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中成药前列舒丸

前列舒丸是一张现代方剂,该方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和一部2010年版均有收录),该方组成为: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籽、淫羊藿、甘草等。

制法为将以上15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再干燥,制成水蜜丸,每10丸重3g。每日口服3次,每次服用6-12g。该方有许多中成药厂商生产,各地药店或医院均有出售,各个药厂生产的规格不完全一样,可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

顾名思义,前列舒丸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成药,有扶正固本、滋阴补肾、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滴沥、血尿等。慢性前列腺炎较难根治,已婚患者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尚需夫妻同治。除使用前列舒丸丸,患者尚可同时服用西药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且需要坚持6周以上的治疗。

前列腺炎为男性常见病,部分前列腺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夫妻间有传染性,在治疗期间最好避免夫妻生活。慢性前列腺炎治愈后易复发,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两性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一定程度的锻炼对前列腺的健康有益。但骑行对前列腺有害,故有前列腺疾病的男性应避免过度骑行,游泳是对前列腺很有益的一种运动,有条件者可以通过游泳改善自己的前列腺。

常见的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关联不大,经常有前列腺炎患者因为担心会发展为前列腺癌而咨询笔者,这种担忧是过度的。

治疗肺热痰盛型咳喘的“前胡饮”

《圣济总录》中有名为前胡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前胡45g,贝母(去心)、白前各30g,麦门冬(去心,焙)45g,枳壳(去瓤,麦麸炒)30g,赤芍、麻黄(去根、节)各45g,大黄(蒸)30g。以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次取9g,用水150ml,煎取100ml,去滓,饭后温服,每日2次。

本方功效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痰多而咳嗽,且气喘,多为各种原因引起患者氧合功能差所致,常见的病因有急性感染、急性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此外,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时,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晚期癌症患者,出现肺部转移或肺部感染时,亦会有上述症状。上述患者,皆可用本方做对症支持治疗。

传统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由肺热壅盛所致,故应清肺热、祛痰止咳相结合,方中的前胡、麦门冬、白前、贝母、麻黄、赤芍等有清肺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肺热亦会引起大肠滞热难去,治疗时应表里同治,故又以枳壳理气化滞,以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如此组方,才可以达到对症治疗之目的。患者的症状减轻后,免疫系统可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

利水消肿的赤小豆汤

《圣济总录》中有一张名为赤小豆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赤小豆500g,桑白皮30g,泽漆茎叶22.5g。以上药将后2味用棉布袋包裹,用水5L,与赤小豆一起煮熟后,去掉棉布袋中的桑白皮和泽漆药渣,只留赤小豆。饿了就以赤小豆为食,渴了则喝煮赤小豆的汤,用到小便通畅即可停止。

本方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遍身水肿,腹部胀满,小便短涩。上述症状与现代的腹水和肾炎水肿相似,而本方中的赤小豆、桑白皮和泽漆等也均有利尿消肿的作用。本方是一种药食相结合的利尿剂,赤小豆在利尿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即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治疗方法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妥当的方法。

腹水或肾炎水肿都是由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肝硬化、肾衰竭等)引起,本方只是一种对症支持治疗的方法,对重大疾病引起的水肿的疗效很难维持太久,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使用本方时,还要有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方案。

治老年性咳喘的莱菔散

莱菔散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该方组成为:炒莱菔子、豆腐皮各150g,川贝母9g,冰糖、白糖各75g,白果仁9g。将莱菔子、豆腐皮、川贝母、白果仁4味用砂锅焙干,研为细末,过绢罗,再将冰糖研细,同白糖一起入药拌匀。早晚各一次,每次取6g,用温开水送服。

本方功效为消食化痰,止嗽定喘;主治老年痰喘,冬令即发,或气滞呕吐,胸膈饱闷,或少年咳嗽而兼胃病之实证者。

这近乎是一张食疗方,方中的莱菔子即萝卜的种子,白果仁是银杏的种子,莱菔子和白果仁均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川贝润肺化痰止咳,豆腐皮有建好的利水化痰的作用。适度加冰糖与白糖,既可调味,又可润喉去燥。这样的组合用药,既可化痰止咳平喘,又易为患者接受,是一种很不错的治疗方法。

本方中的炒莱菔子、豆腐皮均能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消化,所以本方不但可止咳,亦对消化不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适用于咳喘兼消化不良者。

老年人的咳喘常见的病因有肺气肿、气管炎等,均可以本方对症治疗。本方立方本意与三子养亲汤相似,但方中用药较三子养亲汤更为平和,无论老人还是小儿服用,均不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本方治疗。

以白芍为主的10张止痛方剂

方一:芍药丸(出自《外台秘要》)

组成:白芍、当归、白术、炙鳖甲各60g,诃子10颗(去核),干姜、人参各45g,白豆蔻、雄雀屎各30g,郁李仁75g(去皮)。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20丸,渐加至30丸,空腹时以酒送服,每日2次。

功效:温中健脾、软坚散结;主治脾胃虚寒、血瘀气滞、心腹胀痛,脐下坚硬如石,疼痛不已。

方二:芍药汤(出自《千金要方》)

组成:白芍、生地、牡蛎各15g,桂心3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三次。

功效:滋阴潜阳、活血止痛;主治:产后阴亏,虚热上扰,致患头痛,亦治腹中拘急痛者。

方三:芍药汤(出自《千金翼方》)

组成:白芍、桂心各9g,当归、半夏(洗去滑)、茯苓各6g,蜀椒6g,上药水煎去滓后,加入生姜汁30ml,蜜10ml,再煎。每次取约100ml服用,每隔一时辰(2小时)服药一次。

功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主治:产后心痛,因寒冷所致者。忌一切生冷。

方四:芍药汤(出自《千金翼方》)

组成:白芍12g,茯苓9g,人参、生地、甘草各6g。以上药用清酒兑水共约500ml煎至250ml,分成三次服用。

功效:益气养血、缓急止痛;主治:产后气血两虚,腹中疼痛。

方五:芍药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白芍30g,当归、黄连各15g,槟榔6g,木香6g,炙甘草6g,大黄9g,黄芩15g,官桂7.5g。上药共为粗末,每次取15g,以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饭后温服,每日2次。

功效: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现常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放射性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

方六:芍药散(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组成:香附子120g,肉桂30g,延胡索(炒)30g,白芍30g。上药为细末,每次取6g,沸汤调服,每日2次,不拘时候。

功效:行气化瘀,温经止痛;主治:妇女血瘀气滞,腰胁疼痛。

方七: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

白芍、炙甘草各12g。上药以水400ml,煎至200ml,每日分2次温服。

功效:缓急止痛;主治:脚挛急或腹中疼痛。

方八:芍药黄芪汤(出自《千金要方》)

组成:白芍12g,黄芪、白芷、桂心、生姜、人参、川芎、当归、生地、炙甘草各6g,茯苓9g,大枣10枚(掰碎)。以酒水各350ml合煮取300ml,去滓,温服,每次100ml,每日3次。

功效:益气养血、温中止痛;主治:产后气血俱虚,外受寒邪,心腹疼痛。

方九:芍药黄连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白芍、当归、黄连各15g,大黄3g,桂枝1.5g,炙甘草3g。以上药共研粗末,每次取15g,以水150ml,煎至100ml,去滓,饭后温服,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和血止痛;主治:热毒内蕴,大便后下血,腹中痛者。

方十:芍药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白芍、炙甘草各9g,炮附子6g。以上共以水1L,煮至300ml,去滓,温服,每日3次。

功效:扶阳益阴;主治:伤寒发汗后阴阳俱虚,反恶寒;疮家发汗成痉病。现多用此方治疗急性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

从以上10方中,我们可以看出,白芍有止痛的特效,以白芍与相应药物组合,可以缓解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