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03月

缺乏欢乐的人生乏善可陈

东亚的教育模式,简直就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中村修二

1997年,我正在上高二,成绩出类拔萃到了非常耀眼的程度,在湖北省的一次全省联考中,名列前茅,数理化这些评分标准客观的科目几乎全部满分。我们学校的宣传栏里,特地为我制作了一个光荣榜,照片上的我戴着一朵大红花,文字介绍极尽溢美之词。我满面羞惭地走过这块宣传栏,内心中想到的是《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关羽出来叫阵时常用的一句口头禅——尔等不过是在插标卖首而已,插标卖首这四个字和搔首弄姿这四个字,从此深刻地刻入到我的脑海之中。

我总觉得学校里排名次搞光荣榜的那种做法,可以用“插标卖首”和“搔首弄姿”这两个不大雅观的成语来形容,它是在刺激学生的虚荣心,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帮助。我敢说,许多学生和我一样不喜欢这一套,因为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干扰。

对我来说,如果老师们不关注我,其他同学也不关注我,让我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是对我最大的恩赐,我在那样的状态里是最舒服的。所以整个高中时代,我最喜欢的座位是教室里最后排的某个角落。通常这样的角落是安排给差生的,但我那时候总在抢这个位子,这是内倾型人格者的最爱。

从那以后,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尽管高考时我还是过了重点线。我的老师们一定不会知道我的转变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在他们看来,我应该为这样的荣誉感到高兴。然而事实上,这压垮了我。此前我的学习动力十足,我对研究各种问题充满了兴趣,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废寝忘食地学习,我经常为一道大家都解不开的压轴题痴迷不已,我喜欢探索。但不幸的是,在我们现行的教育系统里,分数和名誉比兴趣更重要。人们更在乎的是外在的看得见的荣誉,而不是一个人探索时所享受的那种乐趣。

我从那以后有段时间一直生活在惶恐之中,我总担心如果下次考试我不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怎么办?我是不是要成为大家的笑柄?而且我当时对为了考试而去学习也感到很厌倦了。我们的教育简单到了这样的一种程度,一切以分数和名次论成败。对一个高度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来说,维持第一的压力很折磨人。而且,更为折磨人的是,我们的个性得不到尊重。

幸好不久我就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兴奋点,沉浸在哲学的研究之中不可自拔,渐渐地就忘记了这种压力。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在哲学方面的底蕴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候打下来的。我那段时间是如此地沉迷于阅读这类著作,以至于又一次进入废寝忘食的状态,经常每天要花6-8个小时来阅读相关著作,阅读的过程中兴奋莫名——当然,现在我对哲学也感到厌倦,觉得哲学废话空话太多,不如生命科学那么实在,但这就是人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之一。

我的老师们中有一两个对我特别理解,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包容,允许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自我,为我创造条件。正因为此,我的年华不曾虚度,我如今回首往事,真的很感激他们对我的帮助,他们让我能够完全在兴趣的引导下去求知。

我的母亲终其一生都在无条件地接纳我,即便我在青春期后期叛逆得令人难以忍受。我从大学退学不说,还把头发剃光了,在村里闲逛,招来很多非议,她都没说过我什么。我母亲那时候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我,但是大致是知道我有些内心的冲突需要时间去化解,所以她总是默默地照顾和安抚我。

我母亲是一个很容易快乐的人,她喜欢打牌,但她不赌博,她只与邻居们打牌娱乐——感谢扑克的发明者,因为它,我娘一生都很愉快。不管她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不愉快,她的不开心都可以在和邻居女伴们打次扑克后烟消云散。打完牌回家时,她总是笑眯眯的给一家人做饭,虽然她喜欢打扑克,但是她不沉迷,她非常的勤劳,总是先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才考虑去娱乐。

我到了不惑之年才意识到我自己是多么令人不省心的一个人,一直都走在一条离经叛道的路上,从来都不肯按照常规去成长,这不可避免的让那些爱我的人担忧。假如我的母亲也像现在的年轻妈妈们那么爱焦虑的话,我将不得不在她的唠叨和叹息中度过我的童年和青少年。

可我幸运的是,我整个成长过程中,我母亲对我都是和颜悦色的。甚至用和颜悦色这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她的情绪基本是稳定的,我到了三十多岁,我母亲看我的眼光还是那么慈爱,她还是那么喜欢抚摸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她对我的无尽喜爱。

我这辈子,从未被我娘直呼名字过,即便她偶尔生我气时也不会直呼我的名字,她总是用各种昵称来称呼我。这直接影响到我在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我也从未直呼过我的婚恋对象和我的孩子的全名,而是总用各种各样甜得腻死人的昵称去称呼他们。我本应该因为过于离经叛道而被讨厌,但我娘却满心满眼地喜欢我,这给了我一辈子在其他人不太敢涉足的困难领域探索的勇气。

杨振宁谈费曼时说过一段话,那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费曼这个人必须在很宽容的环境里才能健康成长,换到我们的这个环境里,他可能早已经被摧残得不成样子了。费曼的父亲非常有意思,他博学、宽容而又有幽默感,费曼在物理学界以调皮捣蛋而著称于世,但费曼一生是很宽容的,这是因为他的成长环境很宽容。人若没有宽容的成长环境,很难形成宽容的性格。其实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都不是荣誉的激励,而是被宽容和被喜爱。

东亚教育最大的一个弊端是过度的在乎荣誉和纪律性,忽视了人性根本的需求,扼杀了很多人的个性。我们有的人羡慕日本和韩国的教育,但是日本和韩国人的教育在培养快乐的灵魂方面可能也是一坨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能快乐和幸福的过一辈子,有再大的成就又有何用?日韩的不婚不育率和自杀率在全球都是很靠前的,是否热爱生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是否快乐的最重要的标准。

我主张人在三十岁前应该不设置任何发展方向,而是尽情地去做各种各样的探索,到了三十岁后,再考虑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也基本上是这样来教育我的儿子的,我希望他在三十岁前充分地去享受探索的乐趣,去瞎玩也可以,去看看什么才是自己愿意长期干下去的事业。

袁隆平先生在三十岁之前也是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的,三十岁的时候他还在犹豫这辈子是否应该当个运动员,最终他在三十岁后才决定投身农学研究,但这并不妨碍他一辈子取得很大的成就。他一生都是很快乐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放松和愉悦,人这一生,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成就只是副产品。

我如今接触到的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接触到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我的所闻所见让我看到了以前我不曾看到的世界——太多人一生大多数时间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虽然说这其中存在生物学因素,但与一个区域流行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小时候没有玩够,成长过程中个人兴趣被遏制的孩子长大后是脆弱的,他们比那些野性十足的孩子少了许多欢乐。

人一生要有很多快乐的体验才能中和掉生老病死和爱别离带来的痛苦,避免被压迫性情绪控制。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不太容易被压迫性情绪控制太久,因为他们所喜欢的事物总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他们的痛苦中转移出去。

培养兴趣爱好很容易,只要它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就任其发展。扼杀兴趣爱好也很容易,只要把它标准化、程序化、任务化,我敢保证很快就能让人丧失兴趣。人总是在轻松愉悦的前提下才容易对一件事情饶有兴趣的,一旦这件事情让人像应对一项任务一样来对待它,厌倦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春天的大自然里离苦得乐

春天总是更容易让人开心些,随着气温上升,冰雪消融,河里又碧波荡漾,枝头也在慢慢变绿,我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虽然回首往事时,还是会有不少内心伤痛的时刻,但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那些伤痛正在一天天的淡化。

悲伤在心中流淌的时候,我便静静地去感受它,由着它缓缓地释放。并会去听一些伤感的音乐,在听这些音乐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自己被陪伴和抚慰了——人在感觉自己被陪伴和抚慰时,痛苦会减轻很多。每释放一次悲伤,这悲伤便会淡化一些,之后,悲伤的时刻便会越来越少。

人不应该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当情绪来临时,我们应由着它尽情的释放。有时那些情绪甚至会让我们难过到落泪,但也应允许它发生而非试图阻止它。所有的压抑都可能形成压迫性情绪,最终会导致各种适应不良问题,酿成疾病,及时释放才能更快的愈合我们心中的伤口。人是情感动物,尊重我们的真情实感是顺应自然的行为,压抑它会扭曲人性。

春天,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喜悦,一片绿叶,一树鲜花,都能让人心情愉悦很多。这些喜悦能冲淡悲伤,让我们变得积极和快乐起来。我这段日子经常外出,到我的菜园里待一会儿,或者骑着车去郊野的公园里看看风景,这些能让我快乐许多。美好的事物最能治愈我们内心的创伤,在春天,我们能随时随地邂逅各种美好。春天是上天惠赐给所有生物的最好的礼物,春天让我们生机勃发。

《黄帝内经》中有段话:“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天是一个人兴致最高的季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扼杀自己的兴致,这能让我们身心更健康。

要多出去走走,多接触外界,多亲近大自然,多感知美好的风景和事物,不要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要困在一件事或一段关系上而忘记整个世界。浩瀚的宇宙,辽阔的天地,神奇的大自然创造的无数美好的事物,足以让我们心旷神怡,淡化掉我们心中一切的烦恼。

人要学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些,多些兴趣爱好,多些关注点,不要把自己的悲欢过度集中于一点,那会让我们很容易紧张和崩溃。生命是一个很偶然的过程,我们来到这世界,是来体验这个过程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感受更多美好的事物,能让我们把一生过得更好。沉湎于某个人为的目标或欲望,只会让我们错过一生无数的风景。

真正重要的事物往往是最廉价的,对我们每个人至关重要的空气和水,廉价到近乎免费,充饥的食物也并不昂贵,我们自己可以通过劳动获取它们,有这些我们就足以安身立命了。钻石和黄金实际上既不能充饥,也不能解渴,对维系我们的生命,根本就不如免费的空气重要,可人们却认为钻石和黄金比空气有价值多了,这就是一种愚昧。放弃这种错误的认知,人能快乐和幸福很多,不过遗憾的是,许多人至死都放弃不了。

只要心中没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我们便能享受一种更轻松也更自在的生活。人生最大的苦来自于多求多欲,欲望总是在不断的刺激的过程中逐渐膨胀的。人的生活越是精彩,对物质的欲望就越淡。因为关注的事物多了,我们便不会认为只有物质和地位才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快乐。

把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些吧!无论我们当下遭遇了什么,都不要忘记生命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享受。要学会用快乐去中和生命中遇到的那些痛苦,人生不是苦楚的,只有当我们只关注人生的苦楚时,它才苦不堪言。

治胃热呕逆的茯苓五味丸

“茯苓五味丸”出自《外台秘要》(引《许仁则方》),本方组成为:茯苓5两(150g),人参3两(90g),麦门冬4两(120g,去心),生姜(屑)6两(180g),青竹茹4两(120g)。制法为将上药为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开始时服用15丸,逐渐加量至30丸,用芦根适量煎汤送服。本方有清热止呕,益气养阴的功效,主治呕逆日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现代多以本方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症见恶心呕逆、打嗝、泛酸、胃纳不佳等症状者。尤其对身体虚弱的中老年更为合适。

本方中的青竹茹即药店里出售的竹茹,竹茹有清热化痰止呕的功效,是中医治疗热性呕逆的要药,常与黄芩、栀子等配伍,但在本方中,它是与芦根配伍,达到清热的效果的。这样配伍对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佳者更为适宜,因为黄芩、栀子苦寒伤胃,虽可清热降逆,但过于苦寒。麦冬甘寒育阴,亦有清热作用,是滋养胃阴的要药。

方中的人参有补益气血、提升免疫力和健胃的作用,人参与茯苓搭配,则既能补气健胃,又能健脾化湿,而且药性平和,对胃的刺激较小。但一般只有体弱多病者才适合用人参,身体壮实者用人参非但无益,反而容易造成人参滥用综合症,出现口干烦躁的副作用,所以身体健壮者可用党参或沙参代替人参,用量与人参相等。

生姜既有健胃作用,又有止呕作用。用在此方中,既能辅助竹茹止呕,又能健胃消食。若患者消化功能差,还可以加炒麦芽90g,炒谷芽90g,焦山楂120g。

市面无中成药茯苓五味丸出售,如需要用茯苓五味丸,可按照这个配方自制丸药,也可以将本方改为汤方服用。

成人用汤方剂量如下:茯苓10g,人参(或党参)6g,麦冬8g,生姜12g,竹茹8g,芦根30g。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儿童酌减。本方药性平和,孕妇亦可服用,可以作为孕吐的治疗用药。

小便次数太少,应慎防高血压和中风

在我接触的患者中,我号他们的脉号到弦脉时,我经常会问他们一句话,你的小便次数是否很少?正常情况下,上午和下午分别能小便几次?弦脉患者大多告诉我,他们每天小便次数为0-3次,经常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都不会小便。此类患者如果检查血压,十有八九存在血压过高或过低问题,或存在家族性高血压史或低血压史。脉弦而有力的多为高血压,脉弦而无力的多为低血压——当然,这也不绝对,只是概率很大而已。

弦脉,顾名思义,是一种很像弓弦或琴弦的脉。《素问》:“弦脉,端直而长”,《脉经》形容弦脉“如张弓弦”,《诸病源候论》这样描述弦脉:“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脉决》形容弦脉“状若筝弦”。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用七言诗这样形容弦脉:“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正常人脉搏的波动是有规律的起伏,反应在脉象上不会像弓弦或琴弦。如果我们感知到一个人的动脉搏动时像弓弦或琴弦一样,那说明他们的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异常,所以他们的血压多半是异常的。弦脉是一种特征很鲜明的脉象,很容易与其他脉区分开。如果我们经常接触中风后遗症患者,我们会对这种脉象印象很深刻,因为绝大多数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脉是弦脉。中风后遗症患者也确实易怒,中医认为这类患者肝火太旺,所以李时珍的脉诀说这类患者“怒气满胸常欲叫”,这有事实依据。

在中医,弦脉所主的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痰饮病。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过这样的描述:“脉沉而弦者,悬饮”,“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痰饮病是水液停留在体内不能正常排出的一种疾病,所以中医治疗痰饮病,用的大多是利尿药。而西医所用的降压药,也大多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中医所说的“痰饮病”患者,大多数存在血压过高的问题。血压过高与血管老化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体内的水液不能正常排泄。水液之所以会停留在体内不能正常排出,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这会引起肾源性高血压),也可能是因为体内的一种叫抗利尿激素(ADH)的激素过多,抗利尿激素又有另一个名字叫血管升压素(VP),它能升高血压。

我们人体有利尿激素,也有抗利尿激素,它们共同调节尿液的排泄,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不多也不少。正常人一日一夜应排尿10次左右,白天八九次,晚上一二次。早上一二次,上午和下午各三四次。当抗利尿激素水平过低时,人很容易尿频,甚至过度尿频到成为尿崩症。尿频并非一无是处,尿频者很少高血压,所以许多尿频者反而更长寿。当抗利尿激素水平过高时,人的尿就特别少,尿少的同时,血压也会升高。存在这一问题的人年轻时血压可能正常,因为年轻时血管壁弹性很好,但到了三四十岁后,他们就会出现血压异常的问题。

抗利尿激素水平的高低与遗传有很密切的关系,也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患者是生物遗传、环境与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钠与高脂饮食会导致患者抗利尿激素水平过高,此类患者很容易罹患高血压和肥胖症,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肾病、糖尿病和癌症,他们血管内的脂肪斑块也比较多,很容易出现各种与偏瘫或瘫痪相关的疾病。

所以小便次数过少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如果发现自己小便次数过少,而且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有高血压或肥胖病史者,就要特别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尽量低脂、低钠饮食、规律作息,同时多食用一些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萝卜、瓠子、冬瓜、南瓜、玉米、薏米等。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把成年人的血压低于140定为正常血压。实际上,最新的研究显示,血压最好低于120,高于120的血压其实都存在中风的危险。

治疗虚烦失眠的“流水汤”

《外台秘要》中有一张名为“流水汤”的方子,该方原收录于《小品方》,唐代王焘辑录《外台秘要》时将其收入。该方组成为:半夏2钱(6g),粳米9钱(27g),茯苓4钱(12g),用时将以上的半夏和茯苓切成饮片,然后用东流水约1.2升,扬之三千遍令劳,煮药,得药液500ml左右,去渣,分5次温服。本方有养心安神、和胃除烦的功效,治疗虚烦不得眠。

粳米是一种油性较大的米,煮出来的饭和粥粘性较大。过去农村做年糕,主要就是用粳米。粳米虽然营养不如糙米,但粳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中医认为粳米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长肉生肌、止渴生津等功效,实际上粳米确实可治胃病。

根据这个方子的组成来看,这是一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炎引起的虚烦失眠的方子。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病患者常有胃中嘈杂的现象,胃中嘈杂会导致人心烦意乱,影响睡眠。本方中所用的半夏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等作用,是治疗胃液反流的常用药。茯苓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养心安神的作用,是治疗脾虚水湿证的主要用药。

以半夏和茯苓组合,再加上粳米,就是一张和胃除烦、养心安神的好方子。这里要求将东流水,也就是江河中流动的活水反复扬一扬后煎药,是因为古人发现活水煮药,药效更好。水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水中的氢键在不断地被破坏和重组,这样的水具有更好的渗透能力,能迅速进入细胞,更快地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滋养肌肤和黏膜,改善消化功能。古人虽然不具备现代化学知识,但是也在实践中发现了这一规律,所以要求用活水煎药。

这张方剂看起来简单,这么组合后功效却不简单,对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不良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失眠欠佳的问题,所以本方可以治疗肠胃不适引起的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