我们这个物种组成的社会是同时存在文明与野蛮的现象的。在人类社会,抛弃和被抛弃的事情可能永远都不会消失。所以这种困扰着许多人的被弃感可能会一直在人间流传,制造出大量的悲剧人生。

能从根本上缓解或医治这种被弃感造成的精神残缺性疾病的只有爱、慈悲和宽容。社会福利应该向弱者倾斜,慈善精神和慈善行为也值得被提倡,提高社会民众的科学素养和同情心,也有助于改善这些从小就生活在被弃感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当由被弃感带来的情绪波动过度激烈时,借助药物也能减轻人的痛苦。

与此同时,人也有自我疗愈的义务。被弃感可能只有多或少的区别,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没有人成长的过程中完全不存在伤害,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有被弃的经历,所以任何人可能偶尔都会有被弃感。只是有些人被弃感过于强烈,所以在潜意识中已经将这种感受内化成一种本能。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人间,人要有自救的能力和意识才能生存下去,否则的话就很容易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但有些人被弃感太过深重,他们的自毁意识非常强烈,最终他们可能无法被拯救,只能走向极端的自毁之路——自杀。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却无法根绝,这也是人类社会众多的遗憾之一。

治疗口渴不止的“断渴汤”

“断渴汤”出自《鸡峰普济方》,该方组成为:乌梅肉2两(60g),麦门冬、人参、甘草、茯苓、葛根各1两(30g),以上药供为细末,每次取3钱(9g),用水250ml,煮取150ml。

本方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消渴不止,气阴两伤者,本方现多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见口干舌燥、多饮多尿者,也可用于缓解放疗后遗症所致的口干舌燥,还可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

本方中的乌梅止渴生津,麦门冬、人参养阴益气、生津止渴,甘草清热解毒,茯苓健脾利湿,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合而用之,就有养阴益气,止渴生津的功效。本方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但降血糖的效果因人而异,服药后需要监测患者血糖的变化。如血糖无法控制,尚需服用降糖药。

癌症患者放疗后遗症所致的口干舌燥较为严重,在服用本方时,尚可加绞股蓝、天花粉、芦根、知母、生石膏、竹叶、沙参等,放疗后遗症所致的口干舌燥疗程很长,且用药大多只能缓解症状,患者需长期服药,如汤方使用有效,可改汤方为丸剂。

治久泻不止的“固中丸”

《医学纲目》中有一张名为“固中丸”的很简单的验方,该方组成为苍术、肉豆蔻各等份,制法为将上药为末,以粥为赋形剂,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取50丸,用温开水送服,日服三次。

本方功效为温中燥湿,固肠止泄,主治脾虚湿盛,久泄不止。根据传统中医的理论,本方中的苍术为温脾燥湿的重要药物,肉豆蔻有温中止泻作用,二者合用,对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代多以本方治疗各种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症见完谷不化、便溏腹泻者,也可以之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还可治疗癌症患者化疗或服用靶向药所致的腹泻不止。

本方组方简单,仅用了两味药,这种小方剂可以作为药对,在开一张治疗复杂疾病兼见脾虚腹泻症状的大处方时,将本方纳入其中。

固中丸没有现成的中成药,患者如需服用,可以根据配方自制丸药或散剂服用,也可将本方改为汤方服用,汤剂剂量为:苍术6g,肉豆蔻6g。但溃疡性结肠炎之类的慢性病患者使用本方疗程较长,最好制成丸剂服用。本方副作用较小,方中的肉豆蔻常被作为佐料使用,慢性病患者可长期服用。

消滞利水的陈橘皮散

《太平圣惠方》中有一张名为“陈橘皮散”的方子,该方组成为:陈橘皮30g(即陈皮),诃子皮15g,赤茯苓15g,肉桂心15g,大腹皮15g,川芎15g,枳壳15g,赤芍15g,炙甘草7.5g。(以上用量,均按照1钱=3g换算)。将上药共研为散,每次取4钱(12g),以水一大碗,加生姜2-3片,煎至六分碗,去滓,饭前温服。

本方有行气消滞,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或胁肋间痛,腰腿沉重。这是一张治疗水肿和腹水的方子,本方所主治的消渴不是糖尿病,而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不能化气所致的水液潴留证。本方的组方思路借鉴了五苓散,但是比五苓散更进一步,本方可用于治疗下肢水肿、肝硬化或肝癌等导致的腹水。

本方所用的各药,有理气、化瘀、温阳、利水的功效,对下肢水肿、肝硬化和肝癌等导致的肝腹水患者有一定的针对性。晚期腹水患者因为水液代谢不正常的原因,会出现既腹胀,又很口渴的症状。

本方中的陈皮、枳壳理气,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肉桂温阳,茯苓、大腹皮利水,诃子皮止泻,炙甘草调和诸药,这些药合而用之,就能缓解患者因为气滞血瘀所引起的腹胀、小便不利、口渴、大便溏泄等症状。

现可将本方各药减半,组成汤方,直接煎汤服用。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复寿延春丹”

“复寿延春丹”出自《普济方》,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也就是我们现代医学中的中风后遗症,是脑卒中(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

“复寿延春丹”的组成为:人参、白茯苓各2两(60g),远志(去心)、牛膝(酒浸)、杜仲(炒去丝)、黄芪、菖蒲、当归、苍术(泔水浸,去皮)、甘菊花、地骨皮各1两(30g),天麻、半夏(制)、生地黄、熟地黄、益智仁、萆薢(酒浸)各5钱(15g)组成。

制法为将以上各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30-50丸,空腹用温酒送服。根据中医理论,本方有补气血,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故可治疗中风后遗症。

从现代药理学来看,本方中的人参、茯苓、菖蒲、天麻、远志、益智仁、半夏、地黄等对脑神经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牛膝、杜仲、黄芪、当归、苍术对改善血液流变量有一定的作用,甘菊花、地骨皮、萆薢有抗炎利水作用。所以这些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改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复寿延春丹没有现成的成药,患者如果想使用本方,可根据本方的组成,自己配制丸药,或以本方制作成膏滋服用。在配制丸药或做膏滋前,可先试用本方的汤方治疗,观察疗效。如患者服用汤剂后有一定的改善,则可继续按照本配方配制丸药或膏滋服用。中风后遗症疗程较长,基本都需要三个月以上,用丸药或膏滋长期治疗更为适宜。

汤方用量如下:人参(或党参)12g,茯苓12g,远志6g,牛膝6g,杜仲6g,黄芪6g,菖蒲6g,当归6g,苍术6g,甘菊花6g,地骨皮6g,天麻3g,法半夏3g,生地黄3g,熟地黄3g,益智仁3g,萆薢3g。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