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癌症百科

治疗痢疾和放射性肠炎的苍术地榆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有一张名为苍术地榆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苍术2两(60g),地榆1两(30g)。上药锉,每次取1两(30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本方有健脾燥湿,清热凉血的功效,主治脾经湿热,泄泻痢疾,大便下血。本方另有加减方法:如心下痞,加枳实1钱(3g);小便不利,加茯苓1-2钱(3-6g)。

现代可以用中药饮品直接煎服,用量为:苍术20g,地榆10g,水煎服,用600ml纯净水,煎至300ml,分成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如腹胀痞满,加枳实3g,小便不利加茯苓3-6g。

痢疾为夏秋季节常患的一种传染病,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由细菌感染导致了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及溃疡,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主要症状,大便为黏液脓血便。传统中医认为痢疾多为外感时邪疫毒,加上内伤饮食不洁所致。其病位在肠,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如患者免疫力差,久治不愈,痢疾会发展为休息痢,时发时止,肛门坠胀,总有便意,里急后重。

所以中医治疗痢疾就要燥湿清热,本方中的苍术燥湿,地榆清热凉血止血,组方虽简单,但是对痢疾有较好的对症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苍术和地榆对志贺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苍术有广谱的抑菌作用,而且其抑菌作用很强,中医常以苍术治疗各种瘟疫性疾病。

苍术地榆汤除可治疗痢疾外,亦可治疗其他疾病引起的肠炎便血,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癌症患者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肠炎等,放射性肠炎便血严重,血小板低下者,可在本方基础上加仙鹤草50-100g。慢性病患者可按照此配方制作成丸剂,每日早中晚各三次,每次服用10克丸剂。

来曲唑所致乳腺癌患者骨关节症状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年6月第40卷6期(总第377期)刊登了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卢丽婷、卢影雪、倪华水等作者共同发布的一篇标题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来曲唑所致骨关节症状疗效观察》的论文,介绍了该院医疗团队对该院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所做的一项分组实验研究。

该实验将患者分成2组,两组均采用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来曲唑治疗。观察组的基本用方为:黄芪50g,当归20g,桂枝15g,赤芍15g,白芍15g,红花10g,地龙10g,川芎10g,桃仁10g,全蝎5g,蜈蚣1条(研粉冲服),生姜3片,大枣5枚。血瘀加川芎12g,当归12g,气虚加黄芪3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各一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

两组治疗后,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来曲唑是绝经期后女性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之一,它能阻断外周组织中ER水平,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进展的治疗目的。但来曲唑的一大副作用是会导致患者骨密度降低,出现一系列肌肉骨关节症状,如肌无力、肌肉骨关节酸痛、关节障碍等。

来曲唑所致的副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见到许多。部分患者甚至因为来曲唑所致的剧烈的骨痛而不得不放弃来曲唑治疗,但来曲唑在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方面又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寻找到一种较为安全的降低来曲唑副作用的中医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患者,能给乳腺癌患者带来收益。

本研究中所用的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均为中医治疗痹症的方剂,来曲唑所致的骨关节症状,与传统中医的“骨痹”、“骨痿”、“骨痛”等较为相似。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组成,传统中医认为其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主治血痹所致的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原方最大的特点是重用黄芪至4两(120g)。王清任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现代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具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灌注、改善加快神经修复及传导的作用。

本研究的作者在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实际上还合并了中医的另一张名方止痉散(由全蝎和蜈蚣组成),止痉散有止痉止痛作用,也是中医治疗骨痛与骨痹的常用方。而且止痉散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抑制乳腺癌的进展。

故本研究所用到的三张方剂均为中医治疗痹症的名方,联合使用,可从不同角度对骨关节症状进行对症治疗,这也是本方能缓解来曲唑所致的骨关节症状的原因。

活血通淋的“代抵挡丸”

抵挡丸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治疗“下焦蓄血证”的方剂,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组成,有攻逐瘀血之功效,主治伤寒有热,下焦蓄血,少腹满,小便自利者。

《医学心悟》中有一张名为“代抵挡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生地黄、当归、赤芍各1两(30g),川芎、五灵脂各7钱5分(22.5g),大黄(酒蒸)1两5钱(45g)。上药共为细末,砂糖为丸。每次取3钱(9g),开水送服。代抵挡丸有化瘀通淋的功效,主治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刺痛难忍。现可以本方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创伤性便秘、膀胱结石、膀胱癌等疾病出现血尿症状者。

本方实际上是在四物汤(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组成)基础上加味而成。四物汤为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在其基础上加味五灵脂,则其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之功更强。加大黄,则不但可加强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还有攻下之作用,为病邪开一条出路。本方是中医的消法与下法相结合的一张方剂。

本方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尿,但对膀胱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血尿,本方的功效较为短暂,使用本方对症治疗时,尚需结合中西医抗癌药物,一起治疗。治疗血尿时,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味石韦、仙鹤草、茜草、蒲黄炭、海金沙等药,增强其止血效果。

本方亦可与抵挡丸合用,治疗较为严重的下焦蓄血证。

治疗呕吐和水肿的吴茱萸丸

《医方类聚》中收录了原载于《经验良方》的一张名为“吴茱萸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吴茱萸4两(120g),甜葶苈子2两(60g,炒),甘遂1两(水煮)。制法为将以上药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10丸,早晨、中午和临睡前用米汤送服。

本方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呕吐的“膨症”。此病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腹水,多见于肝硬化或癌症晚期。患者腹部膨胀,按之硬结,小便不利或大小便皆不利,口干不欲饮。伴肝功能不正常者,尚可能会有口苦、巩膜黄染、皮肤发黄、大便发灰等症状。对此类患者,应合并使用茵栀黄颗粒。

本方重用吴茱萸,是因为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腹水有时会与梗阻或不完全梗阻并存,导致患者不但腹胀,而且呕吐不止。吴茱萸是止呕功效较强的一味药,以之降逆止呕,能缓解梗阻的症状。

葶苈子和甘遂均为峻下利水药,二者皆有毒性,所以葶苈子要炒去油,甘遂要经水煮,这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降低其毒性,避免患者中毒太深。虽然如此炮制后,葶苈子和甘遂的毒性有所下降,但还是有毒,所以用药时要注意安全。中病即止,患者腹胀和水肿减轻,即可改为猪苓汤、五苓散、黄芪防己汤、防己茯苓汤等缓缓治疗,以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张锡纯治吐血(多为胃出血)的“泻肝降胃汤”

泻肝降胃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为:生代赭石8钱(24g),生杭白芍1两(30g),生石决明6钱(18g,捣细),瓜蒌仁4钱(12g,炒,捣),甘草4钱(12g),龙胆草2钱(6g),净青黛2钱(6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3次。

本方有泻肝降逆的功效,主治肝胆之火上逆,吐血,衄血,左脉弦长有力,或胁下胀满作痛,或频作呕逆。从张锡纯描述的症状来看,本方适应症为胃溃疡或胃癌引起的胃出血,出血量在500ml以上。

本方中的生代赭石和生石决明均为中药中的重镇降逆之品,代赭石还能清肝平火、凉血止血,石决明能平肝清热、制酸止血,杭白芍柔肝止痛,瓜蒌仁宽胸润肠,龙胆草泻肝胆之火,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合而用之,对胃溃疡或胃癌等引起的反胃和呕血有对症治疗作用。

部分胃出血患者在胃出血时尚伴随口干、口苦、便秘等症状,对这类患者尚可加味炒栀子12g,生大黄6-15g(后下),芒硝10-30g(溶化)。胃出血为急诊,治疗要敢于用重药,张锡纯这张方子中的各药用量就都不小。

胃出血患者除需要对症处理之外,还需要尽快去医院做胃镜检查,以确定病因,以便做进一步的治疗。如果是胃癌引起的胃出血,本方虽然可能可以短暂地缓解患者的症状,但难以控制胃癌的进展,患者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做进一步的综合性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