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癌症百科

噎膈反胃的食疗方“韭汁牛乳饮”

噎膈和反胃是中医病名,噎膈的症状是进食时吞咽受阻或吞咽时疼痛,反胃的症状是食入即吐,二者常常混合出现。现代医学中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溃疡、食管癌、贲门癌、贲门痉挛等均属中医的噎膈反胃范畴。

中医对噎膈反胃有一些对症治疗的方法,除了用药外,也有食疗法,韭汁牛乳饮就是其中典型的食疗代表方。韭汁是用韭菜榨成的汁,牛乳是牛奶,二者均为常见的食物。不过古代的韭汁牛乳饮不只有一张方剂,历史上有两张方剂均以韭汁牛乳饮为名。

其一为《医方考》中的韭汁牛乳饮,该方是以韭汁和牛乳各等份,相和搅匀,时不时的服用一些。此方的功效为活血祛瘀,养血润燥,主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反胃便秘者。按照这种描述,此病与食管癌(食道癌)的临床症状颇为相似。这类患者多已只能以流质为食,我们日常也用牛奶来为这类患者提供营养,但在牛奶中加入韭菜汁则不但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营养,还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一些病情未到终末期的患者甚至在用韭汁牛乳饮后还能恢复部分正常饮食。

另一张名为韭汁牛乳饮的方剂出自《温热经解》,该方组成为韭菜汁150ml,鲜牛奶180ml,藕汁200ml,姜汁10滴,梨汁200ml,莱菔汁(注:莱菔汁是新鲜萝卜榨的汁)200ml。将以上所有的液体混合煮沸后,每日分3次温服。本方的功效为化瘀启膈,降逆止呕,主治胃中有瘀,噎膈反胃。这张方子较上一张稍微复杂一些,但是所用的也都是食材,所以也是一张食疗方,此方也能达到缓解噎膈反胃症状的功效。

食疗方不能作为根治食管癌和贲门癌这种重大疾病的办法,但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尝试。

生津止渴的“水葫芦丸”

《鸡峰普济方》中有一张名为“水葫芦丸”的治疗口干烦渴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百药煎3两(90g),甘草1两(30g),乌梅肉、白梅肉各5钱(15g),人参、干葛、麦门冬各1两5钱(45g),紫苏叶5钱(15g)。以上药共为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制成丸剂,每丸如樱桃大小。每次含服1丸,不拘时候,不拘次数。如无百药煎,可以用余甘子代替。

本方有解烦渴,生津液的功效,主治冒暑伏热,渴欲引饮,口干无味。现多以本方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口渴或癌症患者放疗后遗症引起的口渴,本方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除了止渴,也能止咳,对肺阴虚所致的干咳有一定的疗效。

百药煎是用中药五倍子和茶叶一起,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中药材。本方重用百药煎,是取其敛阴降火之功,中医认为五倍子能敛阴降火,止咳止汗,收涩止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五倍子对肺癌有一定的疗效,五倍子有一定的副作用,但中国古人发明了发酵法,减轻了其副作用。

口渴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者,可以试试本方。水葫芦丸无现成的中成药出售,需要自己按照方剂炮制,不过此方并不难制作,将药材粉碎成细粉,用炼蜜拌匀后,如揉搓汤圆一样搓好后,晾干即可。

治疗泛酸呕吐的食疗方“快脾散”

“快脾散”出自《杨氏家藏方》,该方组成为:炙甘草600g,草果子300g(不去皮),生姜1200g,食盐450g,以上剂量均为笔者转化而成的现代剂量,原书所用的是南宋时期的度量衡。

快脾散的制法很特别,《杨氏家藏方》中记载的是先将生姜切成生姜片,将草果子和炙甘草切碎,用盐将以上三种腌一晚上,再将上述药烘焙至干燥,然后将其粉碎成细末。我们现代人可以借助烤箱或微波炉来烘焙,用家用的小型中药粉碎机或破壁机粉碎药材。用时每次取6克,以沸腾的开水冲泡后,直接饮用,不拘时候,也不拘次数。

这个快脾散与普通的中药散剂的制法不一样,它的做法有点像我们制作泡菜的方法,而且它的成分也都是一些药食两用之品。甘草是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草果子在很多地方都是食物中的佐料,生姜更是我们日常所用的食材,食盐是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佐料。所以这个方子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

快脾散有温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呕吐酸水,饮食减少,这些症状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多由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酸过多、胃癌等原因引起,癌症患者化疗或用靶向药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这类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复发,《杨氏家藏方》中的快脾散药食两用,易被患者接受,治疗副作用小,费用低,很适合日常使用。

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以如法炮制一料,放在家中,用密封罐收藏,随时取用。

利水消肿的赤小豆汤

《圣济总录》中有一张名为赤小豆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赤小豆500g,桑白皮30g,泽漆茎叶22.5g。以上药将后2味用棉布袋包裹,用水5L,与赤小豆一起煮熟后,去掉棉布袋中的桑白皮和泽漆药渣,只留赤小豆。饿了就以赤小豆为食,渴了则喝煮赤小豆的汤,用到小便通畅即可停止。

本方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遍身水肿,腹部胀满,小便短涩。上述症状与现代的腹水和肾炎水肿相似,而本方中的赤小豆、桑白皮和泽漆等也均有利尿消肿的作用。本方是一种药食相结合的利尿剂,赤小豆在利尿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即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治疗方法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妥当的方法。

腹水或肾炎水肿都是由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肝硬化、肾衰竭等)引起,本方只是一种对症支持治疗的方法,对重大疾病引起的水肿的疗效很难维持太久,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使用本方时,还要有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方案。

治胃病的“人参煮散”和“人参木香散”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两张治疗胃病的散剂方“人参煮散”和“人参木香散”,这两张方剂的组成和功效都相似,可用于缓解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引起的胃脘胀痛、呕吐痰涎等症状。

人参煮散的组成为:人参120g,青皮(去白)360g,炙甘草300g,炮干姜180g,煨三棱360g(捣碎),白芍500g,丁香树皮180g,茯苓(去皮)250g,苍术250g,(以上剂量均为换算后的现代剂量)。将以上药共同研为末,每次取6g,用水150ml,加生姜5片,大枣3个,同煎至100ml。

人参煮散有温中健脾,理气和胃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中脘气滞,心腹胀痛,不思饮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或因过食生冷,内伤脾胃,呕吐痰涎,寒热往来,或时汗出;或肠胃寒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胁肋虚满。

人参木香散的组成为:人参、木香、青皮(不去白)各1.5kg,姜黄、麦芽各1.5kg,炒甘草5.5kg,蓬莪术2kg,炒盐5.5kg。将以上药共研为末,每次服用3g,每日2次,用沸腾的开水冲服,不拘时候。

人参木香散有顺气宽中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减少,噎气吞酸,呕逆噎闷。

这两个方子的组分有一些相似之处,莪术和三棱的功效很相似,都有破血消积的功效,二者在临床上常常作为药对相须为用。两张方子主治的疾病也有相似之处,都是用来缓解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慢性胃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脘胀痛、呕吐、泛酸、烧心等临床症状的。

需要注意的是胃病很难迅速根治,一般疗程都很长,所以应考虑遵循慢病缓治的原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这两张方子均为散剂方,而非汤剂方,正体现了慢病缓治的特点。现代患者可按照上述配方,用胶囊或丸剂代替散剂,服用起来更方便。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上两方都对胃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肿瘤的作用有限,不过确实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