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味泻白散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报道

《四川中医》(2005,1:36)曾刊登过一篇用加味泻白散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报道,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治疗组放化疗方案、疗程同对照组,同时采用加味泻白散。

对照试验结果如下:治疗组32例完全缓解4例(12.5%),部分缓解14例(43.8%),无变化9例(28.1%),恶化5例(15.6%),总缓解率56.3%;对照组30例完全缓解2例(6.2%),部分缓解9例(30%),无变化10例(33.3%),恶化9例(30%),总缓解率3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采用的基本方为:党参18g,五味子9g,茯苓12g,青皮6g,桑白皮15g,地骨皮10g,甘草9g。气虚型患者加黄芪30g;肺脾气虚,加白术12g,半夏12g;阴虚加沙参15g,麦门冬12g,百合12g;胸闷痛,加郁金12g,瓜蒌皮12g;气喘,加苏子9g,麻黄6g,杏仁12g;痰黄,加黄芩9g,芦根15g。每日1剂,清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服用。28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

这个对照实验所用的基本方是在泻白散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泻白散是中医清泄肺热、止咳平喘的代表方剂,主治肺热咳喘,症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而且根据笔者使用经验,泻白散还有较好的治疗胸腔积液(胸水)的作用,其加车前、怀牛膝、益母草后,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更好。

本方基础方在泻白散的基础上所加的党参有健脾益肺,补益气血的功效;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兼能止咳;茯苓健脾利湿,且能抗癌;青皮破气散结,可抑制肿瘤进展;甘草补气益中,也能止咳。这些药与泻白散相得益彰,既能辅助泻白散清泻肺热、消肿散结、健脾利水、益气养心、提升免疫力,又能缓解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些常见症状,如咳嗽、痰多、胸闷等。

气虚型患者加生黄芪,其益气效果更好;肺脾气虚患者加白术和半夏,则健脾利水消痰的效果更好;阴虚患者加沙参、麦门冬、百合后,便成了与生脉散合方,再加味沙参、百合,其滋阴润肺止咳之效更为显著;胸闷痛者加郁金和瓜蒌皮,可解郁止痛、豁痰散结;气喘者加苏子、麻黄、杏仁等三味止咳平喘常用药,对症治疗效果更好;痰黄者为肺热壅盛,加黄芩、芦根清肺热,则痰黄自缓。

所以这个临床对照研究中所用的方剂具有对症治疗的作用,结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方所用的各药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很小,所以安全性很高,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原则,所以这一组方很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网站:www.zhiyuanzhai.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