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人格障碍

内省者寡过,兼论分裂型人格

我走在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很无助/这不是我的错/我不知道花了多久才爬出来。

我走在同一条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假装没看见/我又掉了进去/我不敢相信还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爬出来

我走在同一条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看到它在那儿/但我仍然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性/我的眼睛睁着/我知道我在哪儿/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

我走在同一条街上/人行道上有个深坑/我绕道而行

我走在另一条街上。

——无名氏《人生的五个篇章》

每个人都会存在自己的盲区,佛家管人的盲区叫三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业障),现代心理学称之为人格障碍。存在人格障碍的人,总是会在同样的地方一再摔跤,直到摔得鼻青眼肿,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是有问题的。佛家也认为存在各种障的人,一辈子要不断地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只有扫除了各种“障”,人才能进入“无明”的状态。

孔子评价颜回,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很了不起的境界,也就是说颜回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不犯第二次。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有强大的内省功能,凡事不责之于人,而是寻找自己的问题,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做的人,才能做到“不贰过”。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谈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时也强调这一点,他说他遇到事情,首先找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改进工作流程,那么,下一次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他也是这样来管理他的企业的,结果他成功的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很多人懂,但是人群中真正能够做到内省的人,大概只有3%。也就是说,像贤回这样的人,只有3%左右。据统计,那些购买成功学教程和心理学教程的学员中97%的人交完学费后都会一无所获。因为促进一个人真正的内省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绝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康复起来都很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很难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意内省。

当然,不构成人格障碍的人格特征是不需要修改的,因为它们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分裂型人格者是最典型的内省者。我自己有点分裂型人格倾向(总分100分,我的评分49分,其他的人格特征都没有这个特征明显),这个评分远达不到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程度,但是已有明显的分裂型人格倾向,这种倾向塑造了我的性格特征。

具有分裂型人格倾向的人,一般比较孤独、沉默、退让、不喜欢人际交往,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类人在情绪正常时学习能力很强,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专注。分裂型人格多半有家族史,他们看起来与现实世界呈现一种分裂和脱节的状态,故名分裂型人格。

这样的人遗世独立,想象力很丰富,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就像是一群幻想家。他们的言行都有些与众不同,这让人感觉他们不像是尘世中的人。不过科学发展正是一个个幻想成真的过程,所以这一类型的人具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性思维。通常他们中的佼佼者最后都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学者或科学家,做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牛顿——牛顿晚年得了精神分裂症。

分裂型人格者经常在沉思状态,一旦他们陷入沉思之中,他们就会与外界脱离。旁边的人和他们说话,他们经常会答非所问,有时还会因为被人侵扰而受到惊吓。我甚至在走路时,都会陷入沉思状态。所以我过马路时,经常闯红灯。

严重的分裂型人格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像我这种不算严重的分裂型人格倾向者,是非常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因为我们即便是在闹市之中,也能安静下来。我们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很享受孤单的生活。

通常我们没有很强的生活能力,需要依靠伴侣的帮助来打理我们的生活。我们很需要一个安全的伴侣,这是我们与现实连结的桥梁,有这样一个伴侣帮助我们处理一些人际关系,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比较顺利。一般来说,我们对伴侣的忠诚度也是极高的,一旦认定一个人是我们最佳的伴侣,终生都很难改变,除非伴侣实在令我们忍无可忍。

分裂型人格者最难忍受的就是自己的安宁被一再打扰,因为沉思已经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噪音,他们就会倍感沮丧,严重时会抑郁成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我谈不上不爱与人交际,我在年轻时很善于交际,至今仍然有二三十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不过大家很少聚会。社会活动则是十年都不参加几次,如果聚会上的人太多太乱,我会本能地沉默。有时一场宴席从开始到结束,我能不发一言。但我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大量的患者,这些我都能顺利应对,所以不存在社交障碍,只是不愿意在社交上浪费宝贵的光阴而已。

善于内省是分裂型人格最大的优势之一,分裂型人格者经常沉浸在深度思考中,他们通常能把一个问题想得深入透彻。阅读一个分裂型人格作者的文章,常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有时读者又很容易觉得这种作者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的确,他们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测评,我对自己的这一人格特征现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接纳自己的这一性格特点。因为恰好我热爱的事业正是学术研究,这种人格特质直接让我远离了浮躁。

不过我也深知自己的这一人格特质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我们很难像其他人一样长袖善舞,任何需要虚与委蛇的工作,我们都是不擅长的。我们也很难与喜欢浪漫的人谈恋爱,因为我们的人格特质决定了我们一辈子过的就是极简生活,伴侣只能是接纳我们这一人格特质或与我们类似的人。所以,我们一生只能扬长避短,避免进入需要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工作场景,那样只会让我们不断栽跟头。

这一人格特质在学者和科学家中出现得最多,通常一些学者或科学家夫妇都是这种人格特质。

任何一种人格,都有它的优势,认识并接纳自我的人格特色,根据我们自身的人格特点,扬长避短,趋吉避凶,我们的人生会过得更好。

人适合做什么工作,主要由自己的人格特征决定,大多数人在七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所以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俗语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中年人的自我革新

在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人既是他未来的形象,也是他过去的样子。

——奥斯卡·王尔德《自深深处》

每一次孩妈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出来后,都会有几个同事查出癌症等重大疾病,年龄基本上都在四五十岁,年轻一点的三十多岁也查出来了癌症。还有一些人的体检报告上显示有中高危结节——这些有一部分也将会在后续的体检过程中被确诊为癌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同事已离婚或婚姻亮起了红灯。还有一些同事的亲子关系极为紧张,大人和孩子都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这些问题统统可以称之为中年危机,在我看来,他们的根源都是一致的,是基因缺陷加上后天不良习惯共同造成的后果。这些结果看似突然,实际上却是很早就埋下了祸根。如果一定要追溯,大概可以追溯到生命早期——也就是人的童年。进一步追溯,则可以看到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影子,因为人的各种习惯首先是从自己的家庭环境中习得的,有遗传性。医生的一项重要问诊内容,便是追问病人的家族遗传病史。

我们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是在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中养成的,并终生都难改变。有许多习惯很不好,它们会导致我们在中年时期出现严重的身体疾病问题、情感问题和社会关系危机。

青年时期,我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容貌俊美,许多问题都被掩盖了。但到了中年时期,一些不良习惯日积月累,造成的后果就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了。这些习惯或会导致我们罹患像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重大疾病,或会导致我们出现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尤其是和自己的伴侣、孩子和同事之间的冲突。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人到了这种时刻,就是反思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刻。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只有四十岁左右。只有晚近的二三百年,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人类的人均寿命才大幅度提升。现在,我们的人均寿命可以达到七十多岁。在过去时代不曾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当代就普遍存在了。过了四十岁后,我们的人生就会在意外或重大冲突中,或结束,或革新。

王尔德说,在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人既是他未来的形象,也是他过去的样子。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人的一生看似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实际上只不过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一些固定的习惯而已,所以人一生的行为确实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旁人是可以预测到一个人的未来的。

我初中的一位老师也曾对我说,一个人如何对待别人,也就会如何对待你。此时此刻你看不到,那只是时间还没到,时间到了,你就会看到了。他的话和王尔德的话非常接近,我们新交的朋友,最后会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只要看看他如何对待他身边的故人就知道了。因为人的行为具有惯性。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人,那么这个人也会如何对待他人,因为人的各种习惯是从他们父母那里习得的。

倘若一个人一辈子都认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做法存在错误,一辈子都不进行自我革新,那他们只不过是在照抄他们父母的人生,重复自己的过往而已。照抄父母的人生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他们父母的人生很美好的话,那么照抄他们父母的人生,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人生也会很美好。但如果他们父母的人生并不美好的话,那么照抄他们父母的人生,也就只能是悲剧了。

中年人有一次自我革新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霍利斯在他的著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一书中将人的一生分成了两个成年期。第一个成年期是从12-40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人格是对外界的反应的集合,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只不过是在学习身边大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被要求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我们也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但到了40岁以后,我们有了一点闲暇与空闲,我们的自我有了一些力量,这时候就开始琢磨如何“成为自己”。

这与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很像,在孔子看来,人从四十岁开始,进入不再迷茫的状态,再经历约十年左右的成长,便会达到“知天命”的状态。按照詹姆斯·霍利斯的说法,四十岁之前,我们对人生还处于对童话中的“人生魔法”存在幻想的状态。但四十岁后,我们便开始意识到“人生魔法”只是一种幻想,我们对人生的理想化期待,在这个时期开始去泡沫。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我们便“知天命”了。“知天命”是一种知道理想实现很艰难,做事不再刻意追求结果的状态。到了六十岁则可达到“耳顺”的状态,“耳顺”就是能听进年轻时不能听进去的逆耳之言。

这个过程并非每个人都能完成,也有一些人会提前完成。许多人存在各种问题,但他们活到八九十岁,仍然只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童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错过了自己人生第二次成长的机会,在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不知反思,依然在延续过去的做法。到最后,他们的一生都在悲剧中。

婚姻、恋爱、家庭、事业和健康是我们的五面镜子,它们照出了我们自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事业和健康方面遭遇种种困境,而且这些困境在不断重现,那么我们首先要找的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责怪他人。我们要对我们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发现问题、革新自我的勇气。只有实现了自我革新,我们才能迎来新生活。

经常有一些肺癌患者在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抽烟,他们告诉我,他们戒不了烟。对肺癌来说,第一危险因素就是抽烟,如果不戒烟,再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没有意义的。童年习惯了吃各种腌制食品的人,一辈子也都重口味,他们中年后患高血压、胃癌、食管癌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人,但他们也仍然很难戒掉自己的这些行为。有些患者甚至告诉我,没有咸菜吃不下饭。肥胖是第二大致癌因素,但是在童年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是一个人终生都难以改变的,这种饮食习惯决定了一个人肥胖的程度。

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习惯也是童年期从父母那里,或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这些人格障碍导致他们的行为明显偏离了正常,而且根深蒂固,不易改变。但是患者完全处于不自知的状态,即便专业医生或其他人反复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不正常,他们依然会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别人才不正常。他们总在人生中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遍体鳞伤后开始怀疑一切,有些无法走出痛苦,只能自杀。

这是我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提醒患者改变自己的各种习惯,但遗憾的是,只有约一半的患者能做到。还有一半的患者对医生们的提议嗤之以鼻,他们嘲笑医生们的水平,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只不过是医生们太差劲了而已。

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能发现问题,没有革新自我的勇气,疗愈便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他们的疾病将会毫无改善的可能,他们的悲剧还会一再重复,甚至愈演愈烈,最终只能过早死亡。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会选择自杀来终结一切,一些癌症病人则被癌症剥夺走了生命。

大多数慢性疾病都是很难治愈的,但是如果患者能够认知到自己的疾病,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哪些习惯是错误的,并进行纠正。他们的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生活质量会明显改善。如果他们肯持之以恒地去改变,假以时日,日积月累,五年后、十年后,他们就会成为一个新的自我。再回头看过去的自我时,便会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这是因为我们在人生的第二个成长期,真的成长了。

恰如其分地活着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人活在这世上,要有一股中和之气。中者,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也;和者,平和也。只有能“中”的人,才能和。中是摆正我们自己的位置,既不低估自己,也不高估自己,不贬低别人,也不仰视别人,我们便能生出一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之气来。平和是既不妒忌,也不仇恨,不攀比,不焦虑,别人好的一面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别人不好的一面我们也不苛责。凡事都能淡定从容地去处理,与外界能够和睦相处,但又不必靠献媚外界而活着。这样我们就与自己,与外界都没什么冲突了。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状态,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一辈子都很难达到这种状态。他们或因天生敏感,或因后天养育环境问题,从幼年就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或过低的评估自我,或过高的评估自我,或一会儿过低,一会儿过高的评估自我。对待他人,也容易或贬低,或仰视,总处在不断摇摆的状态,很难有稳定的自我,对他人的认知也总是不稳定。

没有稳定的自我,便不会有稳定的情绪;没有稳定的情绪,便不会有稳定的关系。人们常常因为这个原因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这样的人,我们统称之为人格障碍患者。

人格障碍患者最大的问题便是不能恰如其分地活在人世间。他们或自恋,或自大,或自卑,或偏执,或冷漠,或残酷无情。总之或与周边的人和社会格格不入,或很能蛊惑人心,操纵他人。他们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基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孩子生来基本正常,父母在子女0-6岁期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较为正确的照料,对孩子爱的需求回应正常,对孩子的评价客观公正,既不贬低他们,也不夸奖过头,很少有暴力与冷暴力行为,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就很容易形成稳定而平和的人格。他们身上自有一股平和之气,他们宽容厚道,勇敢自信,不苛责他人,也不苛责自我,这就是一种中和状态。

虽然我们总是说人人生而平等,但是这种说法只是一厢情愿。实际上,每个人遗传的基因不一样,幼时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这些决定了一个人在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人格均衡稳定的人,一辈子更易取得较大的成就。

对存在各种人格障碍的人而言,仅仅像正常人一样活着,就已经让他们拼尽全力了。他们一辈子都在与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作斗争,很难有内心安宁之日,要想让他们像人格稳定均衡的人一样全神贯注地学习和做事,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们的谋生能力会被削弱。他们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经常遭遇抛弃、离婚和背叛,一生饱受创伤,他们人生的底色是苦的。更有甚者,比如反社会人格者,他们会走上反社会的道路,触犯刑事法规,最终被逮捕入狱。

过度的贬损是危险的,过度的赞美同样危险,前者容易让人自卑,后者容易让人自大,自卑和自大都不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所以父母和师长对孩子的评价要恰如其分,不轻易否定一个人,给予肯定且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有些父母对自己子女或贬损,或浮夸,这两种过度的评价最终都会导致孩子人格出现问题。人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就很容易走向极端。

过度的关注幼儿是危险的,过度的漠视幼儿也是危险的。当幼儿有情感需求的时候,父母的爱抚、微笑和亲昵行为,能让幼儿有安全感。但父母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漠视则会导致幼儿长大后欠缺自立能力和自信,很难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和稳定的情绪。

6岁过后,一个人的初始人格便形成了,不易再改变。所以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这辈子的成就从七岁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到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会叛逆,父母得让步,给孩子腾出足够的成长空间,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有进取心。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阻拦孩子做他自己选择的事情,他们长大后便容易处于情绪和心境不稳定的状态。

美国一项大型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在高中时代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这个人一辈子的成就,他后续上什么大学已经无关紧要了。这是因为在高中时代,我们的人格已经基本完善了。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些人格特质已经较为明显,过了高中阶段,就不具备可塑性了。而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是由人格决定的。

人格障碍的问题通常不会在年轻时表现出来,人在青春期和青春后期,大都活泼好动,经常与身边的朋友互动,容易受环境感染,很容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人格不稳定。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有些孩子形成了某种人格特质,但这种人格特质会否发展为人格障碍呢?还不能确定。

绝大多数的人格障碍出现在结婚生子后,这种时候,人们要处理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人格障碍就会成为他们与家人、同事和朋友交流的阻碍。这些矛盾积累到中年时期,就会成为家庭危机的导火索,导致家庭解体,一些严重的人格障碍甚至会诱发精神疾病和犯罪行为。

出现人格障碍者,修复非常困难,患者通常对自己的人格障碍没有自知力。他们有一些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这些导致他们与周边的人频繁发生冲突,严重的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分裂型、分裂样、反社会型、冲动型、边缘型、强迫型、表演型以及其他不常见的类型的。有许多患者同时存在好几种人格障碍。

通过学习人格障碍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自我行为的不合理性,人们可以改善自己的状况。但一些人格障碍,比如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等不易改变。如果我们家庭中出现一些沟通较为困难的成员,我们应该学习一些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一下如何与人格障碍患者相处,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康复,这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能改善我们的家庭生活。

人格障碍患者要想痊愈,需要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护,也需要家庭成员学习相关的知识。对一些特别的人格障碍患者,家庭成员还可能需要为他们提供长期的经济帮助,因为他们的人格障碍导致他们精神致残,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获得报酬。

人格障碍患者是一群不容易被理解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看起来很神秘,他们对自己的问题也缺乏自知能力,外界通常很容易与他们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很难得到应有的帮助。他们要想康复,得到家庭成员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是非常关键的。人格障碍患者还容易给家人造成他们不自知的伤害,有些人格障碍患者的家人甚至活得很痛苦,在自己无法健康的情况下,我们是帮不了我们的家人的,所以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属也要注意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