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的英文是comorbidity,也有人把它翻译为同病或合病,但在中文中,最能准确表达这个英文单词的词应该是共病。它的含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同时存在,比如说一个癌症患者可能同时罹患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或糖尿病或高血压,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同时罹患创伤应激综合征或抑郁症。
对同时罹患多种疾病的患者来说,一种疾病的缓解通常可以减轻另一种疾病的折磨,比如癌症患者如果得到了恰当的治疗,癌症缓解了,他的抑郁症可能会减轻,血压可能降低。通常,对于共病患者来说,最理想的方法是几种疾病同时治疗,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所以治疗癌症和抑郁症这类顽固的疾病,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在昨天,一个中医博士向我请教癌症治疗的方法,我告诉他,治疗这种疾病没啥绝招,只能是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因为我这么多年所见的肿瘤患者真可以说是疾病的综合体,他们通常有好几种共病。当他们寻求中医的帮助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去帮助患者减轻他们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痛苦。
被尊为药王的唐代医生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脍炙人口,他还有《大医习业》篇,他在这篇文章中这样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思邈认为一个医生要想成为大医,几乎要学遍一切学问,达到佛经中所说的“最明”状态,佛经对“最明”的描述如下:“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时代在进步,人类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今,我们再来看药王孙思邈的这个标准,已经是过时了。今天的医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要想达到大医的标准,起码要精通生物学、化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乃至宗教、哲学、社会学、历史等一切与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医生要学的东西之多,为各专业之最。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但良医难当啊!起码我自己到目前为止还远远称不上良医。
我们之所以要学这么多,是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个患者身上都可能存在共病现象。即便我们无法为他们减轻或解除他们所有的痛苦,我们起码也要有识别他们的疾病的能力。迄今为止,医疗条件最好的国家,仍然存在一半左右的误诊率。有许多慢性病患者被误诊长达数年或十数年,有的甚至被误诊一生。连诊断都无法准确,治疗就更加的难有效果了。这让许多患者的人生成了不折不扣的悲剧。
共病通常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认为一种病是由另一种病引起的。比如许多癌症患者怀疑自己之所以得了癌症,是由于自己长期以来郁郁寡欢导致的,有些人甚至怀疑有“癌症性格”这种东西存在。
目前没有数据可以证实这一现象的存在。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看,大多数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有大脑的某个区域受损的生理基础,而癌症的生物学基础则主要是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二者的致病原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说一定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可能就是他们都同时受到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才致病的吧。
作者网站:www.zhiyuanzhai.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