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癌症

中年人的自我革新

在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人既是他未来的形象,也是他过去的样子。

——奥斯卡·王尔德《自深深处》

每一次孩妈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出来后,都会有几个同事查出癌症等重大疾病,年龄基本上都在四五十岁,年轻一点的三十多岁也查出来了癌症。还有一些人的体检报告上显示有中高危结节——这些有一部分也将会在后续的体检过程中被确诊为癌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同事已离婚或婚姻亮起了红灯。还有一些同事的亲子关系极为紧张,大人和孩子都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这些问题统统可以称之为中年危机,在我看来,他们的根源都是一致的,是基因缺陷加上后天不良习惯共同造成的后果。这些结果看似突然,实际上却是很早就埋下了祸根。如果一定要追溯,大概可以追溯到生命早期——也就是人的童年。进一步追溯,则可以看到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影子,因为人的各种习惯首先是从自己的家庭环境中习得的,有遗传性。医生的一项重要问诊内容,便是追问病人的家族遗传病史。

我们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是在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中养成的,并终生都难改变。有许多习惯很不好,它们会导致我们在中年时期出现严重的身体疾病问题、情感问题和社会关系危机。

青年时期,我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容貌俊美,许多问题都被掩盖了。但到了中年时期,一些不良习惯日积月累,造成的后果就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了。这些习惯或会导致我们罹患像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重大疾病,或会导致我们出现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尤其是和自己的伴侣、孩子和同事之间的冲突。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人到了这种时刻,就是反思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刻。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只有四十岁左右。只有晚近的二三百年,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人类的人均寿命才大幅度提升。现在,我们的人均寿命可以达到七十多岁。在过去时代不曾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当代就普遍存在了。过了四十岁后,我们的人生就会在意外或重大冲突中,或结束,或革新。

王尔德说,在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人既是他未来的形象,也是他过去的样子。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人的一生看似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实际上只不过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一些固定的习惯而已,所以人一生的行为确实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旁人是可以预测到一个人的未来的。

我初中的一位老师也曾对我说,一个人如何对待别人,也就会如何对待你。此时此刻你看不到,那只是时间还没到,时间到了,你就会看到了。他的话和王尔德的话非常接近,我们新交的朋友,最后会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只要看看他如何对待他身边的故人就知道了。因为人的行为具有惯性。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人,那么这个人也会如何对待他人,因为人的各种习惯是从他们父母那里习得的。

倘若一个人一辈子都认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做法存在错误,一辈子都不进行自我革新,那他们只不过是在照抄他们父母的人生,重复自己的过往而已。照抄父母的人生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他们父母的人生很美好的话,那么照抄他们父母的人生,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人生也会很美好。但如果他们父母的人生并不美好的话,那么照抄他们父母的人生,也就只能是悲剧了。

中年人有一次自我革新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霍利斯在他的著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一书中将人的一生分成了两个成年期。第一个成年期是从12-40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人格是对外界的反应的集合,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只不过是在学习身边大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被要求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我们也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但到了40岁以后,我们有了一点闲暇与空闲,我们的自我有了一些力量,这时候就开始琢磨如何“成为自己”。

这与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很像,在孔子看来,人从四十岁开始,进入不再迷茫的状态,再经历约十年左右的成长,便会达到“知天命”的状态。按照詹姆斯·霍利斯的说法,四十岁之前,我们对人生还处于对童话中的“人生魔法”存在幻想的状态。但四十岁后,我们便开始意识到“人生魔法”只是一种幻想,我们对人生的理想化期待,在这个时期开始去泡沫。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我们便“知天命”了。“知天命”是一种知道理想实现很艰难,做事不再刻意追求结果的状态。到了六十岁则可达到“耳顺”的状态,“耳顺”就是能听进年轻时不能听进去的逆耳之言。

这个过程并非每个人都能完成,也有一些人会提前完成。许多人存在各种问题,但他们活到八九十岁,仍然只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童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错过了自己人生第二次成长的机会,在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不知反思,依然在延续过去的做法。到最后,他们的一生都在悲剧中。

婚姻、恋爱、家庭、事业和健康是我们的五面镜子,它们照出了我们自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事业和健康方面遭遇种种困境,而且这些困境在不断重现,那么我们首先要找的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责怪他人。我们要对我们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发现问题、革新自我的勇气。只有实现了自我革新,我们才能迎来新生活。

经常有一些肺癌患者在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抽烟,他们告诉我,他们戒不了烟。对肺癌来说,第一危险因素就是抽烟,如果不戒烟,再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没有意义的。童年习惯了吃各种腌制食品的人,一辈子也都重口味,他们中年后患高血压、胃癌、食管癌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人,但他们也仍然很难戒掉自己的这些行为。有些患者甚至告诉我,没有咸菜吃不下饭。肥胖是第二大致癌因素,但是在童年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是一个人终生都难以改变的,这种饮食习惯决定了一个人肥胖的程度。

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习惯也是童年期从父母那里,或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这些人格障碍导致他们的行为明显偏离了正常,而且根深蒂固,不易改变。但是患者完全处于不自知的状态,即便专业医生或其他人反复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不正常,他们依然会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别人才不正常。他们总在人生中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遍体鳞伤后开始怀疑一切,有些无法走出痛苦,只能自杀。

这是我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提醒患者改变自己的各种习惯,但遗憾的是,只有约一半的患者能做到。还有一半的患者对医生们的提议嗤之以鼻,他们嘲笑医生们的水平,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只不过是医生们太差劲了而已。

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能发现问题,没有革新自我的勇气,疗愈便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他们的疾病将会毫无改善的可能,他们的悲剧还会一再重复,甚至愈演愈烈,最终只能过早死亡。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会选择自杀来终结一切,一些癌症病人则被癌症剥夺走了生命。

大多数慢性疾病都是很难治愈的,但是如果患者能够认知到自己的疾病,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哪些习惯是错误的,并进行纠正。他们的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生活质量会明显改善。如果他们肯持之以恒地去改变,假以时日,日积月累,五年后、十年后,他们就会成为一个新的自我。再回头看过去的自我时,便会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这是因为我们在人生的第二个成长期,真的成长了。

研究证实低蛋白饮食能使癌症患者更长寿

2023年6月28日,《自然》杂志发布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科学家Li-Ming团队的一项研究,该项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水平的变化会重新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并改变TAMs和癌细胞之间的竞争形态。

Li-Ming团队发现,在正常饮食条件下,癌基因MYC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会处于竞争胜利者状态,它们会通过竞争导致MYC低表达乳腺癌细胞死亡,并吸收死亡癌细胞释放的营养物质,促进自身的生长。但是一旦切换到低蛋白饮食条件下,MYC过表达的癌细胞就变成了竞争失败者,TAMs在竞争中胜出。作为竞争胜利者的TAMs不会帮助肿瘤的发展,而是直接吞噬因竞争失败而凋亡的癌细胞,最终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也就是说低蛋白饮食的癌症患者会比高蛋白饮食的癌症患者更长寿。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Li-Ming似乎是华裔科学家,他的研究或许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启发。他的团队给实验小鼠设计了两种饮食方案,一种是蛋白质含量为15%的正常饮食方案,另一种为蛋白质含量为2%的等热量低蛋白饮食方案。结果显示,采用低蛋白饮食方案的小鼠的肿瘤生长更慢,生存期更长。

中国古人历来都认为清淡饮食者更长寿,这种饮食传统应该是受到了现实生活的启发而形成的,Li-Ming团队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科学性。实际上,这些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摄入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饮食,我国癌症发病率也显著提升。

现在有许多患者在被确认为癌症后,患者和患者家属也都喜欢用高蛋白食物给患者“进补”,Li-Ming团队的这项研究证实了这种进补非但不能帮助患者延长寿命,反而会缩短癌症患者的寿命。

多年来,我本人一直主张低蛋白饮食更有好处,提倡癌症患者过“粗茶淡饭”的生活,多食蔬果,少吃鱼肉蛋奶等高蛋白质食物,也是因为我在实践中看到高蛋白质饮食的危害很大。希望各位癌症病友“管住嘴”,也希望患者的家属和亲友不要给患者买各种各样的高蛋白补品,不要给患者滥补。

4例有出血倾向的肿瘤或组织增生患者的用药经验

几年前,笔者接触到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例卵巢癌患者,该患者出现血性腹水问题后,在本地的一村民的指点下,自采新鲜的中药小蓟,用小蓟炖汤喝。每次使用新鲜小蓟约半斤到一斤,用药半个月后,患者的CA125显著下降,继续用药后,腹水消失,CA125降到正常值。

今天(2023年4月26日),笔者接触到一山西籍卵巢癌患者,该患者家族存在BRCA基因突变,有卵巢癌与乳腺癌家族史,已有两名直系亲属因为恶性肿瘤去世。其外祖母67岁时因乳腺癌去世,其母亲48岁时因为卵巢癌去世。其大姨(母亲的姐姐)前几年乳腺增生(已处于良恶性临界状态),查出乳腺增生后,她的大姨听人说吃荠菜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于是大量吃荠菜,结果乳腺增生真的消失了。

这个卵巢癌患者1988年出生,2019年(31岁时)确诊为卵巢癌,确诊后即采取了规范的手术加化疗和靶向药治疗,术后除使用细胞毒类药物奥沙利铂期间,CA125显著下降外,使用其他药物均无效。不但如此,她在使用抗血管生成类的广谱靶向药贝伐珠单抗时,还出现流鼻血的现象。

患者的母亲同为卵巢癌患者,确诊后存活三年余。临终前三个月在服用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复方斑蝥胶囊是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成药。服药三个月后,她的母亲口鼻流血,最终因为脑卒中而意外死亡。因为患者母亲的这一惨痛的教训,所以此患者在使用贝伐珠单抗后鼻出血了,即很快停止使用贝伐珠单抗,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害。

这个患者家族的三名成员的用药非常有警示意义,中医治疗癌症,大多离不开活血化瘀药或破血逐瘀药(如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水蛭、斑蝥等),这类药物抗癌的原理主要是抗肿瘤血管生成,与西医的许多靶向药的药理相似(如贝伐珠单抗)。事实证明,对部分患者来说,这类抗肿瘤血管生成药非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并非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用此类药物治疗。

这个患者的大姨所用的荠菜是一种野菜,是十字花科荠属草本植物,食用和药用的历史都很长。《名医别录》中记载荠菜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荠菜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月经过多。而莆田的那位卵巢癌患者所用的小蓟是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地上部分,小蓟是中医著名的止血药,中医止血名方小蓟饮子即以小蓟为方名。小蓟有三大功效:止血、利尿、消痈,莆田的那位卵巢癌患者单用小蓟炖汤,可以说达到了一举三得的疗效:腹水消退,出血问题解决,肿瘤标志物下降。

我们对比这四个患者的用药经验,不难发现,这类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使用抗血管生成、抗凝血类中西药时,都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不但如此,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还会危及他们的生命。而他们使用传统医学中既有止血,又有利尿作用的青草药后,病情意外地得到了缓解。

这四个患者的亲身经历提示我们,在治疗肿瘤患者时,应区别对待每个患者。此类患者为什么会有出血倾向?或许是因为部分肿瘤患者在基因上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问题,所以他们在罹患肿瘤后容易出血。中医治疗向来是一种平衡思想,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止血药,正是根据中医“损有余,补不足”的思想,采取的对症治疗措施。

若我们一味地将肿瘤视为一种痰瘀互结类疾病,对所有的患者都采用活血化瘀或破血逐瘀的治疗,或用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治疗,势必会导致此类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而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由此可见,对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非常重要。而个性化治疗的前提是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以及用药过敏史等有充分的掌握,而且医生本人也要避免形成偏见,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地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对疾病的认识。若陷入某种偏见,认为肿瘤必须用抗血管生成药,或从中医的角度,认为肿瘤的病机必定是痰瘀互结,必须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就很容易犯错。

mRNA癌症疫苗会是癌症的终结者吗

在新冠疫情中初显身手的mRNA疫苗现在正在被寄予解决癌症的厚望,美国药商莫德纳也正在雄心勃勃地开发针对多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疫苗,并声称五年内会有成果。莫得纳首席医疗官波顿告诉英国《卫报》,他有信心到了2030年,市面上会出现针对癌症、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病症的mRNA疫苗,而他所在的莫德纳则最快可在五年内,提供此类疫苗。

那么,mRNA癌症疫苗会是癌症的终结者吗?我看未必。mRNA癌症疫苗会和现在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一样,成为诸多新颖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方案之一,但这些现代生物学高新技术产品的临床数据不会太好看,效果很有限。我们目前从基因突变的角度进行的医疗技术研究的效果均有限,少数患者受益,多数患者受罪。

在新冠病毒防治问题上,人类研发的包括mRNA疫苗在内的各种疫苗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我们完全无法阻挡病毒的不断进化,甚至有部分专家认为,人类采取的各种措施促进了新冠病毒的快速进化,让它进化得越来越难预防。癌细胞的进化能力也很强,mRNA疫苗阻挡不了新冠病毒的进化,凭什么能阻挡得了癌细胞的进化呢?

况且,癌症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复杂疾病,诱发癌症的可能是一个基因组的问题而非单一的基因突变的问题。修复了某种突变的基因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癌症的问题,多细胞生命体在整个生命周期遭遇的各种环境事件都会对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不是单一的mRNA疫苗可以解决的了的问题。

所以我们还不必忙着为mRNA癌症疫苗欢呼雀跃,此疫苗面世后是否真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或许,对于癌症这种复杂的疾病,鸡尾酒疗法的思路才是最现实的延命策略。用复杂的方法对付复杂的疾病,才是最合乎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