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01月

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许是由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决定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如果有一天,神经生物学发展到让我们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心理学、哲学等与人的认知相关的学科变得像巫术一样荒唐可笑,我是一点都不会感到诧异的。

因为当我们亲眼目睹过像碳酸锂、氯丙嗪片、奥氮平片、卡马西平片这类药物是如何迅速的将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一个思想极端的人改变为一个心态平和的人时,我们便不得不由衷地产生这样的感叹:人的认知的改变,最需要的不是思想开导和道德说教,而是药物对人的神经递质的调节。

决定一个人的认知的,也不一定是这个人所受的教育和环境,而是这个人继承的某种基因,以及由这种基因带来的各种神经递质。所谓的一个人“认知高”和“认知低”等流行性的观念,完全是无知者无畏制造出来的伪科学概念,而且这种观念诞生后产生了新的社会歧视现象,其歧视的对象,大多数是神经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

实际上,神经递质对人的认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催产素和抗利尿素让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提升一个人爱的能力;5-羟色胺和多巴胺能让一个人更阳光自信、积极乐观;睾酮浓度高的人,攻击性更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极端;应激素皮质醇会抑制多巴胺奖赏系统,让一个人变得郁郁寡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更悲观,也更容易指责家人。苏轼和杜甫写作风格的差异,也许只是由他们体内的神经递质的不同决定的。

以上这些都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改变得了的,任何人形成某种个性,都与其体内的神经递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出了问题,实际上这种想法可能完全错误。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其情绪稳定状态下,讲起道理来,比正常人更加理性平和。但当其发病时,他们的大脑就像被劫持了一样,不由自主地处于疯狂和压抑的状态。压迫性情绪产生的那一刻,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会变得与往常大不一样。

毒品之所以能让人沉迷,也是因为它能短暂的改变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让人产生欣悦感,变得更加的积极乐观。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自己就长期使用毒品,他在1895年的一篇文章中描述自己吸食可卡因的感受时说,由可卡因引起的快感和通过正常方式获取的良好感觉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发生在人体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随时都在变化。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常常自诩自己是个信念坚定的人,但这种认知也许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常常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感受,我们的认知会随时发生变化,因为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总在变化。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观察到这一点,所以他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外界的刺激会导致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发生变化,比如,当我们陷在恋爱过程中时,我们体内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会飙升,这会给我们带来欣悦感。但这种欣悦感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并不相同。一些精神疾病患者,比如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在这种欣悦感的刺激下,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这种刺激会导致本来就情绪不稳定的他们的情绪处于更加大起大落的状态,有时甚至会诱发伤人、自残或自杀行为。

人与人交互的过程中,也会诱发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因为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决定了我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与积极乐观的人相处,我们更容易被乐观情绪感染,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产生更多的幸福感;与消极悲观的人相处,我们也容易被他们阴郁的情绪感染,丧失幸福感。生物似乎有一种本能,那些郁郁寡欢者也从潜意识中知道幸福感可以传染,所以他们更希望寻求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幽默风趣者为伴,因为这样的伴侣可以改善甚至治愈他们的抑郁。

科学终将进一步揭示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淘汰那些过时的理论,从而改变人类的整体认知,就像地心说被推翻的情况一样。我们今天的许多书籍和精神导师们讲的课程,最终可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被作为陈旧和错误的东西,受到人们的抛弃。所以对任何一种流行的观念都不要过度的迷信,我们要在实证中去追求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我们经常感受不到快乐和平静,那多半是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在作怪,不要与自己的身体对抗,不要硬扛,要及时到精神科就医,该服用药物时就服用药物。人群中约有20%的人存在精神疾病或神经疾病,几乎每个人一辈子都会多次经历一过性的精神或神经问题。失恋、亲人丧亡、重大创伤、失业、破产、考试失败等均可能会导致人出现此类情况。精神疾病就像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人人都可能罹患的生理性疾病,罹患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不幸之一。

如今我看到许多无知的意见领袖在批评各种各样的显而易见属于精神疾病的病理性现象的人格问题,实际上这类病人的行为是其主观意志根本控制不了的,我所接触到的病人绝大多数根本不愿意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伤害自己家人的行为。他们经常为自己难以控制的伤害或自伤行为而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感已经构成其主要的压迫性情绪之一。

但我们这个社会的许多人依然不依不饶地站在道德而非科学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些现象,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的残忍行为,这些行为在客观上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自杀率。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消除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让他们得到更科学规范而且更有效的治疗,我们还需要做许多科普工作,需要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建设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一生布衣又何妨

我这一生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体验过的一种情绪,应该是嫉妒,连羡慕这种情绪我可能都没有体验过。我从不艳羡其他人的生活状态、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也就谈不上与人攀比,所以不存在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反正大家都平等,谁也不用羡慕谁。我如今学习了脑科学的相关知识后意识到,这种个性特征是先天的而非后天教育的结果,而且据我观察,似乎人群中没有嫉妒心的人本来是占大多数的。

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不断地把人朝着有嫉妒心的方向培养,社会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竞争规则来培养一个人的胜负心和嫉妒心。这些风气影响到每个家庭,一些不健康的家庭又不断地强化嫉妒情绪。这导致一部分人长大成人后,嫉妒心很强,很难甘于自己不如他人,总是不能安宁下来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是人类文明愚昧、落后而又邪恶的一面,许多悲剧因此而产生。

通常,一个人在嫉妒他人时,也会有鄙视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人激惹。因为他们总在自卑与自负之间动荡不安,稍微一句可能有损他们尊严的话都会激发他们的羞愧或愤怒的情绪。

西方人鼓吹的成功学在大量的制造这类人,我们现在动辄谈论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把幸福和事业成功挂钩。成功学的鼻祖卡耐基提出的一个观点是,人人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这句话在一个精神病学家看来,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的不正常思维的结果。

“人人都”这种句式在逻辑学上是全称量词命题,证否它很容易,只要找出一个不存在这种欲望的人,这种命题就不攻自破。一个正常的自信而又平和的人,不一定有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他能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在乎自己是否被人看重。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大多数人追求幸福而非追求成功和追求成为重要人物,一个社会总在谈成功,说明整个社会有病。

证明自己重要其实是潜在的自卑心在作怪,自信的人没有证明自己重要的动力。卡耐基自卑心很强,自己有这种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他又推己及人,认为人人都有这种欲望。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非常武断的思维模式,这反映了他很自我,他看不到其他人与他自己的不同之处。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明显不健康的思维却能在人世间大行其道,这得益于现代传媒和营销技术的力量,传媒界和营销专家总能利用各种说辞鼓动大家的从众心理。最后,一些传销分子把成功学推向了疯癫的状态,他们发明了一句特别有趣的名言:“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这句话非常真实的描述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那真是一种头脑简单向前冲的疯癫状态。久而久之,在社会的刺激和各路人马的洗脑下,太多人不甘于自己只当一个平凡的布衣。

崇尚消费主义的现代社会的各种经济组织也充分利用了心理学的相关规则,在刺激人的不好的欲望方面功不可没,至于这些行为能否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那就另当别论了。

广告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认为,人在平和的状态下是不会有消费欲望的,必须刺激人类的兴奋、恐惧、焦虑和不安等心理,才能激发人类消费的欲望。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各种广告,乃至现在的各种短视频,就能体会到社会大众的情绪是如何被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营销高手们调动的。

远离媒体和自媒体,多读点有深度的书,或者多去享受当下的生活,能显著的改善人的情绪状况。只不过已经被信息时代快餐文化俘虏的现代人,很少有人能摆脱这种成瘾性行为。许多人就像吸毒一样的接触各种令自己兴奋、焦虑、空虚和不安的即时信息,停止这种习惯后反而会出现戒断反应。

有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布衣。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重要人物?那些所谓的伟人在实际生活中,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吃喝拉撒的凡人。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当小职员期间搞出了相对论。孟德尔想当个自然科学教师,结果考试失败,混不上,无奈之下靠当神父混碗饭吃。在当神父期间做豌豆实验,研究出改变了整个人类科学史的遗传定理。要是他们这辈子都在想着当重要人物,可能他们也没有心思沉下来做研究,搞不出来相对论和孟德尔遗传定理。而且,一辈子都没有幸福可言。

我与三教九流的患者打交道多了,发现甘于当布衣的人,幸福指数比那些不甘于当布衣的人要高许多。田间地头的贩夫走卒比社会名流更懂得生存智慧,他们真正的掌握了幸福的秘诀。但荒唐的是,在台上侃侃而谈教大家如何幸福生活的,往往不是那些真正过得幸福的人,这就是一种滑稽。

治小儿虚热盗汗的柴胡黄连丸

柴胡黄连丸出自《小儿卫生总微论》,该方由柴胡、胡黄连各等份组成,制法为将上两味药研为极细末,以炼蜜和膏为丸,如芡实大小。每日2次,每次服用1-2丸。如果嫌做丸麻烦,可以在淘宝上网购空胶囊壳,将以上药打成粉末后,装入空胶囊中,给小儿喂药。散剂直接冲服小儿可能会抗拒。

本方有解肌清热的功效,可以治疗小儿潮热盗汗。小儿潮热盗汗为儿科常见病,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是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但这两个成药并非对每个小儿都有效。

柴胡黄连丸中的柴胡疏散风热,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善治骨蒸盗汗。两味药组合,方子很简单,但是有的放失,治疗小儿感染后虚热不退,骨蒸盗汗确实对症。

三年疫情,大家戴着口罩,把常见的病原体隔绝在外,这导致大家很少有机会通过感染常规的危害性不大的病原体来训练自己的免疫系统,人群普遍出现免疫力下降的现象,这也是今年冬天的儿科感染很难对付的主要原因。一些患儿感染后,经治疗好转,但却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自汗盗汗多见,如有自汗盗汗现象,我近期介绍的这些止汗的方剂可以试用。

如小儿还存在口干和咳嗽等症状,可将此方与中成药麻杏止咳片同用。同时还可以用钩藤3-5根,薄荷0.5-1克泡茶,送服丸药。

顺便一提,我见许多人现在还戴着口罩,小孩更是被捂得严严实实,这在近期也许能够更好地保护小儿,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小儿并无好处。除非孩子体质特别虚弱,否则的话,不应经常戴着口罩。杜绝各种病原体并非理想的选择,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在感染常见的危害性不大的病毒和细菌中被训练出来的。如果一直戴着口罩,有碍孩子自身免疫力的提升。

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阴道瘙痒和肛门瘙痒各一例

皮肤病血毒丸是皮肤科常用的一种中成药,价格很便宜,每瓶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患者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成药使用。同仁堂等厂家有生产,也有一些厂家生产的叫皮肤病血毒片。

皮肤病血毒丸的成分为茜草、桃仁、荆芥穗、蛇蜕、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子、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仁、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牛蒡子、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大黄、忍冬藤、紫草、土贝母、川芎、甘草、白芷、天葵子、紫荆皮、鸡血藤、浮萍、红花等。

皮肤病血毒丸有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主治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温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酒槽鼻、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等。

笔者之前经常建议一些皮肤病患者用皮肤病血毒丸,有一定的效果,该药对湿疹效果较好,但对新冠后遗症引起的湿疹效果不明显。

去年笔者遇到一例阴到瘙痒,被西医诊断为阴道白斑的老年女性患者,该患者按照阴道白斑治疗,花费了数万元,经多种方法治疗均无疗效。笔者建议其用皮肤病血毒丸试试,患者用皮肤病血毒丸后,症状迅速改善,持续用药数月后,彻底痊愈,总花费不过二三百元而已。

另一位中年文职工作者,因为工作原因而习惯久坐,肛门瘙痒,遇热后更甚,被诊断为肛门湿疹。但用西医开的外用药无效,笔者根据其瘙痒遇热加重的特点,认为皮肤病血毒丸可能对其肛门瘙痒有效,遂建议其从药店买瓶皮肤病血毒丸试试。患者服药当日,肛门瘙痒即明显改善,夜间入睡后不再会因为肛门瘙痒而中途醒来。一瓶皮肤病血毒丸未服完,症状即完全消失。

笔者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阴道瘙痒和肛门瘙痒成功的案例,仅有此二人。同类患者笔者遇到的不多,所以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皮肤病血毒丸对此类疾病有普适性。不过这个药在这种疾病上有这种疗效,有点出人意料。有类似问题的患者,或可尝试。

治感染后汗出不止的“清热固表汤”

《温病刍言》中有一张名为“清热固表汤”的方剂,该方由:生石膏1两(30g),地骨皮4钱(12g),浮小麦1两(30g),糯稻根1两(30g),知母3钱(9g)组成。用时以500ml水先煎生石膏约半小时,再加入其他四味药,一起共煎,武火煎开后,再文火煎15分钟左右即可。可煎两次,混合在一起,分2-3次,于饭后服用。

本方有清热固表的功效,主治内热而表不和,以致自汗、盗汗。这种自汗和盗汗常出现于感染后,患者在感染后经治疗,虽然主要症状消失,但是仍然存在自汗和盗汗的现象。中医认为这是温病愈后,患者里热仍未清,所以还会出现气分壮热,以至于汗出难止的症状。

本方中的生石膏、知母均为清气分之热的药,地骨皮退虚热,此三味药发挥清里热、退虚热的作用。地骨皮又有治疗骨蒸盗汗的功效,糯稻根和浮小麦的主要功效为止汗。如此组合用药,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

2023年入秋后,出现过多轮感染。感染后许多患者虽然不再发烧,甚至也不再咳嗽,但是还会有自汗和盗汗的症状,这是感染后遗症。对此症状,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可尝试用本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