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中医内科

治疗胃痛泛酸的“安中散”

安中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延胡索(去皮)、高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5两(150g),牡蛎(煅)4两(120g),甘草(炒)10两(300g)组成。

将上药共制作成细末,每次取2钱(6g),热酒调服。如不饮酒,可用盐汤调服,妇女可用淡醋汤调服。由于本方中的高良姜、干姜、茴香、肉桂均属辛热之品,所以有实热或湿热者,不可使用本方。

本方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脾胃寒气留滞所致的胃痛反胃,口吐酸水,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或妇女血气刺痛,小腹疼痛,牵扯腰部。现代多以本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酸过多、胆囊炎等属脾胃虚寒证者。

本方中的延胡索、高良姜、茴香均有止痛的作用,高良姜、茴香还能散寒;干姜为鲜姜晒干品,比鲜姜更为辛辣,有很强的助阳散寒之功效,肉桂的功效与干姜相同,在本方中与干姜相须为用,相得益彰;牡蛎制酸,且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甘草一来可以止痛,二来可以调和诸药,三来可以减缓辛辣之品对胃黏膜的刺激。诸药合用,就能很好的达到制酸止痛之功效。

根据笔者的经验,泛酸明显的患者,尚可将本方与乌及散合用(加乌贼骨150g,白芨150g),其功效更为显著。通常泛酸胃痛者,存在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情况,乌贼骨可以中和胃酸,白芨能很好地修复胃溃疡,所以加用这两味药,疗效会更好。

治疗胸痞烦满的香附六一汤

《医方类聚》中收录了一张名为香附六一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香附子6两(180g),甘草1两(30g)。将以上两味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用开水调服,现亦可将以上两味药研成细末,共制成黄豆大小的水蜜丸。因本方中的香附子与甘草的用量比例为六比一,故名香附六一汤。本方的功效为行气解郁,主治胸痞烦满。

香附子是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虽然其名为香附子,但是却并非莎草的果实,只因其根茎形似植物种子,故又名香附子。莎草及其根茎都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中医认为香附子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胀痛,疝气痛,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香附子有抑制子宫收缩、催眠、麻醉、解热、镇痛、强心、降压、抗炎灭菌、保肝利胆等作用。

香附为中医治疗肝郁气滞和妇科病的常用药,最常见的是与柴胡配伍,二者配伍,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效果更为显著。本方以香附与甘草配伍,而且香附的用量很大,能发挥香附独有的芬芳醒脾,疏肝解郁之效。但香附属辛香之品,气雄味烈,中医认为独用香附易伤阴血,故配伍少量甘草,以减轻香附的副作用。

胸痞烦满多见于焦虑与抑郁患者,也常见于消化道疾病患者。一般这两类疾病容易共存于同一个患者身上,以香附六一汤治疗,可一举两得,同时解决患者的这两个问题,这正是中医“辨证施治”(对症支持治疗)的优势所在。

另外,本方亦可作止痛药使用,其适应症为中医的气滞痛,凡肠胃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或妇科病引起的气滞痛,皆可重用香附以止痛。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乌龙丸

乌龙丸一方出自《普济方》(引《经验方》),该方组成为:“乌梢蛇1条(全者,去首尾,切成每段约6cm左右,轻轻捶动,浸酒一宿,去皮、骨,焙干),荆芥穗、薄荷汁、威灵仙(只削取根上细茸,温水急洗过,令净,不得见火,晒干)各4两(120g)。”

制法为将以上药做成细末,另外用大皂荚500g,削去黑皮捶动,以长流水2L浸1宿,洗净,揉取汁,生绢滤过,银石器中慢火上熬取1L,在加白蜜120g,再熬作稠膏,与以上药末搅拌均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

服药方法为每次服用15-20丸,用薄荷煎汤送服,每日3次,不分饭前饭后。服用5-7日后,患者会觉得手足疼痛,不必惊慌,这是服药后的反应,可继续服药至患者基本康复后,再每日服用一二次维持治疗一段3-6个月后,可停药。

本方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后手足不遂,痰涎语涩。根据这个描述,本方可治疗脑溢血或脑梗引起的手足偏瘫、口流痰涎、语言障碍等。

本方用药简单,方中的药乌梢蛇、荆芥穗、薄荷汁、威灵仙等均有祛风活血的作用,皂荚的活血作用最强,但是皂荚这个药需要注意安全,因为它可能会引起溶血反应,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在服用本方时,也应注意观察。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本方组合而成的是一种功效较强的溶栓药,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此类药物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是否有出血反应,患者如果大便颜色变黑,就不宜继续服用,因为可能胃出血了。

治肝胆疾病有效药对:厚朴和木香

厚朴,常用别名烈朴、赤朴、川朴,是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根或枝皮。中医认为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功效,用于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食积腹胀或便秘,咳喘痰多。

木香,常用别名广木香、云木香、煨木香,是菊科植物木香等的干燥根。中医认为其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有行气、调中、止痛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泻痢里急后重,食积泄泻不爽,脾虚气滞腹胀,脾运失常、肝失疏泄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疸及肝胆结石。

中医肝病专家钱英教授跟随其师姚正平临床时,曾见姚老运用三焦气化学说治疗肾炎水肿等疾病,对其中属中焦气滞水停者,姚老常用木香和厚朴配伍,以行气利水,效果甚好。钱英教授采用临床对照的方法,观察木香和厚朴合用后,患者尿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用了木香和厚朴后,患者尿量显著增加,水肿迅速消退;不用木香和厚朴,患者尿量减少。

后来钱英教授在治疗肝硬化腹水和乙肝相关的疾病时,也习惯加上木香和厚朴这个药对,用药后,患者小便量增多,腹胀痛减轻,腹水或水肿消退,效果较不用时显著。钱英教授认为,这是三焦气化学说在肝胆疾病临床中的典型体现。

凌云鹏教授是当代中医外科的另一位大家,他也擅长治疗肝胆疾病,其医著《临诊一得录》记载了凌云鹏老大夫治疗胆结石手术后出现术后组织粘连,反复剧痛并呕吐的患者包某的案例。

患者初诊时,凌云鹏根据其症状,为其处方:苏梗9g,白芍24g,延胡索12g,生甘草9g,青皮12g,大腹皮12g,炒枳壳9g,槟榔6g,全瓜蒌18g,玫瑰花2g。服用此方后患者病情虽未加剧,但疼痛未明显减轻。凌云鹏遂在此方基础上加:厚朴6g,木香9g。患者服药2-3剂即痊愈。

可见对这类肝胆疾病,木香和厚朴这个药对,确有立竿见影之疗效。木香和厚朴配伍,古代医著中所见不多,就连素以善用对药治病的施今墨也未曾收录。但两位当代肝病大家都擅长以此配伍解决肝胆问题,且疗效显著,钱英教授还做了临床对照试验,获得临床数据支持,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缓解噎食症状的“润血汤”

《杏苑》卷四中有张名为润血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当归须一钱二分(3.6g),川芎一钱(3g),麻仁一钱(3g),桃仁(去皮尖)一钱(3g),红花(酒洗)三分(0.9g),甘草(生)四分(1.2g),赤芍药、黄芩、生地黄各七分(2.1g),橘皮(去皮)七分(2.1g)。水煎,饭前服。如大便结闭,加酒炒大黄少许。

本方主治噎证,症见食物必屈曲,水饮难下。中医所说的噎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噎食,患者饮食出现吞咽困难。不但吞咽不下食物,甚至连喝水都难。中医的这种噎证和突发性的吃东西噎住了不同,这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症状。多见于食管或贲门发生病变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贲门弛缓症均可能会导致噎证,另外,纵膈病变也会导致噎证。部分癌症患者在放疗后,也会出现吞咽不下的情况。噎证患者常见便秘现象,严重的噎证患者大便会秘结如羊粪球。

中医认为噎证多因血燥引起,所以治疗应秉承凉血活血润燥的思路。润血汤这张方子,是桃红四物汤(由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川芎、当归组成)加味而成。桃红四物汤凉血活血,化瘀散结,加味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麻仁,清热泻火的黄芩,理气消痰散结的橘皮,共同组合而成一张能凉血化瘀、润肠通便、清热泻火、消痰散结的方剂,便秘严重者,加大黄泻热通便,这样组方,正中病机。

本方可用于缓解食管癌和放疗后遗症患者吞咽不下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