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治疗胸痞烦满的香附六一汤

《医方类聚》中收录了一张名为香附六一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香附子6两(180g),甘草1两(30g)。将以上两味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用开水调服,现亦可将以上两味药研成细末,共制成黄豆大小的水蜜丸。因本方中的香附子与甘草的用量比例为六比一,故名香附六一汤。本方的功效为行气解郁,主治胸痞烦满。

香附子是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虽然其名为香附子,但是却并非莎草的果实,只因其根茎形似植物种子,故又名香附子。莎草及其根茎都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中医认为香附子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胀痛,疝气痛,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香附子有抑制子宫收缩、催眠、麻醉、解热、镇痛、强心、降压、抗炎灭菌、保肝利胆等作用。

香附为中医治疗肝郁气滞和妇科病的常用药,最常见的是与柴胡配伍,二者配伍,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效果更为显著。本方以香附与甘草配伍,而且香附的用量很大,能发挥香附独有的芬芳醒脾,疏肝解郁之效。但香附属辛香之品,气雄味烈,中医认为独用香附易伤阴血,故配伍少量甘草,以减轻香附的副作用。

胸痞烦满多见于焦虑与抑郁患者,也常见于消化道疾病患者。一般这两类疾病容易共存于同一个患者身上,以香附六一汤治疗,可一举两得,同时解决患者的这两个问题,这正是中医“辨证施治”(对症支持治疗)的优势所在。

另外,本方亦可作止痛药使用,其适应症为中医的气滞痛,凡肠胃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或妇科病引起的气滞痛,皆可重用香附以止痛。

《济生方》中的止痛方延胡索汤

《济生方》中有一张名为延胡索汤的方子,该房租成为:当归(酒浸、锉、炒)、延胡索(炒,去皮)、蒲黄(炒)、赤芍、官桂(不见火)各5钱(15g),片姜黄(洗)、乳香、没药、木香(不见火)各3两(90g),炙甘草2钱半(7.5g)。以上药共制成粗末,每次取4钱(12g),用水一大杯,生姜7片,煎取三分之二,去滓。饭前温服,每日2次。

该方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妇女情志不遂,血瘀气滞,经候不调,心腹作痛,或连腰胁,或引背脊,上下攻刺。如患者有吐逆的症状,再加半夏、橘红各5钱(15g)。

从《济生方》对本方的介绍来看,本方似乎主要是治疗妇科病,缓解妇女出现抑郁、月经失调、痛经等问题。但仔细看本方所适应的症候介绍,则本方可能更偏向于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腹痛,甚者有呕吐症状,这与肝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

本方中所用的药基本都是理气活血药,当归、延胡索、蒲黄、赤芍、片姜黄、乳香、没药等均有活血止痛作用,木香理气且有利尿的作用,官桂散风祛寒、活血通络、止血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这些药共同组合成方,重点就在理气活血止痛。这对肝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胰腺炎等证属血瘀气滞者也有很好的对症治疗作用。

本方也可以治疗妇女痛经、焦虑等证,方中所用的各药确有通经止痛之功效,所以对妇女痛经、闭经等有对症支持治疗作用。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乌龙丸

乌龙丸一方出自《普济方》(引《经验方》),该方组成为:“乌梢蛇1条(全者,去首尾,切成每段约6cm左右,轻轻捶动,浸酒一宿,去皮、骨,焙干),荆芥穗、薄荷汁、威灵仙(只削取根上细茸,温水急洗过,令净,不得见火,晒干)各4两(120g)。”

制法为将以上药做成细末,另外用大皂荚500g,削去黑皮捶动,以长流水2L浸1宿,洗净,揉取汁,生绢滤过,银石器中慢火上熬取1L,在加白蜜120g,再熬作稠膏,与以上药末搅拌均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

服药方法为每次服用15-20丸,用薄荷煎汤送服,每日3次,不分饭前饭后。服用5-7日后,患者会觉得手足疼痛,不必惊慌,这是服药后的反应,可继续服药至患者基本康复后,再每日服用一二次维持治疗一段3-6个月后,可停药。

本方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后手足不遂,痰涎语涩。根据这个描述,本方可治疗脑溢血或脑梗引起的手足偏瘫、口流痰涎、语言障碍等。

本方用药简单,方中的药乌梢蛇、荆芥穗、薄荷汁、威灵仙等均有祛风活血的作用,皂荚的活血作用最强,但是皂荚这个药需要注意安全,因为它可能会引起溶血反应,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在服用本方时,也应注意观察。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本方组合而成的是一种功效较强的溶栓药,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此类药物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是否有出血反应,患者如果大便颜色变黑,就不宜继续服用,因为可能胃出血了。

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的适应症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亦名益胃汤,组成为:黄芪2两(60g),半夏(洗,此一味脉涩者不重用)、人参(去芦)、炙甘草各1两(30g),独活、防风、白芍、羌活各5钱(15g),橘皮4钱(12g),茯苓、柴胡、泽泻、白术各3钱(9g),黄连1钱(3g)。

用时将上药共碾碎,每次取3-5钱(9-15g),以水一大盏(约300ml),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半盏(约150ml),去滓。饭后温服,每日2次。现代亦可按照处方的三分之一用量,用作汤剂,直接将中药饮片煎成汤剂,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升阳益胃汤有益气升阳,清热祛湿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湿热滞留、怠惰嗜卧、食少无味、体重节痛、口苦舌干、腹部痞胀、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恶寒肢冷、表情忧郁、面色憔悴。现多以此方治疗肠激惹综合征、抑郁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性蛋白尿、原发性低血压等疾病。

中医认为脾胃气虚会导致人体不能正常的运化水湿,进而导致水湿潴留,湿盛就会导致人容易困倦,消化不良,郁郁寡欢。治疗重点在于运化水湿,需从多方面着手。

升阳益胃汤一方面用黄芪、人参、白术等健脾,脾旺则易于运化水湿;另一方面用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同时还用柴胡、防风、羌活、独活祛风除湿,用黄连清热化湿;再加白芍,既可监制升阳药的燥,又有利尿排湿之功;以炙甘草调和诸药,生姜、橘皮和大枣健胃。诸药组合,能全面的健脾清热化湿,湿去则神清体健,胃纳改善,心情舒畅。

温中消积,行气化滞的“红丸子”

“红丸子”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绍兴续添方,该方组成为:荆三棱(浸软,切片),蓬莪术、青皮、陈皮(去白)各5斤,干姜、胡椒各3斤。制法为将以上药共为极细末,用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矾红为衣。每次服用30丸,饭后用生姜汤送服,每日2次,小儿酌减。

本方功效为温中消积,行气化滞,主治脾胃寒凝气滞、胸闷腹胀、食欲不振、腹有痞块以及妇女气滞血瘀,致成症瘕。现代多以本方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等消化道疾病见腹胀痞满者,也可辅助治疗消化道肿瘤和妇科肿瘤。

本方中的干姜、胡椒味辛性热,温中散寒;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攻坚消积;青皮、陈皮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矾红软坚散结,诸药结合,就是一张很好的攻坚散结的方子。本方中的三棱、莪术、青皮等均有抗癌消肿作用,是现代常用的抗肿瘤中药,所以本方确实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一般不建议单用本方治疗肿瘤,因其成功率较低。

红丸子中所用的三棱、莪术、青皮、矾红等属孕妇禁用药,所以本方不适合孕妇使用,另外消化道出血者使用本方也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