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身心医学

未来五年,我将闭门谢客,以脱产学习为主

这段日子,我终于把自己重新调整回以前的状态了,孩子在大学里也逐步进入了自己的人生轨道。这一生该经历的狂风暴雨,我都去经历过。生老病死和爱别离这些最深切的痛,也曾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所有这一切都成往事时,再回首看来时路,心中已波澜不惊。

多年前我就想放下各种杂务,沉下心来,脱产学习几年,提升一下自己。但这个契机一直到现在才算真正的到来,工作量被控制下来了,家里也再无任何后顾之忧,我的心慢慢地收回来了,又能够重新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而且正在回到高中时的那种专注的状态。

让一个中年人突然把事业停顿,去接受一次提升自我的高等教育,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凑到一块儿,我们才能从生活的泥潭之中拔出来,去遂自己的心愿。值得欣慰的是,我在这个年龄,为自己争取到了这一机会。

我想把45岁到50岁这五年的时光,主要用于提升自我。系统地去学习生物、中医、西医和精神医学的相关知识,更新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完成医学专业的学历教育。所以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将控制自己的工作量,进入脱产状态,确保以学习为先。

我已经坚持学医和在医学领域内笔耕十多年了,写了数百万字的医学类文章,也走了师承之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我这一辈子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脱离这一行是不可能了。既然决定投身于它,把它当做终身事业,那就好好地完善自我,让自己接受更规范的医学教育,掌握更系统的医学知识,今后能更全面地从事医学研究,更好地帮助病人解除痛苦。

我是一个比一般人更能坚持的人,从小到大,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事总能坚持不懈,不怕枯燥,不怕烦难。这不是吹牛皮,仅每日写作,我就已经坚持了半辈子。日复一日地重复某种单调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对我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却非常的契合我的天性。所以,坚持对我来说,只不过是顺着天性而行的一件极为寻常之事而已。

我相信自己在未来的五年,能够把这段脱产学习之路坚持下来。我还会尽量每日更新文章,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日常生活,长期维持的患者也会继续维持下去。但新增工作量会受到严格的控制,我要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即便只能工作到70岁,从50岁到70岁,我也还有20年的时光可以用来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未来20年的工作去专门学习5年很值得。

这些年的实践经历也让我有了撰写两本专著的想法,一本是关于中医抗癌的,一本是关于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我在这两个领域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思路,这套思路与众不同,而且在实践中验证过其疗效。这些也需要时间去完成,所以确实需要更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

我这个年龄的中年人,一旦沉淀下来了,是可以排除杂念,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的。人世间的繁华和苦难,我们都经历和见识过,该摔的跟头也都摔过。笑过,哭过,兴奋过,期待过,失落过,绝望过,无奈过,甚至也堕落过。历经无数酸甜苦辣,一次次幻灭再重生后,平静下来了,对各种诱惑都有了抵抗力,剩下的只是一颗在平淡中仍然保持着活力的心。我对未来不抱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悲观。

我到了45岁才真正的意识到,我与大多数人可能确实有一些不一样。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儿妈上班,陪她散步。在路上,孩儿妈和我说,你和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从初中到现在,我认识的那个你一直都与众不同。性格、想法、兴趣和人生选择都不按常规出牌。

我以前一直是把自己当做正常人的,但现在逐渐接纳了自己多少与正常人有点儿不同的事实。曾有人怀疑我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高功能自闭症,我回顾了自己一生的许多往事,不认为自己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但是确实有些像,也许我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倾向。小时候的我是活泼的,乐于社交,但从青春期后期开始,我对社交逐渐失去了兴趣,越来越专注于学术研究。

没有嫉妒心,没有仇恨心,不爱社交,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做事能持之以恒,这都是高功能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一些特征,爱因斯坦就是一名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我一生的大多数时间体会不到嫉妒和仇恨,我以前以为这或许是阅读的书籍改变了我,但当我回顾童年往事时,我发现自己在识字之前就没有嫉妒心和仇恨心。早在童年时期,那些曾经欺负过我的人陷入困境时,我就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发自内心地悲悯和同情他们。所以这一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所受的教育毫无关系。

一个人天性就不嫉妒不羡慕他人,正常人因为攀比和在意他人的看法而不断内耗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就不会发生。如果天性还不容易记恨他人,那么他一生基本上都不会有怀恨在心和长久的郁郁不平的体验。所以,我大多数时候都很容易平静下来,心无旁骛地看书和学习。在高中时代,我就因为自己的专注力和高效率而受到同学们的另眼相看,在学业上也占有很大的优势。

但与阿斯伯格症患者很难维系亲密关系这一点不同的是,我关爱他人和表达爱意的能力很强,我身边的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很温暖和灵活的我。我的父母、伴侣、孩子、亲人、老师、同学、挚友,很少有人觉得我不擅长表达情感,他们通常都认为我幽默有趣,待人和善,恪尽职守。我一生都在避免过多的社交和人际冲突,所以总是极力避免麻烦和伤害他人,对弱者始终抱持同情心。这也在冥冥之中注定了我最终选择了将为他人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

无论是不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我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社交上是很不主动,很不积极的。也欠缺正常人所具备的社交能力,的确存在社交缺陷,但我无意去改变它。这种内倾性特征可以为我的一生节约下大量宝贵的时间,让我能够更加心无旁骛的从事我所热爱的研究。如果一种缺陷并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反而能让人更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提升他的幸福感,那反而是一件好事。

我希望未来的5年,我能够不被过多的打扰。总是有些读者朋友想与我交往,我都婉拒了。我也不喜欢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最初我写作的目的纯粹是为给自己正在服务的对象统一的做点科普,节约自己的时间,免得一一回复他们,但慢慢的就发展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我。关注我的人中,又总有一些人在吃到鸡蛋后,老想看看下蛋的母鸡。作为那只下蛋的母鸡,我天生的不喜欢社交,而且每天还有很多文献要看,有很多题要刷,很多事情要做,分身乏术,所以只能闭门谢客。

谢谢大家的关注,让我们相见不如怀念,相忘于江湖吧!

治疗阴虚不眠的“安神丹”

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安神丹”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白芍、生地黄、当归各5钱(15g),甘草1钱(3g),熟地黄1两(30g),山茱萸、枸杞子各2钱(6g),甘菊花3钱(9g)。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去滓,分三次温服。

按照传统中医的理论,本方有补肝血,益肾水的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肝气太燥,忧愁之后,终日困倦,至夜则双目不闭,欲求一闭目而不可得。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这是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一些症状。病人终日郁郁寡欢,焦虑抑郁,倦怠无力,又整夜失眠。既有精神症状,又有躯体症状。

安神丹的组成与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很相似,杞菊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组成,安神丹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去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加白芍、当归、生地、甘草。

牡丹皮凉血泻热,泽泻和茯苓有利尿作用,古人认为牡丹皮、泽泻、茯苓组合可以清肾火、泻肾浊,陈士铎将此类患者的病因归结为阴血亏虚,而非阴虚内热,所以他不用清肾火、泻肾浊的药,而加白芍、当归、生地,这些都是补血药,是补血名方四物汤去掉了温燥的川芎。

这样一调整后,本方就成了一张纯粹的滋阴补益方,适合素来体弱多病,又过度操劳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服用。本方能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也能改善患者的睡眠。

本方中各药,未有一味是安神助眠的药,但却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这样组方,体现的正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思维特色。

以笔者的经验,本方加墨旱莲12g,女贞子12g,抗焦虑和安神助眠的效果会更好。另外,本方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便溏,所以肠胃不好,便溏腹泻者慎用。

高敏感特质和压迫性情绪

春节的时候,在老家,我接触到两个正处于幼儿期的儿童,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比一般孩子更加的情绪化,都很容易陷入暴躁或生闷气的状态,对外界有较强的攻击性。这两个孩子成长的环境我都了解,其实家里人对他们都很好,并没有人伤害他们,他们也没有遭遇重大创伤。但是他们似乎天生就比其他孩子更敏感,同样的一件事情,他们的情绪反应会比正常孩子强烈很多。

我了解这两个孩子直系亲属中的长辈,他们长辈中确实也有情绪化很强的成员,他们比其他孩子情绪强烈的原因似乎与抚养环境的关系不大,更可能是生物遗传所致。他们应该是继承了某种暂时还没有被研究清楚的基因,这些基因导致他们对环境的反应和普通孩子不一样。

我不能确定这些孩子得情绪会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稳定,但这种观察让我意识到,我既往在某些教科书上看到的0-6岁的成长环境决定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的观点有些站不住脚。这两个孩子都有同胞姐妹,他们的同胞姐妹和他们有着同样的成长环境,可是他们的表现和这两个孩子并不一样。

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天生的具有高敏感特质,他们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强度远远超过普通人,这使得他们很难适应主要由普通人组成的社会环境,从长远来看,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婚恋、就业和未来的家庭与亲子关系。我能看到这两个孩子经常陷入压迫性情绪之中,他们有时会处于一种极端悲伤的状态,有时会处于一种焦虑和抑郁的状态,经常对外表现得很愤怒。

他们的这些情绪使得他们与周边人群冲突频频,这导致他们自己以及他们身边的亲密家人们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人际关系很难维系好。这些孩子从小就处于一种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和困惑的状态,其他人无法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也无法理解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

由于我自己对精神医学的关注,自媒体也经常会推送一些认知与行为不太正常的人的报道给我,我在春节期间也看到了另外的一些人的人生经历,他们中的部分人在出生后便被送养,未受到亲生父母的影响,收养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很多爱,但最终他们的表现却与他们的亲生父母非常相似,完全不像他们的养父母。这种现象说明,基因可能比后天教育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极端性格。

比如,有一个亲生父亲(其父相当极端)多年前就已自杀身亡的女孩,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养,成人后她的各种表现都与自己的父亲很相似。养父母非常爱她,但最终这个女孩杀了养父母一家后,自己自杀了。

另外我也在一些情感频道看到,有一些明显的存在人格障碍或情感障碍的老年人一生都处在情绪和情感紊乱的状态之中,感情和婚姻屡次以破裂告终,老年时孤苦无依,命运坎坷得很。

实际上这些具有高敏感特质的人最终大多会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躁郁症以及各种人格障碍等,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远远超过应有的强度。部分具有高敏感特质的人能够在某个年龄段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另一些人则可能毕生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他们与外界的冲突是由他人引起的,而非他们自己引起的。

具有高敏感特质的人特别难被这个社会上的普通人理解,但如果普通人真的想去理解他们,其实也不困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把我们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情绪反应加强若干倍会是一种什么情景,我们便能理解这些高敏感人士的感受。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均处于一种可控状态,高敏感人士的喜怒哀乐则因为太过强烈而经常处于失控状态。

普通人也会有经历情绪失控的时候,比如我们的至亲丧亡或我们遭遇失恋时,我们的悲痛也会非常深切。或我们遭遇刑事官司,有可能被捕入狱时我们也会很焦虑。高敏感人士则经常处于这样的创伤和应激状态,所以他们活得非常辛苦。实际上高敏感人士比普通人入狱的可能性也大很多,激情犯罪的大多是高敏感人士。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想象,如果我们毕生都沉浸在丧亲之痛、失恋之痛或遭遇牢狱之灾的威胁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一些高敏感人士的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是深陷在这样的痛苦之中,所以他们长期处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压迫性情绪之中。

过去心理学界普遍的认为,这些高敏感人士是在童年遭受过虐待所致,甚至还把人罹患精神疾病的原因都归结于原生家庭对他们的伤害。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有的人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有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但我们只要细心地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便很难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虽然高敏感且存在压迫性情绪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暂无确切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低于15%。所以我们每个人只要留心观察,几乎都能在我们身边观察到为数众多的高敏感且有压迫性情绪的人,只是我们通常都很容易用“脾气不好”来形容他们,并未试图去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中的许多人成长环境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们之所以会“脾气不好”,可能根源在于他们继承的基因很特殊。

我接触到的一位具有高敏感特质的女性心理疾病患者,她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姐妹俩在同样的家庭中成长,父母对他们的爱并无二致,但是他们的性格却迥然不同。姐姐一生都为压迫性情绪折磨,而妹妹则特别乐观和开朗。这位患者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不相干,从她记事开始,她便不容易被取悦,而是更容易被激惹,从小就经常生闷气和发脾气,她的敏感完全是天生的。她为此而非常烦恼,但却无法摆脱自己的这种本能反应。

另一种说法认为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压力的减轻可以使得这些高敏感人士的压迫性情绪减轻,这与我自己接触到的实际情况也不完全相符。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的高敏感人士,其压迫性情绪反而更严重。一些女士很容易沉湎在自己会被丈夫抛弃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之中,当其丈夫事业蒸蒸日上时,她们的这种恐惧非但不能减轻,反而日益加重,因为她们觉得自己越来越难与其丈夫旗鼓相当了。

部分高敏感人士随着年龄的增长,压迫性情绪的症状会减轻,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高敏感人士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不再焦虑、抑郁、躁狂和恐惧。笔者前不久接触到一个高龄抑郁症患者的74岁的丈夫,他陪伴自己的妻子一生,到了晚年,他的妻子依然深受压迫性情绪影响,需要入住精神科治疗。她经常暴怒,无法自控地挖苦和攻击陪伴和照顾了她一辈子的丈夫。这位老年患属被自己的妻子折磨得非常痛苦,在与笔者交谈的过程中甚至几度痛哭失声。

高敏感人士处于压迫性情绪之下,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给家人,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大多数高敏感人士自己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的情绪宣泄完后,他们会处于极度羞愧与自责的状态之中,但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他们存在叙情障碍,拙于与人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

那么所有的具备高敏感特质的人都是天生的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这波新冠疫情中,许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个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过去开朗乐观的人,变得敏感多疑、悲观消极,因为病毒攻击了他们的神经系统。另外,脑卒中患者被抢救过来后,有许多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也变得格外敏感,并深陷在压迫性情绪之中。实际上,这类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不但可以改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也能改善他们的躯体症状。

一些重大的人生变故也会将一个原本情绪稳定的人改变成一个过度敏感和神经质的人,比如一些在战场上见到了大量真实的血腥画面的退伍军人们会出现创伤综合征,他们高敏感且神经质,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不再信任,日常生活中很有攻击性。经历过地震、海啸、恐怖袭击、强奸或多位重要亲人因意外(比如煤气中毒、车祸、刑事案件)离世的人,也会变得比过去敏感和脆弱很多,并且他们的后代也可能继承他们的这种高敏感特质。

这使得我们有理由推测,那些先天就存在高敏感基因的人的祖先极有可能遭遇过重大不幸,这种不幸导致他们发生了表观遗传改变,他们又把自己的这种高敏感特质遗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了。

迄今为止,人类在精神医学上的成就还是微不足道的,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疗效都不太好,具有高敏感特质并经常受压迫性情绪影响的人很难依靠医药彻底摆脱他们的痛苦——但也有许多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法能减轻他们的痛苦。训练他们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关键,促进社会各界(尤其是他们的家人)加深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也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辩证行为疗法(正念疗法)是目前较为流行且有一定效果的疗法,这种疗法的源头是佛教禅宗的一些修行方法和理念。

我接触了许多这样的高敏感人士,越来越意识到,越早训练他们承受痛苦的技巧,对他们的一生越有利。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掌握这些承受痛苦的技巧且能对患者进行有效培训的治疗师非常少。高敏感且遭受压迫性情绪影响者的一生注定了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顺利地度过,他们的痛苦总是比其他人更深切,他们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感情也比大多数人强烈很多并因此而迫切希望他们所爱之人给予同等浓度的爱,但经常不得不以失落告终,因为那样的爱对普通人来说太过夸张。当他们感到空虚时,他们也会比常人偶尔的百无聊赖的心情要强烈许多,所以他们大多缺乏价值感,经常了无生趣。

他们通常对人爱恨交加,且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影响而产生非黑即白的认知,一旦压迫性情绪让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他们便容易歇斯底里。这让他们很难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他们从记事开始,可能就在不断地感受到自己被排斥和嫌弃,这使得他们对任何一段关系都缺乏牢固的信心。

促进这类患者对自我的认知,训练他们承受痛苦的技巧,提高他们耐受痛苦的能力,同时促进社会对此类患者的包容、接纳和关爱,对改善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生活都很有帮助。

网约车上的恩怨情仇

前几天,我和孩妈一起坐网约车去看望我的一个老同学。用打车软件打车的时候,我们对选项没太留心,选择了和人拼车。车开来的时候,车上坐了一个年轻的女乘客,她坐在后排,我们进去的时候和她商量,请她往里挪一下,这样我可以坐在副驾驶上,孩妈可以和她一起坐后排。结果她什么都没说,把后排让给我们,自己坐到副驾驶位置上,我们感谢了她。 一路无话,从我家到我同学家并不远,大概只用二十分钟就能到。十几分钟后,前排姑娘先到目的地了,她准备下去。但在临下车前,她突然情绪激动地指责司机和我们,她认为我们两个人搭车,她只有一个人,这样分摊车费不公平。而且,她认为我们把她逼到副驾驶上,她没有义务学雷峰。 我们感觉姑娘的情绪不对劲,赶紧安抚她,告诉她如果她认为不公平,请她把二维码给我们,我们把差价转给她。姑娘不肯,只是愤怒地表示要投诉司机。司机师傅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显然,他和我们一样意识到这姑娘的情绪异常。我们三人一起安抚她。 这姑娘自己越来越激动,最后差点要哭出来了。我们尽可能温和地安抚她,但她还是急于打电话投诉司机,她认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认为我们对她很不公平。 她下车去打投诉电话了,司机师傅很无奈,只好由着她投诉,继续开车把我们送到目的地,一路上愤愤不平,辱骂并诅咒这个女乘客以解恨。 我劝司机师傅想开点,我告诉他,以我的经验,这是一个“超级感受者”——-一种比一般人敏感许多的人,他们比普通人敏感很多倍。因为这种过度敏感,他们实际上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总是很难融入普通人之中。 这些人从本质上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他们喜怒哀乐的强度约等于普通人的三到十倍。我们感到一点点有趣的事情,他们会兴奋得手舞足蹈;我们感到轻微不快,甚至连轻微不快都算不上的事情,会导致他们勃然大怒。他们的悲欢与我们有程度上的不同,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但在普通人看来,这种感受是放大了很多的。所以他们总和普通人难以好好相处,他们的一生因为这个而很痛苦。 有许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些“超级感受者”是教育造成的。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超级感受者”早在娘胎中就与普通胎儿不一样。他们在母亲的子宫内就面临着更窘迫的生存环境,胎儿期他们就缺乏足够的营养支持,所以他们自从成为一个受精卵开始,就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可以有充足的安全感。他们看到一条蚯蚓时所受到的惊吓,不亚于一个普通人看到一条眼镜蛇在朝自己吐着蛇信子。 世人只看到了“超级感受者”情绪化的一面,无法深入去了解他们之所以会情绪化的深层次原因,也很难理解和同情他们。非但如此,许多人还会选择与他们对立,往往这种做法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人间的许多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杀人犯大多是各种类型的“超级感受者”。 超级感受者对外界的刺激比一般人敏感许多,他们总有很严重的危机感。他们也盼望与人接触,但一旦与他人融合,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融合焦虑。这种焦虑会导致他们与他人频繁的发生冲突,关系紧张,一旦这关系开始出现裂缝,他们又会产生分离焦虑。所以这些超级感受者的一生过得非常辛苦,他们在人间饱受折磨,有相当一部分“超级感受者”选择了自杀或遁世。 “超级感受者”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情绪失调、情感失调与认知失调的状态之中,脆弱的承受力让他们没有情绪皮肤,总像烧伤者一样,动辄受伤。他们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帮助,但遗憾的是他们很难维持好正常的情感和关系。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顺利,经济状况也较差,他们很难得到足够的支持。 小小的网约车里短短的二十分钟就是人间恩怨情仇的一个缩影,我很希望能说服司机师傅理解和同情这位指责过他和我的女乘客,遗憾的是我没能说服他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认知,因为司机虽然不是一个超级感受者,但也有些情绪化。这一天对他和这位姑娘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日子,他们因为难以释怀而愤愤不平。  

养心益智的“状元丸”

状元丸出自《古今医鉴》,该方组成为:石菖蒲(去毛,3.3cm,九节者佳)、地骨皮(去木)、白茯神(去皮、木)、远志肉(甘草水泡去心)各30g,人参、巴戟天各15g。制法为将上药为末,用白茯苓(去皮)60g,黏米60g,共打粉,外用石菖蒲9g打碎煎浓汤,去滓,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次35丸,饭后、午时、临睡前服用,每日三次。本方有养心益智的功效,主治健忘、失眠和抑郁。

状元丸对改善脑循环、提升智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方中的石菖蒲、远志和巴戟天均有修复脑神经的效果,其中巴戟天还能治疗抑郁。现代药理实验证实巴戟天能提升人体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茯苓和茯神既能健脾又能安神,人参有大补元气的作用。这些药物合用,就能起到改善脑循环、提升记忆力以及调整情绪的作用。

所以这个方子适合脑神经受损所致的身体虚弱、健忘失眠和精神抑郁的患者。此类患者多有郁郁寡欢、头脑昏沉、注意力涣散、气短、乏力、消沉、焦虑、夜卧不安等临床症状。

人参属于中医的大补之品,如果患者身体壮实,使用人参反而会出现人参滥用综合症(烦躁不安、口感便秘、面红耳赤等),所以如果患者身体壮实,不宜为了追求养心益智的效果,滥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